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星空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朋友一起去看了《少年的你》,很多天了,忘不了那个说话结巴,脸颊上有着可爱小雀斑的女孩儿——陈念。
  “魏莱她们在欺负我,你们看不到吗?为什么不做点什么?”对当时正忙着备考的陈念来说,这话可能没有太多的共情点,可谁能想到从那一天起她的噩梦便开始了呢!家境富裕的魏莱不能允许别人比她更优秀,靠着美貌和金钱无所不用地欺负成绩优秀的校花胡小蝶,胡小蝶不堪受辱跳楼自杀后,她毫无愧疚,转而又继续欺凌成绩好的陈念。她像恶魔一样狠狠地捅人一刀,又像天使一样带着甜甜的微笑去安慰,她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什么是犯罪。在陈念受欺负时,小北像个影子一样时刻保护着她。杀了好兄弟顶下莫须有的罪名也只为保护那个美好的女孩儿。他说:“我喜欢一个女孩儿,就要给她最好的结局,让她幸福。”这个剃着板寸头,抽烟打架,一脸痞子气,满是纹身的小混混儿,阴沟里成长,泥潭里重生是比那些所谓的好孩子还要好的人。是他为陈念挡掉一次次麻烦,黑暗中紧紧拉着她的手奔跑,让她不再孤单害怕。看着他一边流泪一边嘴唇发颤,肩膀耸动着给她剃板寸头时的痛苦,看着他们隔着监狱玻璃做着只有彼此懂得的小表情,泪水夺眶而出。能够说出口的不一定是真心话,他们便一直用心和眼睛在交流。眼神是一种超脱于喜欢之外的感情,他懂她所有的欲言又止,她亦会在他摔门而去时死死抱住他,她知道他是会去杀了魏莱的。
  优秀的女孩儿,影子一样护她周全的男孩儿,他们悲喜不同,却互为暖阳。
  小北说,小结巴,等你长大了,不要忘记我。
  小北说,只有你赢了,我才不算输。
  小北说,你往前走,我一定就在你后面。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他们都还只是小小的少年啊,会害怕惶恐,也会咬牙死撑,像野地里无人照料的荒草拼了命去成长。心酸得直想哭,最终却是笑了,少年纯纯的爱真是拧巴,怎么藏也藏不住,闭上嘴巴,眼睛也会说出来,痛苦又美好。走出影院连夜又看了原著,两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影片删减了郑易对陈念的感情线,却丰富了魏莱的家庭情况,母亲的势利、父亲的冷漠,让这个角色瞬间变得生动立体,坏得有出处。在光影音乐等细节处放大了陈念和小北的互利共生关系,就像海葵和小丑鱼一样:当小丑鱼遇到危险,海葵用自己的身体将它包裹,使它免受其他鱼类的攻击。行动不便的海葵借助小丑鱼做诱饵,吸引鱼类靠近,进行捕食,小丑鱼也会把自己的食物与海葵分享。在结尾处理上我更偏爱原著:小北被判刑7年,陈念以第一名的成绩奔赴她的理想——去北京学习法律,她要学成回来保护小北。
  不止一次想起东野圭吾《白夜行》里的一段话:“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希望這世界能多一点温暖,不要让孩子变坏,受到委屈,还他们一片最美的星空。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心静如水,必常修无为之心。  退休了,身体尚健,加之生来就是个闲不住的人,总想谋点儿事,干点儿事,还能干成点儿事。这么一来,虽琐事缠身,难事烦心,但奔波忙碌下来,稍有业绩,信念愈坚,竟乐而不辞,管它凡尘喧嚣说东道西,管它劳心劳力劳其筋骨。只要活着,就要有追求。有句话是:追求不一样的快乐。还有句话是:我追求,我快乐!  守份初心,守份本真,才能活得快乐,活得淡然,活得无愧。北宋邵康节《戒子》中说:“
期刊
银滩人气最旺时是个什么光景?  清晨,阳光早早爬上了窗棂——东部的早晨一般比中西部亮得要早,打开窗户,满园的绿色,水水的看着发晕,我有些惊诧了!倦意全消,趋步下楼,一屁股跌在了楼前的绿地里,湿湿的,恍惚间,像来到了老家的乡村,沿着楼宇,隔开的白色小栅栏象征着自家的地域。一盘小水磨,一渠小水池,葡萄、豆角、黄瓜、葫芦、番茄,个个直往邻家窜,晨起的大爷大妈、大哥大姐在自家的小花园里打理着,忙碌着,挂着
期刊
