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画心声亦见真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zr2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叔同和韩偓都生于乱世,早年诗歌多温词婉语,中年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诗歌开始关注现实,趋于平易。本文通过两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创作历程、思想内容等几方面分析比较两人诗歌的异同。
  关键词:末世思想;忧患意识;创作历程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我国近代文化的先驱人物,在近现代文学史和佛学史上,做过开创性贡献。李叔同有深厚的国学基础,又曾经留学东瀛,他在美术、音乐、话剧、文学、书法、篆刻等诸多领域都取得瞩目的成就。诗风早年多温词婉语,述说男女情愫,近似香艳之作,庚子之变后,诗风开始变化,以浓重的笔墨,书写家国之哀。韩偓生逢乱世,是晚唐五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著有《香奁集》,沿袭了南朝梁后期宫体诗的绮丽浓艳,进一步发展了中唐以后“元轻白俗”的写作风格,反映了唐代末年浮躁奢靡的社会风气,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争议。
  韩偓是李叔同自幼即喜爱的一位诗人,出家数十年后,已是佛门高僧的李叔同还与他有一段文字渊源。韩偓与李叔同有着颇为相似的人生历程,他们都在各自所处时代的文学转换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叔同和韩偓都生于乱世,连年战乱使得国家四分五裂,文人的心理负担沉重,他们的思想有着共通之处:
  一、乱世多元化的思想
  乱世纲纪衰退,主流意识形态崩溃,各种思想应运而起,不受拘束。李叔同出生于内忧外患的清朝末年,早年生活优裕,父亲去世之后,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后陪母亲南迁上海,这是一个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百日维新、庚子之变、辛亥革命,时局的风云变幻都冲击着他的内心。在上海,李叔同亲身体验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他的文化结构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儒家文化,这是他的文艺创作之源泉;二是新学民主文化的影响,这是他文学思想转变的催化剂;三是留日其间洋文化的熏陶,这是其文艺思想的定型和沉淀期。多样化的文化交织起来,促成了他“悲欣交集”的一生,其一生可以说是时代的缩影。
  韩偓字致尧,小名冬郎,字号玉樵山人,京兆万年人。他不仅是出色的诗人,也是晚唐名臣,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谏议大夫、兵部侍郎等职,是唐昭宗最亲近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后因受到权臣排挤而被贬谪为濮州司马。朱温篡唐称帝,改元建梁后,韩偓携其家眷南下福建,辗转流离度过余生。韩偓生活的唐晚期,大唐王朝盛世不再,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皇权落榜、朋党之争,社会混乱不堪。自从武宗灭佛后,宣、懿二帝再次佞佛,遂使唐末三教再现冲突。尊佛与反佛,尊儒与反儒等各种思想都自由抒发,表现在文学上就是“俗”化特征很明显,区别中唐及晚唐前期文学,韩偓的早期创作就是这种世俗化社会风气的反映。
  二、个性的爆发与张扬
  社会瓦解之时,人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李叔同早年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南下到上海,融入到当地文艺圈内,加入“文社”,成为“天涯五友”之一。这时他的作品多是唱和之作,加之与歌姬交往密切,诗风中透出浓郁的香艳气息,多含调侃嬉戏之情。韩偓所处的唐末期诗坛,颓靡之风大炽,哀婉萧瑟气氛成为诗歌创作主流,诗人多吟咏三类题材:历史、自然与情爱。韩偓浓郁艳丽的“香奁体”诗风,是晚唐社会风气的反映。《旧唐书•穆宗纪》这样说:“国家自天宝之后,风俗奢靡,宴席以喧哗沉湎为乐。而居重位、秉大权者,尤杂据肆于公吏之间,曾无愧耻。公私相效,渐以成俗。”李叔同和韩偓早期的“香奁”之作,都是对世俗化社会风气的迎合。
  赫黎胥说过,人的生活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的,一方面是伦理的。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各种纲纪紧紧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个性受到压抑,人性服从于伦理。乱世之时,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主人翁意识才被释放出来,人开始觉醒。刺世嫉邪者、淡然处世着皆有之。社会的混乱让他们束手无策之余开始沉湎于酒色,艳情文学开始繁荣,甚至走向极端淫艳之风。
  三、深重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中国文人中普遍存在的社会责任感,反映在文学创作中便是强烈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1900年庚子之变后,李叔同诗风开始转变,北上探亲之时一阕《南浦月》透露出他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杨柳无情,丝丝化作愁千缕。惺忪如许,萦起心头绪。谁道销魂,尽是无凭据。离亭外,一帆风雨,只有人归去。
  沿岸凋敝之景都让李叔同触目惊心,时过境迁之痛始终让他无法释怀。李叔同这次回天津故地,所见所闻,都凝成力透纸背的文字,题曰《辛丑北征泪墨》,山河破碎的沉重之殇都化在了他哀戚悲愤的心境之中。在《遇风愁不成寐》中,他悲愤的写道“烛尽难寻梦,春寒况五更。马嘶残月坠,笳鼓万军营。”作者愤怒之声溢于言表,对于世事的不满,通过“烛尽”、“春寒”、“马嘶”、“残月”等一系列灰暗冷意象表现出来。《赠津中同人》千秋功罪公评在,我本红羊劫外身。自分聪明原有限,羞将事后论旁人。李叔同还将《辛丑北征泪墨》中的诗词作品另行辑出,寄给天津的赵幼梅先生。赵获读后,写有如下题词:
  神鞭鞭日驹轮驰,昨犹绿发今日须。景光爱惜恒欷散,矧值红羊遭劫时。与子期年常别离,乱后握手心神恰;又从邮筒寄此词,是泪是墨何淋漓。雨窗展诵涕泗垂,檐滴声声如唱随,呜呼吾意俦谁知!
