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在寒冷冬天如何取暖?翅膀是它们的“加热器”

来源 :中国科学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bbish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国外媒体报道,几亿年以来,昆虫成功渗透到地球的每个角落,拥有坚硬的外骨骼保护自己免遭掠食者和环境污染的危害。但当冬季来临,昆虫无法使用羊毛编织小毛毯,它们如何保暖呢?
  冷与热
  人类是恒温动物,也被称为温血动物,人体恒温系统可以控制他们的体温保持在37摄氏度不变,人体已进化形成几种机制来保持热量,并在必要的时候排出体外,出汗、起鸡皮疙瘩、颤抖都是人类身体试图保持最佳温度的方式,其他哺乳动物也有相应的策略,例如:长着厚密皮毛,不停地喘气。
  与恒温动物不同,变温动物通常被称为冷血动物,其中包括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他们的体温随着周围温度而波动,这就是为什么蛇和短吻鳄是“铁杆日光浴者”,在这两种分类中,昆虫属于哪一类呢?
  昆虫的奇妙之处在于它们的多样性,昆虫是由身体两侧对称多肢体构成,身体分为几段,从某种意义上讲,昆虫是“终极雪花”——其形态、行为和适应性有着惊人多样性,因此,昆虫并不完全属于温血动物或者冷血动物的范畴,这是有道理的。
  传统上认为昆虫是变温动物,的确如此,但并不完全这样,有些昆虫比其他昆虫更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事实上昆虫分为恒温和变温动物两类,变温动物是指体温可以依据周围环境温度进行调节的昆虫。恒温动物有能力调节身体内部温度,尤其是某些身体部位,对某些身体部位的选择性加热或者冷却称为(区域)异质性,像黄蜂、蜜蜂、飞蛾、蝴蝶和甲虫,它们都是恒温动物。
  翅膀——不仅仅是用于飞行的
  想象一下,你是一只昆虫,你的手臂是类似蝙蝠或者鸟的翅膀,你必须在高速飞行时挥动手臂,这无疑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为了产生飞行所需的所有能量,昆虫必須拥有快速代谢率,但我们体内代谢反应并不总是高效的。
  这些反应在控制翅膀的肌肉中产生能量,形成大量的热量和能量,昆虫降温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飞行,飞行增加了血淋巴循环,血淋巴是昆虫体内的一种液体,类似于人体血液,它将热量散发至全身各处,来自昆虫胸部的热量,也就是翅膀所在的位置,被传递至腹部,腹部的热量通过蒸发将逐渐流失。
  这样,昆虫腹部就像一个散热器,冷的时候可以“储存”热量,太热的时候就像一个热量分配器。昆虫在寒冷的条件下会消耗多余的热量,低温并不适合飞行,因为在低温条件下,飞行所需的新陈代谢反应不够快。
  为了克服这一点,昆虫会进行一些“热身运动”,用力地前后拍打翅膀,该行为类似于颤抖,目的是在不飞行时产生取暖的热量,如果身体暖和准备起飞时,它们会在起飞前几分钟将“引擎”加速。
  徒劳的取暖方式
  颤抖并不是昆虫唯一的取暖方式,科学家通过几项研究发现,当蜜蜂试图暖和身体时,会出现一个能量“无效循环”,该过程是没有取暖效果的,它是两个相反路径的两个相反步骤——糖酵解(分解葡萄糖)和糖异生(制造葡萄糖)。
  果糖6-磷酸(F6P)在糖酵解过程中通过磷酸果糖激酶(PFK)转化为果糖1,6-二磷酸(F1,6P),在糖异生过程中,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能够转化为两种分子,第一个反应使用了ATP分子,但是第二个反应并未形成任何ATP分子。
  糖酵解和糖异生之间的无效循环
  ATP分子是细胞的“能量货币”,细胞通过分解ATP分子产生能量,拥有更多的ATP分子意味着能够产生更多的热量,细胞将必须“加班工作”,为了获得能量,必须维持充足的ATP分子供应。
  在正常情况下,糖酵解和糖异生两个反应不会同时发生,细胞要么进行糖酵解,要么进行糖异生;然而一些蜜蜂有能力启动这个循环产生热量,但这是一项自相矛盾的研究,结果显示一些蜜蜂不具备这样的能量循环。
  昆虫拥有温度感受器
  为了利用以上奇特的方法控制体温,昆虫必须首先感知外界环境是温暖还是寒冷,它们通过触角上一组感受器来完成这一过程,这些感受器被称为“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TRP通道)”。
  这些感受器对周围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并将信息传递给昆虫的神经系统,这些神经系统通过科学家正在探索研究的机制,进行必要的身体改变。
  研究表明,阻断某些受体会导致昆虫体温降低(低于正常体温水平),而阻断TRP通道会使昆虫体温升高(高于正常体温水平)。
  有趣的是,TRP通道在昆虫进化历程中被保存下来,这意味着人类和昆虫DNA存在某些相同基因或者通过指令检测体温。进化生物学家对昆虫基因如何沿着进化高速公路的改变,并在进化路径上形成分叉进行研究,通过这些微小变化评估这些变化发生的时间。
  总而言之,即使昆虫拥有类似人类的基因能够感知温度变化,它们也不需要像人类一样在寒冬穿厚衣服取暖、在夏季穿单薄凉爽衣服降温,因为它们的体形很小。
其他文献
目前在很多领域,智能机器人已经可以帮人类完成高危、高难的工作。如今的机器人已不再只是“钢铁战士”,生命基本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赋予纳米机器人“血肉之軀”。  这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DNA机器人,能在纳米尺度上执行任务,因此它可以在人体细胞内发挥作用,这也让很多科研人员看到了其在医疗领域的广阔前景。在2020年10月30日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讲堂上,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化
