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生育中的生男偏好:价值合理性行动

来源 :江淮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0121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实证调查所获得的材料和体验基础上,通过把生育主体农民纳入研究视野,从政府与农民互动的视角,详细分析了在一个具体的时空场域中农民的生男偏好行为。认为压力与从众是村民把生男意愿转变为生男行动的催化剂,强化了其生男动机和行为,生男的价值合理性行动使得农村性别比偏高。
  关键词:生男偏好; 压力; 从众; 价值合理性行动
  中图分类号:C923文献标识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性别比出现了持续攀高且居高不下的异常现象,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从宏观社会结构角度看,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与根深蒂固的传统生育观念、农民较低的文化水平和农村落后的生产力分不开。但是,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不断改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左右农民生育观念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深层次的因素在不断改善,而人口出生性别比反而出现异常。所以,单纯从社会结构视角的考察缺乏说服力,不能有效地回答社会结构(文化)在什么样的条件、情境、关系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有的学者据此认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性失调程度由缓慢加深到急剧加深,与生育水平波幅逐渐变窄直至下降,两者间这种一上一下的对应关系有关,说明政策和制度因素在其中起的重要作用①。出生性别比问题是狭小的生育选择空间和便捷的技术辅助生育手段,与更少生育但偏好男孩的意愿相互挤压和冲突的结果②。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农民是在什么背景下、是怎样从生男意愿走向生男行动,该观点没有阐述清楚。
  本文力图从社会学的视角,把微观的行动主体——农民纳入研究视野,详尽地考察具体情景当中性别偏好和出生性别选择是怎样发生的,以便找到一条更有效的治理之路。为此,笔者对安徽南部的H村进行了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
  
  一、H村简介
  
  皖南H村是一个比较偏僻的自然村,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一个鱼米之乡。大部分家庭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务农收入只占家庭收入的一小部分。笔者从村委会了解到,在这个自然村落里,生活着约116户人家,在册登记637人。考虑到本次调查的需要,笔者重点了解了该村64位(户)22到35岁已生育的育龄妇女的生育情况,并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
  


  对这64位妇女的孩子总数性别比做计算,在这92个孩子中,男孩总数为51,女孩总数为41,男女性别比为124.39。从访谈中还了解到村民中曾经有把女婴抱养给别人甚至遗弃的现象,这类孩子由于其极端稀少性和隐秘性而难以获得准确数字,故不在本表所列孩子数之内,本表孩子数是村委会登记在册的数字。
  
