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学习浅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er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的中学生现实状况是不喜欢文言文,《中国青年报》——调查表明: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开始排斥,尤其是文言文,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都认为这里面的东西太遥远了。
  在最近的网络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中学生是能够理性的认识文言文的地位和社会作用的,学生们都明白这是中华民族悠久、优秀文化的传承,不能够放弃,都在尽可能的去喜欢,但是现实问题非常的严峻,社会的发展趋势、现实生活人们都不再追求是否具有对古典美的审美能力,是否具有阅读、鉴赏、感悟悠久古文化的能力。用学生自己的话来反映他们的心理:"我想学,可用不上。";"文言文,是应该学习的,那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不能丢,如果连这都丢了,我们还剩下些什么,可是我曾努力去学过,但最终我放弃了。";"不是我不想学文言文,一是有点难,二是没用";"我其实很喜欢文言文,也知道对自己有好处,可是我不会花时间去专门研究,老师教一点就学一点,碰到就学,碰不到就算了。";"学了没用,我不想学,但是高考要考。"
  从许多的学生认识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文言文的作用,可是社会发展趋势让这些都变得无用。学,难于上青天;闷,苦于约束。试想,如果在高考中去掉文言文這一块,还有学生会自愿、自觉的去学习文言文吗?答案肯定是:不会。
  其实我想说文言文真的就是那么难学吗?学了就是那么无用吗?
  传统文言文教学基本是教师逐字逐句串讲,一字不漏,学生把老师讲解的内容记下来,课后背下来。这种灌输式的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不少教育学家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都发表过精辟的见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比利时教育家可乐利也形象的比喻道:"兴趣是个水闸,用它开启注意的水库。"所以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是提高文言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一、巧设导语,激起兴趣
  文言文教学应抓住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有效激发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上课就进入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能在课前精心设计导语,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导语会像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样吸引住学生,使学生破除为难情绪,产生新奇感,集中注意力。
  如:教授初中文言文《曹刿论战》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导语:"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曾经在长勺发生了一场大战,结果鲁国以少胜多打败了齐国,谁能想到鲁国的’’幕后军师’’居然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平民呢?他究竟有多高的才能呢?还是让我们共同走入古战场,洗耳倾听曹军师的高论吧!请大家先观察课文的三个自然段,比较一下哪些段落是详写,那些段落是略写?"
  又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在宋代,有这么一个人: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他很疲倦,很无辜,出汴梁、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势利的官员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可是人生的坎坷不但没有压垮他,却使他写出了千古美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记承天寺夜游》。
  在这导语设计中,教师不仅把文章的写作背景简单的融入到教学中,而且还把把苏轼的人格魅力展示出来,让学生明白不仅要学他的文章,更要学习他那不畏坎坷,勇于进取的乐观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明白,人生不是一帆风顺。有了对苏轼的敬佩,当然就有了学习的欲望,良好的开端已经在教师精心的准备下顺利开幕。
  二、讲究诵读,引发兴趣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获得牢固丰富的文言语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诵读形式,例如:集体诵读、分角色朗读、示范朗读、表演读、朗读比赛等。在读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语感,领会文章的大意。陶冶学生情操,进而提高学生的文言素养。
  诵读可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情境吟诵。
  古诗词韵律、意境感很强,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都是一首用心吟唱的歌。因此,在古诗词诵读中,我们不再单纯地向学生呈现文字,而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把文字放在画面中,同时配以与诗境、诗情相通的背景音乐。这时的古诗词,不只是文字,而是从视觉、听觉上同时作用于学生大脑的一个立体化的事物。这样一来,诗情、诗境在画面和音乐的作用下形象化、具体化了,学生反复诵读就会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轻松地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和诗的美感。这样的诵读,如同欣赏一幅画、聆听一首歌,快乐而令人陶醉。可见,在诵读中用艺术手段创设意境,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照思读。
  把内容和题材相近的两首或几首诗词放在一起对比诵读,可以提高诵读的效率,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如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白朴的《天净沙·秋》时,教师可先出示这两首词让学生诵读,然后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接着,适时引入诗人的简介及诗的背景资料。最后,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诗情。
  (三)故事引读。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一般来说,每一首古诗文都会有一个不平凡的背景和事件,将凝练、优美的诗句转换成动人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在故事的带动下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诗人的思想情怀,提高古诗文阅读的效率。
  (四)游戏诵读。
  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古诗文诵读有机地寓于游戏之中,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在跳皮筋、踢毽子、拍手歌、跳格子中边玩边跳,既能消除学习的疲劳,又能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如我校开发的"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一月梅花香又香。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你拍三,我拍三,三月桃花连十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风有意艳桃花,桃花无意惹诗情;你拍六,我拍六,六月荷花满池塘。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拍九,我拍九,九月菊花初开放。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从个人诵读到组建诵读指导团队共同诵读,从简单背诵到艺术熏陶、耳濡目染,快乐阅读的趣味性得到了很好体现。
  三、配合多媒体,提升兴趣
