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对职业院校贫困生思想心理特点分析,针对贫困大学生培养方向及途径的创新研究是当代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基础而实际的工作,依托对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贫困生心理的研究以及资助工作实践的梳理和探析,我们尝试思考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成因。
【关键词】心理健康;贫困生;高职院校
一、概述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弱势群体,近年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揪心、高校担心、学生忧心的社会性问题,甚至影响了当前高校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和高校长期稳定发展的大局。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切实帮助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使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国务院于2009年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于2005年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2002年9月,无锡锡山广播电视大学和无锡无线电工业学校合并成立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并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现在校学生已近13000人。由于招生地域、专业设置等原因,我校学生有一部分来自江苏北部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学生家庭情况较为复杂,贫困生比例较大,因此,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很为我校关注。
二、我校贫困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随着我校师资力量的不断壮大,学校的招生人数也在在增长,贫困生的绝对数量和比例大大提高,贫困生问题已经是关系到我校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建立了贫困生档案。从辅导员入手,学生个人申请,贫困证明、班级评议全面而动态的了解贫困生的情况,以保证贫困生的认定。从材料来看贫困生86%来自江苏北部城市,其中90%出自农村。从贫困生的贫困原因来看,主要有四种:一是纯农户、多子女、人均年收入低;二是家庭成员因病致贫;三是家庭突遭不幸变故;四是孤儿或单亲家庭。鉴于此,很多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这都对我们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和极大的挑战,也驱动我们必须努力完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三、我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据本次问卷调查,进入我校后有大部分贫困生能够很快适应学习环境,并且积极的投入学习中,目标明确。有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处于经济拮据的巨大压力下心灵上都会罩着一定的阴影,导致性格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具体表象如下:
自卑感。在校园集体生活中,贫困大学生与其他生活富裕的学生朝夕相处,日常生活消费的反差巨大,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同学间不经意的一句玩笑,都会深深地刺伤他们的心灵,强烈的自尊渴望与脆弱的情绪情感相交织,无形中加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有的人因此而常常感到自卑、压抑;有的人对自己勤工助学劳动持鄙视的态度,自己虽然学习比较努力,但往往事倍功半,总感到自己笨,处处低人一等;有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态度,总觉得自己办事能力很差,等等。
愧疚感。贫困大学生有的父母积劳成疾,体弱多病;有的兄妹辍学或外出打工;有的是全家节衣缩食,等等。贫困生们因此而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为自己不能自立而苦恼,不能为家庭、父母、学校减少压力而焦虑,生活在一种自责、愧疚的心理状态中。
无奈感。面对现实生活中巨大的困难,不少贫困生表现出气馁和无奈。对于经济和学业上的双重压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失去了应有的青春活力,顯得优柔寡断,心智不能集中。有的因经济困难,导致心情压抑,影响学业;有的时常感到做事心有余而力不足,等等。
四、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原因
贫困大学生形成“心理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种原因又相互作用,交互影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困难是导致贫困大学生陷入“心理贫困”的最主要因素
自国家实行高校高收费标准以来,高校贫困生在高校中的比例日趋增长,他们又多数来自地域偏远或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多数家庭没有固定收入,少数贫困生是由于家庭的特殊变故(如单亲、孤儿、重病、灾害等)。考取大学后,尽管学校及社会各界采取了各种措施,为贫困生提供了部分经济上的救助、帮扶,然而贫困生的“心灵”贫困并没有消除。据某大学对在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的调查显示,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巨额的学费已让多数贫困大学生望费兴叹,加上绝大多数大学设在大中城市,有着浓厚的城市色彩,贫困大学生要适应大学生活,就要逐渐融入城市习惯,这对那些穷于吃饱穿暖的贫困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长期处于巨大经济压力下,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将自我封闭起来,造成心理脆弱、敏感、焦虑、嫉妒等不良的心理体验,慢慢地陷入到“心理贫困”状态中。
(二)社会文化中的不良风气也是造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个体也属于社会的人,大学并非世外桃源,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也使得高校不再是一片净土。在西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为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似乎有了钱就有一切,贫困大学生中原始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等优秀品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贫困大学生身上蕴藏着的积极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侵略和撞击。[3]“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错误思潮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导致心理极度失衡,诱发改贫困生产生了“仇富”、“敌富”的心态,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尚、爱心不大方、生活太寒酸,他们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进而产生了防卫反应、敌对心态,影响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出现精神和心理疾病。
