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框架式灾难报道能够避免信息的碎片化,并且有条理、全方位、形象生动地向读者传递大量信息。本文以《南方周末》的“哀玉树”特刊为分析对象,指出它由“哀、悼、担、救、生、伤”6个框架构成,这6个框架借助丰富的表现手法、透过多维的视角来有效整合大量灾难报道,从而彰显以生命为本的人文关怀,并合理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
关键词:框架 灾难报道 建构 运用 意义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全国各大媒体立即刊登玉树地震的消息,随后纷纷推出有关地震的特别报道。尽管大部分特别报道有明确的系列专题、广泛的报道范围和细节化的信息呈现,但稿件与专题、不同稿件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稿件在版面内的大量堆砌致使信息的碎片化。相形之下,《南方周末》采取框架式的报道方法,用6个框架整合各类灾难报道,从而避免信息的碎片化。
框架的建构
框架能够整合碎片化的信息。戈夫曼(Goffman)认为:“框架”(frame)是约束我们主观参与的事件(至少是社会事件)的组织原则,“片段”(strip)则是流动事件的随意切片,框架将生活世界的片段组织起来。其后,恩特曼对戈夫曼的框架理念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并将其运用于新闻报道:“框架一件事,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以及处理方式的建议。”采用框架的形式报道灾难新闻,既保留了信息的详细性和全面性,又能增强信息之间的关联度。
《南方周末》的“哀玉树”特刊体现的正是框架式的灾难报道。“哀玉树”特刊设有6个框架:哀、悼、担、救、生、伤。哀,向玉树地震默哀;悼,悼念遇难者,并为他们祈福;担,呼吁全国人民为分担玉树的悲痛贡献一份力量;救,强调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对生命的尊重;生,缅怀逝去的生命,并赋予生者以希望;伤,抗灾救援的全景展现。借助这6个框架,《南方周末》有机地整合了地震发生后一周内的各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有条理地、全方位地、形象生动地传递给读者。
框架的运用
大容量:有效整合。特刊之“特”的一个重要体现即足够的信息量。报纸上呈现的信息是读者了解灾情的重要途径,信息越多,意味着灾情报道越详细。“哀玉树”特刊总计各类文稿12篇、各类图片18幅。然而,若将这些信息不加区分地堆砌在一起,则会显得杂乱无章。基于12篇文稿和18幅图片,《南方周末》借助6个框架进行整合归类(详见下表)。在保证足够信息量的前提下,“哀玉树”特刊以“化零为整”的方式向读者呈现清晰的内容架构,以增强可读性。
从表中曲线的变化趋势中,还能看出“哀玉树”特刊在信息分布上的三条规律:1.前三个框架中,文稿信息与图片信息分布较少,增长幅度不大,基本保持平稳趋势,且图片信息略多于文稿信息;2.在第四至第六个框架之间,文稿信息和图片信息都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即数量先升后降;3.在第四和第五两个框架中,信息数量呈现互补态势,即当文稿信息增多时,图片信息减少,反之亦然。
这样的信息结构十分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从少量信息到大量信息,从具象的图片信息到抽象的文字信息。当读者翻看“哀玉树”特刊时,首先看到第一至第三个框架中配以图片的少量文字,阅读难度由此降低。随后读者进入信息量增大的后两个框架:先从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第四个框架进行抽象思考,再从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第五个框架中获取直观的图像信息。第六个框架则以大幅合成图片配以少量文字说明向读者呈现多方位的抗灾全景。
广视角:全方位展现。在“哀玉树”特刊中,每一个框架代表一个独特的视角。透过多个视角,读者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地震灾情,以避免由于单一视角造成的片面认知。
