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读完叶兆言的新书《无用的美好》。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我们常常对现实力不从心,幸而,还有这些无用的美好,宽慰每一个人。”
文学是无用的,这是叶兆言一直的看法,他说过:“对文学的用途,我一直是悲观主义者,但文学和爱情一样,无用,却是美好的。”
这里面有一个作家的清醒和坦诚,却也有一个作家的热情和自信———毕竟,他还是坚信文学和爱情一样,是让人生更有色彩和更有味道的事情。
在艺术创作上,新不一定是好的,旧的也不一定好。好的才是好的。
学问论深浅,情怀和趣味应该论浓淡。
唐人绝句情怀浓,所以饱满明快;汪曾祺小说趣味浓,所以隽永耐品;日本插花也浓,太浓了,往往只好归于“侘”与“寂”。
一直认为作家应该自然地写出作品,“仿佛树上长出叶子来一般”(济慈语),不仅长出叶子,还长出枝杈,长出年轮。
但是长出来之后呢?恐怕很少有人能真正丝毫不关心作品的命运。
我们迄今为止知道的最纯粹的作家博尔赫斯,他对自己的第一本书的处理方式,也许可以称得上独一无二。
1923年,24岁的博尔赫斯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当时出版书是一件“冒险的事”,一共只印了三百本,而作者根本没有幻想过以它换取任何实际利益(金钱职位以及其他通常可能的希望),他把它们静静地散发了出去。在他的自述《我的生活》中他这样回忆———“我发现去《我们》编辑部的许多人都把大衣挂在衣帽间里。于是我带着五十或一百本书去见阿尔弗雷多·比安奇。他是编辑部的一位编辑。比安奇开心地望了望我,说‘:你是想要我替你卖书吗?……’我回答说‘:不,我虽然写了这本书,但我不是精神失常的人。我想我可以求你把一些书悄悄塞进那些挂在那儿的大衣兜里。’他很宽厚地答应了。过了很久我再去那里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些大衣的主人已经读了我的诗,甚至有人还写了评论。”
———托人把自己的书悄悄放进陌生人的大衣口袋。
———当然,那些陌生人,高概率是专业的或者有眼光的读者。现在的作家,到哪里寻找这样的陌生人的大衣口袋?甚至,这样的衣帽间?
刘禹锡的《竹枝词》,其中一首“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苏东坡特别赞赏,叹道:“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
非常喜欢刘禹锡,但觉得苏东坡对这首的评价有点太高,不知道是否有点文人常见的夸张。
有一次在山坡上,站在树阴下,听见有人唱山歌,突然想起这首竹枝词,然后觉得确实好。明明是文人写的,可是完全是民歌的调子和气质,不要说什么典故,就是书斋的气息都一扫而净,不像是模仿,倒像是刘禹锡变成了白盐山下、蜀江边上的一个山民,随口唱出来的,风行水上,全无造作,一清见地,却又有宛转的风调。这个实在难得。
人赞王维诗“多少自在”。王维的山林是超脱空明的山林,而刘禹锡的山林原在世俗烟火境中,竟然如此自在,这个难得之至。难怪苏东坡要赞叹。
阅读也好,研究也罢,多这样的会心,自己就有乐趣,别人也容易有乐趣。
写作的状态,是从日常的脱离。日常生活很忙碌、周围环境很动荡的人要写作,就要靠一瞬间逃离的速度够快。不是肉身,而是你的胡思乱想的速度要快。
就像从一堆互相撕扯的人中挤出来,他们还想继续缠住你,你必须马上拔腿狂奔,转眼不见,进入一个非日常的世界。
小说里的人物,让人觉得世界上真有这个人,关心其命运,就已经是好了。让人觉得:换作是我,在那种境地里,恐怕也会那么一步一步往人物走的那条路去,就好中之好。
读者与人物距离越大,而能让读者认为“我也会如此”,越成功。说明逻辑的枝干是对的,情感的血脉是畅的。
读到好作品,心情真是悲欣交集。“欣”是陶醉是惊喜,“悲”是灰心是沮丧:人家写得这么好,我还有什么必要写?从此不写才对!
