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在哪里?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x5428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生态城市观念的入门者,学生和媒体经常问着这样的问题,热切地期望得到一个简单的答案,好赶快一探生态城市的究竟。但我总是“答非所问”地丢出更多问题。其中最困难的问题就是:生态城市到底是什么?
  如果,生态城市是名为生态城市,或是有各种再生能源和其它环保技术的地方,那么世上的生态城市多得很;从欧美国家、到经济日益壮大的中国、甚至到暴发户型的阿拉伯联合大公国,都不乏生态城市:例如瑞典的西港新市镇(V?stra Hamnen)、英国贝丁顿的零耗能小区(Beddington Zero Energy Development,简称BedZED)、德国的佛莱堡(Freiburg)、美国旧金山的宝藏岛(Treasure Island)、崇明岛的东滩、南韩仁川广域市的“超级永续城市”、以及阿不达比的泉源市(Masdar)等等。
  当世界上大部分的城市都还依循着不可持续的模式来运作,当环保、低碳、节能等行动都还被视为额外的美德而非基本道理时,这些生态城市挑战了传统的做法,确实是走在世界前端的先驱。
  但任何一个案例的样貌,都可以被视为是生态城市的蓝本吗?我认为不是。
  
  生态城市不够生态?
  因为,这些城市即便规模再庞大,也都不够面面俱到。
  大部分的城市仅将重心放在城市规划和运作的其中几个层面,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绿建筑和再生能源,或者再包括了都市再开发、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水资源循环再利用等。不管这些城市有多么前卫的观念革新和系统设计,也只处理了复杂城市中的少数环境课题,不能代表一个生态城市应有的全貌。
  即便有的城市面面俱到地囊括了各种重要的环境面向──宣称所有的建筑都是绿建筑、都市交通不是步行和脚踏车,就是以干净能源发电的大众运输系统云云──却是建在不适合人居的地方(例如泉源市),或全面破坏了原有的农业用地(例如南韩仁川的“超级永续城市”),或根本是只有中上阶级才可能进驻的高档小区(例如崇明岛的东滩)……像这样的“生态城市”,不但不是生态城市的蓝本,还是加速破坏环境的刽子手,只能当作生态城市的负面教材。
  因此,我目前尚未看到心中理想的生态城市──这是面对“生态城市在哪里”这个问题时,我唯一能给的简单答案。有人认为我这样的想法太过悲观,其实我对未来很乐观,因为我对生态城市的认定抱持着高标准,相信人类透过经验的累积,一定能够找出兼顾各种环境问题的城市改造方式;无论是有先见之明的觉醒,或是在一连串的环境危机的打击后被迫改变,我们终究会迈向生态城市。
  我也相信,未来我们甚至不需要“生态城市”这样的赘词,因为城市发展本就不该造成大规模环境破坏,城市本来就该与其它物种和谐共生。
  
  低碳城市在落后国家?
  在气候危机当头的年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为评量环境冲击的指标之一,“减碳”成为有环境意识的国家、地区、企业、或个人的心头责任,“低碳城市”这个名词 也应运而生。世界上不乏前瞻的城市将减碳列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例如西雅图、纽约、柏林、伦敦等;所以偶尔我也会被问道:“低碳城市在哪里”?在我看来,名为“生态城市”的 地方不见得是真的生态城市,同样地,采取积极行动减碳的城市也未必是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其实比生态城市单纯许多,毕竟碳排放是可以量化的东西,可以大略比较各个城市的排放量,就知道世界有哪些低碳城市。但目前国际上并没有以城市为单位的碳排放量统计,也无从做全球城市的比较。但如果一个国家总排放量约略可作为该国城市碳排放的指标,那么从各国碳排放量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工业化程度高的所谓先进国家,例如美国、加拿大、西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遥遥领先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即便是在许多人眼中很环保、很绿的北欧国家如丹麦、挪威、瑞典等,都是排碳表现的“先头军”!
  那么低碳的国度在哪里?在总是与贫穷、饥饿、疾病、战乱等画上等号的国家,例如索马利亚、刚果、尼泊尔等人们眼中所谓的落后国家,那些地方正是低碳城市之所在!