框架“悼”——“我们”的视角。“我们”,即身在灾区之外的全国人民群众。在框架“哀”中,一篇题为《用我们的目光 照亮他们向天国的路》的编辑部社论提到国家是一条纽带,将每个国民连接在一起;当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彼此援手、彼此礼遇。地震尽管发生在西部偏远的青海省玉树,但灾难牵动着“我们”的心,拯救每一个遇难同胞的生命已成为“我们”的首要共识。此外,两幅新闻摄影作品呈现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和西宁广场上的哀悼群众:尽管身在玉树之外,但“我们”的心始终与玉树人民同在,通过默哀的仪式悼念死者、为生者祈福。
框架“担”——救援队的视角。特殊的宗教传统使喇嘛救援队与政府救援队同时存在于玉树灾区。喇嘛救援队采取徒手挖掘和诵经祈福的救援方式,政府救援队则采用现代化的救援方式。两幅新闻摄影作品分别表现了政府救援队和喇嘛救援队的救援情景。从两类救援队的工作进展、特点及目标任务出发,框架“担”使读者了解到许多地震救灾中的具体细节。
框架“救”——记者的视角。凤凰卫视《冷暖人生》的记者兼编导郑付周看到宗教信仰在地震灾难中发挥的安静而强大的力量。《新京报》记者张寒目睹了一位在地震中失去6个孩子的母亲的沉重悲哀。《中国新闻周刊》摄影记者柴春芽用镜头记录下玉树灾民因过度悲恸而扭曲的面孔。《中国青年报》记者张伟看到救灾过程中抢救经文的场面,震惊于玉树人的坚定信念。《南方都市报》记者华璐描述了玉树当地的一群孩子,他们的坚强让人重拾生命的希望。《南方日报》记者杨大正讲述了发生在灾难现场的动人场景,孩子们在震后的学校操场朗读,危难之中仍然保持对知识的热爱。透过非本报记者的独家视角,框架“救”向读者呈现新闻职业人员眼中的玉树灾区。
框架“生”——灾民的视角。6幅新闻摄影作品,全方位呈现玉树灾民的生活情景:从废墟中奋力抢出残存的家具;在广场上给手机充电,向亲人传递信息;一位灾民抱着幼儿遗体到火葬场参加葬礼;格萨尔帐篷中,法师为遇难者举行临时法事。在《生死轮回的伤与爱》这篇报道中,记者记述了灾民卓玛、索南和丹巴仁波钦眼中的地震。以灾民的亲身经历为视角,框架“生”向读者展现更加真实的玉树灾区。
框架“哀”与框架“伤”——静默客观的视角。框架“哀”位于头版,除了概括式的内容提要,整个框架只有一幅横向的黑白照片:一名妇女左手牵着小男孩,右手牵着小女孩,定格的姿势、茫然的神情和迷离的眼神以静默的方式向读者传递悲恸的信息。框架“伤”将一张合成图作为背景,通过图片搭配简短文字说明的方式仿真救灾过程;排除任何主观情绪的渗入,框架“伤”以客观的视角向读者描述抗灾的进展。
多手法:表现形式的丰富化。大幅图片首尾呼应——框架“哀”与框架“伤”。框架“哀”位于特刊的首页,框架“伤”位于特刊的末页。在这两个框架中,图片成为主导,文字隐退二线。读者通常最先看到首页与末页,以图片为主的表现手法增强了视觉效果。大幅的图片,强烈的冲击,地震灾难的哀伤感由此蔓延。
社论确立基调——框架“悼”。这个框架借助编辑部社论《用我们的目光 照亮他们向天国的路》确立“哀玉树”特刊的基本论调,即悼念死者,并为生者祈福。其中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的语言动员每个国民为救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能表达对玉树灾民的关怀之心即可。
特写再现细节——框架“担”和框架“生”。沈爱国认为:“特写,是以集中突出的、形象化的描绘,再现新闻事件的新闻体裁。”这两个框架中的报道采取特写以最大程度地再现灾情现场。
口述凸显平实——框架“救”。框架“救”中的6篇报道全部采取“外报记者口述+本报记者整理”的表现手法。结合第一人称的使用,口述能展现最真挚的感受。
框架的意义
彰显人文关怀:以宗教信仰为背景。人文关怀,是灾难报道的重要元素。灾难报道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即无论采取何种视角或表现形式,首要关注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包括遇难逝者和幸存者的生命。“哀玉树”特刊的框架结合藏传佛教的经典,从宗教信仰层面彰显人文关怀。
在框架“哀”中,有一行醒目的六字真经:“唵嘛呢叭咪哞。”藏传佛教认为诵此六字真经能闭六道生死之门。佛语有云“同体大悲”,指一切众生与己身同体,他人的痛苦即是自己的痛苦。国家哀悼日也是同此。玉树人民以藏传佛教为信仰,当巨大的灾难来临时,宗教显现出伟大的精神力量。框架“哀”以藏传佛教的六字真经引入灾难报道,从宗教信仰层面体现对玉树人民的关怀。
其后4个框架结合具体报道,将六字真经分为4个“部心”,并通过具体的新闻稿件彰显不同层次的人文关怀。“唵——佛部心,象征皈依。诸佛菩萨无垢之身、语、意”对应框架“悼”,以此悼念死者,并为生者祈福。“嘛呢——宝部心,象征宝珠。随心所愿,无不满足”对应框架“担”,表明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分担玉树的悲伤和痛苦。“叭咪——莲花部心,象征智慧。去除烦恼,获得清净”对应框架“救”,重申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和信仰,激励并鼓舞人们勇于对抗灾难和面对死亡。“哞——金刚部心,象征正觉。普度众生,成就圆满”对应框架“生”,以国家的名义,赋予死者尊严,给予生者希望。
