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天春光好百鸟声喧

来源 :儿童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do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窗外正卷起一场大雪来。正是全民“抗疫”的关键时期,腊月隆冬,大家都居家隔离,时时刻刻关注着湖北,关注着全国。我的耳机里放着张君秋先生的《四郎探母》,正到“坐宫”一折,“芍药开牡丹放花红一片,艳阳天春光好百鸟声喧”。张派高亢圆润的嗓音由耳入心。是呀,但愿严冬早去,春暖花开。
  一、真水无香
  2012年寒假,我记得很清楚,北风硬,天干冷,因为前一天老师提醒我程派都是有衬水袖的,单水袖做出来飘。所以转天我便硬拉着师兄冒着寒风陪我去古文化街买水袖。
  梨园阁是天津乃至全国著名的京剧行头老店,逛梨园阁总会碰到京剧名家,曾经我还目睹过名家与名票同时看上一条腰巾子,互相谦让最终谁也没好意思买,或许这行为本身就是传统文化深入到血脉里的象征吧。
  梨园阁名气很大,但其实店铺只有一小间,开在古文化街并不显眼的一栋建筑的二楼。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油彩、行头、道具,应有尽有,我《女起解》的鱼鳞枷都是在梨园阁定做的,两位阿姨就在店铺的柜台上,穿针引线,贴片上浆,勾描图画。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忘了去买什么,站在那里一看就是一大把时光,仿佛梦回旧日,那个古老的中国。
  水袖买得很顺利,阿姨还帮忙缝在我《春闺梦》的粉褶子上,我上手颠了几下,果真厚实多了。交完钱习惯性地看行头,因为是熟人,阿姨允许我进柜台自己翻找,她也不耽误手里的活儿。类似淘宝的寻找会让人无限地满足,而当我抬着厚厚一摞腰包(戏曲的裙装)看到那件旗袍的时候我甚至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呼吸。
  在师兄的帮助下,我把那件旗袍托出来,敞开平放在玻璃柜台上。真丝手绣,纯白的底包皎月色(蓝色)的如意边,一丛牡丹花自底而上,两只不大的彩蝶振翅欲飞。我用手一寸寸抚摸着细密的针脚和手圈金(绣花的边上在用金线匝上一圈),感受那种大气的美。
  “孩子,上身儿。”赵大爷从里间出来,笑眯眯地说。
  赵大爷是梨园阁的老板,按年纪我应该叫赵爷爷,但大家都这么称呼他,我也就随行就市了。
  我知道老板这是偏爱我了,这种行头一般是不让试穿的,何况当时我只是一个大学生。但这旗袍太漂亮了,我谢过之后,就把双手往后伸,赵大爷提起旗袍从后往前一套,我收回手,仔细地系盘扣。最上面的扣没系,因为领子蹭了脖子就会落上脏,马上就得黄,系上了不地道。
  没想到,真是合身。阿姨知道我的鞋号,马上找出来一双花盆底,我穿上之后走了几步,随口就唱了句“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十五载到今日他才吐真言”。
  “呦,程派的《四郎探母》。”赵大爷点点头,“不过这旗袍是张派的样儿,你应该唱两句张派的。”
  张派我哪学过呀,而且张派高亢扬丽,我嗓子跟不上。
  “我正好学过张派,咱俩一起,唱着玩。”一直匝衣服的阿姨说着还在她的老年机里放出了“坐宫”的伴奏,真就是张派的。
  那天下午,我实际上是和梨园阁的阿姨,正正经经地学了张派的一段戏。我知道这是赵大大和阿姨在表达对一个晚辈的喜欢。最后那身旗袍我买走了,三千五,对于赵大大来说,可以说是怎么来怎么走的,现在再去打听这样真丝手绣的旗袍,三千五怕是成为了久远的历史。
  至今,我都没忘了那个下午,那件简单大气的旗袍,那段毫无保留的教授,真情至简,真水无香。
  二、站立宫门叫小番
