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来源 :福建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041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是世所公认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东方起点,从唐宋到明清直至近代,都是“海丝”最重要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中国的丝绸、瓷器和文化从这里出发,传布到世界各地,外国的商人、传教士也带着宝石、香料和西方文明,从这里进入中国。独具特色的历史传承和开放包容的人文性格,是福建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一个突出优势。
  海经》中记载:“闽在海中。”海洋对于福建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这里的人傍海而生,适应海的喜怒无常,征服海,利用海,借助海走出了一条属于福建人的生存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便是他们旺盛生命力的一个缩影。
  从这里通向财富
  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和南海诸国有所接触。先人们借助简易的船只,穿越海洋,去往陌生的国度,这便是后人统称中国与西亚、中亚、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样子。
  这条“路”,曾在隋唐时运送大量丝绸,又因在宋元时以瓷器、香料为主要出口货物而被称作“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
  福建位于东南沿海,有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居全国第二位,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一站。而泉州是这条重要商路的起点,这个说法不只是停留于民间的约定俗成,还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唯一认定。
  刺桐港在泉州东南方向,这里有三湾十二港,在陆上丝绸之路因唐朝“安史之乱”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时闪亮登场,并迅速跃居古代五大港口之列,在宋元时超越广州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
  宋神宗曾说:“东南执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当时国家的财政支出,很大一部分靠海外贸易的收入支持。
  无数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从这里通向日本、南海诸岛、东南亚、西亚、南亚、东非、南非等地,数不清的钱财如同潮水涌来。
  “市井十洲人”“还珠入贡频”——无数的外国使节、商人、传教士等远渡重洋,从泉州开始了一段经商、传教、交流文化的旅程。
  不只是泉州。
  由闽王王审知在五代时期开辟的福州甘棠港,北通会稽,南达广州,招徕番舶,“连五寨而接二茭,控东瓯而引南粤”,是重要海外贸易转口港。当时的福州“外域诸番,赊赆不绝”,闽国向梁王朝进贡的外国商品,一次就达到“累价千万”的程度。福州城里随处可见来自阿拉伯、日本、朝鲜、东南亚的“番仔”,“船到城添外国人”。
  外来宗教随之而来,福建成了唐五代时期中国摩尼教的活动中心,穆罕默德的两位徒弟到泉州传教,死后还葬在此地。
  到了明代,虽然实行禁海政策,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受到削弱,但郑和下西洋从福建出发,对经济文化促进不少。
  福建地区先进的航海技术在此时发挥了作用,当时郑和船队里福建人占了绝大多数,下西洋的船只一部分更是在长乐的太平港制造,而造船的原材料,几乎都来自福建。于是,具有福建特色的妈祖信仰、朱子文化、建阳版刻、德化白瓷、平和南坑窑素三彩等等,也跟着远渡重洋。
  当时的明王朝,还赐“闽人三十六姓”,派出这些技术人员帮助日本长崎、那霸的人民建设家园,发展生产。
  漳州的月港也是在明代兴起的,从景泰到天启年间,一跃成为“海舶鳞集,商贾咸聚”的外贸商港。这里曾经“店肆蜂房栉蓖,商贾云集,洋艘停泊,商人勤贸,航海贸易诸蕃”“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朝夕皆海供,酬酢皆夷产”,成为“闽南一大都会”。
  据留存的遗址考察,当时月港一条不足一公里的海岸,就设了7个码头,还有其他的内港码头多处。这里的海商相互间娶亲入赘,建造戏台,欢愉宴乐,让施行海禁的封建统治者头疼不已。
  清初,为了对抗郑成功,清廷实行“迁界禁海”政策,月港的繁华转眼就成云烟,厦门港起而代之。
