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见桑丽霞老师,她很恬淡。她说她认识很多优秀的科研教学工作者,“相比之下,我非常普通,只是尽心尽力地把事做好。”但作为一名女性研究员,她很愿意分享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她的真诚似和煦阳光,带给人暖暖的光亮。“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罗曼·罗兰)。确实,阳光于心,给她的科研教学之路带来了铿锵前行的力量和长久的希望。
细节绽放魅力
自1998年在天津大学攻读硕博学位进行科研工作至今,一路走来,对科研工作的体会,桑老师借用了老子的一句话:“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看似这在说一种态度,其实更是一种方法,体现在做一件事的各个方面和每一环节,而一件事的发展,最终的结果,正是这些细节的叠加。
她的科研工作与“阳光”有不解之缘,求学时期就开始参与与太阳能利用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课题。太阳能是人类生生不息的能量来源,是当前开发可再生能源的重点之一。但太阳能本身具有分散性、不稳定性和随机性,发展太阳能的转换和储存技术是发展和利用太阳能的关键。在2004年入职北京工业大学后,桑老师参与进行了基于太阳能-氢能转换技术的“利用太阳能规模制氢的基础研究”的“973计划”子课题的研究。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要取得成果是件难事,但可以从容易做到的目标入手再逐步深入,而细节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一些看似很繁琐的细节往往是课题中的关键和突破口。当细节做好了,就要开始重视积累、总结和提炼。在做好细节完成科研课题的基础上,她总结了太阳能——氢能技术发展中材料的基础和关键问题,并提炼出TiO2光-氢电极上电荷转移机制的研究重点,这样的积累、总结和提炼对她申请到国基金青年项目进行深入专题研究做好了夯实的基础。而继独立主持国基金青年项目并以学科评价为优结题后,桑老师又提出了基于人工仿生制氢的光-氢电极界面性能调控的研究并得到了国基金面上项目的支持。
除了太阳能——氢能技术,桑老师还开展了强吸热的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太阳能化学反应储能技术和基于高温太阳能热发电和超临界发电需要的太阳能高温熔盐蓄热技术的研究。北京工业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熔盐传热蓄热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国内外瞩目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桑老师及所在团队提出了对高性能纳米熔盐流体和复合熔盐储热的太阳能转化材料的研究,并得到了北京市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在科研探索的路上,相信“难事做易、大事做细”的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能够为人类自主实现太阳能的转换和利用提供更多的智慧途径。
深思枝繁叶茂
在桑老师发表的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中,其中有1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F为45.661的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Reviews上以封面论文发表,正是这篇论文在北京工业大学新闻网上的报道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她。这篇论文是她在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Clemens Burda教授的科研团队访学期间完成的特邀综述论文,题为“TiO2 Nanoparticles as Functional Building Blocks”。
综述论文的撰写要求阅读大量文献并与自己的研究成果相结合进行总结和分析。在撰写综述论文的过程中,桑老师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百舸争流,缓进亦退”,要不断学习。桑老师借此篇综述论文的撰写机会,也对相关科研领域近5年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了学习和总结,并进一步深入思考了基于能量吸收、传递和转换的科学问题。桑老师特别为记者解读了她自己设计的被选为Chemical Reviews期刊的封面用图。TiO2作为环境和能源功能材料,被誉为人工树叶的基础。TiO2从分子到分子簇再到纳米粒子的结构演变,从零维纳米粒子到一维、二维、三维纳米结构构筑与修饰的发展,都是为了达到有效利用太阳能进行环境净化和能源转化,这就像一棵树从一片树叶的发芽到枝繁叶茂的过程,看似无序的过程,实则为一个为了获得更多阳光再进行有效能量传递的有序过程。
实际上,不管做什么工作,都需要理解自然的本质并遵循从自然中得到的启迪。作为科研成果的论文撰写,不管是写的过程还是改的过程,桑老师讲到一个“熬”字。这个“熬”是对科研工作有序化的整理和总结,经历非常专注的“熬”,才能达到“熬至滴水成珠”。