  这样的结果传达了什么样的讯息?穷国之所以碳排放量低,是因为穷到根本缺乏资源可以用,自然也“无碳可排”;而先进国家之所以“先进”,说穿了就是耗用大量资源所堆砌出来的结果──工业社会中任何科技和生活质量上的进步,自然都会造成大量的碳排放。当然,贫穷、饥饿的低碳生活我们绝不想要,但富裕的城市若不根本改变其过度制造、消费的奢华浪费生活,若不以适量节制取代无限追求,那么世界上永远也找不到理想的低碳城市。
  其实,今天我们是否能在世界上找到真正的生态城市或低碳城市,并不是那么的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人类何时才能展现决心和意志力,向生态城市的愿景大步迈进?那么,一个真正的生态城市到底是怎样的样貌?
  
  生态城市没有固定样貌
  生态城市是看起来绿意盎然的城市,还是完全使用再生能源的城市,还是人人都以脚踏车、大众运输系统来通行的城市?其实,生态城市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样貌,每个地方的生态城市也不该长得一样,应随着自然与社会条件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设计和运作方式;生态城市的样貌也会随着时间而不同,不断调整适应着变迁的气候、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即使生态城市没有既定的样貌,每一个生态城市所遵循的原则都是相同的:城市运作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必须节制适度。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为了生存而改变自然环境的作为,跟其它动物的行为一样天经地义;因此人类集居建造城市,当然不可能不对周遭环境产生影响。对环境改变的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改变太过剧烈:为了满足无限制的欲望、无止尽的经济成长,人类大规模地污染环境,包括空气、土壤、河川、海洋、地下水等等,让肥沃的土壤流失、森林缩减……造成生物多样性骤减、气候变迁,自然环境也不再能提供人类干净的空气、水和丰富的物产,反而威胁了人类自己的生存。
  这样的城市已不再“自然”,成为人类自己和大自然的敌人。自然应是城市的“伙伴”,而非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城市对自然的改变必须适度、节制:不盲目地追求经济成长、仅向大自然取“需用”的而非“想用”的、过简单生活而非物质生活。
  今天,许多生态系统已面临严重破坏、奄奄一息,要迈向生态城市,首要工作就是修复包括河流、湿地、森林等支持人类健康生存的生态系统,并且重新设计耗能、耗水、以追求成长为目标的经济系统。次要工作则是改造现有的城市硬件,包括建筑和各项公共设施,使其对资源的耗用减到最低。
  我眼中的生态城市很简单─—生态城市是一个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节制适度的城市。当前许多对生态城市的讨论和介绍,多集中于某几个城市规划和运作的面向,生态城市被简约成能源、绿建筑、或城市设计的技术课题;这些固然是生态城市的重要工具,却不是唯一内 涵,将讨论聚焦于工具上的讨论,反而忽略了生态城市的真正意义。
  什么样的城市才够“生态”?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环境该达成什么样的平衡?没有任何一门科学可以帮我们回答这些问题。生态城市在哪里?我觉得生态城市即便没有完全实现,也应该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每一个人,都该勾勒描画一个生态城市的愿景。
其他文献
近两三年,像“两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调研组这样,通过对大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向公众曝光,从而形成广泛社会压力,迫使企业作出改变(至少是改变的承诺)的行动越来越多。它们有些是由公益组织发动的,如绿色和平的服装水污染报告、马军的毒苹果调查、亚洲动物基金会与归真堂之战,有些是由学界力量发起的,如“两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调研组对富士康的长期关注、死叮不放,还有一些是由公民自发形成的行动,如夏草
期刊
当所有人开始怀疑诺基亚的时候,  一只愤怒的小鸟成了芬兰向世界表达信心的新象征。    提起芬兰,人们总会想到诺基亚。这个手机品牌在很长时间里都是芬兰的支柱企业,给这个北欧小国带来了巨大荣耀,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芬兰的国家形象。然而如今,苹果iPhone和三星Galaxy不断在智能手机市场前行,曾经风光无限的诺基亚面前暗潮汹涌,连带着芬兰之外的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对芬兰经济亦开始产生了悲观的情绪。  但
