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艺高强的古代巾帼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ro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剑术在武术器械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古代以剑术成名的却是一个不让须眉的巾帼,她就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技击家越女。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在励精图治、准备伐吴的时候,范蠡给他引荐了一个精于剑术的奇女子。勾践与她交谈后,觉得果然不凡,马上以“越女”之号赐之,并任命她为军队的“武术总教官”,当时无人能敌越女之剑。据史书记载,越女当时从动静、虚实、攻守、快慢、内外、顺逆、呼吸等方面,将剑术及“手战之道”的理论讲得极为透彻。因此,越女不仅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剑术家,而且还是我国最早的剑术理论家。
  东汉末年,关西妇女普遍喜爱武术活动,并从军参战。《后汉书》中的郑太就曾经说过j这些妇女“载戟操矛,挟弓负矢,况其悍夫”。在后来的农民大起义中,东海地区还有个姓占的妇女被推举为将军。
  巾帼中擅长骑射的,当推魏朝的李雍容。《魏书〈李安世传〉》:“李波……妹雍容善骑射,时人为之歌曰:‘李波小妹字雍容。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穿上紧身衣裙,盘马弯弓,有射必中的神采英姿,受到后世诗人的吟颂。清初的吴伟业有诗云:“羊侃侍儿能走马,李波小妹解弯弓。”(羊侃是晋初功臣,侍儿指家中的仆婢)。
  隋末李渊的三女平阳公主率领着一支七万多人的娘子军,转战于山西、河南,后与李世民会师渭北,在唐的统一战争中建立了不小的功勋。盛唐时期,虽天下太平,但习武之风不衰,文人学士也习剑术和走马骑射,游侠之风也很盛行。歌姬舞伎。也采用武术动作为舞姿,其中最著名的有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大诗人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中,还描述了公孙大娘惊心动魄、天旋地转的舞剑情状。被誉为“草圣”的书法大家张旭,从观赏其剑舞中获得了很大的启示,从此书法大进。
  唐以后民间习武的风气逐渐衰落,但妇女习武仍大有人在。南宋宁宗时的杨四娘子,其枪法在当时“名噪天下”。农民起义军首领李全(时人称他为李铁枪)率师归附她,并和四娘子结为夫妇,他们统率的万余义军曾几次把南宋的讨伐队伍和入侵的金兵打得大败。杨四娘子练就的杨家枪,为后世所推重和传习,其中“梨花摆头”的名称,据明代武术家程冲斗说,就是杨四娘子的枪法之一。杨家枪的流传,足见杨四娘子枪法的高明,正如她自己所说:“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明代武术活动又盛极一时,妇女习武的又一天天多了。明末,倭寇侵犯东南海疆,四川石砥有一名瓦氏女将,善使双刀,她率数千士卒增援闽、浙,瓦氏挥舞双刀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东南人民为表彰她的功绩,把她和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并列。晚清的19岁女英雄冯婉贞,武艺高强,在北京附近的谢庄抗击英法联军入侵的战斗中,更是威名远扬,令敌丧胆,表现了中国人民“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历史上可查考的古代习武的巾帼,远不止这些。至于像后魏的花木兰,唐代的红线女、聂隐娘等一类的传奇式人物,更是不胜枚举。她们冲破了社会的束缚,世俗的偏见,以及生理、体力等因素的限制,在中华民族保家、卫国以及农民起义等斗争史上,写下了动人的一页又一页。
  (责任编辑/林 超)
其他文献
到流坑去,这是近年来各界人士的行走热线。我是喜新不厌旧的,读过许多史学家关于流坑村的文字。“千古第一村”、“中国古代文明的典型”、“一座活的历史博物馆”等极具魅力的评说,引导着我走向那赣中腹地乐安县的千年老村。  登临村畔的东华山,流坑村尽收眼底,那是一个有八百余户、四千余人的大村落。硕大的一片铅灰色,重重迭迭。厚实凝滞。步入村盘,整张的铅灰色分解为斑驳的屋宇、照壁、宗祠、书院、牌坊,颇为冷落的朝
期刊
小提琴被人们称为乐器中的皇后,除了她那优美的外观、演奏时的高超技艺和迷人、纯净如水的音质外,她确实和最辉煌的女高音歌唱家、舞蹈家有着相似之处。她在演奏《梁祝》时表现的凄婉动人,演奏《吉普赛之歌》中表现的狂野奔放,演奏《托赛里小夜曲》中表现出的心的震撼……她跟叮叮咚咚的钢琴不同,小提琴那四根弦变幻出来的声音可柔可刚,能曲能伸,时而悠长缠绵,时而铿锵有力,既有复调之迷离,又有泛音之空旷,人间有这样表现
