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手术在慢性便秘治疗中的价值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b4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便秘是一种多症状多病因的疾病症候群,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影响生活质量并带来经济负担的常见疾病。我国相关指南中一般将原发性便秘分为3种类型:结肠慢传输型(STC)、出口梗阻型(ODS)和混合型便秘。通常参考罗马Ⅳ型标准并结合临床情况及患者主诉进行诊断。通过详尽的问诊查体及各种检查,排除继发性原因,争取对因治疗。手术一般作为二线疗法选择,最终只有少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在STC患者手术方式及吻合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常用术式包括全结肠切除术加回肠直肠吻合术(TAC-IRA)和次全结肠切除术加回肠乙状结肠吻合、回直肠吻合术或盲直肠吻合术。现腹腔镜技术已大量应用于此类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机器人的应用也在探索中。ODS因其原因复杂,目前已明确的有关机制包括耻骨直肠肌矛盾收缩、会阴部下降过深、直肠肠套叠、直肠前突和直肠脱垂。针对上述机制,近年来探索了多种多样的手术方式,包括治疗耻骨直肠肌矛盾收缩的双侧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的直肠黏膜纵行折叠术加硬化剂注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直肠黏膜切除肌层折叠术(Delorme)、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STARR)以及腹腔镜直肠功能性悬吊术(LVR)等,但目前尚无长期大样本研究证明上述手术方式的优劣性,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随着发病机制的综合化,治疗方式的多样化,未来便秘仍需联合多学科精准化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小切口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技术在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上海长海医院肛肠外科行小切口或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病历资料,排除术前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或肠穿孔、行Hartmann术和Miles术、小切口手术切口延长以及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病例。共有216例直肠癌患者纳入本回顾性对照研究,其中1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就诊时多已为晚期或局部晚期。由于肿瘤瘤体巨大,侵犯邻近脏器,多个脏器受累,临床处理有一定困难。部分外科医生面对晚期结直肠癌时选择放弃手术。但事实上,多学科综合治疗能使晚期或局部晚期患者获得相对好的治疗结果,不应该轻易放弃合理的外科手术。对于肿瘤巨大但没有远处转移、有多脏器受累的患者,直接手术切除困难,可以考虑进行术前的辅助治疗。外科手术原则是在能够达到R0切除的基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胃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18~65岁;(2)经胃镜下活检确诊为胃癌;(3)根据2000年AJCC分期标准,术前分期为TNM Ⅲ期;(4)Kamosfsky功能状态评分> 60分;(5)自愿选择新辅助化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1)有化疗及手术禁忌证;(2)患有心、肝、肾等基础疾病;(3)并发其他恶性疾病、消耗性疾病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按照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采用Overlap法进行消化道重建的可行性及潜在优势。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胃肠外科接受全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D3)并行Overlap吻合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Overlap吻合组);另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行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切除术(LALC)、通过辅助切口将肠
期刊
期刊
期刊
慢传输型便秘(STC)是慢性便秘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外科治疗是慢传输型便秘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STC概念的提出和STC治疗的规范化,STC的外科治疗不断发展,手术方法不断创新,经历了从结肠部分切除、全结肠切除(包括回直肠吻合和回肠储袋肛管吻合)到次全结肠切除(包括回肠乙状结肠吻合、顺蠕动盲直肠吻合和逆蠕动盲直肠吻合)的发展。其中,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是目前治疗STC的理想术式,而近期研究证实,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对于左结肠动脉(LCA)的处理方式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通常根据对肠系膜下动脉(IMA)结扎的位置不同,将其分为位于腹主动脉起始部位的高位结扎和位于LCA以下、保留LCA的低位结扎。对保留LCA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是否有临床意义、是否影响肿瘤根治效果和是否增加手术难度这几个方面。一些学者认为,保留LCA会妨碍IMA根部的淋巴结清扫从而影响术后分期和预后,且延长手术操作时间和增加
目的制定综合危重患者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数字化预测模型。方法2015年4—11月期间,对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连续收治的60例危重患者以课题组前期研制并验证过准确性的双通路胃肠音监测系统采集胃肠音,进行AGI分级评估(Ⅰ~Ⅳ级,级别越高,胃肠功能障碍越重);同时,每天对入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收集和观察记录,包括病情轻重评分(APACHEⅡ评分,由急性生理评分、年龄评分和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