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信息技术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一、运用信息技术,从兴趣出发,借助范例,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
例如:在介绍《长江》一课的课前2分钟,可以播放长江的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当讲到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对人类有什么影响时,可以播放一些河流和湖泊图片,启发学生讨论。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兼顾全面,因材施教。
如在讲授“长江水系为什么容易发生水灾”时,课件展示长江地区所处的干湿状况、支流、植被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等,站在学生的角度,利用课件精心设计和设置疑难问题,以便学生模仿学习和教会学生学问的技巧和方法。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学科,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教学中利用网络链接,能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时政热点、焦点问题,如台湾问题、西部开发、WTO等,激发学生学问的欲望,引发他们提出问题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运用信息技术技术,可以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介绍我国长江中游和下游的洪水原因时,它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我们可以用信息技术展示出长江水系图,用闪烁的方法显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即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教师很容易给学生介绍清楚,在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主要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河水猛涨,就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另外再插入一些近年来上中游山区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的影视片段去启发学生,它是使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另一主要原因。信息技术的运用,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学生也可以分析出为什么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是由于地面流水不能汇入河道,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又能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五、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例如:在介绍京杭大运河时,用重新着色、闪亮来突出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县,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配以闪烁五大水系),这样就可以克服传统地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在介绍长江流域有哪些主要支流时,用闪烁来突出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的位置。介绍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也可以闪烁出宜昌和湖口所在的位置。这样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概念。
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充实地理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宝库,它为地理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网上某些社会新闻,是我们地理教师向学生及时传授地理研究新成果、地理新现象以及地理新闻的重要来源,同时更是学生自学地理知识的最好素材;各种各样的科技论文和详实具体的数据、图像,是提供给我们的最好的借鉴材料;世界各大网站的地理资料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试题、课件等等,更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良好资源。
七、地理课堂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更多地将目光聚焦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就独放光彩。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中,主体能力是指学习者主体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有效完成活动、任务和掌握知识、技能的一种主观条件。主体能力是从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如杜威所提倡的“做中学”,只有认知主体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经过不断的选择和磨练,获取知识,提高主体能力。
以上是我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认识,虽然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也应注意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和教师相比,信息技术教学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即使信息技术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必定会注入新的活力。
一、运用信息技术,从兴趣出发,借助范例,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
例如:在介绍《长江》一课的课前2分钟,可以播放长江的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当讲到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对人类有什么影响时,可以播放一些河流和湖泊图片,启发学生讨论。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兼顾全面,因材施教。
如在讲授“长江水系为什么容易发生水灾”时,课件展示长江地区所处的干湿状况、支流、植被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等,站在学生的角度,利用课件精心设计和设置疑难问题,以便学生模仿学习和教会学生学问的技巧和方法。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学科,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教学中利用网络链接,能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时政热点、焦点问题,如台湾问题、西部开发、WTO等,激发学生学问的欲望,引发他们提出问题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运用信息技术技术,可以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介绍我国长江中游和下游的洪水原因时,它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我们可以用信息技术展示出长江水系图,用闪烁的方法显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即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教师很容易给学生介绍清楚,在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主要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河水猛涨,就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另外再插入一些近年来上中游山区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的影视片段去启发学生,它是使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另一主要原因。信息技术的运用,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学生也可以分析出为什么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是由于地面流水不能汇入河道,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又能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五、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例如:在介绍京杭大运河时,用重新着色、闪亮来突出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县,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配以闪烁五大水系),这样就可以克服传统地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在介绍长江流域有哪些主要支流时,用闪烁来突出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的位置。介绍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也可以闪烁出宜昌和湖口所在的位置。这样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概念。
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充实地理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宝库,它为地理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网上某些社会新闻,是我们地理教师向学生及时传授地理研究新成果、地理新现象以及地理新闻的重要来源,同时更是学生自学地理知识的最好素材;各种各样的科技论文和详实具体的数据、图像,是提供给我们的最好的借鉴材料;世界各大网站的地理资料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试题、课件等等,更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良好资源。
七、地理课堂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更多地将目光聚焦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就独放光彩。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中,主体能力是指学习者主体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有效完成活动、任务和掌握知识、技能的一种主观条件。主体能力是从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如杜威所提倡的“做中学”,只有认知主体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经过不断的选择和磨练,获取知识,提高主体能力。
以上是我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认识,虽然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也应注意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和教师相比,信息技术教学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即使信息技术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必定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