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hrbsc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传统的“3+1”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了订单式性质的“3+1”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构建框架和改革保证措施。订单式“3+1”人才培养模式改善了学生管理失控以及入职后频繁跳槽的困境,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对高教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独立学院 交通运输专业 “3+1”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89-01独立学院归属于本科教育中的应用型本科,俗说三本。该层面的培养既有二本院校专业的理论基础又有高职高专院校的职业技能,深受企业欢迎。随着“3+1”人才培养模式的广泛应用,交通运输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为了让学生就业更有目的性,本文在传统的“3+1”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进一步改革,既满足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又方便学校对学生的管理。
  1 “3+1”人才培养模式的传统理解及问题
  德国“双元制”的培养模式理论,有着“3+1”人才培养模式的雏形,即将传统的“见习”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校企合作办学的职业教育模式。早在几年前就有学校提出“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学生在学校学习各门理论知识课程,第四年,在校外(企业)教学实践基地集中进行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最终达到让学生更快适应企业要求的目的。这个理解一直存在争议。传统的“3+1”人才培养模式虽说就纯理论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在试行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理论得不到及时深化
  原来穿插在教学中的社会实践一下被调整到最后一年,很多学生前面学习的理论课程到大四,相隔一段时间,学生对曾经的理论已经遗忘,达不到实践对理论的深化,以致双方脱节。
  1.2 学生难于管理
  最后一年不用进课堂,学生往往理解为“放羊”,有些学生自行联系的毕业设计单位存在任务不饱和的现象,老师无法跟随其后进行管理,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管理失控。
  1.3 入职后学生流动性过大
  我们在本院实践基地之一柳州恒达巴士汽车维修公司的一次调研中了解到,校企合作办学优势是明显的,但是在入职后学生的频繁流动让公司蒙受了一定的损失。所以传统的“3+1”实践在最后一年,学生在对企业的情感留驻方面是有差异的。
  由此我们认为,传统“3+1”的主要问题在“1”,怎样安排好这1年是我们认为的“3+1”改革的重点。
  2 “3+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优化与构建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依托柳州科技创新城市的区域优势,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性独立院校。学院交通运输专业设置与传统老牌综合性大学相比有很大的差异。鹿山学院交通运输专业以公路交通产品汽车及其保障体系(试验、检测、维修保养、营销、保险等)研究应用为主。鹿山学院作为广西独立学院的代表,实行产学结合教育。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提倡最后一年采用“订单式”培养。最重要我们所提出的1,是四年社会实践的总和时间为1年,并非所有的社会实践都放在大四最后一年。以此来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病。形成具有“订单式”培养性质的“3+1”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该模式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就是前三年,以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培养为主,社会实践基地培养为辅,理论教学按照每年修订的教学大纲进行,有跟课程相关的集体实践跟随进行,头三年可以安排社会实践基地的技术人员走进学校,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动向,让学生自己对职业有个了解。并且可以根据各企业的情况增设企业选修课,学生为此能更有目的的去学习专业知识。
  第二阶段,也就是最后一年,以用人单位培养为主,指导教师指导为辅,学生拥有双师指导,专业教育按照用人单位需求设定培养计划,一般用人单位以实训基地单位为主,学生的毕业设计及论文可以由用人单位选题或者到用人单位完成,以保证培养人才更加适应社会需要。企业制定专门的个性化培养计划,最终为企业输入精准人才,加大企业的主动性,深化校企联动效应。
  3 改革与实施保证
  首先,不断调整各类课程学分、学时比例构成表的设计,排除理论课中的上机与实验,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学时比近似3∶1,以交通运输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与检测诊断方向为例,2011年集中实践环节总学分63,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的总学分为118.5,第二课堂(主要是科技创新)总学分4,实验、实践和上机学分10.625,实践学分比例占39.7%,现有的理论与实践比例近似2∶1,还需要整合公共、基础和专业理论课课程的课时数量。保证学生素质和能力得到一定培养的基础上,社会实践对理论得到深化。
  其次,更新教学理念,理解我们提倡的“3+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我们在传统的“3+1”人才培养模式下,并非把理论和实践时间分割成两段,而是保证学生的社会实践时间加合要达到一年,以保证理论与实践教育的到位,克服传统弊病。最后一年主要以企业的定岗培养为主,企业和学校要制定对学生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确保社会实践安全进行。
  再次,扩大和深入社会实践就业基地的建设。现阶段要深化实践就业基地的合作,要继续建立有信誉和保障的就业基地,保证学生对企业信任和放心,改善学生入职后的频繁跳槽的困惑现象。
  我们在不断创新和探索“3+1”人才培养模式。鹿山学院自通过“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来,交通运输专业就业率不断攀升,加之专业本身的特色,2011届毕业生已达到100%的高就业率。
  4 结语
  高校教育改革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3+1”改革模式,不仅加深了学校、企业、学生的联动效应,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了企业的主动性,形成了独立学院的应用人才培养的自身特色,使得独立学院教育更具科学性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组.中国高等教育启思录:百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5).
