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带的二(2)班有54人,其中15人是走读的,39人是寄宿生。这些寄宿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往广东、海南、杭州等地打工,自己的孩子则留给爷爷奶奶、外婆、别的亲戚监护。
寄宿生一天三餐都在学校吃,周一至周五在学校住,周末监护人接回家。在家爷爷奶奶、外婆等其他监护人没有什么经济收入,一切费用等打工的父母寄回来才能消费,如果父母不及时寄钱回来,孩子的费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没办法解决。
学生在校的伙食是以刷卡的方式消费的,饭卡充现金才能消费,如果卡上没有钱,饭堂也会开绿灯,先借饭堂吃,过后补刷卡。我每周星期五抽时间去饭堂刷卡机检查学生的余额,如果余额在100元一下,我会逐一提醒孩子们充卡,饭堂工作人员发现余额不多也当场提醒孩子们要充卡。在班上经常提醒他们如果不得及时充卡,卡没有钱也要拿卡到饭堂排队打饭,饭堂阿姨进行登记后会打饭菜给你们吃的。大部分同学都做得很好,不会饿肚子,但是有个别同学自理能力出乎我意料之外。
2012年4月2日早上,苏光满同学跟我说:“老师,我的卡刚剩5元。”我回答:中餐、晚餐照拿卡去饭堂排队打饭。没想到2日下午班里的同学告状:中午苏光满不吃饭。下午我找他核实,他说:“卡内钱太少,不好意思去打饭,怕同学们笑话。”
2012年4月20日星期五,我到饭堂刷卡机检查孩子们饭卡余额情况,发现本班陆汉彪余额只有28元,我提醒他下周要拿钱来充卡,他点头示意。27日中午,我在教室讲台发现陆汉彪的卡没领,一追问才知道他的卡没钱了,空的卡也不要了,也不去饭堂排队打饭。他的爸爸妈妈在广东打工,我连打了几次电话没人接,又打外婆家电话也不通,再找六年级的表哥要表哥爸爸号码,继续联系表哥爸爸(表哥爸爸是陆汉彪亲大舅),拨的号码是无法接通。没办法,我等到下午又拨爸爸号码还是不接,拨大舅号码也不接。好在晚上陆汉彪爸爸打我手机,我把情况跟他爸爸说,他爸爸知道自己孩子不会去排队打饭饿着肚子非常心痛,有很多怨言:一下责怪老婆没处理好,一下子怪开学初给够一学期的费用让大舅帮交没按时交。之后他说:明天让大舅拿钱充卡。
孩子寄托在亲戚家,亲戚有时也帮不了那么多,大舅不得空,把钱交给外婆,让外婆帮交,外婆带个小孙子脱不了身,让陆汉彪自己拿钱交,事情就这么越演越糟,他带的钱在路上又挨掉了,饭卡又不得充钱了。那么大的事他没敢告诉我,也不和家人说,下午又是班内孩子告状:陆汉彪中午不吃饭。我找陆汉彪来交谈,他才慢慢告诉我钱掉了。
从苏光满、陆汉彪身上发生的事,我一直在反思,一直在感悟:
1. 加强和家长沟通。
家长不在家,孩子在校的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的表现应该及时和家长联系,表现好的向家长汇报,不足的或做不到的也及时跟家长联系,征求家长的意见。老师还应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及平时的表现,便于针对孩子的弱点进行教育。在充分尊重的同时也必须严格要求,做到不溺爱,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利用课余,搞好家校联系,多与监护人进行沟通,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如实的汇报给监护人,对他们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监护人交流管理的办法。
2. 应爱生胜过爱子。
就如苏光满、陆汉彪类的孩子,老师交代去排队打饭,及时追踪问,一旦发现没打饭吃,老师及时帮打,就不至于中午饿肚子。要一步一步牵着走,再慢慢放手,放手时要跟踪观察,等到他练出了胆量,学会和别的孩子一样生活,最后就放手了。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对他们的吃、穿、住、行等方面进行了解;和他们交朋友,让他们在关怀和帮助中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从而扬起生活的风帆。
3. 天天磨嘴皮教他们学会独立生活。
早晚应检查他们整理的内务,做得好的让做得不理想的同学去参观,同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观察他们的穿着,穿得干净适当表扬,穿得脏的去学穿得干净怎么洗,坚持检查孩子们洗头了没有,洗澡了没有,强调他们天天洗澡,两天洗一次头。清洁区和教室的打扫,每个同学都要动手,也教育他们在家要帮父母做一些家务活或力所能及的事。锻炼他们的劳动能力。
4. 让他们在群体中成长。
在课下,要关心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让孩子们多参加集体活动。通过各种集体活动,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培养他们的爱好,让他们在活动中认识自己,表现自我,从而突出自身的价值;感受到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让他们在这个大温暖的家庭中快乐成长,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总之,作为班主任,我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该多分析留守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多想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给他们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从而使他们能够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寄宿生一天三餐都在学校吃,周一至周五在学校住,周末监护人接回家。在家爷爷奶奶、外婆等其他监护人没有什么经济收入,一切费用等打工的父母寄回来才能消费,如果父母不及时寄钱回来,孩子的费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没办法解决。
