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港口那些事

来源 :福建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aozh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沿海省份,福建的海岸线曲折漫长,优良港口自然也多。汉唐时的福州港、宋元时的泉州港、明代的漳州月港与清代的厦门港,这福建“四大商港”,是海丝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你若以为福建港口的辉煌已经是过去式,或是以为福建就这四个港口拿得出手,那就大错特错啦。
  泉州港:曾经,我是世界第一
  当初,陆上丝绸之路由于“安史之乱”,动荡不安,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这陆上的对外贸易通道不安全,不能走了,那怎么办?换条路呗。当时一艘载重量200吨的船,相当于700只骆驼组成的运输队,海运的优势显而易见。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而泉州港,就是海商们的宠儿。
  在海丝贸易全面繁荣的宋元时期,泉州港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大港口,航线往东直抵台湾、琉球、印尼,向南到达南海诸岛,甚至于东非、南非、西亚、南亚。通过泉州,中国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到了元代,这个数字上升到了100多个。
  元代文人吴澄这样写道:“泉,七闽之都会也。番货运物,弄宝珍玩之所渊薮,殊方别域、富商巨贾之所窟宅,号为天下最!”当时,泉州超越广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市井十洲人”,许多外国使节、商人、传教士等远渡重洋来华,泉州就是他们在中国经商、传教、交流文化旅程的起点。
  漳州月港的兴起,跟泉州港颇为相似。
  15世纪末期至17世纪,月港“海舶鳞集,商贾成聚”,是闽南的一大都会。在鼎盛时期,月港与泰国、菲律宾、苏门答腊、朝鲜、日本等47个国家与地区有直接商贸往来,又以菲律宾吕宋港为中介,与欧美各国贸易。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就说了:“闽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
  时至今日,漳州月港已经没落,而泉州港则发展为亿吨大港,开发了四湾5个港区16个作业区,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通航。
  福州港:低调,但从不曾没落
  和其他港口比起来,兴于宋、盛于清末的厦门港是个幸运儿。清末政治动荡的时候,它是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之一;“民国”时期,它有华侨们鼎力相助;新中国成立后,厦门港的运气不减,托经济特区之福,1997年就跻身中国沿海十大港口行列。
  对比之下,福州港显得有点低调。
  它成名比泉州港早得多。唐代的时候,泉州港还在小打小闹,福建的其他港口更不用说了,根本不成气候,此时福州港已经迅速崛起,与广州、扬州并列为三大国际贸易港,受到唐朝最高统治者的关注。
  据史料记载,834年,唐文宗下旨,要求地方军政长官必须亲自督问广州、福州、扬州三个港口城市,以防止州官和有关管理官员专务征敛,侵犯外商利益,影响海外贸易。能被皇帝特别点名,可见当时福州港的分量之重。
  后来,闽王王审知借中原大乱,偷偷发展福州港。在建设福州本港的同时,他还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辟了甘棠港。
  通过甘棠港,福州对外贸易航线达到两条:南下航线从福州港出发,远渡南海到达东南亚的占城、三佛齐等地,并进一步越过马六甲海峡,向西沟通印度、大食等地;北上航线则从福州港出发,经东海与黄海,抵达东北亚的新罗、日本等地。
  在王审知及其继承者治闽时期,“外域诸番,赊赆不绝”。虽然宋元时期泉州港后来居上,福州港被泉州港的光芒掩盖,但它并没有没落。
  据《元史》记载,元朝政府规定,“客商自泉、福贩土产之物者,其所征亦与番货等”,可知元代福州港也进行对外贸易。《马可·波罗游记》也提及:“福州有闽江穿城而过,制糖甚多,而珍珠、宝石之交易甚大,盖有印度船舶常载不少贵重货物而来也。”