  [2] 夏明忠,任迎虹.地方市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12).
  [3] 彭其渊,马驷,文超.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5-10.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实训教学的探索与分析,提出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为什么要进行实训教学,一方面是因为理论和实践不能割裂开,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中职生的基础比较差,但他们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普遍对技能操作学习感兴趣,而对单纯的理论学习感到厌烦。因此,我们必须对专业课进行实训教学,在实训教学中实现活力课堂。怎么样对农作物生产技术课进行实训教学呢?怎么才能真正做到活力课堂教学呢?
期刊
摘 要:在舞蹈普及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普高生源涌入到高校舞蹈专业课堂中,这些学生在文化课上有一定的基础优势,但是在舞蹈专业课上就显得功底较为薄弱。虽然我们针对的是普通高中生源,但追求专业的舞蹈意识,缩短他们在艺术水平中的距离,增强其舞台表演能力的层次。是以普通高中生为主体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所要解决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普通高校教育 普高生 舞蹈意识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生本教育,是最近教育界普遍倡导的理念,教师更是在这种理念指导无不尽其力而为之,然后,在实际操作中却还是不能摒弃旧的教学模式,总是在无形中将优等生与问题学生区别开来,如此,就大大的违背了生本教育。笔者在本文中就如何让问题学生在班集体中舞动起来做出了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生本教育 问题学生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
期刊
摘 要: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形势,复合图书馆的建设已成为现今图书馆建设与规划的发展方向。本文阐述了复合图书馆的定义,论证了复合图书馆内部关系,指明了复合图书馆的优势所在,分析了复合图书馆产生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并提出了复合图书馆建设与规划的措施。  关键词:传统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 复合图书馆 建设与规划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255-0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关系到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并不容乐观。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本文以贵州亚泰职业学院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和内涵为研究的主要切入点,在立足分析该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
期刊
摘 要:联合培养作为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各地方高校、科研院所内得到了广泛应用。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既满足了社会发展需要,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培养质量。本文通过阐述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情况,以期给其他同类院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方院校 研究生联合培养 实践 广西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
期刊
摘 要: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析,提出引入创业教育,扩充当前就业指导体系内涵,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推进系统,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就业问题 就业指导体系 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03-02  1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为例,列举了他们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提升履职效能的具体做法和成效,对地方高校不断加强民主监督,强化制度规范,推进管理机制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三个强化 创先争优 履职效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17-01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机电类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出发,提出了利用开放式机电综合创新实验教学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总结了综合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内容。实践表明,该实验体系有利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深入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体系 开放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
期刊
摘 要:介绍了宿迁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分级教学层次划分和教学要求、分级教学对象及选拔办法、分级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分级教学考试目标和奖励办法。提出了基于分模块分组分级法的班级划分方法和分模块分组分级定时间段排课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 分级教学 班级划分 课表编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59-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