学生在校的伙食是以刷卡的方式消费的,饭卡充现金才能消费,如果卡上没有钱,饭堂也会开绿灯,先借饭堂吃,过后补刷卡。我每周星期五抽时间去饭堂刷卡机检查学生的余额,如果余额在100元一下,我会逐一提醒孩子们充卡,饭堂工作人员发现余额不多也当场提醒孩子们要充卡。在班上经常提醒他们如果不得及时充卡,卡没有钱也要拿卡到饭堂排队打饭,饭堂阿姨进行登记后会打饭菜给你们吃的。大部分同学都做得很好,不会饿肚子,但是有个别同学自理能力出乎我意料之外。
2012年4月2日早上,苏光满同学跟我说:“老师,我的卡刚剩5元。”我回答:中餐、晚餐照拿卡去饭堂排队打饭。没想到2日下午班里的同学告状:中午苏光满不吃饭。下午我找他核实,他说:“卡内钱太少,不好意思去打饭,怕同学们笑话。”
2012年4月20日星期五,我到饭堂刷卡机检查孩子们饭卡余额情况,发现本班陆汉彪余额只有28元,我提醒他下周要拿钱来充卡,他点头示意。27日中午,我在教室讲台发现陆汉彪的卡没领,一追问才知道他的卡没钱了,空的卡也不要了,也不去饭堂排队打饭。他的爸爸妈妈在广东打工,我连打了几次电话没人接,又打外婆家电话也不通,再找六年级的表哥要表哥爸爸号码,继续联系表哥爸爸(表哥爸爸是陆汉彪亲大舅),拨的号码是无法接通。没办法,我等到下午又拨爸爸号码还是不接,拨大舅号码也不接。好在晚上陆汉彪爸爸打我手机,我把情况跟他爸爸说,他爸爸知道自己孩子不会去排队打饭饿着肚子非常心痛,有很多怨言:一下责怪老婆没处理好,一下子怪开学初给够一学期的费用让大舅帮交没按时交。之后他说:明天让大舅拿钱充卡。
孩子寄托在亲戚家,亲戚有时也帮不了那么多,大舅不得空,把钱交给外婆,让外婆帮交,外婆带个小孙子脱不了身,让陆汉彪自己拿钱交,事情就这么越演越糟,他带的钱在路上又挨掉了,饭卡又不得充钱了。那么大的事他没敢告诉我,也不和家人说,下午又是班内孩子告状:陆汉彪中午不吃饭。我找陆汉彪来交谈,他才慢慢告诉我钱掉了。
从苏光满、陆汉彪身上发生的事,我一直在反思,一直在感悟:
1. 加强和家长沟通。
家长不在家,孩子在校的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的表现应该及时和家长联系,表现好的向家长汇报,不足的或做不到的也及时跟家长联系,征求家长的意见。老师还应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及平时的表现,便于针对孩子的弱点进行教育。在充分尊重的同时也必须严格要求,做到不溺爱,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利用课余,搞好家校联系,多与监护人进行沟通,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如实的汇报给监护人,对他们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监护人交流管理的办法。
2. 应爱生胜过爱子。
就如苏光满、陆汉彪类的孩子,老师交代去排队打饭,及时追踪问,一旦发现没打饭吃,老师及时帮打,就不至于中午饿肚子。要一步一步牵着走,再慢慢放手,放手时要跟踪观察,等到他练出了胆量,学会和别的孩子一样生活,最后就放手了。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对他们的吃、穿、住、行等方面进行了解;和他们交朋友,让他们在关怀和帮助中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从而扬起生活的风帆。
3. 天天磨嘴皮教他们学会独立生活。
早晚应检查他们整理的内务,做得好的让做得不理想的同学去参观,同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观察他们的穿着,穿得干净适当表扬,穿得脏的去学穿得干净怎么洗,坚持检查孩子们洗头了没有,洗澡了没有,强调他们天天洗澡,两天洗一次头。清洁区和教室的打扫,每个同学都要动手,也教育他们在家要帮父母做一些家务活或力所能及的事。锻炼他们的劳动能力。
4. 让他们在群体中成长。
在课下,要关心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让孩子们多参加集体活动。通过各种集体活动,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培养他们的爱好,让他们在活动中认识自己,表现自我,从而突出自身的价值;感受到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让他们在这个大温暖的家庭中快乐成长,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总之,作为班主任,我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该多分析留守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多想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给他们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从而使他们能够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