期刊
盛宣怀,江苏常州人。他是洋务运动重要人物,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号称近代中国“实业之父”。曾任清末邮传部大臣。  盛宣怀的发迹,是因其在科举上屡遭碰壁之后,出于无奈,决意改弦更张,另辟蹊径的结果。这一切,是以其父盛康的中举为发端的。  清朝道光年间,南京贡院江南乡试考场上,只见功名心切的秀才们个个苦思冥想,伏案挥毫。考场一隅,历史的机缘使素昧平生的两个秀才常州的盛康和合肥的李
期刊
美国军事理论家、战地记者欧文·罗伯特。最近出版了一部《神秘的越南丛林》新书,详尽描述了越南丛林中野人的存在。其中披露了一个鲜为人知越战故事:  美军深知越共游击队的厉害,派出特种小分队前去营救7名美军军事学家。殊不知。森林中还有更可怕的“敌人”,武艺高超的特种部队居然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1970年,美国五角大楼军事首脑接到情报,参谋部斯蒂芬上校率领的7人军事考察组被越共截获。斯蒂芬上校对美国
期刊
苏轼不但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精于行体、楷体,独创一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其传世作品主要有《黄州寒食诗帖》(亦称《寒食帖》)、《前赤壁赋》、《新岁展庆帖》、《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等,其中尤以《黄州寒食诗帖》最为著名,有“苏书第一”之称。  《黄州寒食诗帖》为牙色纸本墨迹卷,横189厘米,纵34.2厘米,上有苏轼所写《黄州寒食二首
期刊
奇女钩弋    汉武帝一生叱咤风云,但到晚年,却一是迷。信鬼神、求仙访药,以求长生;二是广选美女。以充后宫。他把从燕、赵(今河北省一带)各地选来的2000名15至20岁的妙龄女子,收入宫中以作嫔御,这时,宫中美女竟达1.8万人。有这么多美女还不满足,还要借出巡之机,广选美女,以供临幸。  公元前95年,年已61岁汉武帝出巡燕赵之间。一天,汉武帝的一位随从向他禀告说,东光县赵霞庄(今属河北省阜城县,
期刊
在我国最大的工商金融中心——大上海的东部,有一片522平方公里的大地。她,就是举世瞩目的浦东。  1990年春天,邓小平同志视察上海回到北京后,郑重地对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说:“我已经退下来了,但还有几件事,我还要说一下,那就是上海的浦东开发,你们要多关心。”不久,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宣布了开发开放浦东的伟大战略决策。    新世纪耀眼的明星    最近,英国有名的经济学家马丁博士在一次讲演中不得不惊呼:
期刊
不怕走“资”    荣智健1942年出生于上海的巨富家庭,他的父亲荣毅仁在建国后曾任上海市副市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荣智健是含着银钥匙长大的,他念中学时就拥有一辆自己的英产跑车,他在天津大学求学期间是出名的阔绰公子。“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他的父亲成为了专政对象,而荣智健则被发配到凉山的一个小水电站做苦工。他后来曾回忆道:这段生活使我得益匪浅。  1978年,荣智健凭单程签证投奔香港的亲戚,并邀请他
期刊
走长江,漂三峡,江北橙黄桔绿掩映中有一大殿,背依崇山峻岭,前临浩浩大江,远眺江南五老峰、芙蓉峰,如笔架连峙,似碧莲待放,独有一种山川钟灵、江水毓秀的气派。它就是195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认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祠堂。  走近三级压顶,六柱触地的屈原祠,但见郭沫若题写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高十数米的牌楼式山门正中额题:“清烈公祠”,两侧榜题“孤忠”、“流芳”,表现屈原忠贞高尚
期刊
19世纪初,在澳大利亚布尔纳格城,有一商人从阿根廷带回一株仙人掌。这种植物既可观赏,又可作为防范野兽的“刺墙”。人们竞相引种,很快繁殖起来。到1925年,迅猛繁衍的仙人掌竟占领了28万多公顷的土地,使农民无法种植其他作物。后来,一位生物学家从南美洲带来了一种叫卡克欧拉斯的毛虫。这种毛虫个头大,繁殖率高,经一年多时间,终于把仙人掌吃了个精光。为感谢毛虫,当地居民专门建立了一座铜雕的毛虫纪念碑。  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