引导社会舆论:减轻恐惧、昭示希望。谢金文指出:“舆论,主要指众人对公共事务大体一致的意见(往往包含在态度、情绪中),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和倾向性等特点。”灾难性事件往往会引发悲痛恐慌、焦虑不安,若媒体没有合理掌握灾难报道的分寸,则容易致使这种消极情绪从个体身上扩散至整个社会,进而引发负面的舆论。“哀玉树”特刊借助6个框架彰显人文关怀,将关注点集中于尊重生命、捍卫生命和珍爱生命之上。没有惨不忍睹的照片或悲恸欲绝的报道,6个框架呈现的是积极向上的信息,比如救援队如何营救灾民、灾区现场感人的细节,以及动员全国人民为抗震救灾贡献一份力量等。
李普曼认为,新闻媒介决定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地图,舆论的反应并不针对环境,而是针对新闻媒介创造的拟态环境。因此,“哀玉树”特刊的报道信息构成读者认知地震灾情的拟态环境,并借助6个框架合理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这个拟态环境中呈现的信息是公正的、全面的、积极的。从这些信息中,读者不仅能透彻地了解玉树地震,同时消除了由于盲目无知而导致的恐惧,并在互助互爱中看到生命的希望。
参考文献:
1.盖伊·塔奇曼(Gaye Tuchman)[美]著,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做新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2.麦克斯韦尔·麦库姆斯[美]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沈爱国主编:《新闻学基础知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谢金文:《新闻与传播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10)。
6.《南方周末》“哀玉树”特刊(A1~A6版),2010年4月22日。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新闻系)
编校:张红玲
关键词:框架 灾难报道 建构 运用 意义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全国各大媒体立即刊登玉树地震的消息,随后纷纷推出有关地震的特别报道。尽管大部分特别报道有明确的系列专题、广泛的报道范围和细节化的信息呈现,但稿件与专题、不同稿件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稿件在版面内的大量堆砌致使信息的碎片化。相形之下,《南方周末》采取框架式的报道方法,用6个框架整合各类灾难报道,从而避免信息的碎片化。
框架的建构
框架能够整合碎片化的信息。戈夫曼(Goffman)认为:“框架”(frame)是约束我们主观参与的事件(至少是社会事件)的组织原则,“片段”(strip)则是流动事件的随意切片,框架将生活世界的片段组织起来。其后,恩特曼对戈夫曼的框架理念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并将其运用于新闻报道:“框架一件事,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以及处理方式的建议。”采用框架的形式报道灾难新闻,既保留了信息的详细性和全面性,又能增强信息之间的关联度。
《南方周末》的“哀玉树”特刊体现的正是框架式的灾难报道。“哀玉树”特刊设有6个框架:哀、悼、担、救、生、伤。哀,向玉树地震默哀;悼,悼念遇难者,并为他们祈福;担,呼吁全国人民为分担玉树的悲痛贡献一份力量;救,强调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对生命的尊重;生,缅怀逝去的生命,并赋予生者以希望;伤,抗灾救援的全景展现。借助这6个框架,《南方周末》有机地整合了地震发生后一周内的各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有条理地、全方位地、形象生动地传递给读者。
框架的运用
