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这些理论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启发。语文教学有许多地方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死记硬背不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与生活相联系,学生学得有方向,自然效果很好,同时也让学生学到课外积累的方法,让他们联系生活自己去积累更多的知识。把作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真的很重要。只要把孩子带进生活,让他们自己去感受,那么他们的作文就会有灵性,才能实现“我手写我心”。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老师要引导学生多听多说。在生活中有目的地训练。
关键词:生活;感受;积累;作文;听说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这些理论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启发。
什么是“层林尽染”?没有以生活为基础的教育,就算是在眼前的东西,学生也会觉得很陌生。记得在一次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请你根据‘层林尽染’写一句诗。”全班三十多个学生竟然只有一个学生能写出“霜叶红于二月花”。开始老师以为是学生对古诗意思不理解,一问学生却发现大部分学生知道“霜叶红于二月花”写的是秋天的枫叶,再问“层林尽染”什么意思?大家可就目瞪口呆了。原来问题是出在学生不理解“层林尽染”的意思,在老师的提醒下,学生在词语手册中找到了“层林尽染”的意思,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一起说出了“霜叶红于二月花”。老师细细回想,才知道空口书面地解释对学生理解词语显得苍白无力。于是,老师带着学生去路边看秋天的枫树叶,大家马上明白了“层林尽染”的意思。学校路边的枫树林是早就在的,如果老师在教学“层林尽染”时就带着学生走进大自然,在生活中学习“层林尽染”的意思,学生何愁不理解呢?教师也不必走那么多弯路才绕回来。从这个例子中我们要看到,语文教学有许多地方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不要再让我们的学生面对“层林尽染”目瞪口呆,死记硬背不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老师没讲过!我教学了多年的小学语文,却总是感觉语文教学不着边际,许多学生也觉得自己学得很认真,却不见得会有很出色的语文成绩。记得有一次语文期中考试中,考到许多课外的成语,许多学生考得不理想,他们向父母解释是“老师没讲过”。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学生平时积累太少,虽然我平时也提倡学生积累成语,但因为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学生的积累也只是为积累而积累,完成任务而已。细细思索,我确实有很大的责任,因为是我的语文教学脱离了生活,学生也跟着死学语文。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于是我学着让学习语文与生活相联系,尤其在课外积累方面,我很注重与生活相联系。如秋天到了,我让学生去积累“写秋天的诗”、“写秋天的成语”,让学生走进秋天的大自然,去写有关秋天的景;又如有学生很高兴时,我会让学生找出能形容高兴的成语;又如过节了我让学生去背诵有关写节日的古诗……这样与生活相联系,学生学得有方向,自然效果很好,同时也让学生学到课外积累的方法,让他们联系生活自己去积累更多的知识。这样,学生也就找不到“老师没讲过”这个借口了,学习语文也就更注重与生活相联系了。
我手写我心。作文教学是许多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也是学生害怕的难题。如何才能让学生的作文不再造作,千篇一律,并能乐于写作,实现“我手写我心”呢?我觉得把作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真的很重要。“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用在作文教学中也很恰当。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写一个好人吧,不是拾金不昧就是乐于助人,不是让座就是做了好事不留名;写景作文吧夏天非得游泳,冬天非得下雪……可事实上拾金不昧的人不多见,也没那么多钱包让你捡到;乐于助人也少见了,现在的独生子女学生自私的多;让座吧,学生不抢位置已算好了,能见到几个学生在主动让座呢?夏天游泳的孩子也少起来,因为不安全,冬天下雪还要看老天爷赏不赏脸呢!其实学生写出这些老套的作文,就是没有联系生活,没有生活实际做依靠,这样的作文,就算你词语用得多好,句子写得多巧,给人的感觉就是假。要改变上述情况,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得实际。记得有位老师上过一堂“吹泡泡”的习作课,她就是让学生边玩吹泡泡边说吹泡泡,最后再成为一篇生动的吹泡泡沫塑料作文。由于学生在玩中说,玩中写,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说出来的是出自自己的心灵,写出来的是真实的童心。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要怕教作文,只要把孩子带进生活,让他们自己去感受,那么他们的作文就会有灵性,才能实现“我手写我心”。
听到就说。语文教学中的听说常常被老师和学生忽视,其实听说对学生的日常交际很有用,所以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多听多说。我们要在生活中有目的地训练,不能让学生出现不想说、不敢说、不肯说的局面。尤其是农村学生交际面窄,更忽视说,更怕说,这样更拉开了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差距。为此我们语文老师要联系生活进行有目的地训练。教师可在平时这样去做。每天让学生去看新闻、听新闻,然后凭记忆记录一条新闻,第二天到班上和同学交流,在语文课上还可以对焦点新闻进行讨论,谈感想,如果能坚持这样训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其他还可以指导学生多留心身边发生的重大事情,能及时带回学校讲给同学听,并能明辨是非,谈谈感受。真正做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学生,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死读书的“书呆子”。
常有人说“语文教学是模模糊糊一大片”,但只我们语文教学能多联系生活,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这模模糊糊的一大片便是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的感受,对生活的积累!