尽心寓教于研
走进桑老师的办公室,不难发现很多她带过的毕业学生的照片,满满的都是对学生的爱。桑老师每每谈及自己的学生,都会感慨“能成为师生的缘分”。自2008年她独立培养研究生11人,其中6名毕业,5名在学。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她和学生都无话不谈,但在学生眼里她也非常严格。她强调做事认真的态度,并在自主学习的能力、写作交流的能力、科研实践的能力的培养中落实,她以身作则,让学生们从细节中潜移默化地成长。面对基础和知识背景不同的学生,桑老师从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学生,一直在思考“因材施教”的可行方法,也一直在笃行“教育的目的是挖掘自信心”的理念。所指导的研究生已荣获国家奖学金3项;校研究生科技创新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和优秀奖1项;1人荣获校优秀毕业生称号;6名毕业的研究生均获得当年的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她潜心教学,对于承担的本科生课程《能源科学导论》,为了避免概论性课程沉闷乏味,她赋予教学内容的组织工作以极大的热情并尽可能挖掘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相关知识进行精心设计,使课堂活跃起来。她说,“备好课,课讲好,可以开心一整天。”她不仅寓教于乐,而且寓教于研,“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爱尔兰,叶芝)。作为教育者,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启迪学习者去发现知识,而不是仅仅进行知识的传递。通过实施研究性教学实践,她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提高。研究性教学中的“研究”不仅要求对教学本身进行研究,而且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科学研究的各个元素渗透到教学全过程以及每一个细节中。她在教学上的恪尽投入,让她收获了第七届校青年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及最佳教案奖和校优秀教学质量奖,并在2015年获得了的“北京工业大学优秀青年主讲教师奖”。
做老师是桑丽霞的初衷,对于刚刚进入不惑之年的她,所有的坚持和收获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美好。她只认为,自己是众多教育科研工作者中平凡的一员,她只想在自己的初衷上做到更好,而且她也希望和学生在一起“努力做到更好”,让学生有能力飞得更高。写到这里,一幅霞光满天的画面浮上心头,所以记者赋予这篇访谈题目为“心驻阳光 霞满天”。
——本文参编自《巾帼风采录》
细节绽放魅力
自1998年在天津大学攻读硕博学位进行科研工作至今,一路走来,对科研工作的体会,桑老师借用了老子的一句话:“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看似这在说一种态度,其实更是一种方法,体现在做一件事的各个方面和每一环节,而一件事的发展,最终的结果,正是这些细节的叠加。
她的科研工作与“阳光”有不解之缘,求学时期就开始参与与太阳能利用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课题。太阳能是人类生生不息的能量来源,是当前开发可再生能源的重点之一。但太阳能本身具有分散性、不稳定性和随机性,发展太阳能的转换和储存技术是发展和利用太阳能的关键。在2004年入职北京工业大学后,桑老师参与进行了基于太阳能-氢能转换技术的“利用太阳能规模制氢的基础研究”的“973计划”子课题的研究。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要取得成果是件难事,但可以从容易做到的目标入手再逐步深入,而细节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一些看似很繁琐的细节往往是课题中的关键和突破口。当细节做好了,就要开始重视积累、总结和提炼。在做好细节完成科研课题的基础上,她总结了太阳能——氢能技术发展中材料的基础和关键问题,并提炼出TiO2光-氢电极上电荷转移机制的研究重点,这样的积累、总结和提炼对她申请到国基金青年项目进行深入专题研究做好了夯实的基础。而继独立主持国基金青年项目并以学科评价为优结题后,桑老师又提出了基于人工仿生制氢的光-氢电极界面性能调控的研究并得到了国基金面上项目的支持。
除了太阳能——氢能技术,桑老师还开展了强吸热的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太阳能化学反应储能技术和基于高温太阳能热发电和超临界发电需要的太阳能高温熔盐蓄热技术的研究。北京工业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熔盐传热蓄热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国内外瞩目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桑老师及所在团队提出了对高性能纳米熔盐流体和复合熔盐储热的太阳能转化材料的研究,并得到了北京市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在科研探索的路上,相信“难事做易、大事做细”的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能够为人类自主实现太阳能的转换和利用提供更多的智慧途径。