(三)资助工作中一些不当做法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贫困”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贫困生的就学和生活,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和高校也相应采取了各种措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奖、贷、助、补、减、勤”和“绿色通道”等方面的资助体系,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大学生活,但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一些贫困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心理上遭受了挫折,挫伤了自尊心,感到自己是在接受“施舍”。一些机构或高校本身,或是为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达到自身的宣传效果,或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采取了“公示”、“合影”、“上台感言”、“写感谢信”等做法,加剧了贫困生自身的自卑心理和沮丧、抑郁、嫉妒等消极情感,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更加偏颇。
(四)就业压力和家庭因素也是促使贫困大学生陷入“心理贫困”的外在因素
市场经济的建立,竞争机制的引入,高校扩招,金融危机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就业不是扶贫,希望用人单位降低门槛,给贫困生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不现实,加上社会机制不够完善,在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中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许多贫困大学生看到社会办事靠关系、走后门,担心自己是否能真正被择优录用,能否找一个对口、满意的工作,担心“毕业即失业”,感到前途渺茫。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贫困生会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心理失衡,从而引起情感焦虑。
不良的家庭关系对贫困大学生的情绪也容易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气氛沉闷呆板、情感表达程度很低的家庭,其孩子受压抑,性格容易向孤僻、自卑、胆小的方向发展;而家庭气氛动荡不稳定、矛盾冲突多,其孩子的自尊心常常受到极大的伤害,性格也易向暴怒、厌世、自卑方向发展,这些不良的性格特征使贫困大学生在应对环境的变化中易出现各种心理障碍。
五、结语
对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成因的思考,有助于今后在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以及资助工作中方面的研究。对于如何应对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完善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则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谭向阳.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05(7).
[2]邢佰英.八成贫困生相信上大学可以改变命运[N].中国青年报,2006-07-17.
[3]王玉清,王国华,王宗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与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3(10).
[4]王德强.高等职业学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2001(3).
作者简介:朱宏炜(1981-),男,江苏无锡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辅导员。
【关键词】心理健康;贫困生;高职院校
一、概述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弱势群体,近年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揪心、高校担心、学生忧心的社会性问题,甚至影响了当前高校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和高校长期稳定发展的大局。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切实帮助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使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国务院于2009年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于2005年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2002年9月,无锡锡山广播电视大学和无锡无线电工业学校合并成立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并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现在校学生已近13000人。由于招生地域、专业设置等原因,我校学生有一部分来自江苏北部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学生家庭情况较为复杂,贫困生比例较大,因此,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很为我校关注。
二、我校贫困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随着我校师资力量的不断壮大,学校的招生人数也在在增长,贫困生的绝对数量和比例大大提高,贫困生问题已经是关系到我校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建立了贫困生档案。从辅导员入手,学生个人申请,贫困证明、班级评议全面而动态的了解贫困生的情况,以保证贫困生的认定。从材料来看贫困生86%来自江苏北部城市,其中90%出自农村。从贫困生的贫困原因来看,主要有四种:一是纯农户、多子女、人均年收入低;二是家庭成员因病致贫;三是家庭突遭不幸变故;四是孤儿或单亲家庭。鉴于此,很多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这都对我们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和极大的挑战,也驱动我们必须努力完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三、我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据本次问卷调查,进入我校后有大部分贫困生能够很快适应学习环境,并且积极的投入学习中,目标明确。有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处于经济拮据的巨大压力下心灵上都会罩着一定的阴影,导致性格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具体表象如下:
自卑感。在校园集体生活中,贫困大学生与其他生活富裕的学生朝夕相处,日常生活消费的反差巨大,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同学间不经意的一句玩笑,都会深深地刺伤他们的心灵,强烈的自尊渴望与脆弱的情绪情感相交织,无形中加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有的人因此而常常感到自卑、压抑;有的人对自己勤工助学劳动持鄙视的态度,自己虽然学习比较努力,但往往事倍功半,总感到自己笨,处处低人一等;有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态度,总觉得自己办事能力很差,等等。