我家楼窗的对面不到五十米的地方,就有一株大大的乌桕树。小时候,我常常在窗前做作业,抬眼望去就可以看到它,特别是秋后,随着一阵秋风一阵凉,那乌桕树叶日渐泛红,从清清楚楚的一团绿意到朦朦胧胧的一团暗红,从羞羞答答的一片潮红,到蓬蓬勃勃一片绯红,我知道,乌桕树到了即将奉獻一年精彩的时候了。当盛装褪去,一树的乌桕籽白白的一团,就呈现在小山村狭小的天地间。  乌桕树的花,呈穗状花序,既不起眼又不鲜艳,远不及
期刊
双休日,我们去了湘西凤凰古城采风,返程时,有的文友说景区餐饮太贵,建议在回去的路上寻找路边餐馆吃饭。  一家门脸整洁宽敞的酒店映入眼帘,大家饥饿难忍,迅速下车。储藏柜里有现成的鸡鸭鱼肉和果蔬,可是厨师打麻将去了,饥肠辘辘的文友一阵唏嘘。我自告奋勇地说,没关系,让我来!我当知青时就在炊事班掌勺,后来又做过几年餐饮,烧两桌菜如烹小鲜。再说,同行是“饥不择食”的过路客,绝不会鸡蛋里挑骨头的。  我和打下
期刊
离石,古称“石洲”“永宁州”“冀宁道”等等。可是,无论你叫什么,那真正的美丽从未褪却。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离石的小生态之城,自然玲珑,水到渠成。眼见得“龙、凤、虎、马、象”五山披上了绿装,风起时,燕低飞,山雨即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宜游宜居;眼见得兴隆街不再是离石一条独大,成了“步行一条街”,北街口的“咸亨酒店”发展成为大酒店,成为记忆里的延续,枝高果壮。  一声“豆腐啰”的吆喝声,
期刊
一个深秋的早上,我又走近公园的池塘。采来一把干荷叶,几支泛绿,几支微黄,随口便吟出:“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一时,竟有了一种穿越感,仿若回到元朝时光。邂逅诗人刘秉忠,只见他胡须冉冉,手持拐杖,佇立在寂寞的秋江上。  合掌拜见,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先生长叹一声,好像在说,此女子也是荷痴,对干荷叶如此情深而专注,是因其处境虽老而内蕴犹存吗?遂又感喟:“都因昨夜一场霜,减了清香,越添黄。”那若隐
期刊
记忆看不见,只有去抚摸。  母亲通常会把祭祀放在农历七月十五。夏秋之交,稻子熟了,菜蔬滴翠,瓜果丰盈。民间照例要祭祀,用新米等做成祭供,秋尝庆贺丰收、酬谢大地,追怀亲人。“七月半”挨近了,母亲便寻思置办祭祀的物品。街面上买了花花绿绿的光面纸,母亲操刀弄剪,手法稔熟。通常半天工夫,一套套精巧的“纸枯衣”便热热闹闹地摆在篾箩里。最庄重的是折荷灯,它们经母亲的巧手创造出来,漂亮极了,每一件都是惟妙惟肖的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一个村没几辆自行车。记忆中,新娘出嫁,如嫁妆中配有一辆自行车,那算是不错的了,倘若是“凤凰”牌的,那全村人都会“打喊”(仙岩一带土话,意即传得沸沸扬扬)。  正式学骑自行车,那是1985年我在塘下读中复班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学合租在一间民房里,与房东同住。房东有一辆很新的自行车,他不骑的时候,就放在一楼的厨房间。待房东不在时,我便溜下楼去看看。起先几次都有上锁,我没有办法,只得重新上
期刊
我的祖父生于1907年,是个地地道道的盐民。在19年前的那一天,祖父像一朵苍白的蒲公英,落在家乡的一座山上,以94岁的高龄告别了人世。  曾祖父兄弟两家育有多个子女,唯有祖父一个男儿,这在重男轻女的旧社会,祖父不娇生惯养就不正常了。尽管他任性,在宠爱里长大,但却饱尝了人间的艰辛。为了生计,祖父从小就学会晒盐、捕鱼,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据说,祖父打旋网、拉大网、挑小罾的技术是小有名气的。祖父年届七
期刊
老井呈四方形,井口周围清一色的青石砌就,井中波纹荡漾,银光闪耀。  老井总是“吱呀、吱呀”唱着一首动听的歌谣,应和着乡村中的鸡鸣狗吠,构成一曲优美的乡间交响曲。乡村人家都备有水缸,往往每天早上去挑水,将水缸里的水盛得满满的,以供一天使用。每天到老井打水的人络绎不绝,有挑水的,也有抬水的。桶里的清水跳着欢快的舞蹈,荡出来洒落在乡间小路上,一行行,一片片,湿漉漉的,像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我就是吃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