深思枝繁叶茂
在桑老师发表的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中,其中有1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F为45.661的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Reviews上以封面论文发表,正是这篇论文在北京工业大学新闻网上的报道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她。这篇论文是她在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Clemens Burda教授的科研团队访学期间完成的特邀综述论文,题为“TiO2 Nanoparticles as Functional Building Blocks”。
综述论文的撰写要求阅读大量文献并与自己的研究成果相结合进行总结和分析。在撰写综述论文的过程中,桑老师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百舸争流,缓进亦退”,要不断学习。桑老师借此篇综述论文的撰写机会,也对相关科研领域近5年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了学习和总结,并进一步深入思考了基于能量吸收、传递和转换的科学问题。桑老师特别为记者解读了她自己设计的被选为Chemical Reviews期刊的封面用图。TiO2作为环境和能源功能材料,被誉为人工树叶的基础。TiO2从分子到分子簇再到纳米粒子的结构演变,从零维纳米粒子到一维、二维、三维纳米结构构筑与修饰的发展,都是为了达到有效利用太阳能进行环境净化和能源转化,这就像一棵树从一片树叶的发芽到枝繁叶茂的过程,看似无序的过程,实则为一个为了获得更多阳光再进行有效能量传递的有序过程。
实际上,不管做什么工作,都需要理解自然的本质并遵循从自然中得到的启迪。作为科研成果的论文撰写,不管是写的过程还是改的过程,桑老师讲到一个“熬”字。这个“熬”是对科研工作有序化的整理和总结,经历非常专注的“熬”,才能达到“熬至滴水成珠”。
尽心寓教于研
走进桑老师的办公室,不难发现很多她带过的毕业学生的照片,满满的都是对学生的爱。桑老师每每谈及自己的学生,都会感慨“能成为师生的缘分”。自2008年她独立培养研究生11人,其中6名毕业,5名在学。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她和学生都无话不谈,但在学生眼里她也非常严格。她强调做事认真的态度,并在自主学习的能力、写作交流的能力、科研实践的能力的培养中落实,她以身作则,让学生们从细节中潜移默化地成长。面对基础和知识背景不同的学生,桑老师从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学生,一直在思考“因材施教”的可行方法,也一直在笃行“教育的目的是挖掘自信心”的理念。所指导的研究生已荣获国家奖学金3项;校研究生科技创新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和优秀奖1项;1人荣获校优秀毕业生称号;6名毕业的研究生均获得当年的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她潜心教学,对于承担的本科生课程《能源科学导论》,为了避免概论性课程沉闷乏味,她赋予教学内容的组织工作以极大的热情并尽可能挖掘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相关知识进行精心设计,使课堂活跃起来。她说,“备好课,课讲好,可以开心一整天。”她不仅寓教于乐,而且寓教于研,“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爱尔兰,叶芝)。作为教育者,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启迪学习者去发现知识,而不是仅仅进行知识的传递。通过实施研究性教学实践,她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提高。研究性教学中的“研究”不仅要求对教学本身进行研究,而且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科学研究的各个元素渗透到教学全过程以及每一个细节中。她在教学上的恪尽投入,让她收获了第七届校青年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及最佳教案奖和校优秀教学质量奖,并在2015年获得了的“北京工业大学优秀青年主讲教师奖”。
做老师是桑丽霞的初衷,对于刚刚进入不惑之年的她,所有的坚持和收获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美好。她只认为,自己是众多教育科研工作者中平凡的一员,她只想在自己的初衷上做到更好,而且她也希望和学生在一起“努力做到更好”,让学生有能力飞得更高。写到这里,一幅霞光满天的画面浮上心头,所以记者赋予这篇访谈题目为“心驻阳光 霞满天”。
——本文参编自《巾帼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