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优化教学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x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复杂性,而各个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对学生的逻辑性思维以及空间思维等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学好数学,便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具体论述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思维能力不强以及问题意识淡薄.要想改变这样的学习现状,便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保障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1].
  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将直接影响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设置不同问题,进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发学生思考,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在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梯度性,即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现状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如此才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進行“频率”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如下题目:春运前,某车站为提前了解旅客的购票需求,随机对100名旅客进行了抽样调查,下表为100名旅客抽样调查结果的频率分布表,其中t表示旅客在售票窗口排队到买到所需车票所用时间.
  分组频数频率
  一组0≤t<500
  二组5≤t<10101.10
  三组10≤t<1510
  四组15≤t<200.50
  五组20≤t≤25300.30
  合计1001001.00
  随后,教师再结合题目内容设置下列几个问题:
  (1)在这次抽样调查过程中,所有样本的容量为多少?
  (2)根据整个表内的分组数据,将空白的表格数据补充完整.
  (3)分析哪一个组的平均数据更加接近旅客购票的平均用时?
  (4)如果根据情况增加一个窗口,便能够将旅客的购票时间缩短5分钟,这样为了让旅客购票的时间低于10分钟,则需要增加多少个售票窗口呢?
  上述问题中,关于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很容易算出来,所以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可以很快得出答案.第二个问题如果在第一个问题基础上进行解答,也能够很快得出来.但是,第三个和第四个问题在解答过程中,由于给出的是一种假设的问题情境,所以便需要学生开动自己的脑筋,将旅客购票的平均时间设置为未知量,从而非常准确地得出答案.
  二、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过程中,主要强调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因此,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便需要教师真正做好一位引导者,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2].
  例如,在学习“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这节内容时,教师可先提出“椭圆的定义是什么?”并要求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准备好纸板、细绳和两枚图钉;再让学生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自主动手操作,即将细绳的两端固定在两个点上,通过拉扯细绳来观察移动的轨迹.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出椭圆的定义,有效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然而,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有效结合起来是最好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来解答自己生活中存在的疑问,这样便能够有效达到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3].
  例如,在学习“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时,教师则可以合理地将实际生活有效联系起来.如,有甲、乙两个工厂,甲厂位于一直线河岸的岸边的A处,而乙厂与甲厂在河的同侧,乙厂位于离河岸40 km的B处,乙厂到河岸的垂足D与A相距50 km,如果两厂在这个河岸边上共同修建一个供水站C,而供水站到甲厂和乙厂的水管费用分别为每千米3a元和5a元,试问将供水站C修建在哪个位置最节省水管的费用?通过设计这种与我们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逐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4].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质疑氛围,促使学生在良好的问题氛围中主动进行探索,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兴贵.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50):236-237.
  [2]张红光.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5(05):118-119.
  [3]冯妍.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管窥[J].科技视界,2015(09):158,199.
  [4]高延超.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54-55.
其他文献
【摘要】在研究函数特性时,往往需要知道函数的直观图像,利用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可以绘制出函数较为精细的图像.本文以三次函数为例,运用导数的知识来研究一般的三次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曲线的凹凸性和拐点等问题,并综合利用这些知识绘制了三次函数的图像,为进一步描绘高次函数的图像找到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导数;三次函数;函数图像  导数是近代数学的重要基础,是微积分的初步知识,是联系初、高等数学的
【摘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五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数学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新课程提供的教材内容多而课时又不够,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等.这些问题成为继续推行新课改的绊脚石,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好才能继续深化新课程改革.本文正是基于此,对一些中小学进行调查研究,对以上问题给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摘要】 在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阶段,应用题的教学是满足教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在理解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上对学生进行培养,而且还能够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和初步形成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主要通过一些例子来阐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列方程;应用题;有效策略  列方程解应用题
【摘要】当前新课程改革已成为新时期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途径.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紧紧抓住课改的精神要义、有效教学的内在本质,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科学组织教学环节和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推动学生主体的“学”与教师指导的“教”二者之间的活动互惠共赢,共同发展.本文作者结合新课改教学要求,抓住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质”.从四个方面就做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这一课题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高等代数是我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和统计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中国民航大学的校级精品课程,课程归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高等代数教学质量的提高事关学生的后继课程的学习以及信息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质量.为了提高高等代数的教学质量,高等代数课程组的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我们的举措是“精讲多练、精心辅导、学法指导、思想渗透、引导应用”.这一举措分三个层次.  精讲多练是提高高等代数教学质量的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深入践行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积极探究中掌握数学知识.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的优化设计,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让学生被教学内容所吸引,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实现高效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学习兴趣;主动性  在小学数学教
【摘要】 将数学模型思想合理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这对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数学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笔者着重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琢磨;建模;感悟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之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模型思想指导学生学习. 其中,不同年级的学生、
【摘要】平面几何对中学生来说感到很难,会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乏味,产生畏惧心理.我们教师要让学生认为几何并不是那么抽象的不能理解,它是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这样学生对学习几何才会产生兴趣,最终使学生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平面几何;培养兴趣;解析能力  平面几何对中学生来说感到很难,会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乏味,产生畏惧心理.这主要是因为平面几何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内容,它讲解几何语言的理解
一、案例背景  高中数学的复习课一直来大都是教师罗列知识点,精选例题,教师大讲特讲.对学生而言,感受到的是教师对知识驾驭的高潮能力, 展示的是教师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然而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要教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育家的告诫下,例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
高中数学的教与学离不开解题,但题不在多,而在于让学生“学一题,触一类,通一片”;“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的教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一道门,把学生引入到一个完整的理论区域”(数学家波利亚).教师在解题教学中,理应科学、合理地设计一系列问题,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问题串”,从本质上去引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