大容量:有效整合。特刊之“特”的一个重要体现即足够的信息量。报纸上呈现的信息是读者了解灾情的重要途径,信息越多,意味着灾情报道越详细。“哀玉树”特刊总计各类文稿12篇、各类图片18幅。然而,若将这些信息不加区分地堆砌在一起,则会显得杂乱无章。基于12篇文稿和18幅图片,《南方周末》借助6个框架进行整合归类(详见下表)。在保证足够信息量的前提下,“哀玉树”特刊以“化零为整”的方式向读者呈现清晰的内容架构,以增强可读性。
从表中曲线的变化趋势中,还能看出“哀玉树”特刊在信息分布上的三条规律:1.前三个框架中,文稿信息与图片信息分布较少,增长幅度不大,基本保持平稳趋势,且图片信息略多于文稿信息;2.在第四至第六个框架之间,文稿信息和图片信息都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即数量先升后降;3.在第四和第五两个框架中,信息数量呈现互补态势,即当文稿信息增多时,图片信息减少,反之亦然。
这样的信息结构十分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从少量信息到大量信息,从具象的图片信息到抽象的文字信息。当读者翻看“哀玉树”特刊时,首先看到第一至第三个框架中配以图片的少量文字,阅读难度由此降低。随后读者进入信息量增大的后两个框架:先从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第四个框架进行抽象思考,再从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第五个框架中获取直观的图像信息。第六个框架则以大幅合成图片配以少量文字说明向读者呈现多方位的抗灾全景。
广视角:全方位展现。在“哀玉树”特刊中,每一个框架代表一个独特的视角。透过多个视角,读者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地震灾情,以避免由于单一视角造成的片面认知。
框架“悼”——“我们”的视角。“我们”,即身在灾区之外的全国人民群众。在框架“哀”中,一篇题为《用我们的目光 照亮他们向天国的路》的编辑部社论提到国家是一条纽带,将每个国民连接在一起;当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彼此援手、彼此礼遇。地震尽管发生在西部偏远的青海省玉树,但灾难牵动着“我们”的心,拯救每一个遇难同胞的生命已成为“我们”的首要共识。此外,两幅新闻摄影作品呈现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和西宁广场上的哀悼群众:尽管身在玉树之外,但“我们”的心始终与玉树人民同在,通过默哀的仪式悼念死者、为生者祈福。
框架“担”——救援队的视角。特殊的宗教传统使喇嘛救援队与政府救援队同时存在于玉树灾区。喇嘛救援队采取徒手挖掘和诵经祈福的救援方式,政府救援队则采用现代化的救援方式。两幅新闻摄影作品分别表现了政府救援队和喇嘛救援队的救援情景。从两类救援队的工作进展、特点及目标任务出发,框架“担”使读者了解到许多地震救灾中的具体细节。
框架“救”——记者的视角。凤凰卫视《冷暖人生》的记者兼编导郑付周看到宗教信仰在地震灾难中发挥的安静而强大的力量。《新京报》记者张寒目睹了一位在地震中失去6个孩子的母亲的沉重悲哀。《中国新闻周刊》摄影记者柴春芽用镜头记录下玉树灾民因过度悲恸而扭曲的面孔。《中国青年报》记者张伟看到救灾过程中抢救经文的场面,震惊于玉树人的坚定信念。《南方都市报》记者华璐描述了玉树当地的一群孩子,他们的坚强让人重拾生命的希望。《南方日报》记者杨大正讲述了发生在灾难现场的动人场景,孩子们在震后的学校操场朗读,危难之中仍然保持对知识的热爱。透过非本报记者的独家视角,框架“救”向读者呈现新闻职业人员眼中的玉树灾区。
框架“生”——灾民的视角。6幅新闻摄影作品,全方位呈现玉树灾民的生活情景:从废墟中奋力抢出残存的家具;在广场上给手机充电,向亲人传递信息;一位灾民抱着幼儿遗体到火葬场参加葬礼;格萨尔帐篷中,法师为遇难者举行临时法事。在《生死轮回的伤与爱》这篇报道中,记者记述了灾民卓玛、索南和丹巴仁波钦眼中的地震。以灾民的亲身经历为视角,框架“生”向读者展现更加真实的玉树灾区。
框架“哀”与框架“伤”——静默客观的视角。框架“哀”位于头版,除了概括式的内容提要,整个框架只有一幅横向的黑白照片:一名妇女左手牵着小男孩,右手牵着小女孩,定格的姿势、茫然的神情和迷离的眼神以静默的方式向读者传递悲恸的信息。框架“伤”将一张合成图作为背景,通过图片搭配简短文字说明的方式仿真救灾过程;排除任何主观情绪的渗入,框架“伤”以客观的视角向读者描述抗灾的进展。
多手法:表现形式的丰富化。大幅图片首尾呼应——框架“哀”与框架“伤”。框架“哀”位于特刊的首页,框架“伤”位于特刊的末页。在这两个框架中,图片成为主导,文字隐退二线。读者通常最先看到首页与末页,以图片为主的表现手法增强了视觉效果。大幅的图片,强烈的冲击,地震灾难的哀伤感由此蔓延。