  李叔同诗中亦有“我本红羊劫外身”(《赠津中同人》)之句。古人迷信,以丙午、丁未两年为国家发生灾祸的年份。丙、丁为火,色红,未为羊,因称国家大乱为“红羊劫”。叔同作《辛丑北征泪墨》,赵为之题词,在国家遭逢八国联军入侵之后,故有“我本红羊劫外身”、“矧值红羊遭劫时”等诗句。
  韩偓在朝廷供职期间写下了很多反映政治动乱的诗,如《乱后却至近甸有感》。
  狂童容易犯金门,比屋齐人作旅魂。夜户不扃生茂草,春渠自溢浸荒园。关中忽见屯边卒,塞外翻闻有汉村。堪恨无情清渭水,渺茫依旧绕秦原。
  “容易犯金门”写出了当时朝廷的软弱,已经没有能力抵御“狂童”的暴乱。“比屋齐人作旅魂”指唐昭宗匆忙出逃的狼狈之景,“夜户不扃”、“浸荒园”写逃亡后的衰败景象,只有渭水亦然在流淌,诗歌描绘出兵乱后长安的凋零之象,笔风沉郁黯淡。
  韩偓诗歌的忧患意识也体现在他的流寓诗歌中,政治生涯的结束和流亡生涯的开始都标志着韩偓诗风的转变——从香艳绮丽转向沧桑哀怨。被贬谪期间,他的心情可用其一句诗来形容“四序风光总是愁”(《家书后批二十八字》)。述志之作占据了重要地位,借以表达生不逢时的愤慨。如《宝剑》:“困极还应有甚通,难将粪壤掩神踪。斗间紫气分明后,擘地成川看化龙”。诗人以“宝剑”比喻自己,待时而出。此时他的作品中还有浓重的政治意味,《疏雨》:“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在这首诗歌中,诗人通过对雨中景色的描写,表达出自己的“济世”之志。
  李叔同与韩偓都曾亲历战乱,乱离漂泊,也都曾在科举中蹭蹬,或醉眠花间,或隐逸自给,甚至皈依宗教,命运多舛的人生遭遇,都在他们的心中形成深沉的悲剧意识甚至绝望意识,这些都反映在他们的诗文创作中。
  声色耳目之娱是古代文人消解内心苦闷,获得心理补偿的重要方式,而每一朝代的末年,由于纲政散乱,传统思想受到冲击,广大寒士文人被上层政治边缘化,科举失利,人生价值得不到体现,于是便开始转向世俗化的享乐人生。他们流连于花前月下,自斟自酌,以此来填补空虚失落的心灵。李叔同和韩偓都有过科举失利的挫败感,所以他们从创作历程到写作风格都有相似之处:
  1、创作历程——绚烂至极归于平淡
  李叔同早年经常出入舞榭楼台秦楼楚馆中,并与多名歌姬成为知己,由此也写下了很多温辞软语之作。如“痴魂销一捻,愿作穿花蝶”(《菩萨蛮•忆杨翠喜》),“如何十里章台路,只有花枝不解愁”(《李庐诗钟•赠李苹香》)等诸如此类的作品,隐约可见“香奁体”之痕迹。与其相同,韩偓在科举登第之前,也创作了数量可观的艳情诗,并辑成《香奁集》,备受后人争议。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他们又都开始面对现实,一改往日诗歌的喧嚣与浮躁,写下很多反映时代的悲歌。
  2、诗歌内容——悲情和爱国意识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李叔同留学东瀛写下了荡气回肠的《金缕曲•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
  “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枝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娑婆世界有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漛情不断淞波溜。恨年来絮飘萍泊,遮难回首。二十文章尺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
  抒发自己理想被击碎的愤懑。辛亥革命后,感于革命的洗礼,他写下了《满江红——民国肇造填满江红志感》:
  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成精卫鸟,血华溅作红心草。看如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整首词词风慷慨激昂,感人肺腑,表现了对民国成立欢愉之情和为之奋斗的决心。
  韩偓入仕后的诗歌也无不充满着对朝政的担忧和对强权者的痛恨,这种感情甚至在他被贬谪到闽南后一直存于心中,不能释然。906年,唐昭宗被杀,唐朝名存实亡,韩偓写下《故都》一诗“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掩鼻计成终不觉,冯欢无路学鸣鸡”,诗人遥想发生在故都的弑君惨象,衰败的城池,心中悲痛万分,对篡逆者的狠辣手段表示愤怒,并未自己无力扶持社稷而痛苦不堪,读之令人心酸。
  综上所述,李叔同和韩偓都出生在末世,早期都曾出入于楼台舞榭中,写过淫靡浮艳,华词丽藻的“香奁体”诗作,而到中年后,却步入另外一个人生世界。元好问在《论事三十首》中曾说到“心画心声总失真”,确实,在李叔同与韩偓身上,出世与入世,人生的体验是如此的矛盾,其实,只有在充分体验了世间种种之后,才会对世俗生活起厌心。正如李叔同和韩偓洒脱不羁的年轻时代,早年的“心画心声”正好诠释了生命发展的路径。从这个角度而言,红尘之情对于后来的人生道路,确实有着独特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峋,《旧唐书》[M],中华书局,2000。
  [2]陈继龙,《韩诗注:卷二》[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3]吴可为著《古道长亭——李叔同传》[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5。
  [4]韩怡星《韩偓其人其诗》[D],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2004。
  [5]宗瑞冰《韩偓诗歌艺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三峡移民为背景,以重庆市奉节县、云阳县、库区、万州区、忠县、涪陵区等几个区县方言为重点考察对象,描述了重庆市范围内的库区方言的语音特点。本文主要从声母,韵母及声调三个方面对库区方言进行描述。  关键词:普通话;三峡库区;方言    “傲然屹立的三峡大坝,物理构成是坚不可摧的钢筋混凝土,精神基石则是百万移民的无私奉献。”谨以此文献给我因三峡移民而背井离乡的父老乡亲。  长江三峡库区位于北