愧疚感。贫困大学生有的父母积劳成疾,体弱多病;有的兄妹辍学或外出打工;有的是全家节衣缩食,等等。贫困生们因此而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为自己不能自立而苦恼,不能为家庭、父母、学校减少压力而焦虑,生活在一种自责、愧疚的心理状态中。
无奈感。面对现实生活中巨大的困难,不少贫困生表现出气馁和无奈。对于经济和学业上的双重压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失去了应有的青春活力,顯得优柔寡断,心智不能集中。有的因经济困难,导致心情压抑,影响学业;有的时常感到做事心有余而力不足,等等。
四、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原因
贫困大学生形成“心理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种原因又相互作用,交互影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困难是导致贫困大学生陷入“心理贫困”的最主要因素
自国家实行高校高收费标准以来,高校贫困生在高校中的比例日趋增长,他们又多数来自地域偏远或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多数家庭没有固定收入,少数贫困生是由于家庭的特殊变故(如单亲、孤儿、重病、灾害等)。考取大学后,尽管学校及社会各界采取了各种措施,为贫困生提供了部分经济上的救助、帮扶,然而贫困生的“心灵”贫困并没有消除。据某大学对在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的调查显示,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巨额的学费已让多数贫困大学生望费兴叹,加上绝大多数大学设在大中城市,有着浓厚的城市色彩,贫困大学生要适应大学生活,就要逐渐融入城市习惯,这对那些穷于吃饱穿暖的贫困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长期处于巨大经济压力下,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将自我封闭起来,造成心理脆弱、敏感、焦虑、嫉妒等不良的心理体验,慢慢地陷入到“心理贫困”状态中。
(二)社会文化中的不良风气也是造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个体也属于社会的人,大学并非世外桃源,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也使得高校不再是一片净土。在西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为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似乎有了钱就有一切,贫困大学生中原始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等优秀品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贫困大学生身上蕴藏着的积极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侵略和撞击。[3]“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错误思潮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导致心理极度失衡,诱发改贫困生产生了“仇富”、“敌富”的心态,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尚、爱心不大方、生活太寒酸,他们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进而产生了防卫反应、敌对心态,影响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出现精神和心理疾病。
(三)资助工作中一些不当做法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贫困”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贫困生的就学和生活,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和高校也相应采取了各种措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奖、贷、助、补、减、勤”和“绿色通道”等方面的资助体系,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大学生活,但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一些贫困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心理上遭受了挫折,挫伤了自尊心,感到自己是在接受“施舍”。一些机构或高校本身,或是为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达到自身的宣传效果,或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采取了“公示”、“合影”、“上台感言”、“写感谢信”等做法,加剧了贫困生自身的自卑心理和沮丧、抑郁、嫉妒等消极情感,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更加偏颇。
(四)就业压力和家庭因素也是促使贫困大学生陷入“心理贫困”的外在因素
市场经济的建立,竞争机制的引入,高校扩招,金融危机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就业不是扶贫,希望用人单位降低门槛,给贫困生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不现实,加上社会机制不够完善,在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中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许多贫困大学生看到社会办事靠关系、走后门,担心自己是否能真正被择优录用,能否找一个对口、满意的工作,担心“毕业即失业”,感到前途渺茫。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贫困生会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心理失衡,从而引起情感焦虑。
不良的家庭关系对贫困大学生的情绪也容易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气氛沉闷呆板、情感表达程度很低的家庭,其孩子受压抑,性格容易向孤僻、自卑、胆小的方向发展;而家庭气氛动荡不稳定、矛盾冲突多,其孩子的自尊心常常受到极大的伤害,性格也易向暴怒、厌世、自卑方向发展,这些不良的性格特征使贫困大学生在应对环境的变化中易出现各种心理障碍。
五、结语
对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成因的思考,有助于今后在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以及资助工作中方面的研究。对于如何应对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完善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则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谭向阳.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05(7).
[2]邢佰英.八成贫困生相信上大学可以改变命运[N].中国青年报,2006-07-17.
[3]王玉清,王国华,王宗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与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3(10).
[4]王德强.高等职业学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2001(3).
作者简介:朱宏炜(1981-),男,江苏无锡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