  二、男性偏好的实现:路径和条件
  
  1.农民生男的路径选择
  农民如何来实现自己的“性别偏好”,达成自己的生育意愿呢?我们从调查中发现,农民主要采取两条路径:一是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数量内生育子女,但是通过找关系做B超,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并通过引流产来对自己子女的性别进行选择;二是通过计划外生育来达到自己的生育目的,即利用管理中的漏洞,流动到外地生育,实现自己的期望。
  不同的生育人群会选择不同的实现路径来达到自己所期望的子女性别结构组合。前者是表面上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而通过性别的选择来和政府博弈,在有限的生育机会内,争取自己所期望的子女性别组合。当前B超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选择的实现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产前性别鉴定的管理中所存在的漏洞又为这一行为的执行提供了可能性。后者是部分农民通过流动到外地,逃避计生部门的监控,靠在外躲生、超生来实现生男目的,生了女孩就给人抱养甚至遗弃,生了男孩就带回来。目前,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居住不定的流动生活中来实现生男的可能性较大。在H村,难以获得做B超的确切数字,一些人家常年紧锁着房门,家里空无一人,连春节都不回来,通过侧面了解知道,是到外面偷生儿子去了。这种外出躲生、超生现象是可以看得见的。
  2.农民生男的外部条件
  从生男意愿最终转变为生男行动,要具备相应条件,在H村存在以下两个条件。
  (1)村庄生男的“势场”氛围
  传统生育文化的积淀使得“生男必要性”观念在H村得到高度认同,为了生儿子,即使村民采取了违规甚至违法的手段,都不会被看作是不道德的。相反,周围人积极为其隐瞒和庇护,没有人向政府举报,这种生男的“势场”氛围或说畸形的社会支持力削弱了人们对处罚的畏惧感,间接地鼓励和支持着人们去违规。
  [个案1] 报信的故事:T女士是调查年龄组中该村唯一一位登记在册的三孩户,当笔者谈到为什么生了两个女孩还能违反政策生个男孩时,她说生了两个女孩后,她就一直躲,之所以没有被抓住,是因为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她讲述了一个细节,说有一次天刚黑,突然村头的xxx来她家,叫她赶快跑,说(镇上)抓计划生育的人来了,她趁着天黑立即躲到前面的庄稼地里去了,才躲过“这一劫”。当谈到怎么有人报信时,她说她早就和那个(报信的)人说好了,因为他家住在村子的入口处,只有唯一的一条公路通往村口,当(镇里)车子停在村口后,他(报信人)立即知道是抓计划生育的人来了,所以利用熟悉的地形赶在前面给她报信了。T女士仍心有余悸地说,常规检查她不怕,因为常规检查一般都能事先知道消息,就怕(镇里的)这种突击检查。
  从T女士的谈话中感受到,虽然她违背了计划生育,但并没有受到谴责,还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这里想起了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礼治秩序,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而不是法治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礼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③。这显然和法治不同甚至是相冲突的。
  (2)政府控制的手段弱化
  失范行为的产生和蔓延要有土壤,如果一开始就受到严厉的法律打击和人们的道德唾弃,则即使存在也是小范围的。但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随着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依法行政、便民维权的要求不断提高,政府对违法生育的控制能力实际上并没有提高。不能强制性取证,不能采取强制征收社会抚养费,对违法生育对象没有太多刚性约束力。
  另外,国家的法律、政策和措施到了村这一层面,往往难以得到真正完全落实。比如,在H村,最熟悉村里情况的村干部对村民的违法生育行为常常是睁只眼闭只眼,不愿也不敢过问,因为村干部如果秉公办理,会被人认为是在做让人断子绝孙的事,是没有好报应的。即使村干部和乡镇工作人员依法严格处理,村民也往往会选择外出打工,从而躲避管理与处罚,达到生男目的。政府控制的弱化使得村民把生男意愿转变为生男行动具有了现实可能性。
  