关键词:生活;感受;积累;作文;听说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这些理论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启发。
什么是“层林尽染”?没有以生活为基础的教育,就算是在眼前的东西,学生也会觉得很陌生。记得在一次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请你根据‘层林尽染’写一句诗。”全班三十多个学生竟然只有一个学生能写出“霜叶红于二月花”。开始老师以为是学生对古诗意思不理解,一问学生却发现大部分学生知道“霜叶红于二月花”写的是秋天的枫叶,再问“层林尽染”什么意思?大家可就目瞪口呆了。原来问题是出在学生不理解“层林尽染”的意思,在老师的提醒下,学生在词语手册中找到了“层林尽染”的意思,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一起说出了“霜叶红于二月花”。老师细细回想,才知道空口书面地解释对学生理解词语显得苍白无力。于是,老师带着学生去路边看秋天的枫树叶,大家马上明白了“层林尽染”的意思。学校路边的枫树林是早就在的,如果老师在教学“层林尽染”时就带着学生走进大自然,在生活中学习“层林尽染”的意思,学生何愁不理解呢?教师也不必走那么多弯路才绕回来。从这个例子中我们要看到,语文教学有许多地方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不要再让我们的学生面对“层林尽染”目瞪口呆,死记硬背不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老师没讲过!我教学了多年的小学语文,却总是感觉语文教学不着边际,许多学生也觉得自己学得很认真,却不见得会有很出色的语文成绩。记得有一次语文期中考试中,考到许多课外的成语,许多学生考得不理想,他们向父母解释是“老师没讲过”。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学生平时积累太少,虽然我平时也提倡学生积累成语,但因为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学生的积累也只是为积累而积累,完成任务而已。细细思索,我确实有很大的责任,因为是我的语文教学脱离了生活,学生也跟着死学语文。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于是我学着让学习语文与生活相联系,尤其在课外积累方面,我很注重与生活相联系。如秋天到了,我让学生去积累“写秋天的诗”、“写秋天的成语”,让学生走进秋天的大自然,去写有关秋天的景;又如有学生很高兴时,我会让学生找出能形容高兴的成语;又如过节了我让学生去背诵有关写节日的古诗……这样与生活相联系,学生学得有方向,自然效果很好,同时也让学生学到课外积累的方法,让他们联系生活自己去积累更多的知识。这样,学生也就找不到“老师没讲过”这个借口了,学习语文也就更注重与生活相联系了。
我手写我心。作文教学是许多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也是学生害怕的难题。如何才能让学生的作文不再造作,千篇一律,并能乐于写作,实现“我手写我心”呢?我觉得把作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真的很重要。“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用在作文教学中也很恰当。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写一个好人吧,不是拾金不昧就是乐于助人,不是让座就是做了好事不留名;写景作文吧夏天非得游泳,冬天非得下雪……可事实上拾金不昧的人不多见,也没那么多钱包让你捡到;乐于助人也少见了,现在的独生子女学生自私的多;让座吧,学生不抢位置已算好了,能见到几个学生在主动让座呢?夏天游泳的孩子也少起来,因为不安全,冬天下雪还要看老天爷赏不赏脸呢!其实学生写出这些老套的作文,就是没有联系生活,没有生活实际做依靠,这样的作文,就算你词语用得多好,句子写得多巧,给人的感觉就是假。要改变上述情况,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得实际。记得有位老师上过一堂“吹泡泡”的习作课,她就是让学生边玩吹泡泡边说吹泡泡,最后再成为一篇生动的吹泡泡沫塑料作文。由于学生在玩中说,玩中写,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说出来的是出自自己的心灵,写出来的是真实的童心。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要怕教作文,只要把孩子带进生活,让他们自己去感受,那么他们的作文就会有灵性,才能实现“我手写我心”。
听到就说。语文教学中的听说常常被老师和学生忽视,其实听说对学生的日常交际很有用,所以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多听多说。我们要在生活中有目的地训练,不能让学生出现不想说、不敢说、不肯说的局面。尤其是农村学生交际面窄,更忽视说,更怕说,这样更拉开了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差距。为此我们语文老师要联系生活进行有目的地训练。教师可在平时这样去做。每天让学生去看新闻、听新闻,然后凭记忆记录一条新闻,第二天到班上和同学交流,在语文课上还可以对焦点新闻进行讨论,谈感想,如果能坚持这样训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其他还可以指导学生多留心身边发生的重大事情,能及时带回学校讲给同学听,并能明辨是非,谈谈感受。真正做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学生,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死读书的“书呆子”。
常有人说“语文教学是模模糊糊一大片”,但只我们语文教学能多联系生活,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这模模糊糊的一大片便是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的感受,对生活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