  我第一次唱《四郎探母》只是在大学的迎新晚会上。当时京剧算是一个节目,名字是“行云流水”,就是几段西皮流水的联唱。《定军山》《穆桂英挂帅》《锁麟囊》的选段在前,我的《四郎探母》在后。
  因为学程派的小学妹已经唱了《锁麟囊》,京剧社的指导老师筱君秋老师就让我唱张派的“坐宫”,筱君秋老师是薛亚萍老师的学生,张派唱得极好,他就连续两个礼拜给我说戏,从唱腔到表演,无微不至。而我搭档的老生,却是一位学姐,飒飒利利的女老生。
  学校的舞台,是没有耳反的,所以听伴奏总是慢半拍,没有什么经验的我加之换了派别,越唱越快,险些乱了板。等到终于我的唱词唱完了,后背的汗已经浸透了水衣子。而学姐那句“站立宫门叫小番”却犹如响雷炸在耳边。底下是大声的叫好和掌声,我们到后台还听得到。这一声“叫小番”唱了百年,红了几代名家,任何魅力都是从功夫中来的呀。
  《四郎探母》折折经典,而这其中令大家广为传唱的就是“坐宫”的西皮流水和快板了,尤其是铁镜公主和杨四郎对唱的快板,几乎所有戏迷都能够哼唱。这段唱词和唱腔的设计,无比准确地表现出了当时的情境和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扣人心弦的同时又给人以期待和情感上的动容。


  杨延辉:(白)公主啊!我和你好夫妻恩德匪浅,贤公主又何必礼仪太谦?杨延辉有一日愁眉得展,忘不了贤公主恩重如山。
  铁镜公主:讲什么夫妻情恩德不浅,咱与你隔南北千里姻缘。因何故终日里愁眉不展?有什么心腹事你只管明言。
  杨延辉:非是我这几日愁眉不展,有一桩心腹事不敢明言:萧天佐摆天门两国交战,老娘亲押粮草来到北番。贤公主若得我母子相见,到来生变犬马结草衔环。
  铁镜公主:你那里休得要巧言改辩,你要拜高堂母咱不阻拦。
  杨延辉:公主虽然不阻拦,无有令箭怎能过关?
  铁镜公主:有心赠你金鈚箭,怕你一去就不回还。
  杨延辉:公主赐我的金鈚箭,见母一面即刻还。
  铁镜公主:宋营离此路途远,一夜之间你怎能够还?
  杨延辉:宋营间隔路途远,快马加鞭一夜还。
  铁镜公主:适才叫咱盟誓愿,你也对天就表一番。
  西皮快板相比起西皮流水更快、更简,一字一音,犹如珠玉落盘,在京剧中多用于激烈的对话,如表态、争辩、论斗等场面,极易调动起观众的视听兴趣,并把情节推向激烈的高潮。“坐宫”中这段对唱表现的正是铁镜公主得知杨四郎真实身份,杨四郎剖明自己打算到宋营探访老母佘太君时激烈的对话,震惊、紧张、忠孝难全、进退维谷的内心挣扎全然在激扬快速的板式中得以表現,令观众无法移开感官,心情随之起伏,完成着舞台上下无声的互文。


  这段快板并不是中规中矩的,后半段的短句对唱使用了“咬尾”的方式,使情节更加紧张,对话更加激烈。“咬尾”全称“鱼咬尾”,指的是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唱出来时,另外一句的第一个字也同时唱出,这种压盖式的衔接,让对唱紧凑强烈,冲突感十足。
  这段唱,借助声腔与唱词表现人物矛盾的心理,体现出人性的多元,在艰难处境下,内外交困中唤醒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打通不同个体的生命体验,戏曲的人文魅力彰显无遗。
  除了“坐宫”,“盗令”“见娘”“回令”等折也各有特色,“盗令”中公主的机智表现展现得极为日常又非常诙谐,“见娘”时老旦与老生的唱让人潸然泪下,而“回令”中公主为营救驸马与萧太后的“斗智斗勇”以及两位丑角国舅的插科打诨令情节充满了张力。可以说,《四郎探母》的魅力在于它在齐全的行当中,演绎出各自的特色,让矛盾冲突全然成型于角色的特征之下,行当各取其长,将情节一波三折地展现出来。更主要的是,杨四郎那种纯孝、铁镜公主的善良、佘太君的大义在全剧中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印刻在观众的脑海里。
  三、报春实需耐霜雪