  三、压力、从众:从生男愿望走向生男行动
  
  1.压力的聚合——价值合理性行动发生的环境
  在H村,笔者感受到村民在生育中面临以下三种压力:
  (1)传统的压力。传统文化强调种族绵续,也就是注重“香火”的延续,每个父子关系都是这一香火条上的一个节,任何一节的中断,也就是香火的中断,即意味着家庭的生命线后继无人,这点无论从经济或社会意义上看,都是致命的④。“断了香火”就是最大的不孝。从理论上来说,种族绵续的压力是最普遍的,只要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地方,就会有此压力,一种压力若是越发普遍,人人都有,从另一个极端的意义理解,也就没有压力了,或说只是一种隐性的压力,这种压力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而成为显性压力,就要看有无激活它的条件,在H村,恰恰存在激活这个隐性压力的如下两个条件。
  (2)攀比的压力。在H村,在生育数量被严格限定的前提下,人们常采取违规行为以实现生育男孩愿望。违规行为的出现,在村落中产生了示范效应和连锁反应。一方面它向其它人做出了如何“巧妙的规避”或间接对抗政府的政策,以免受到严厉处罚;另一方面,它又给其它人带来心理压力,因为这一行为的结果会给人们带来这样的预期:“每家都会有男孩”。所以我也应该有,就成为每一个已婚夫妇的目标和信念。在这个相互熟知的世间里,“家家都有男孩”的事实,必然给尚未生男孩的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个案2]公平的逻辑:J女士生育一男一女,访谈时,她承认曾经做过B超,用她自己的话说,“别人都做了(B超),都能生儿子了,你不做,你就是傻,到最后就只有你一个人没有儿子了。”“人就是不能太老实,太老实了就吃亏,别人都能做(B超),我为什么就不做呢?要不做就大家都不做,别人做了,我也就能做,这样才公平”。她还戏剧性的问了笔者,“你是读书人,考试时如果别人都抄(袭),你会抄吗?”
  J女士的个案中,她没有觉得自己做B超是不对的,因为她觉得别人都做了,她也就能做,别人有儿子了,她也必须有儿子,要不就是“不公平”,J女士眼中的“公平”及其产生的后果真是让人深思!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人们在生儿子上出现“从众”甚至“攀比”现象。
  (3)势场的压力。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也是人人都“顾面子”的社会,生活在同一个村落里,人与人之间彼此熟知直接互动,同处于一个生活单元之中,在这种情景中,他人的评价和自我的面子,几乎对每个人和家庭来说,都相当重要。所以,当生男在村落中得到较高的社会评价时,当现行的相关政策安排及其实施,又进一步强化和突出这种价值评价时,生男也就成为村落中重要的价值目标,直接关系到每家或个人的“面子”问题,是一种具体的现实文化所为⑤。在乡土社会,是没有隐私的,熟人社会的压力来自别人的闲言碎语,或者也叫关心,大到家庭的结婚生子,小到夫妻的小吵小闹,都会成为邻里乡亲茶前饭后的谈资。
  [个案3] 沉默的看客:G女士是调查年龄组中两位二女户之一,在交谈中,她说由于自己还没有儿子,所以说话都没地位,总感到低人一等,她最怕的事情就是去参加一些村里的集体活动,比如红白喜事等。在H村,生了儿子都要喝满月酒的,主人会非常隆重的操办这场酒席,村民也都会带上红包到场祝贺,虽然她不想去,但碍于情面又不得不去参加,这是一个让她难堪甚至感到痛苦的场合,在这个场合里,谈论儿子自然成了最主要的话题,这样的话题总是直接或间接的刺激着她敏感的神经,每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她都是坐在一个最偏僻最不起眼的角落里,埋头吃饭,不会说什么话。在酒席上,有村民开玩笑地说你要是什么时候也生了儿子就好了,就可以喝喜酒了之类的话时,她只能以勉强的笑容来掩饰内心的无奈。在她的眼中,因为自己没有儿子,这样的快乐是不属于自己的,她只是一个看客,别人的快乐往往更容易反衬出自己内心深处的伤痕。
  村里的红白喜事等公众活动,是一个村民集中交流的场所,也是一个彰显自己实力和势力的场所,因此每家每户都会尽力办得气派、隆重,G女士在这个生男得到高度评价的熟人村落里,没有儿子所带来的压力是无形而巨大的。农民生活其中的狭小的空间因素和延续了数千年的习俗所蕴含的时间因素所形成的村落文化规范的压力,使得村民们不仅要生,而且一定要生下男孩以传宗接代⑥。否则,他人的“闲语”如何抵制?自己的“面子”如何保全?这种村落现实生活的非匿名性特点增加了心理压力和助长了从众行为。
  2.从众:价值合理性行动的实践
  马克斯·韦伯把社会行动划分为目的理性的行动、价值理性的行动、情感行动和传统行动四种类型。价值理性的行动可以根据行动所具有的对固有价值的自觉信仰来界定,它是独立于任何功利动机的,仅仅受制于伦理的、美学的和宗教的标准,行动者主观上认定行动具有无条件的、排他的价值,因此不会去考虑行动的后果及完成行动的条件是否具备,其行动仅仅服务于他对尊严、义务、美、信仰或干脆是某件“事情”的重要性的信念⑦。在调查和访谈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H村村民的生男行动就是韦伯所说的价值理性的行动,而不是其他三种行动类型。得到儿子就成为村民的最高价值和追求,这就是他们的信念,而不会考虑这一行动的条件和后果。
  农民的生男选择常常是不知不觉地受到了群体的压力。群体的压力必然引起个体的心理冲突,迫使个体在归属群体和坚持独立之间做出选择,个人会按照在自己所生活的文化环境中占优势的模式来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即从众现象⑧。在H村这个相互熟知的群体中,人们往往选择身边的人作为参照群体,如果没有儿子,则会感到严重的“被剥夺”心理。在群体成员彼此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会发生一种类化过程,即彼此接近、趋同的过程。在这种从众心理的作用下,H村村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定要有男孩。仅仅为了达到生男孩这一目的,他们就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不择一切手段。
  [个案4] 永恒的追求: L先生现生有一女一男,从表面看是符合生育政策的,但他自己承认,他是生了两个女儿并做了B超后才生了儿子,他把第二个女孩抱养给了自己的一个远房亲戚,他说像这样做心理安稳些,以后还可以常去看看,等计划生育的风头过去后,说不定还可以再抱回来自己养。从他的表述和神态上可以看出在心里他还是很爱自己女儿的,并且也为自己这样做感到很愧疚。而笔者从L先生的邻居那了解到,他在生了两个女儿后,第三胎还是生了个女儿,被他抛弃了,现在的这个儿子实际上是第四胎。L先生并没有讲述这个情节,出于访谈顺利进行的需要,笔者并未提及此事。从他对第二个女儿的关心和愧疚到对第三个女儿的狠心抛弃,可以看出他想要生儿子的意志和决心。从L先生苍老的脸庞和瘦弱的身躯可以看出他为了生个儿子在外面四处奔波,吃了不少苦,当谈到为什么一定要生儿子时,他说村里其他人都有儿子,如果你没有,你就抬不起头,是做人的失败,不仅自己被别人说成是无用的人,连祖宗都受牵连,说你是因为祖上缺了阴德才绝后的,所以一定要有儿子。并且L先生不止一次的提到自己的父母亲,说压力最大的是他们两个老人,自己在外打工逃避,看不到熟人,听的闲言碎语也就少了,心里还要好受一点,而两个老人在家里是长年累月的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在同L先生的访谈中,笔者亲身的体会到,在这个不具有匿名性的熟人村落里,没有儿子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一定要生儿子就成为了L先生的信念。在他这里,生儿子的行动并不是为了获得某种实际的效果,如为家庭增加劳动力、增加收入、解决自己养老问题等,L先生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些。他是把生儿子这一行动本身看作自己的最高价值和绝对立场,不管生儿子这一行动合不合理,他都把其上升为某种永恒的价值,生儿子这一行动的目标是永远不能改变的,他并没有在行动的目的、手段和结果间进行理智上的权衡,实际上,他的手段很多都是不合理甚至违法的,包括做B超、弃婴等,他和自己的家庭“忍辱负重”的为了生个男孩而努力着,为的是别人的评价和自己的面子,为的是生了儿子之后能满足自己和家庭的虚荣心,要不就会有那种无形的被剥夺感觉。这种生儿子的行动,是价值合理性指导下的生男偏好。
  