这种阅读感受,是最醇美的打击,最绝望的满足。
那么,为什么还在写呢?因为终究还是盼望,和那些同时代的写作人,抛开皮囊和日常,在文字的世界、在灵魂的巅峰相逢。
选自《文学报》
文学是无用的,这是叶兆言一直的看法,他说过:“对文学的用途,我一直是悲观主义者,但文学和爱情一样,无用,却是美好的。”
这里面有一个作家的清醒和坦诚,却也有一个作家的热情和自信———毕竟,他还是坚信文学和爱情一样,是让人生更有色彩和更有味道的事情。
在艺术创作上,新不一定是好的,旧的也不一定好。好的才是好的。
学问论深浅,情怀和趣味应该论浓淡。
唐人绝句情怀浓,所以饱满明快;汪曾祺小说趣味浓,所以隽永耐品;日本插花也浓,太浓了,往往只好归于“侘”与“寂”。
一直认为作家应该自然地写出作品,“仿佛树上长出叶子来一般”(济慈语),不仅长出叶子,还长出枝杈,长出年轮。
但是长出来之后呢?恐怕很少有人能真正丝毫不关心作品的命运。
我们迄今为止知道的最纯粹的作家博尔赫斯,他对自己的第一本书的处理方式,也许可以称得上独一无二。
1923年,24岁的博尔赫斯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当时出版书是一件“冒险的事”,一共只印了三百本,而作者根本没有幻想过以它换取任何实际利益(金钱职位以及其他通常可能的希望),他把它们静静地散发了出去。在他的自述《我的生活》中他这样回忆———“我发现去《我们》编辑部的许多人都把大衣挂在衣帽间里。于是我带着五十或一百本书去见阿尔弗雷多·比安奇。他是编辑部的一位编辑。比安奇开心地望了望我,说‘:你是想要我替你卖书吗?……’我回答说‘:不,我虽然写了这本书,但我不是精神失常的人。我想我可以求你把一些书悄悄塞进那些挂在那儿的大衣兜里。’他很宽厚地答应了。过了很久我再去那里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些大衣的主人已经读了我的诗,甚至有人还写了评论。”
———托人把自己的书悄悄放进陌生人的大衣口袋。
———当然,那些陌生人,高概率是专业的或者有眼光的读者。现在的作家,到哪里寻找这样的陌生人的大衣口袋?甚至,这样的衣帽间?
刘禹锡的《竹枝词》,其中一首“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苏东坡特别赞赏,叹道:“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
非常喜欢刘禹锡,但觉得苏东坡对这首的评价有点太高,不知道是否有点文人常见的夸张。
有一次在山坡上,站在树阴下,听见有人唱山歌,突然想起这首竹枝词,然后觉得确实好。明明是文人写的,可是完全是民歌的调子和气质,不要说什么典故,就是书斋的气息都一扫而净,不像是模仿,倒像是刘禹锡变成了白盐山下、蜀江边上的一个山民,随口唱出来的,风行水上,全无造作,一清见地,却又有宛转的风调。这个实在难得。
人赞王维诗“多少自在”。王维的山林是超脱空明的山林,而刘禹锡的山林原在世俗烟火境中,竟然如此自在,这个难得之至。难怪苏东坡要赞叹。
阅读也好,研究也罢,多这样的会心,自己就有乐趣,别人也容易有乐趣。
写作的状态,是从日常的脱离。日常生活很忙碌、周围环境很动荡的人要写作,就要靠一瞬间逃离的速度够快。不是肉身,而是你的胡思乱想的速度要快。
就像从一堆互相撕扯的人中挤出来,他们还想继续缠住你,你必须马上拔腿狂奔,转眼不见,进入一个非日常的世界。
小说里的人物,让人觉得世界上真有这个人,关心其命运,就已经是好了。让人觉得:换作是我,在那种境地里,恐怕也会那么一步一步往人物走的那条路去,就好中之好。
读者与人物距离越大,而能让读者认为“我也会如此”,越成功。说明逻辑的枝干是对的,情感的血脉是畅的。
读到好作品,心情真是悲欣交集。“欣”是陶醉是惊喜,“悲”是灰心是沮丧:人家写得这么好,我还有什么必要写?从此不写才对!
这种阅读感受,是最醇美的打击,最绝望的满足。
那么,为什么还在写呢?因为终究还是盼望,和那些同时代的写作人,抛开皮囊和日常,在文字的世界、在灵魂的巅峰相逢。
选自《文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