  厦门宋代时就已经是泉州港的外围辅助港,到明代成了海上走私贸易的主要口岸,而清顺治年间,更作为郑成功海路“五商”通台湾、日本、吕宋以及南洋各地的中心。
  除了漳州月港、福州港、泉州港和厦门港这历史上的“四大商港”,福建还有许多通向海洋的优良港口。
  早在唐代,福州的对日贸易就已经展开,当时的日本遣唐使空海和尚一行,在霞浦赤港登陆,并带走了一大批青瓷。
  唐以前开发的宁德三都澳,在王审知执政时期的重海政策下得到进一步发展,清乾隆朝之前,达到了“南连广粤,北抵江浙,达兹外域,无所不通”的程度。
  晋江安平港在明万历年间,与月港并驾齐驱,是福建最大的两个海上贸易商港,更在月港衰落后,因郑成功的海商集团,进入全盛时期,成为第一。
  还有福鼎的沙埕港,等等。
  对福建人来说,给他们一片海,就能创造无限的可能。
  他们选择了外面的世界
  人类向来就有冒险精神,更何况是充满财富诱惑的海洋。
  北宋时期,舶商特指专门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这些人或是权贵富户,或是知识分子,或是原本从商后做起海外贸易,或是家族世代相袭,可以说鱼龙混杂。福建是舶商的高产地,其中又以泉州为代表,“巨商大贾,摩肩接足,相刃于道”的场面在这里并不少见。
  这其中,当然不乏翘楚级人物。
  宋元时期,定居泉州的“番客”蒲寿庚,是让泉州跃居世界大港的重要推手,他靠着海上贸易,富甲一方,府邸有北京故宫的四分之一那么大,还拥有自己的巨型船队,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近30年。
  蒲寿庚是从外面来的,当然也有走出去的。随着生意的来来回回,留居海外的“住番”跟着就出现了,这便是最早的华侨。福建的华侨之所以这么多,和早期的海上贸易分不开。
  宋代的泉州人王元懋,通过海外贸易,从一个穷得只能在寺庙里打杂工的底层老百姓,当上了异邦驸马,资产百万缗。
  在朝鲜史书《高丽史》中,从1103年到1089年短短几十年间,就有16批近500多名以福州人和泉州人为主的海商前往高丽。   而据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九十六《福建六·傅元初请开洋禁疏》记载,明代时:“闻闽、越、三吴之人,住于倭岛者,不知几千百家,与倭婚媾长子孙,名曰唐市。”
  虽然明朝统治者不让老百姓下海,不过“比年民往往嗜利忘禁”,依旧向海而生。嘉靖年间,“通番”者遍布福建沿海,漳州绍安、泉州晋江、福宁桐山,“各海澳僻,贼之窝响、船主、喇哈、火头、舵公皆出焉”。
  海上贸易发展到后来,更形成了集团式的发展模式,这些人亦商亦盗,身份的转变取决于朝廷的政策。月港的谢严(谢和、严山老)海商集团、洪张(洪迪珍、张维)海商集团,安平的李旦海商集团,以及后来吞并李魁奇、钟斌、刘香等海上势力的郑芝龙海商集团,在历史上都赫赫有名。
  郑氏集团传到郑成功手上后,又发展成了东南沿海最大的武装势力——“以海外弹丸之地养兵十余万,甲胄戈矢,罔不坚利、郑舰以数千计,又交通内地遍买人心而财用不匮”。
  这些福建人,留名的或不留名的,他们从事海上贸易,经营的商品形形色色,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敢于冒险,勇于拼搏。
  一只独木舟穿越一整个海洋
  福建最早的人类活动,可追溯到约18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那是一个因为遥远而变得苍白的过去,然而从那些残留的遗迹中,我们仍旧可以推测出,人类在和自然相处的过程中,是怎样缓慢地磨合着。
  平潭的壳丘头文化遗址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福州先民聚居地,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这里出土了一批石器、骨器、玉器、贝器等。考古学家据此推测,新石器时代的福建先民,已经具备了捞鱼、狩猎的技能,他们甚至还会捡拾被海水冲到沙滩上的贝壳,经过简单的加工后,装点自己。
  海洋对于他们来说,是个神秘的地方。生存的需要激发了勇气,他们靠一只独木舟,便可以义无反顾地奔向大海,寻找新的领地。
  “南岛语族”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陌生得很,不过在考古界它却声名显赫。在西方大航海时代,南岛语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你可别以为这是一个民族,它指的是一群说着相似语言的族群,而这些语言,多达1200多种,使用人数约有2.7亿。
  在那个没有文字记载的年代里,南岛语族人凭借小小的木舟竹筏,横穿大海,在一个个独立的小岛上,建起全新的家园。他们分布的范围,西起马达加斯加,东到复活节岛,北起台湾岛和夏威夷群岛,南抵新西兰附近广阔海域内的岛屿。
  直到多年以后,航海家们发现,这些相隔遥远的小岛上的“土著”居民,却有着相似的风俗,使用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共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出疑问:这样一个族群,究竟从哪里来?