期刊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体现了企业的经营哲学和价值理念,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企业社会贡任既是企业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构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    企业是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出现了商品经济之后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运用现代技术从事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经济活动,并
期刊
摘要:自“05方案”实施将以前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程合并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一门课程(以下简称《概论》课程)以来,如何将党的理论创新的成果与《概论》课程紧密结合起来,以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生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与《概论》课程开放性特点的内
期刊
摘要: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之后,蒋介石对台湾进行党国一体的威权统治,但随着经济政治发展,民主的呼声逐渐高涨,当局开始逐步进行政治改革,台湾进入重要的政治转型期,其政党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试图阐述台湾当局不同时期对台政党体制改造的历史演变,并分析其中原因,最后预测台湾政党政治生态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台湾;政党政治;演变;走向    一、台湾政党制度的演变脉络  自1949年国民党败退
期刊
摘要: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发展,金融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西方国家金融业的营销技术发展已日趋规范化、全能化、网络化和创新化。而我国金融营销由于起步较晚,尚存在很多问题,改变以往陈旧的观念以及传统的金融营销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金融营销的现状,然后针对金融营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金融营销的创新策略,包括观念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网络营销创新等。  关键词:金融营销;营销策略;创新营销 
期刊
医疗保障系统乃是一国社会维稳工作的之重,是经济顺利发展的前提,直接决定了公民个体的生存权质量的问题,历来在美国政要工作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该系统发展的方向与状态却往往不随人意,本文即从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来探讨其存在的问题的背景,以之达到对我国国内类似问题的深层体悟。  一、文化传统与政治导向  美国是一仅有百年历史的移民国家,就其主流文化而言,本土的文化传统影响微乎其微。因此个人主
期刊
摘要:大九州四海学说自产生以后便被中国人广泛认可,历史上的四海中的东、南、北海人们容易接受,但是西海到底存不存在?在哪里?历史上有无记载?本文主要是通过一些历史资料来考证西海郡的发展变迁过程,来说明中国人眼中的西海,表明中国人的特殊海洋观念。  关键词:九州四海;西海;西海郡    自从战国时期邹衍学说产生,到秦汉时大行于天下,五德终始说与大九州四海说便被人们传诵不歇,阴阳五行与谶纬学说都是受驺衍
期刊
摘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着力在学习架构、学习格局、学习渠道、学习体系等方面,全面推进,整体升级。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系统推进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的鲜明特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体现系统性原则,系统推进,全面加强。  一、着力建立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党组织多层次的学习架构  发挥党员“主学”
期刊
摘要:李渔的《无声戏》、《十二楼》是明末清初的拟话本小说的代表作,其中展示了李渔(作者)作为叙事者强烈的主观干预性,着重从入话和篇尾的个性论说,正话的干预叙说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中人物的扁平型和情节的随意性更突出了这种主观干预。  关键词:主观干预;扁平性;随意性    明末清初是话本小说创作个性焕发的时代,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在作品中渗透着强烈的主观干预性,这一方面固然同明中期以来的个性解放思潮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行政消耗性经费开支现状及其原因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标准限额管理、预算单列管理、货币化支付管理和推广使用公务卡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军队财务;行政消耗性经费;管理措施    行政消耗性经费管理控制难是我军财务管理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加强行政消耗性经管理控制,对于提高军费整体保障效益,促进依法理财以及加强部队廉政建设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行政消耗性经费支出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