  对于京剧旦角,我酷爱的是程派。然而我循环播放的列表里却有两段张派的唱段反复出现。一段是《四郎探母》里的“坐宫”,一段是《女起解》中的“低头离了洪洞县”。张派的唱,真好呀,那干净明亮的音质、多变化的共鸣腔、极具特色的波浪音和恰到好处的劲头,都让人久久难忘。这也难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人人爱唱张君秋”。


  张君秋先生的嗓子是极好的,传说张先生的嗓子是枣核形的,发声非常透亮。就连“通天教主”王瑶卿都曾当面感慨张君秋的嗓子和他年轻时一样,又脆又甜。就是因为这条脆、甜、亮的嗓子,张君秋从小就为行内人所熟知。而王瑶卿先生更是不吝于隔辈授艺,亲自培养。
  可以说,遇到王瑶卿,是张君秋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事件。作为曾培养、影响过四大名旦的艺术家,王瑶卿先生不仅在艺术方面教导张君秋,更是在人格和品性上熏陶他。若不是嚴格听从并遵循王瑶卿先生那句“要成角,不要当好角”的教诲,张君秋便不会成为宗师级艺术家。
  张君秋在1935年就因唱《女起解》而走红,1936年被评为“四小名旦”之一,有着很大的声誉。当时他的师父李凌枫力主他自己挑班,而王瑶卿则力排众难,坚持让张君秋沉淀、打磨,多与名家合作。
  张君秋听从了王先生的教诲,从1936年到1942年,他坚决不挑班,而是在各大戏班中与众多名家合作,以一种加速增长的姿态吸收、消化、磨练、创新。当时,四大须生均与他有过密切的合作,郝寿臣、袁世海、裘盛戎等花脸名家,叶盛兰、姜妙香等小生名家,以及丑行、老旦等各路名家都在合作中给予他帮助与滋养。更不必说他作为晚辈,得到过“四大名旦”空前绝后的照顾,梅尚程荀四家均毫不藏私地给予张君秋艺术上的提点与教导。就是在这样广博的天地中,张君秋博采众长,以深具特色的唱念做打自成一派,开创了旦角“张派”这一时至今日依旧名震全国的艺术流派。
  去年张君秋先生的忌日,我看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派传人赵秀君老师发了一条朋友圈——“老师,您是阳光,是雨露。”是呀,张君秋先生留给后人的不光是那一段又一段优美的唱腔、那一出又一出的艺术宝典,更是他耐得住寂寞,甘于“守心”,苦磨艺术,博采众长的优秀品质,那是他留给后辈艺术从业者最宝贵的“阳光”和“雨露”。
其他文献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儿童时代,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折射出来的是对外部世界的好奇、期待、纠结,甚至是恐惧,他们会循着自己内心的好奇、期待、糾结或恐惧去探求、尝试、接纳或是不断修正,在这个充满童趣、惊险、艰难甚或是痛苦的历程中,儿童也在收获成长。  对外部世界的好奇,让《地球上的王家庄》里的“我”,跳入乌金荡去巡游水世界,在父亲身边试图去理解父亲的宇宙世界,赶着八十六只也可能是一百零二只鸭子出了
期刊
父亲迷路了。父亲说,那是一条他自己走了无数遍的道路,再熟悉不过了。那为什么还会迷路呢?我们好奇不已。但我们很快就联想到那只林中小兽。我们问父亲,那你当时听到那种下雨一样的沙沙声了吗?父亲开始回忆。父亲说,好像有吧,但记不确切了。我们继续问,那当时你闻到一种怪怪的味道了吗?不等父亲回答,我们又开始了新的提问,那你当时看到一张毛茸茸的面孔一闪而过了吗?我们的问题接二连三。父亲有些急了,他说,随便你们怎
期刊
小姐姐真绝  有一个吸尘器推销员,每个月都会敲咱们家的门。虽然我们的吸尘器还是好好的,他还是想把他的“新式吸尘器”卖给我们。他总是说,他的吸尘器要先进得多。来的次数多了,我们就管他叫“咱们家的推销员”。  妈妈说,她对这个人已经烦透了,可是他还是不屈不挠,每个月都来一回,来了就按门铃,然后问:“请问你们家的吸尘器坏了吗?你们需要买新的了吧?”他相信,我们家的吸尘器总有一天会不能用的。  妈妈总是这
期刊