  遗址在这个时候发挥了作用。那些残存的物件指向了一个事实:福建很有可能就是南岛语族的最初发源地。
  1954年,在距离平潭不远的闽侯,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昙石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还有猪、牛、狗、鹿等兽骨以及贝壳。考古学家推测,那时候这里还是海湾地带,海洋和河流交汇于此,靠近闽江的入海口,形成了冲积平原和低山丘陵,气候比现在炎热湿润,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先民们过着渔猎的生活,捕捞鱼虾、螺蚌、河蚬,采集牡蛎,吃完的贝壳就地堆积,形成了贝丘。
  在昙石山的墓葬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相当于现代砂锅的陶釜,这在全国的新石器时代墓葬中绝无仅有,考古学家以此追溯,沿江靠海的福州人爱喝汤的饮食文化,便来源于此。
  贝丘文化的先民们后来向闽南沿海各地迁移,甚至沿着台湾海峡因海退期而裸露出来的陆脊,一步步走到了台湾。在他们的观念里,似乎没有尽头这样的概念。后来,他们又乘着独木舟,向海洋继续挺进,前往环太平洋列岛。
  和生活在壳丘头的先民们一样,昙石山的先民们也和南岛语族有着深厚的渊源,这里保留了大量记录南岛语族人生活、生产和宗教信仰的文物。
  “昙石山文化遗址中的钓鱼工具,目前南岛语族还在使用。”福建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介绍说。而在昙石山文化遗址博物馆里陈列的凹石,是几千年前福建先民用来砸贝类海鲜的工具,在南岛语族考古发掘中也有发现。
  到了西汉时期,闽越国偏安一隅,去往海外的道路依旧不断延展。闽越人习于用舟,有从事海洋贸易的习俗。武夷山城村汉城的铁器,一度到达日本,为日本弥生时代的冶铸业做出了贡献。
  而在东汉时期,“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即今福建)迅海而至”,福建扮演着对越南、柬埔寨等中南半岛地区转口贸易地的重要角色。
  海洋看上去把陆地分割成了一块又一块,但人类的文明却没有因此而阻隔。
  如今,福建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下,势必重新发挥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把鹅当做祖先,还专门修一座“鹅公墓”,每年登山扫墓,供上好菜好饭祭拜;别说吃鹅了,就是连养都不行……漳州南靖古湖村人为什么会有这样奇特的风俗?  别急,这事还得从600多年前说起。  话说公元1363年,元朝气数已尽,朱元璋在鄱阳湖打响中世纪规模最大的一场水战,杀死了劲敌陈友谅。天下不太平,老百姓也跟着受苦。为了躲避战火,许多人四处颠沛流离。  当时龙溪县尹张伯漳的儿子张龙湖带着族人,来到古湖村北
期刊
中国山东烟台地方,有一个国家海军预备学校,在民国九年前后解散结束时,数百年青学生中间,有一个福建福州姓胡的学生,名字叫作崇轩。这个年纪极轻的海军学生,当时还只十五岁左右,学校解散以后,同几个朋友流落到了北京,一九二六年以后,就是诗人和小说家胡也频。  熟人中有些新鲜事情发生了  若有人能检查到民国十四年左右在北京出版的《京报》副刊,便可在名为《民众文艺》的一种周刊上,见到胡崇轩这个名字。  那时编
期刊
问世于1914年的软木画,与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并称“福州三宝”。它以精湛的雕刻和绘画技艺,行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上世纪80年代福建外贸出口创汇率最高的产品之一。然而就在短短几年间,软木画盛极而衰,面临工厂相继倒闭、大师封刀休艺、人员下岗改行的尴尬处境。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背后的原因,让人不胜唏嘘。  每逢周五,福州西园中心小学的学生都会聚在一起,听吴芝生授课。这个叫吴芝生的人,并非学校的教师
期刊
