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比较,读好小说类名著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l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阅读是将文学名著中的某些内容或者几部名著的内容进行对照的阅读,通过辨析其异同等方式,发现其共性和个性,从而加深学生对名著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可以从单部作品的阅读中拓展开去,将初中阶段必读乃至整个学习生涯中所读的文学作品融会贯通,建立一个完整的阅读体系。这对孩子当下的名著阅读乃至今后的阅读习惯都会有长远的积极意义。
  比较阅读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要作比较,学生首先要明确比較什么。小说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同时语言、主题、背景等也是一部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中任选一点比较下去。只有选准了比较点,明确了思维路径,学生才能比较得法,才能深入名著的内核,读出真滋味。
  本文以小说类名著的人物形象为切入点,对人物形象进行选点比较,通过比较探究,发现人物的真性情。小说作品中,人物形象众多,关系错综复杂,笔者尝试从三个角度引导学生选取人物进行比较。
  一、不同人物找共性
  所谓不同人物,指的是在个性、身份、经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人。每个人都不同于他人,作家在小说中所创造的人物都有着独特的经历或者迥异的性格。例如《骆驼祥子》里的虎妞和祥子,《水浒传》里的武松和武大郎,《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和猪八戒等等。如果学生在认识人物的过程中,尝试寻找此类人物共性,也许会有新收获。
  以《水浒传》中的武大郎和武松为例,武大郎懦弱无能,当被西门庆打伤卧床时吩咐潘金莲:“你若肯可怜我,早早伏侍我好了,他(武松)归来时,我都不提。”此种情形下依然指望依靠兄弟威名劝告潘金莲。而武松打老虎,杀西门,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浑身是胆,铲奸除恶。兄弟二人性格天差地别。但二人是否有共性呢?不妨分析造成其结局的原因。造成武大死亡的直接人物是西门庆,张督监与蒋门神欲合谋杀武松,在他们的迫害之下,武松被逼上梁山。西门庆“近来暴发迹,专在县里管些公事”,可以说是有些权势的官场中人,所以做起事来才有恃无恐。蒋门神因有张团练撑腰才夺得快活林,后又与张督监勾结谋害武松,张团练和张督监都算得是官场中的有权有势之人。所以不难发现,兄弟俩的遭际都与官有关,这也与《水浒传》所揭示的农民起义的根源“官逼民反”不谋而合。
  小说一般所展示的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故事,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个时代和地域的影响下生活,所以如果在阅读中,学生能够发现导致不同人物命运的相似或相同的因素,或许能更好地了解一个时代的特色、一处地域的风情。
  二、同一人物看变化
  从维度上看,相似人物、不同人物的比较是横向的比较,同一人物在某一事件前后或者两个时间段的比较则是纵向的。正如“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所寓指,人物的个性也是处在时时刻刻的变动中,若抓住具备这一特点的人物,比较其变化前后的区别以及造成这种变化的诱因,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也就更客观、更深刻。这类人物在名著中也不在少数。《水浒传》中风雪山神庙前后的林冲,《骆驼祥子》中历经多次生活变故的祥子,《西游记》中取经前后的孙悟空,《羊脂球》中对羊脂球献身前后展现出不同态度的伯爵、富商、修女等等。
  此类人物在事件发生前后的态度、性格、观念等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以《羊脂球》中的伯爵、富商、修女为例,当羊脂球拒绝德国军官要求其委身于他的要求后,这些伯爵、富商、修女先是义愤填膺,继而竭力赞扬羊脂球的爱国精神。但当他们意识到若羊脂球不献身自己便不能顺利离开时,便花言巧语劝说羊脂球顺从军官的要求。而羊脂球在献身后,遭到了他们的唾弃、厌烦。之所以态度前后有别,最根本的还在于是否牵扯到了自己的利益。这些变化的人与一直为他人着想的不变的羊脂球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19世纪法国部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物丑陋的群像。
  变化即运动,任何运动都有导致变化的“力”。文学作品中我们如果能找到“变化”着的人物形象,找到使人物“变化”的推动力,分析其成因,探索“力”的根源,自然就能抓住人的魂,将人物读得更透彻。
  三、关联人物比区别
  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是由许多个体汇集而成的有组织、有规则或有纪律的相互合作的生存关系的群体。”可见,在社会这一群体中,人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间有着千丝万缕的互动关系。在文学作品中,人和人之间有了复杂变化的关系后才会推动情节延绵不断地发展。学生可以抓住几个有密切关系的人物进行比较。
  例如,《水浒传》里当妻子受人侮辱时,林冲发现此人是高衙内,只能敢怒不敢言,忍下这口恶气。鲁智深则截然相反,他说:“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一个忍辱怕事,一个嫉恶如仇。为什么两人同样武艺高强,却有着如此不同的个性呢?学生分析会发现,林冲此时有家庭有身份,其忍辱怕事更多的是为家庭、为大局着想,并不是真懦弱。鲁智深此时无家庭,也无官职,做起事来自然不必考虑身前身后,嫉恶如仇的天性也就得以释放。
  在林冲妻子受辱事件里,不同的人物展现出不同的态度,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人物当时的反应即对其个性下定论,要把握造成如此差异的根源,对人物的认识才会更客观、更全面。
  当然小说类名著的比较阅读还有更多的抓手,我想只要选择了合适的比较对象,确定比较点,学生就能发现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我们如果能够在教学中进行一定量的比较阅读的训练,一定会让学生阅读的思维能力在比较阅读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提升。
  (作者单位:南京市科利华中学)
其他文献