  虽然福州港在贸易上是千年老二,先输给泉州港,后来又输给厦门港,可在历代统治者心里,它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您瞧,明朝的时候,朝廷就弃泉州而改福州为中琉朝贡贸易的法定港口,并将管理这一贸易的官方机构——福建市舶司移设福州。之后的500年里,福州都是中琉交往的门户。清末“五口通商”,福州港也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福州港繁华依旧,万吨海轮可在这里靠泊作业,国际航线已开辟、延伸至欧美、日本、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18个枢纽港之一。
  宁德三都澳:国际型港口潜力股
  提起闽东的三都澳,爱吃海鲜的朋友或许会两眼放光。其实,它不仅仅适合水产养殖,更有发展为国际型港口的巨大潜力。
  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教授曾写文披露,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时,美国也想在中国沿海港口中找一个据点。当时,一名美国海军将领到三都澳考察后说:“谁控制这个港湾,就可以控制整个西太平洋;美国如取得三都澳,太平洋就会成为美国湖。”
  这个美国人可没看走眼,三都澳的确有它的过人之处。
  首先,它的地理位置特殊,正好处在中国1.84万公里黄金海岸线的中点,为闽东沿海的“出入门户,五邑咽喉”。
  其次,三都澳自身底子厚。1846年,英国74号船对三都澳进行勘测并绘制了航海地图,之后列强们便要求清政府开放三都澳。为什么?因为它是世界级天然深水良港。
  三都澳是一个十分奇特的海湾,地形口小腹大,水域面积714平方千米,出水口只有唯一的东冲口,宽度仅2.6千米,是世界上少有的海湖。它的深水域面积和航道水深,都堪称世界之最,还有避风良好、不冻不淤、码头施工便利等诸多优点。
  考察过三都澳的国内外港航专家一致认为,三都澳条件之优越,可与世界上最著名的港口相媲美,尤其是依托丰富的岸线、陆域和滩涂资源,三都澳沿岸是布局能源、钢铁、石化、船舶修造、重型机械等临海重化型产业项目的理想选址。
  当年,清政府被迫开放三都澳,意大利马上就在这里设领事馆,英国修建了杂货码头和油码头,美国也修了油码头。此后,英、美、德、日、俄、荷、瑞典和葡萄牙等24个国家在此修建泊位,设立办事处或代表处,还有4个国家在这里设有钱庄。一年后,三都澳设立福海关,是继漳州海关、闽海关、厦海关之后设立的福建省第四个海关。
  20世纪初,这里商贾云集,船帆如梭,热闹非常,有“小上海”和中国南方的“小青岛”之称。抗日战争前,三都澳为大半个中国供应“美孚石油”和其他日用品,澳内驳船竞渡,商号林立,是宁德经济发展鼎盛时期的一个缩影。
  虽然现在三都澳给人的第一印象还停留于“海鲜”,但底子摆在那里,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下,这个天然良港必然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他文献
过去西出政和城关的古道,从县前铺发端,在官湖一路曲曲折折通往建瓯、东平方向。  青青小草遮掩着路石的光洁,浅浅车辙蜿蜒着曲线的优美——这段古道仅留存着一点点古道的痕迹。可以见证这是条古道的,是那座在田野间显得孤零的亭子、或隐或现的铺路石、路边古宅的断壁残垣。  古道路边的茶园,原来一大片都是房子,后来发大水,房子土墙倒了,村民就把房子移到里面山边——桐岭铺,西出政和城关古道的第一铺。  桐岭亭立于
期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应该是流传最广的一句佛偈了,出自《六祖坛经》,说的是六祖慧能的故事。  当时五祖弘忍想把衣钵传给席下弟子,便要求大家做一个偈子。被认为最有希望的大弟子神秀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下了:“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弘忍看到后,却没有表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而寺院里的火头僧慧能看了后,便写下了上面提到的这首偈子,并最终继承
期刊
把鹅当做祖先,还专门修一座“鹅公墓”,每年登山扫墓,供上好菜好饭祭拜;别说吃鹅了,就是连养都不行……漳州南靖古湖村人为什么会有这样奇特的风俗?  别急,这事还得从600多年前说起。  话说公元1363年,元朝气数已尽,朱元璋在鄱阳湖打响中世纪规模最大的一场水战,杀死了劲敌陈友谅。天下不太平,老百姓也跟着受苦。为了躲避战火,许多人四处颠沛流离。  当时龙溪县尹张伯漳的儿子张龙湖带着族人,来到古湖村北