我和小玲玲成了好朋友  突然一次大队委员改选  让她不再和我啥话都说  我自豪地戴上了三条杠  也莫名失去了那个朋友  失望和失落,惊喜和快乐  唉!我不知道该怎样选择  二(4)班蔡竞暄  家长为何一辅导功课就发火,就“吼”我。字写得慢要吼,书背得慢要吼,书包理得慢也要吼。不允许我们看电子产品,你们却手机不离手;不允许我们喝饮料,你们却天天喝咖啡、喝奶茶。我真的有好多好多疑惑。  三(1)班黄子
期刊
幽默,是一个好词儿。  它是一个外来词,原文是humor,林语堂先生最早将之翻译为“幽默”,这真是一种兼俱“信达雅”三重审美的转达。  但幽默却并非林语堂先生生造出来的,它最早出现在诗人屈原的《九章·怀沙》中:“煦兮杳杳,孔静幽默”,原文中意思是安静。林语堂先生只是化用了这个词,去对应一种外国语言里的一个单词,以形容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事物。  古今中外,有许多文学家和艺术家都对这个词有过自己的
期刊
大约早晨七点的时候,高顿·布什起床开了灯,他赤脚走到窗边,拉开窗帘,朝外张望。  那是一月份,外面还很黑,不过他看得出来,晚上不曾下雪。  “风,”他对他的妻子说,“你听听这风声。”  他妻子这时也起了床,站在靠近他的窗边附近,倾听从沼泽地上刮来的寒风发出嗖嗖的声音。  “那是东北风。”他说。  “夜幕降临以前肯定会下雪,”她跟他说,“而且下得非常大。”  她在他面前穿好衣服,走到另一个房间,在她
期刊
如今,许多流行文化都与“少年”这个词有关,比如,一个明星红不红,要用“少女感”“少年感”来衡量;一段告白感不感人,要用“少年的你”来评判,我们为什么喜欢“少年”这个词,我想,很大程度上与向往有关: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变得不再容易,于是,人们开始向往干净、纯粹的年纪,向往那些不管不顾的属于少年的情绪。可到底什么是“少年”?我们似乎并不确切知道答案。  想象中,“少年”是苦难,是叛逆,是
期刊
如果从叙述时间的角度来看儿童文学作品(广义上的文学作品亦是),不论体裁和题材,都必须面对时间的三个维度:过去、现在和未来。故事可能发生在过去,也可能是科学幻想的未来,或者就是当下的时代,或者是两个或三个时间段的延续。不论哪一种书写,都自有其特别的魅力,都能吸引一定的读者。“时间”不是问题,“时间”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哲学意义上的时间无法切割,好的写作,也必然同时拥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间意识
期刊
今年夏日,我应约有幸拜读了一组由国内、外知名作家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冰波的新浪潮童话《毒蜘蛛之死》、安房直子(日本)的《鹤之家》、J.K.罗琳(英国)的《猫头鹰送信》(选自《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冈田淳(日本)的《美工室的颜色猫》、王一梅的《蔷薇别墅的老鼠》、汤汤的《一只小鸡去天国》和肯尼斯·格雷厄姆(英国)的《营救鼹鼠》(选自《柳林风声》)。笔者既惊叹編辑的大手笔选材和颇具匠心,享受着经典童话
期刊
一个姑娘被父母许配给了一个小伙子。她不喜欢那个年轻人,于是拒绝跟他结婚,说要自己挑个丈夫。没过多久,村上来了个健壮俊美的好小伙儿,姑娘对他一见钟情,跟父母说她找到了如意郎君,小伙子也挺乐意,所以两人很快就结婚了。  可是这个小伙子偏偏不是人,而是只土狼,因为尽管常理女人会变成土狼,男人会变成老鹰,土狼却既能变男,又能变女,想怎样都行。  第一夜,这对新婚夫妇一起睡的时候,丈夫说:“假使咱们碰巧在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