  在文言文教学中,只要能合理利用多媒体,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力为文言文教学所用,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拉进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可借助多媒体投放课文的同步翻译,强调重点词句,以及文言词语的归类,形象的图片,生动的flash,使教学更清晰直观,生动有趣。
  四、文化积淀,加强兴趣
  教材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名篇佳作,是前人情感的抒发、智慧的结晶。所以,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要让人文情感走进文言课堂,引起学生共鸣,培养学习兴趣,从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悠然洒脱;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欢乐"的超然物外的旷达胸襟和崇高的政治抱负;诸葛亮《出师表》中对先帝的知恩图报、对蜀汉的鞠躬尽瘁。所有这些人类最崇高的思想品质无不彰显着古人对人生、事业执着追求的人格魅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古人的这种思想、文化,激发学生学习。
  五、适时激励,发展兴趣
  教师在文言文阅读的评价过程中要对学生多鼓励,要让那些愿意花功夫学习文言文的学生尝到甜头,刺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用赞赏的话语评价学生的发言,给予学生肯定性、鼓励性评价,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报以掌声,或做出激励性评价,这些激励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评价要做到及时,公平,准确。
  如:我教完《爱莲说》一课后,还有十分钟下课,我就适时地开展背诵竞赛,限时八分钟。时间一到学生的手迅速地举起,我就当场表扬了几个举手快的学生,激励了他们背诵的兴趣,又抽了一名平时不太举手的同学背诵,他背的很流利,我又及时的夸奖他。几句话,给他增添了更多的动力,从此喜欢上了文言文,背诵对他更是不在话下。
  六、课外拓展、延伸兴趣
  教师要有计划的找一些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与学生深浅程度相当的,故事性强,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迷上文言文。
  如在教完《伤仲永》一课后,推荐学生看关于古人刻苦学习的小故事,比如《囊萤映雪》、《程门立雪》、《悬梁刺股》等小故事;教完《木兰诗》让学生读《孔雀东南飞》不仅对所学知识有了拓展,还更多的让学生喜欢上古文,学习的热情很快被调动起来。他们课外就会主动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去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閱读能力,达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效果。
  总之,在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起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欲望。让学生"学,乐无穷;读,趣无穷。"
其他文献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一石能击千层浪,巧妙的课堂提问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愉快地走进文本,积极思索,积极探索,寻求知识的奥秘从而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同时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把握所学文章的重点难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课堂提问水平高低,体现了一位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也对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起着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语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小语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那么朗读教学应该怎么做?我有几点粗浅的体会,和各位同行交流一下: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的重要性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各学段的朗读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
期刊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充分体现了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诵读,是一种把文本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语言艺术创作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诵读,学生就能不断积累词汇,认识句型,丰富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语感,形成良好语文的学习能力。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语文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诵读,认为:"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因此,语文教师在语
期刊
为了加快新疆人才培养的步伐,进一步做好新疆的稳定工作,尽快缩小边远贫困地区与先进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也为了能给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内地新疆高中班提供优等生源,推动新疆双语教学,新疆自治区党委根据中央的新疆工作协调小组会议的精神,决定参照新疆内地高中班的办班模式,于2000年开办新疆区内初中班,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乌鲁木齐等八个城市开办新疆区内初中班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开办了新
自1996年上海开展土地储备工作,成立我国内地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以来,土地储备工作在全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大热点。几年来,土地储备工作取得了很大的
古籍善本是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古代书籍,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并且极为珍贵,但是由于存在时间较长年代久远,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定的损害,其价值也会受到影响.如何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呢?下面就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谈一下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著名心理學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大胆创新、张扬个性的教学同时,也有不少教师,追求虚伪的美丽,在课堂上故弄玄虚、挖空心思最终付出的代价是使语文课变得苍白、肤浅,学生失去兴趣。[2]真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实有效。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
摘 要:在土地耕作技术的革命中,新的联合耕作整地技术成为了其中的重要代表,新的联合耕作技术就是主要以深松、灭茬、起垄、镇压等联合进行操作的技术。这种技术对大型农机具的工作效率有着巨大的提升,增加了农具所有者的收入,降低了工作成本,有效减少了农民在机耕上的投入。并且这种技术不仅有利于提升粮食的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对新型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整地技术还对土壤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对农作物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