  四、结论与讨论
  
  1.在村民从生男意愿走向生男行动的过程中,有两个因素在同时起着作用,一是传统文化沉淀下来的生男偏好,二是对违规行为社会控制弱。实际上,这两个因素只要有一个不具备,都不会导致性别比偏高。在抑制性别比偏高的道路了,有治本与治标两种途径。一是进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改变人们传统落后的生男偏好观念,这是治本;二是加强综合治理,强化对违规行为的社会控制,使村民无法从生男意愿走向生男行动,这是治标。
  2.过去人们要生育男孩往往是从家庭生产的需要等理性角度考虑的,当前人们要生育男孩已不是出于这种理性思考了。在H村,随着抚育孩子费用的大幅攀升尤其是教育与结婚、建房等费用的高昂,人们已认识到,多子未必多福。但一定还是要生儿子,并且“生男即止”,孩子不要多,有儿子就够了,这是一种信念,这是一种绝对价值,是一定要实现的。村民收入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来自农业收入,生育男孩不是为了满足家庭劳动力的需要。生男情结是传统文化中“传宗接代”思想在今天延续,并通过压力与从众激活这一潜在思维,于是,村民一定要生男孩,这是绝对的、永恒的目标,而不问也不会去思考生育男孩到底是为了什么现实意义,正是这种生男的价值合理性行动使得性别比偏高。
  
  ①马瀛通.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与从严控制人口中的误导与失误[J]. 中国人口科学,2005,(2):2。
  ②乔晓春. 性别偏好、性别选择与出生性别比[J]. 中国人口科学,2004,(1):21-22。
  ③费孝通.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50。
  ④翟学伟.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33。
  ⑤陆益龙. 生男偏重对农村生育水平的影响[J].学海,2005,(2):55。
  ⑥孙淑敏. 农民的择偶形态[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00。
  ⑦周晓虹. 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66。
  ⑧孙时进. 社会心理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 201。
  