期刊
中国山东烟台地方,有一个国家海军预备学校,在民国九年前后解散结束时,数百年青学生中间,有一个福建福州姓胡的学生,名字叫作崇轩。这个年纪极轻的海军学生,当时还只十五岁左右,学校解散以后,同几个朋友流落到了北京,一九二六年以后,就是诗人和小说家胡也频。  熟人中有些新鲜事情发生了  若有人能检查到民国十四年左右在北京出版的《京报》副刊,便可在名为《民众文艺》的一种周刊上,见到胡崇轩这个名字。  那时编
期刊
问世于1914年的软木画,与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并称“福州三宝”。它以精湛的雕刻和绘画技艺,行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上世纪80年代福建外贸出口创汇率最高的产品之一。然而就在短短几年间,软木画盛极而衰,面临工厂相继倒闭、大师封刀休艺、人员下岗改行的尴尬处境。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背后的原因,让人不胜唏嘘。  每逢周五,福州西园中心小学的学生都会聚在一起,听吴芝生授课。这个叫吴芝生的人,并非学校的教师
期刊
轼说:“唯有福建一路,多以海商为业。”福建海商多,很多人都知道。而福建的海商中,又以泉州海商为典型。  根据史料记载,北宋时期,泉州人多出洋谋生,当时就有人说,泉州“航海皆异国之商”。由于从事海外贩运的人数众多,每当到了海船归来的季节,泉州港就会出现“巨商大贾,摩肩接足,相刃于道”的热闹场面。  在当时,专门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叫做舶商。这些专业人员的成分挺复杂,有“权贵富户”,如蒲寿庚的女婿佛莲
期刊
人皆知“乞丐皇帝”朱元璋,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南宋时有个泉州人王元懋,从寺庙的杂役奋斗到了驸马,娶的还是位外国公主。  当时,随着泉州港对外通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商人、旅行家和宗教人士来到泉州。在泉州的市井、寺院里,随处可见大食人、天竺人、波斯人等各色人种。在寺庙里打杂的王元懋一看,心动了。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  为留住他,国王招他做了女婿  1165年,王元懋离开待了好几年的寺庙,搭乘一艘
期刊
观众们可能不知道,当年拍摄《霸王别姬》,参与剧本讨论的有一位影坛前辈,他就是陈凯歌的父亲、《霸王别姬》艺术总监陈怀皑。  据北影厂老员工回忆,当年某部影片试映时令所有领导绝望,陈怀皑力排众议重新剪辑,不仅令其起死回生,而且成为当年的卖座影片。但因为历史原因,在很多由陈怀皑执导的经典影片中,他并没有署名或者只署联合导演,以至于这位优秀的导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为大众所熟知。  父亲对儿子的影响可想而知
期刊
百年来,闽台两岸人民通过各种形式缅怀和纪念郑成功,许多地方以成功、国姓、延平为地名,民间流传着许多与郑成功有关的传说与民俗,且已成为闽台历史和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饼  在闽南地区,博饼是中秋节的保留节目。当年郑成功反清复明,带着士兵们征战沙场,中秋节月圆之时,为了缓解他们的思乡情绪,他便让人设计出了博饼这种特别的游戏。后来博饼从军中传入民间,并逐渐得到改进,成为一项有趣的民俗活动。  柚
期刊
福建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发展造船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宋元以来,这里就一直是中国的海船制造中心,长乐是最早的造船地点,泉州也是有名的造船旧址。  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到了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船队,相当一部分船只就是福建制造的福船。明朝水师也以福船为主要战船,抗倭名将戚继光还赞道:“福船乘风而下,如车碾螳螂。”  福船盛名在外,质量自然是杠杠的。它的船体宽大结实,结构坚固,装载量大,载人、载货量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