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教材中越来越多的文言文,促使我好好反思:以后的文言文的课堂该怎么上?我该用什么来实现高效的文言文教学?
一、教文言文要“见言”,并且要适度把握“言”的度
文言文的“言”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现在一些老师的理解非常狭窄。那么,什么是文言文的“言”?广义地来理解,文言文中的“言”是指:虚实词的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等。文言文的“言”的教学,有很多层次和方面,其中就包括虚实词的积累。实词积累贵在多义的累积;虚词贵在反复语气和用法。让初中学生懂一点,学习效率可能高一点。在本次听课的过程中,所有讲文言文的老师都涉及了“言”的相关知识,只不过教师把握的度不一样。有些教师采用一些教育学手段,把化了妆的礼物(知识)给了学生,让他们欣然接受。这种以儿童的方式学习文言文的形式,得到了专家一致的好评。有些教师只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只解决疑难之处,其余不再涉及。这种轻“言”的处理方式是我不认同的,认为丢掉了文言文的根本。
其实,我们如此强调文言文的“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文言的语感培养。应该说,语感是文言文的“言”的最高层面。更多的时候,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语感的形成。语感的形成,就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形成。
二、掌握文言文自身的诵读方法、解读方法
文言文有它的特点。那么,如何读出文言文的节奏之美、语气之美、动态之美,从而体会文言文诵读的韵味?在本次听课中,很多老师都采取了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例如在《蒹葭》中老师让学生配乐诵读,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教师范读,然后再让学生尝试读出自己的风格;在《富貴不能淫》中,教师的范读让学生正音、断句。这些都促进了学生对于文言文文意的理解和把握。再有,如果教师能够结合“文”的特点去设计朗读,那么会更加出彩。例如《孟子二章》是议论性文章,就要读得严谨,层次分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事性的特点不容忽视,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故事”的味道,引导学生讲这个故事,这就把这篇文言文的节奏、语气、动态等综合运用起来进行诵读,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因此,“读”是重中之重。
三、“见言”又见“文”,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在平时的上课听课过程中,我发现讲授文言文课程的老师都能从文的角度出发,着眼于整体把握文本,关注文本内部结构,这样的课堂设计往往更能让学生学得快乐,课堂的参与度就高。但想想,我们在更多的日常教学中,即那些没有被放大的日常课堂中,却常常是按照惯性教学,仅仅从“言”的知识角度进行传授,进行所谓的“串讲”。稍好一点的是能在讲“言”的过程中稍稍兼顾一下“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少教师有一种观念,认为全部扫清了“言”的障碍是理解“文”的前提,而且凭借“先见”认为,当年我们中学时代,文言文不就是这样学的吗?甚至认为,只要解决了“言”,就可以应付考试了。于是乎,文言文教学差不多变成了古汉语知识教学,忽略了“体裁”特点,即“见言不见文”。
见“言”不见“文”式的古汉语教学,使得文言文留给学生的永远只是关于字、词和句的琐碎知识,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人为地拉大了文言文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学生就是去学,也是为了考分硬着头皮、耐着性子去学。因此,在以后的文言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文本“文”的特点,从文本体裁出发,知道文本中的人物,了解文本的情节,学会用教现代文的思路来教学生学习文言文,也就是平时所倡导的“古文今教”。
总之,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以学“文”带动习“言”。一曰“诵读”;二曰“观其大略”;三曰“不求甚解”。特别是“诵读”,对理解“文”、感知“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教文言文要“见言”,并且要适度把握“言”的度
文言文的“言”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现在一些老师的理解非常狭窄。那么,什么是文言文的“言”?广义地来理解,文言文中的“言”是指:虚实词的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等。文言文的“言”的教学,有很多层次和方面,其中就包括虚实词的积累。实词积累贵在多义的累积;虚词贵在反复语气和用法。让初中学生懂一点,学习效率可能高一点。在本次听课的过程中,所有讲文言文的老师都涉及了“言”的相关知识,只不过教师把握的度不一样。有些教师采用一些教育学手段,把化了妆的礼物(知识)给了学生,让他们欣然接受。这种以儿童的方式学习文言文的形式,得到了专家一致的好评。有些教师只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只解决疑难之处,其余不再涉及。这种轻“言”的处理方式是我不认同的,认为丢掉了文言文的根本。
其实,我们如此强调文言文的“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文言的语感培养。应该说,语感是文言文的“言”的最高层面。更多的时候,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语感的形成。语感的形成,就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形成。
二、掌握文言文自身的诵读方法、解读方法
文言文有它的特点。那么,如何读出文言文的节奏之美、语气之美、动态之美,从而体会文言文诵读的韵味?在本次听课中,很多老师都采取了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例如在《蒹葭》中老师让学生配乐诵读,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教师范读,然后再让学生尝试读出自己的风格;在《富貴不能淫》中,教师的范读让学生正音、断句。这些都促进了学生对于文言文文意的理解和把握。再有,如果教师能够结合“文”的特点去设计朗读,那么会更加出彩。例如《孟子二章》是议论性文章,就要读得严谨,层次分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事性的特点不容忽视,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故事”的味道,引导学生讲这个故事,这就把这篇文言文的节奏、语气、动态等综合运用起来进行诵读,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因此,“读”是重中之重。
三、“见言”又见“文”,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在平时的上课听课过程中,我发现讲授文言文课程的老师都能从文的角度出发,着眼于整体把握文本,关注文本内部结构,这样的课堂设计往往更能让学生学得快乐,课堂的参与度就高。但想想,我们在更多的日常教学中,即那些没有被放大的日常课堂中,却常常是按照惯性教学,仅仅从“言”的知识角度进行传授,进行所谓的“串讲”。稍好一点的是能在讲“言”的过程中稍稍兼顾一下“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少教师有一种观念,认为全部扫清了“言”的障碍是理解“文”的前提,而且凭借“先见”认为,当年我们中学时代,文言文不就是这样学的吗?甚至认为,只要解决了“言”,就可以应付考试了。于是乎,文言文教学差不多变成了古汉语知识教学,忽略了“体裁”特点,即“见言不见文”。
见“言”不见“文”式的古汉语教学,使得文言文留给学生的永远只是关于字、词和句的琐碎知识,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人为地拉大了文言文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学生就是去学,也是为了考分硬着头皮、耐着性子去学。因此,在以后的文言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文本“文”的特点,从文本体裁出发,知道文本中的人物,了解文本的情节,学会用教现代文的思路来教学生学习文言文,也就是平时所倡导的“古文今教”。
总之,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以学“文”带动习“言”。一曰“诵读”;二曰“观其大略”;三曰“不求甚解”。特别是“诵读”,对理解“文”、感知“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