轼说:“唯有福建一路,多以海商为业。”福建海商多,很多人都知道。而福建的海商中,又以泉州海商为典型。  根据史料记载,北宋时期,泉州人多出洋谋生,当时就有人说,泉州“航海皆异国之商”。由于从事海外贩运的人数众多,每当到了海船归来的季节,泉州港就会出现“巨商大贾,摩肩接足,相刃于道”的热闹场面。  在当时,专门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叫做舶商。这些专业人员的成分挺复杂,有“权贵富户”,如蒲寿庚的女婿佛莲
期刊
人皆知“乞丐皇帝”朱元璋,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南宋时有个泉州人王元懋,从寺庙的杂役奋斗到了驸马,娶的还是位外国公主。  当时,随着泉州港对外通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商人、旅行家和宗教人士来到泉州。在泉州的市井、寺院里,随处可见大食人、天竺人、波斯人等各色人种。在寺庙里打杂的王元懋一看,心动了。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  为留住他,国王招他做了女婿  1165年,王元懋离开待了好几年的寺庙,搭乘一艘
期刊
观众们可能不知道,当年拍摄《霸王别姬》,参与剧本讨论的有一位影坛前辈,他就是陈凯歌的父亲、《霸王别姬》艺术总监陈怀皑。  据北影厂老员工回忆,当年某部影片试映时令所有领导绝望,陈怀皑力排众议重新剪辑,不仅令其起死回生,而且成为当年的卖座影片。但因为历史原因,在很多由陈怀皑执导的经典影片中,他并没有署名或者只署联合导演,以至于这位优秀的导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为大众所熟知。  父亲对儿子的影响可想而知
期刊
百年来,闽台两岸人民通过各种形式缅怀和纪念郑成功,许多地方以成功、国姓、延平为地名,民间流传着许多与郑成功有关的传说与民俗,且已成为闽台历史和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饼  在闽南地区,博饼是中秋节的保留节目。当年郑成功反清复明,带着士兵们征战沙场,中秋节月圆之时,为了缓解他们的思乡情绪,他便让人设计出了博饼这种特别的游戏。后来博饼从军中传入民间,并逐渐得到改进,成为一项有趣的民俗活动。  柚
期刊
福建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发展造船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宋元以来,这里就一直是中国的海船制造中心,长乐是最早的造船地点,泉州也是有名的造船旧址。  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到了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船队,相当一部分船只就是福建制造的福船。明朝水师也以福船为主要战船,抗倭名将戚继光还赞道:“福船乘风而下,如车碾螳螂。”  福船盛名在外,质量自然是杠杠的。它的船体宽大结实,结构坚固,装载量大,载人、载货量均
期刊
作为沿海省份,福建的海岸线曲折漫长,优良港口自然也多。汉唐时的福州港、宋元时的泉州港、明代的漳州月港与清代的厦门港,这福建“四大商港”,是海丝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你若以为福建港口的辉煌已经是过去式,或是以为福建就这四个港口拿得出手,那就大错特错啦。  泉州港:曾经,我是世界第一  当初,陆上丝绸之路由于“安史之乱”,动荡不安,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这陆上的对外贸易通道不安全,不能走了,那
期刊
从2002年第一次作制片起,你就不断督促我:不要有杂念,每拍一部戏,都应该把自己像一块顽铁一样扔进洪炉,渣滓俱融,矜燥尽化,创意才能最终自在流出,锤炼精彩。一次次尝试,我也不知道《道士下山》做到了一点没有。二十年来,有你如影随形,多少塌天祸事都和我共担,我却一次也没谢过你。  那天夜里捧着我撞破的脸,你一滴泪下,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不离不弃。  ——陈凯歌  2015年7月1日晚,在耗时3年拍摄的《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