期刊
在公共与私人界限日渐模糊的互联网时代,数据挖掘的伦理边界在哪里?      数据挖掘本身不存在伦理问题。对个人隐私威胁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当数据一旦被编译,导致数据挖掘方或者任何可以接近数据集的人,能够辨别特定的个体,便存在利益侵犯的可能性。  最近QQ圈子(测试版)的问世,让一些网友强烈怀疑腾讯读取了自己的聊天记录和隐私资料,否则QQ圈子不可能突然与自己如此“心有灵犀”。它可以让多年没联系的初中同学
期刊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众多行业内举足轻重者都是上市公司。因此,除了消费者群体所形成的合力外,资本市场也成为了民间力量“曲线救国”的另一个“道场”。    在社会力量与资本力量同样强大的国家,一旦上市公司被披露污染环境、虐待童工、压榨工人等,不但其产品销售和品牌形象会在短期内出现明显下降,消费者和客户也会抵制无视社会责任的上市公司产品,投资者为避免利益受损,往往不愿意在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上市公司中投入资
期刊
Justin从富士康一个中层管理岗位离职已两年。当他在一个MBA同学聚会上声嘶力竭地为富士康辩解、它真不是一个无良企业时,很多人都觉得他疯了。类似的尴尬经历已不是第一次。在Justin眼中,富士康的管理固然有苛刻的一面,但公司内部高效的运作、严谨的态度依然令他印象深刻,而从中习得的经验也为他的职业生涯打开了一片广阔天地。“你必须承认,在中国,他是做得最好的代工厂。”  是的,中国遍地皆是“血汗工厂
期刊
在玩转游戏、音乐后,似乎无所不能的YY语音瞄准了教育。    在网络游戏领域悄悄成长起来的多玩YY语音,已将它的触角伸向其他领域,比如音乐、又比如教育。与网络游戏同为娱乐范畴的音乐项目算是首战告捷,以YY语音现在的用户规模,能让它在教育培训领域再一次上演野蛮生长的故事吗?    从游戏起步  就在今年初,多玩游戏网对外宣称,旗下的YY语音突破两亿用户。其中,月活跃用户数超过千万级别,同时在线用户数
期刊
阚治东说他心中根本没有“投资主线”,只要是国家政策扶持的、具有产业发展前景的,都是他的投资方向。但你确实能看到,新能源、环保、新农业等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产业占据了他投资版图的最主要部分。    站在记者面前的是位儒雅的长者。虽然已是晚饭时刻,但他坚持“详细回答每个问题”,以及“约定的访问时间一分钟不少”。而此前,他刚录完一档卫视的访谈节目,略显疲惫,不得不点一杯咖啡提神。  他的故事很长,因为他是
期刊
Julian Le Grand × 中国财富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社会政策教授;现任英格兰卫生小组(英国卫生部国家顾问小组)主席,是专为欧盟主席提供建议的社会政策分析小组的一员;他同时是英国儿童、家庭与学校部下设的社会工作实践工作小组主席。除了以上职务,他还曾经担任欧盟、世行、世卫、经合组织、财政部、英国工作和养老金部以及BBC的顾问。  作为社会创新的大力推进者,Julian Le Gran
期刊
2007年,成立170年的宝洁正式宣布,将“可持续发展”列入公司的价值观,并每年定期面向全球发布两份报告:一份当然是竞争对手、投资者们普遍关心的财务年报,另一份则是更能引起消费者、学者、NGO人士共鸣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至今,宝洁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已发布了5年。  诚然,宝洁作为全球最大的日用品生产公司之一,在全球迅速扩张、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人们对其在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乃至产品质
期刊
4月2日是自闭症日。世界各地不断举办多个关于自闭症的活动,让人们对这一特殊群体有了更多认识。  4月2日,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一个以 “界”为主题的小型画展,展出了自闭症人士的画作。流连在艺术展的观众,很容易被图画里的喜悦、爱、坚持以及他们独特的视觉记忆吸引。艺术和绘画,形成主流社会与自闭症人士中间的交流渠道,界限被跨越。  4月14日,广州扉艺廊。一场名为“春暖花开”的艺术作品展,在细雨中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