统编教材的单元构成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保留了文选式教材的基本特征,由若干篇单篇文章依据人文主题与学习任务群组成单元;第二类也是阅读单元,但是阅读对象不是单篇文章,而是整本书阅读,如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第三类以活动为主,主要通过实地访谈、调查等“参与”方式,如必修上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后两类单元的特殊性在于,单元学习内容本身不提供学习资料,而是作为为具体的学习者预留进入教
期刊
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有基于学生言语习得特点、语文学科特点、学生语文阅读实践的独特的教与学的方法。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能够正常、有效、自如地运用这些基本方法,那么我们的语文课既有了具体可用的操作方法,也能始终保持语文课的“语文味”,不会失去“语文性”。下面,笔者结合相关教学案例,来谈一谈常用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1.圈点法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读书时的圈点。圈点法,就是在读书的时
期刊
诗词言简义丰,一字一句裹挟着作者“层层叠叠”的情思。有些诗词与我们“相隔甚远”,理解起来当然有难度。有些诗词则是很“平易近人”,比如现代诗,似乎一读就懂,但又往往陷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境地。因此,诗词教学的难题就在于,怎样从表面一点一点掀开,一层一层深入,理解诗词的丰富内涵。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改“精读”为“教读”,改“略读”为“自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是一篇“自读”课文,这首现代诗相
期刊
(接上期)  (三)“新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探析  “新型材料作文”自2006年首次在全国卷中出现后逐渐被推广,2012年—2018年,只有极少部分省市高考作文偶尔出现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大部分试卷采用“新型材料作文”。新型材料主要类型可以概括为“社会时事型”“象征寄寓型”“哲学思辨型”“想象展望型”几种。  1.社会时事型材料作文  社会时事型材料,以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事件为背景加工而成,命题者
期刊
《背影》是初中语文教师熟悉的名家之作。大多数语文教师是依据教学参考书,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通过品评父亲如何艰难地过铁道买橘子的句段,来感受父爱的厚重和伟大”,我以往的教学也是这样设计的。  但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培训,我对课堂教学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重要的一个转变就是备课不再先看教学参考书,尽量多素读文本,要先有自己对文本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独立思考和教学预设,再去参阅其他教辅用
期刊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节选了《昆虫记》里《蝉》的部分内容,这是初中孩子第一次接触说明文,第一次读科学小品文,所以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就至关重要。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学生很容易就能了解法布尔在向我们介绍蝉的生命历程,可是在科普知识的背后还有什么是需要学生读出来的呢?孙绍振先生就曾经说过:“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期刊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然而书读得多了,就一定“气自华”了吗?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恐怕难成此效。书上的文字要转化为一个人的气质,是需要一个“吸收”的过程的。而这个“吸收”的过程,正是对文字进行深度阅读的过程。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呢?不妨让学生尝试换个身份来阅读,不再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读者,可能既有趣又能推动阅读的深入。  一、当个“小侦探”,破译文字背后的密码  一次骨干教师开设展示课,
期刊
2018年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结果显示:我省八年级学生在说明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等实用类文本阅读方面的状况不如文学类文本,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这暴露了我省语文课程文本读写训练失衡的现状。信息化时代,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信息的提取、分析和运用,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未来服务,就必须重视实用文读写能力的培养。  2018年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旧版相比,丰富了“学习质量”这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学业质量内涵”“学习质量水平”“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与规定,特别是对于“学业质量水平”的描述,具有拓荒的意义。具体表现为:  着眼素养。学习质量标准不是对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简单的规定,而是着眼于语文的核心素养,描述了语文学科在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
期刊
本期话题围绕深度阅读的指导路径展开。南京市科利华中学自2014年以来,将阅读拓展课正式排入课表,语文组老师在指导策略的探索、阅读支架的提供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确立了立路标、配任务、给方法的指导路径,即先给定路标,明确阅读的方向;再设计任务或任务链,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然后提供阅读方法或阅读工具,支持学生顺利完成阅读目标。下面呈现一些他们的讨论,供读者参考。此组文章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