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高热的疗效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o2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比较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在高热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科2012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高热(口腔温度≥39℃)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在4h、6h、8h时的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布洛芬退热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高热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35-01
  发热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是机体的适应性反应之一,是机体对感染微生物、免疫复合物或其他炎症因子反应的结果[1]。高热在临床上属于危重症范围,尤其是对于小儿,不仅可以增加心输出量和氧耗量,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永久性伤害。快速、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小的退热药物对于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有积极性的作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临床上常用的退热药物,本研究旨在比较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中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我科2012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高热患者,口腔温度≥39℃。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14周岁~85周岁,平均47±3.5岁,病程6h~2d,口腔温度39.0~40.5℃,平均39.5±0.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2例,肺炎28例,复杂性泌尿道感染12例,其他8例。伴有咽痛和头痛患者56例。将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体温、伴随症状、原發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①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0510679,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0.65g)治疗,一片一次顿服。②观察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060603,每粒含布洛芬0.3g)治疗,二粒一次顿服。若患者持续疼痛或发热,对乙酰氨基酚间隔6~8h重复用药一次,24h内不超过3次。布洛芬12h重复用药一次。两组治疗期间不给予其他物理降温措施及退热剂。
  1.3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疹等)。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显效:用药后6h内体温下降>1℃;有效:用药6h内体温下降0.5~1℃,无效:用药6h内体温未下降或下降<0.5℃或上升者[2]。在两组患者用药的2h、4h、6h、8h内分别测量口腔温度。
  1.4统计学处理。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中显效4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中显效31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后2h内的体温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4h、6h、8h时的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用药后出现呕吐1例,恶心2例,出汗较多3例,大汗淋漓1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0%。对照组中出现呕吐1例,腹泻1例,出汗较多1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不良反应迅速消失。
  3讨论
  布洛芬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退热药物,为苯丙酸的衍生物,它与对乙酰氨基酚同属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但却是目前唯一能安全用于临床的抗炎症介质药物。布洛芬环氧化酶抑制剂,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成前列腺素,促进散热过程,从而发挥退热作用。同时布洛芬又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的释放[3],使体温中枢的调控点下移而发挥降温作用。布洛芬的毒性低,并且除了退热作用外,还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可使机体的炎症和抗炎反应保持平衡。对乙酰氨基酚为非那西丁的代谢产物,通过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起到退热的作用,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很安全。布洛芬药时曲线下面积大于对乙酰氨基酚药时曲线下面积,且蛋白结合率高[4]。因此,降温时间长于对乙酰氨基酚。本研究结果显示,布洛芬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布洛芬能够提高退热的疗效,但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综上所述,布洛芬退热效果好,使用方便,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英姿.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退热疗效的对照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7):1151-1552
  [2]蒋丰智,李军,肖成伟.布洛芬与地西泮联合灌肠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109-110
  [3]刘仙平.布洛芬混悬液与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临床疗效的对照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1):176
  [4]蔡幸生,林锡平,王萍,等.口服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各60例的疗效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23(12):877-87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外源性血小板凝胶在压疮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来自广州市正骨医院脊柱骨科脊髓损伤的患者13例,共有16处压疮,压疮的计数方法以压疮个数而不是患者人数为准,13例患者一共有16处压疮分为2组,治疗组以外源性血小板凝胶为治疗手段(A组),对照组采取目前最佳的压疮治疗方法(B组),治疗时间持续6个月。  结果:在治疗结束时有15例压疮达到显著的临床治愈疗效,两组压疮体积改变统计学没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选取35例肝性身免疫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观察患者CEA、AFP、SF三项指标的检查结果。  结果:经免疫分析发现,在AIHⅢ者中AFP的含量显著高于PBC患者(P0.05),但PBC与之相比,AFP的含量较低(P<0.05),在AIH者中SF的含量显著高于PBC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跨伤椎内固定和经伤椎内固定治疗屈曲压缩型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方法:选取跨伤椎内固定、经伤椎内固定手术治疗无明显神经症状的胸腰段屈曲压缩型骨折各20例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主要诊断、合并疾病、手术方式、手术日期、手术用时、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影像学随访结果等,并对患者手术疗效进行总结。  结果:经伤椎内固定治疗组术后六个月时复位丢失率小于跨伤椎内固定组,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克拉霉素与噻托溴铵联合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作出指导。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基础上单独使用噻托溴铵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RP和FEV1、FEV1/FVC%等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对我国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探讨。  现状:对15周岁以下的儿童实行免费接种,于2010年开展15周岁以下未接种乙肝疫苗儿童人群的补种工作。最常使用的是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和蛋白乙型肝炎疫苗,主要接种人群是新生儿和乙肝易感者。  展望:进一步加强对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更好展开对高危人群的接种工作,研发新型疫苗,并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动员。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应用现状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和后腹腔镜下肾囊腫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以期为临床选择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方式提供一定依据。  方法:纳入80例直径≥4cm单纯性肾囊肿患者,随机均分为硬化组和腹腔镜组,硬化组采取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法治疗,腹腔镜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手术前后采外周血检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统计并发症。术后1年B超随访。  结果:硬化组出现并发症4例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  方法:随机将我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分为舒利迭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舒利迭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P0.05)。  结论: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关键词:舒利迭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以2010年4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诺和灵N,观察组给予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FPG、2h-PG、HbAlc等指标的变化,并比较治疗期间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FPG、2h-PG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加减黄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总结治疗经验。  方法:选择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以40mg泮托拉唑肠溶胶囊,1次/d,10mg多潘立酮片,3次/d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本院自制加减黄连汤治疗,将药材以1200ml水浸泡30min,煎煮500ml,一日内分3次服用,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乳晕切口对乳腺良性肿物切除的效果,以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物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5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实验组采用乳晕切口的手术方法,对比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残留、血肿发生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