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最终可能会以何种形式终结

来源 :中国科学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dx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科学家指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诞生于约40亿年前。当时,地球还在接连不断地遭受太空巨石的轰击,但这些生命却坚强地延续了下来。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各式各样的大灾难,每一次都如同末日降临。超新星爆发、小行星撞击、大规模火山喷发、突发性气候变化……这些灾难杀死的生命不计其数。在几次大规模灭绝事件中,当时的大部分物种甚至都被抹除一空。
  小行星撞击地球时会释放出惊人的能量。
  然而,生命最终总能卷土重来。地球上总会出现新的物种,再开始一次新的循环。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彻底除去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呢?虽然人类的脆弱也许超乎我们的想象,但要使整个地球变成一片不毛之地,其实并没那么容易。不过,本文中列出的几种情况倒是有可能使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灭绝。并且其中最后一种或许真的无法避免。
  小行星撞击
  6600万年前,一颗足有一座城市那么大的小行星击中了墨西哥湾,宣告了恐龙的末日,当时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几乎被尽数抹去。尽管当时人类的祖先尚未诞生,但这次撞击也许堪称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事件。假如没有这次小行星撞击,恐龙也许一直都会是地球的霸主,其他哺乳动物都只能在它们的阴影下苟且偷生。
  然而,在这种随机事件中,人类不可能永远是赢家。未来也可能会有一颗小行星,以同样轻松的方式杀死地球上的所有人类。幸运的是,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大可能发生。从地质记录来看,地球遭受大型小行星撞击的频率大约是每1亿年一次。不过,较小的小行星撞击倒是时有发生。甚至有证据表明,在过去几千年里,就有些人死于陨石撞击。
  但地球遭到大型小行星撞击、导致所有生命灭绝的概率究竟有多大呢?2017年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要想造成这种结果,这颗小行星必须大到一定程度才行。要想杀死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需要将所有海水煮沸、烧干。只有太阳系中最大的小行星(比如帕拉斯和灶神星)才能做到这一点。有证据显示,地球在形成早期曾遭到过一颗名叫忒伊亚的大型小行星的撞击。不过就目前来看,地球与这类大型天体相撞的概率还是微乎其微的。
  缺氧而死
  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比前一种稍高一些。在展开介绍之前,我们先来回溯一下久远的历史。
  将近25亿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段名叫“大氧化事件”的时期。由于蓝藻突然增多,大气中的氧气大量增加。自此之后,多细胞生物才得以在地球上存活,像人类这样的生物也有了呼吸的能力。
  然而,大约4.5亿年前,地球上最严重的灭绝事件之一——晚奥陶纪大灭绝发生了。原因可能就是当时的氧气水平突然下降,并且持续了几百万年之久。
  但为何会发生这种极端情况呢?在奥陶纪期间,地球上的各个大洲全都连为一片,名叫冈瓦纳大陆。当时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仍然生活在海洋中,但陸地上已经开始有植物出现了。在奥陶纪末期,地球气候突然发生了一次巨变,导致这片超级大陆全部为冰川所覆盖。而仅仅光是全球气温的骤然降低,就足以导致许多物种消失了。
  接下来,随着全球氧气水平骤跌,地球生物又经历了第二波大灭绝。科学家在全球各地收集的海床样本中,都可以找到这次巨变的证据。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当时的冰川导致海洋的分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各层海水的温度和氧气浓度都有所区别。但至于造成此次氧气大幅度减少的确切原因,仍需开展进一步探讨。
  无论原因如何,当时地球上超过80%的物种都在奥陶纪大灭绝中消失了。
  既然过去发生过这样的事件,未来是否会历史重演呢?事实上,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导致海洋中的氧气水平有所下降了,可能会造成一些海洋生物的灭绝。
  伽马射线暴
  就算奥陶纪大灭绝的起因真的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全球变冷,那么导致全球变冷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多年来,有多名天文学家相继提出,罪魁祸首也许是一次伽马射线暴。
  伽马射线暴是一种神秘的太空事件,是宇宙中最为猛烈、能量最高的爆炸。天文学家怀疑它们与极端超新星爆发事件有关。不过,我们还从未近距离观察过伽马射线暴,因此对它们的了解还不充分。目前为止,我们只在其他星系中探测到过这类事件。
  但假如银河系中真的发生了一次伽马射线暴,就很可能造成地球上大量物种灭绝。如果伽马射线暴对准了地球方向,哪怕只持续10秒钟,也会至少破坏一半的地球臭氧层。而我们在近几十年里了解到,哪怕臭氧层只有一小部分遭到破坏,也足以削弱地球的“天然防晒层”,造成严重后果。而如果臭氧层削弱到一定程度,地球食物链就会遭到严重破坏,使得大量物种由此灭绝。
  伽马射线暴会杀死海洋上层的所有生物,而大气中一大部分氧气都是由这些生物贡献的。此外,伽马射线还会使大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解。这两种气体再进一步转化为二氧化氮,对阳光起到阻隔作用。这样一来,整个地球都将变得暗无天日,冰河时代也会随之到来。
  太阳死亡
  以上描述的这些场景虽然可怕,但与地球的最终命运相比,都显得不值一提。2021年3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无论发不发生伽马射线暴,再过10亿年左右,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因缺氧而死。
  研究人员提出,如今这种富氧大气并不会永久维持下去。再过10亿年左右,太阳活动就会导致地球氧气跌回大氧化事件之前的水平。为确认这一点,研究人员将气候模型与生物地质化学模型相结合,模拟了随着太阳不断衰老、释放的能量越来越多,地球大气的变化过程。