社论确立基调——框架“悼”。这个框架借助编辑部社论《用我们的目光 照亮他们向天国的路》确立“哀玉树”特刊的基本论调,即悼念死者,并为生者祈福。其中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的语言动员每个国民为救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能表达对玉树灾民的关怀之心即可。
特写再现细节——框架“担”和框架“生”。沈爱国认为:“特写,是以集中突出的、形象化的描绘,再现新闻事件的新闻体裁。”这两个框架中的报道采取特写以最大程度地再现灾情现场。
口述凸显平实——框架“救”。框架“救”中的6篇报道全部采取“外报记者口述+本报记者整理”的表现手法。结合第一人称的使用,口述能展现最真挚的感受。
框架的意义
彰显人文关怀:以宗教信仰为背景。人文关怀,是灾难报道的重要元素。灾难报道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即无论采取何种视角或表现形式,首要关注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包括遇难逝者和幸存者的生命。“哀玉树”特刊的框架结合藏传佛教的经典,从宗教信仰层面彰显人文关怀。
在框架“哀”中,有一行醒目的六字真经:“唵嘛呢叭咪哞。”藏传佛教认为诵此六字真经能闭六道生死之门。佛语有云“同体大悲”,指一切众生与己身同体,他人的痛苦即是自己的痛苦。国家哀悼日也是同此。玉树人民以藏传佛教为信仰,当巨大的灾难来临时,宗教显现出伟大的精神力量。框架“哀”以藏传佛教的六字真经引入灾难报道,从宗教信仰层面体现对玉树人民的关怀。
其后4个框架结合具体报道,将六字真经分为4个“部心”,并通过具体的新闻稿件彰显不同层次的人文关怀。“唵——佛部心,象征皈依。诸佛菩萨无垢之身、语、意”对应框架“悼”,以此悼念死者,并为生者祈福。“嘛呢——宝部心,象征宝珠。随心所愿,无不满足”对应框架“担”,表明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分担玉树的悲伤和痛苦。“叭咪——莲花部心,象征智慧。去除烦恼,获得清净”对应框架“救”,重申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和信仰,激励并鼓舞人们勇于对抗灾难和面对死亡。“哞——金刚部心,象征正觉。普度众生,成就圆满”对应框架“生”,以国家的名义,赋予死者尊严,给予生者希望。
引导社会舆论:减轻恐惧、昭示希望。谢金文指出:“舆论,主要指众人对公共事务大体一致的意见(往往包含在态度、情绪中),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和倾向性等特点。”灾难性事件往往会引发悲痛恐慌、焦虑不安,若媒体没有合理掌握灾难报道的分寸,则容易致使这种消极情绪从个体身上扩散至整个社会,进而引发负面的舆论。“哀玉树”特刊借助6个框架彰显人文关怀,将关注点集中于尊重生命、捍卫生命和珍爱生命之上。没有惨不忍睹的照片或悲恸欲绝的报道,6个框架呈现的是积极向上的信息,比如救援队如何营救灾民、灾区现场感人的细节,以及动员全国人民为抗震救灾贡献一份力量等。
李普曼认为,新闻媒介决定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地图,舆论的反应并不针对环境,而是针对新闻媒介创造的拟态环境。因此,“哀玉树”特刊的报道信息构成读者认知地震灾情的拟态环境,并借助6个框架合理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这个拟态环境中呈现的信息是公正的、全面的、积极的。从这些信息中,读者不仅能透彻地了解玉树地震,同时消除了由于盲目无知而导致的恐惧,并在互助互爱中看到生命的希望。
参考文献:
1.盖伊·塔奇曼(Gaye Tuchman)[美]著,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做新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2.麦克斯韦尔·麦库姆斯[美]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沈爱国主编:《新闻学基础知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谢金文:《新闻与传播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10)。
6.《南方周末》“哀玉树”特刊(A1~A6版),2010年4月22日。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新闻系)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