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7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它反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求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并使学生具有发现美的意识,促成学生自觉的爱美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语文教学的审美性,主要体现在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美,教学设计的情境美,教师的语言美、教态美,师生情感融合、共鸣美等。
  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涵着动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在阅读教学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下面,我谈谈自己是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审美意识的。
  
  一、品词析句,分析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鉴赏美
  
  “浓缩的往往都是精华”,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品味好词语、分析句式、句意中去发现美、品体美,鉴赏美。如《海上日出》文中对日出过程的描写,对不同情况下,太阳的形状、光亮、色彩、动态及周围事物的状态描写都十分准确、生动、传神,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景物的个性。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描写。把日出的过程写得细,仪态万象。语言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借代、映衬等多种修辞手法。词语选择运用都十分恰当,耐人寻味。无限情态尽在眼前。通过阅读欣赏,品词析句,引导学生了解自然所表现出令人赞叹的美,继而使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模拟现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
  
  “情”包蕴在课文内容中,“境”是课文内容所构成的整体画面。教学时,模拟现场,或者亲临现场,创设情境,学生通过感官,置身丰富、逼真的气氛中,可以驱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电教设备的运用,创设一种审美意境,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掌握语言艺术、领会文章意境的欲望。
  例如《观潮》一课可以通过播放钱江潮的电视录像,把钱塘江大潮来时那汹涌澎湃、气壮山河的宏伟气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进而领悟大自然的奥秘与力量。
  
  三、感情朗读,带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
  例如:朗读《草原》一文,可以了解到草原的天很蓝,地很绿,是色彩美;有马牛羊在草原上吃草、嬉戏,是动态美;蒙古族人穿着各色袍子,骑马飞奔几十里外迎客,蒙古包内热情待客,以及表演歌舞、摔跤,是草原人特有的传统美。学生可以闭目遐想,自己脑海中所呈现出“美丽草原”的景象。
  
  四、剖析形象,驾驭情境,激发学生追求高尚品质精神美。
  
  一个感人的形象,可以激发起千百万人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一个丑恶的形象,能让千百万人痛斥丑恶,憎恨虚假。形象越鲜明,对学生思想影响就越强烈、越深刻。学生受到了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必然能诱发情感的产生,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内心美好的激情与行为。
  老师要在言传身教中时刻把握科学的审美标准,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分辨美与丑、判断善与恶、识别真与伪,陶冶儿童的情操,进而追求美。例如:在出示董存瑞昂首挺胸舍身炸暗堡图片时,分析品味董存瑞神态的刚毅、动作的果断、目光的坚毅、话语的激昂,体现了一位杰出的战斗英雄,誓死卫国的光辉形象。通过对
  人物形象的剖析,唤起学生爱国报国的美好愿望,也使学生感到真正的英雄形象的力量。又如《田忌赛马》,故事简单,但孙膑、田忌、齐威王三人形象生动鲜明,栩栩如生,而同样的马给不同人物运用对比中产生不同的结果,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做人哲理。因此,美的事物、人物、景物,不完全在表层,尤其是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美,其美的实质,往往是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教师必须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美。
  
  五、启发想象,再现情境,训练学生表达美、创造美
  
  审美教育不仅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感受美、品味美、鉴赏美,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去表达美、创造美,以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例如学习《火烧云》一课时,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和感情朗读,了解了火烧云颜色美,样子多,变化快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还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火烧云?它是怎么变化的?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结合自己生活中所了解的事物从模仿到创造,更丰富了课文的内容。通过想象,再现情境,使他们内心中美的情感得以自然地流落和表达,达到了美育的目的。 优秀的语文教师是在乐趣中教学的,靠潜移默化的训导能力,在感性形式上吸引学生,以情动人,理在其中。
  在语文教学中,抓住审美教育这一课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进一步阅读和理解文章,在文、情、理的交融中接受知识、发展语言,从而升华美的情感,培养美的想象,激发美的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反映的人、物、事,大都是以美的语言表达蕴涵着美的故事,每一篇教材中都应该可以挖掘到各种审美因素。文中的例子仅是沧海一粟,而所归结的方法也是肤浅的。
  并且“教无定法”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不过,我觉得当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学设计的情境要美化,图形要美化,音乐要美化,板书要美化,更关键的是教师语言要美化。老师的教学语言非常柔和、鲜明、亲切,语言中渗透着对孩子们的爱,使人听了有一种美感。当语文教师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词汇,并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定的句式和修辞手法,让学生掌握“美”的一些基本技能。
  当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渗透。审美活动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没有情感的审美活动是不存在的。教育要从诱发学生的情感入手,以“境中之情”去拨动学生的“胸中之情”。教师总是要满腔热情地去激发学生的审美之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之美去打动学生。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辛庄堡总校)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知识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教是为了学,教师的责任不在于向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把学生“领进门”,让他们自学,探究。要使学生学好小学数学,必须吸引学生参与到学生的过程中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观察、分析、探索,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内在美和教学的魅力,进而喜爱数学,主动地去学习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用导语创设出一种美好的情境,能使小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积极情感投入
期刊
摘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应致力于学  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交融中把握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特点。本文就当今语文教育的现状和语文课程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独到的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育 思考    一、当前语文教学的困境    语文学科作为中学基础学科,本身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语文学科不被人们重视,没有它应有的地位。作为能很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坚定信念,把握新课标,领会新理念,用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进行到底,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一、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1、转变教师角色。我们要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高高讲台,走进学生身边,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为学生的禀赋
期刊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我们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学习、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作用,体验数学那无穷的魅力,从而达到主动运用数学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精选生活素材,让学生感悟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实践中,如能努力拓展小朋友们认识数学的空间
期刊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既要达到传授知识,又要达到育人的目的,必须重视运用心理学知识。当前高中生的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明显变化,由过去的狭隘、自我为中心逐步转向开放、民主、追求时尚,他们的眼界变得更加超前,思想变得更加复杂。  针对这种新的情况,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要运用心理学知识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锁,努力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一、实施课堂学生心理控
期刊
中国画这一古老的绘画艺术是东方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中国绘画艺术之原始无可考,亦无系统的说明,只能略说一个大概。但对于带着神秘的面纱的她,我们很想瞧一瞧她的真面目。  佛教未输入以前的绘画,遗迹很少,我们所可根据研究的,一是古代书籍中所谈到的关于绘画方面的说话;一是在石刻的浮雕和线形中。因为雕刻的成形与绘画有很大关系,在他的线纹中,或许能使人悟想到当时绘画的大略。  中国古代相传书画同源,书是一种象
期刊
摘要:科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科学。达尔文曾说;“科学就是积累事实发现归律。”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就是探求意义的经历。”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学习应该以探求为中心,通过探究学习获取“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终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能够自行获取知识的学习的主人,在这个学生转变角色的过程中,教师也应使自己变为一个听者、观者、指导者。  关键词:探究学习 发现
期刊
户外运动是一组以自然环境为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的体育运动项目群。户外运动是一组以自然环境为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的体育运动项目群, 这说明了户外运动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属性。早在古希腊,它的自然环境和海洋性气候使希腊人徜徉于户外运动,随着大工业生产造就人体的畸形发展和文明公害, 以及都市化的生活方式与紧张节奏的环境, 迫使人们渴求新鲜的空气和健康的运动, 因此, 户外运动流传到各个国家, 深
期刊
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说:“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  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作为现代教育理念集中体现的研究性学习,除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形式存在外,还必将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能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适切性地应用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初中地理教师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研究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