期刊
科学家知道平菇以蛔虫为食已有数十年历史,现在他们终于知道了平菇毒素的工作机制。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平菇是肉食植物。很自然地,他们猜测在人类所有的素食食物中,平菇是唯一一个肉食者。  这里的肉是真的肉。线虫也被称为蛔虫,它们拥有肠道、神经、肌肉以及原始的欲望和梦想。平菇能够在与线虫接触时给它下毒,并在几分钟内使其瘫痪。接着,平菇会将自己的纤维注射到线虫身体中,以溶解其中物质,并进一步消化
期刊
据外媒报道,4月1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通过改变蚊子的肠道基因,使它们将抗疟基因传播给其物种的下一代,或许可作为一种遏制疟疾的颇具前景的方法。该研究是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蚊子基因进行改造,从而降低其传播疟疾的能力的一系列步骤中的最新一步。如果进一步的研究支持这种方法,它可以为减少疟疾引起的疾病和死亡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蚊子对杀虫剂的抗药性以及疟疾寄生虫对抗疟药的抗药性日益增
期刊
当人类犯困时,只要躺入温暖的床铺,闭上眼睛就行了,但对于动物们来说,睡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自然界开放的环境中,睡觉时过分放松警惕会让它们陷入危险的境地,于是为了安全高效地休息,它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千奇百怪又机智过人的睡觉姿势就这样诞生了。  马——能站着绝不趴着  馬的睡姿有多种:躺着、趴着或者靠着,但大多数时候马是站着睡觉的。这种睡眠习惯来自于马的生存本能。马是一种生活在草原上的食草动物
期刊
一些科学家指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诞生于约40亿年前。当时,地球还在接连不断地遭受太空巨石的轰击,但这些生命却坚强地延续了下来。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各式各样的大灾难,每一次都如同末日降临。超新星爆发、小行星撞击、大规模火山喷发、突发性气候变化……这些灾难杀死的生命不计其数。在几次大规模灭绝事件中,当时的大部分物种甚至都被抹除一空。  小行星撞击地球时会释放出惊人的能量。  然而,生命最终总能卷土重来。
期刊
周末的一天,小明和他的女友坐在沙發上逗猫。忽然之间,抱着猫咪的女友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臭味。她下意识跟猫咪对视了一眼,发现它也一脸嫌弃的表情。她转过头用眼神指责了一下小明。秒懂的小明,无辜地解释道这臭屁是猫咪干的。一开始女友怎么都不肯相信,她觉得可爱的猫咪才不会放屁。为了证明自己,小明只好让女友凑到猫屁屁那里深吸了一口气。最后,干呕了几下的女友将小明轰出了家门。而肇事的猫咪却依旧被她捧在手心,一副事不
期刊
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的西藏阿里地区人烟稀少,却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地貌,是众多山脉汇聚、多条河流发源的地区。军旅摄影师向文军,曾多次飞行在阿里的上空。他数年累积的航拍图片,為我们开启了天上的阿里之行。、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的边境小县普兰被称为“雪围”,因常年雪山环绕而得名。这里冰川资源非常丰富,从高空俯瞰景致壮观——挺立的角峰、柔美的刃脊、奔涌而下的冰舌和冰川末端的冰碛湖,构成一种气势磅磗的雄浑之
期刊
据报道,美国天文学家日前发现了首颗奇怪的类木星系外行星,在其可观测的大气中没有云层或薄雾。这一发现有助于研究异于普通行星形成方式的系外行星。  该研究负责人、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穆娜扎·阿拉姆表示,这颗气体巨星被命名为WASP-62b,距离地球575光年,质量约为木星的一半。但与木星不同的是,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历时12年;而WASP-62b绕其恒星公转一周只需4.5天。由于靠近恒星,WASP
期刊
在繁忙的318国道沿线,静谧的然乌湖一侧,有一座名叫来古村的藏族村落,因依傍著宛如一条条巨龙的来古冰川群,被人们誉为“最富有美景的村庄”。慕名而来的游客多半会在村口驻足远眺,欣赏眼前冰川的雄伟奇丽。但其实来古冰川群的美,是只有踏入其中才能深刻感受到的。这次探访,我们希望尽量进到冰川的深处,发现以往不曾感受到的冰川之美。  雅隆冰川前端的冰舌,不停有冰块断裂到湖里,相对于大陆性冰川而言在高海拔地区拥
期刊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这些唐诗表明了扬州是一座浪漫、温柔、古典的城市。  扬州有细致精美、格调高雅的淮扬菜,著名菜肴有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软兜长鱼、水晶肴肉、松鼠鳜鱼、梁溪脆鳝等。  维扬点心(扬州包子)作为淮扬菜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着千余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美食文化,它以其精美灵巧的造型和清鲜细腻的口感而闻名遐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