  (责任编辑 焦德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下的文学写作中,狼文化崇拜、狗文化崇拜一时间沸沸扬扬,但对文学更应关心的人性却缺少深入的开掘和展示。那么,在当下的语境中,写作何为?更具体的说,作家为何写作,他们的写作提供了什么,他们要通由写作达到什么?叙事的资源、写作的姿态、叙事的边界在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年来几部热点小说的讨论,透析当下写作的诸种问题。  关键词:狼性; 狗性; 人性; 当下写作  中图分类号:I
期刊
摘要:共同语与方言的结构性冲突贯穿中国百年语言运动的始终:方言的“发现”和“浮沉”,既受共同语建设需求的制约,又与当时语言运动所担负的文化使命有关。清末,文改人士以“欧西诸国”为法,以为统一语言不仅可以增强凝聚力,还可以帮助“大清”重新“统一天下”;五四时期,方言的价值被国语运动和新文学运动同时相中,人们认识到,自由活泼丰富的国语,必须要民众活的语言——方言做材料;三十年代大众语讨论时期,语言地方
期刊
摘要:冯梦龙对小说中的笑谑因素及其文化价值特别重视,他确认小说与笑文化有某种本源性联系,小说在经史文化为主的严肃、沉重、僵板的主流文化世界之外,开辟了一个充满活力、欢乐、笑声的“第二世界”;小说中的笑声不仅能破颐解闷、“疗腐”、“疗小”,还能使人洞悉世情、彻悟人生、窥破文化幻象,让人们在小说的笑声中超越自我、完成人生。  关键词:冯梦龙; 小说; 笑谑性; 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
期刊
摘要: 本文借助新制度经济学中交易成本的分析范式,从证券监管制度历史演进的角度讨论了其起源、变迁、发展与效率改进的过程,并指出了新制度经济学在这一研究过程中的局限性,进而提出了证券监管制度系统体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借助经济控制论的原理与方法构建了证券监管制度及其效率研究的新视角,从而为监管制度效率改进的动态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证券监管制度; 制度效率; 交易成本; 制度系统体系  中
期刊
摘要:新中国第三次民法典起草涉及的问题比较多,其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支撑起整个民法典起草的基础理论。显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民法学理论构建的原点。在回顾和评析该理论引发的民法结构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应当重新从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感性人的生产实践”去理解这一个经典理论,从而自觉步入人本主义大道上来。  关键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民法调整对象; 人本主义; 感性人的生产实践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探究女性主义先驱吕碧城生命历程的辉煌和冷寂,对于我们当代社会的女性发展,对于我们当代社会“双性和谐”的构建都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吕碧城; 女性主义先驱; 双性和谐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护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绩忍重埋。匆匆论法谈经后,我到人间至此回。”①这首七言绝句是女性主义先驱吕碧城(1883—1943)的辞世吟唱,也是她对自己六十年生命历程的总结。从“
期刊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阐明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国内看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需要,也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从国际看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我们应按照十七大报告作出的战略布署,从以下四个主要方面着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弘扬民族文化,激励文化创新。  关键
期刊
摘要:槃硕人《西厢定本》自影印出版以来,获得了不同的评价,褒之者过褒贬之者过贬。笔者以为,批评《西厢定本》的不足时不应一概抹杀它的学术、文献价值,尤其是对改编者在理论批评和人物评点上的精当之言应予重视和肯定;在肯定《西厢定本》的价值时,对其改编中的恶俗格调、外行之举更应指出和批评。  关键词:《西厢定本》; 价值; 得失; 评价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槃硕人增改定本《
期刊
摘要:本文力图从金钱影响和身份认同的角度对《孔乙己》描述的生存世界和孔乙己的悲剧意义做出新的考察,认为金钱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力量,影响、制约着孔乙己所在世界人们的精神、身体活动甚至整个生活方式。同时,科举制度、长衫人物、短衣帮、酒店掌柜和小伙计等从不同角度形成无所不在的否定力量,不断粉碎孔乙己残存的生存梦想,使孔乙己生存的社会空间成为一个麻木、冷漠、无望的世界。  关键词:金钱; 孔乙己;
期刊
摘要: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并对它作了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是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逐步丰富发展的。就其内容来说,这个理论体系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回答。就其地位来说,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