  结果发现,到了一个时间点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便会开始分解,依赖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植物和微生物将会随之死亡。届时,地球上的氧气含量将无法继续维持人类等动物的生存。
  这一过程的开始和持续时间将取决于多种因素,最短可能只需一万年。但研究人员指出,对地球而言,这一命运终归是无法避免的。
  幸好,人类还有10亿年时间来寻找其他出路。
其他文献
据国外媒体报道,物种灭绝是指某个物种完全灭绝或者死亡,物种灭绝将影响食物链、食物网和植物授粉等。  6600万年前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鸟儿叽叽喳喳,小型啮齿动物在丛林中互相追逐,全球各地遍布着各种类型的恐龙物种,它们是当时地球上的统治者,但这些生物全然不知自己的生活将发生彻底改变……  突然一颗直径11千米的巨型小行星以每小时大约72400千米的速度撞向地球,它的撞击力非常巨大,以至于形成一个直径
期刊
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菌确实能够启动并加速岩石风化成为泥土的过程。  我们脚下的土地面积庞大,似乎一直不变。但泥土究竟是怎么诞生的,却一直是一个谜。科学界用地质学和气象学知识在时间的维度上,解释了这个神秘的问题。岩石通过风化反应形成泥土,但是对于人类来说,这个过程很难观测。  长期以来,人们都相信,有生物参与了这个过程(在地球上,生命活动几乎无处不在),科学家们也从理论上证实了这个可能性。然而,从没有
期刊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正掀起一场以“机器换人”为主要抓手的自动化升级浪潮。无疑,以“机器换人”为特征的升级转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制造业企业多年来“招工难”“用工贵”的人力资源困境,也助力许多企业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向上攀升,成为兼具品质与价格优势的“中国制造”标杆。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所引发的社会效应,例如“机器换人”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及造成的潜在失业风险、技术
期刊
据国外媒体报道,你知道地球上遗传多样性最高的物种是什么吗?有20种颜色的蝴蝶?还是每20分钟就分裂一次、不停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菌?  事实证明,目前的记录保持者可能是一种生长在朽木上的菌类。与之相对的是猞猁,它们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低。这对猞猁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因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意味着生物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因此对生物是有利的。  遗传多样性究竟是什么?物种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遗传多样性呢?  从本质
期刊
4月9日,备受关注的"人脸识别第一案"迎来了终审判决——杭州市民郭兵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一案中,法院判决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赔删除郭兵办理指纹年卡时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内的面部特征信息和指纹识别信息。"第一案"的落槌,再度激起对人脸识别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安全话题的讨论。如何让人脸识别既便捷、又安全,成为社会各方的关注焦点。
期刊
德雷克塞尔大学的工程师们开发出了一种叫做MXene的涂层和相关新型织物。新的MXene涂层是一种二维材料,具有导电性,已被证明在阻挡电磁波方面非常有效,并可能阻挡有害辐射,还可以编织到服装和其他配件中。  随着制造商将传感和通信技术融入智能织物中,对能够阻挡电磁波的织物需求正在增加。研究人员认为,涂有MXene的织物,可以屏蔽设备追踪和黑客攻击,同时保护人们免受强烈的微波辐射。  可穿戴设备也可能
期刊
目前在很多领域,智能机器人已经可以帮人类完成高危、高难的工作。如今的机器人已不再只是“钢铁战士”,生命基本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赋予纳米机器人“血肉之軀”。  这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DNA机器人,能在纳米尺度上执行任务,因此它可以在人体细胞内发挥作用,这也让很多科研人员看到了其在医疗领域的广阔前景。在2020年10月30日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讲堂上,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化
期刊
科学家知道平菇以蛔虫为食已有数十年历史,现在他们终于知道了平菇毒素的工作机制。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平菇是肉食植物。很自然地,他们猜测在人类所有的素食食物中,平菇是唯一一个肉食者。  这里的肉是真的肉。线虫也被称为蛔虫,它们拥有肠道、神经、肌肉以及原始的欲望和梦想。平菇能够在与线虫接触时给它下毒,并在几分钟内使其瘫痪。接着,平菇会将自己的纤维注射到线虫身体中,以溶解其中物质,并进一步消化
期刊
据外媒报道,4月1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通过改变蚊子的肠道基因,使它们将抗疟基因传播给其物种的下一代,或许可作为一种遏制疟疾的颇具前景的方法。该研究是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蚊子基因进行改造,从而降低其传播疟疾的能力的一系列步骤中的最新一步。如果进一步的研究支持这种方法,它可以为减少疟疾引起的疾病和死亡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蚊子对杀虫剂的抗药性以及疟疾寄生虫对抗疟药的抗药性日益增
期刊
当人类犯困时,只要躺入温暖的床铺,闭上眼睛就行了,但对于动物们来说,睡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自然界开放的环境中,睡觉时过分放松警惕会让它们陷入危险的境地,于是为了安全高效地休息,它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千奇百怪又机智过人的睡觉姿势就这样诞生了。  马——能站着绝不趴着  馬的睡姿有多种:躺着、趴着或者靠着,但大多数时候马是站着睡觉的。这种睡眠习惯来自于马的生存本能。马是一种生活在草原上的食草动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