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优化训练,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听说读写 优化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使大多数同学在单位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并形成扎实、稳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搞好作文教学的基础所在。我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效。
一、优化训练方式,扎实地进行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时,我在注意运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式,将训练融入整个学习过程。因为作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
1.听与读能力的训练。
(1)对于重点篇目,我总是在该单元教学的前一周布置同学听范读录音。(原声或师读),然后让学生下去做读的练习。在讲课之前的两三天利用抽牌方式选定该课录音人选。这种带着“压力”的“苦读”远比一般练读投入得多。学生一般经过十几遍、几十遍的反复才能将录音灌制得“字正腔圆”。经过一个学年的训练,同学都能上机两至三次。这种先听、后读、再听、再读的循环上机训练使同学业们的听、读能力在短时间内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读、写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不断有好作品出现。
(2)在课下指导学生听广播看电视规范学生听读能力。教师事先看好广播电视报,让同学们关注一下对听读有益的节目。通过听著名播音员的经典之作和影视人物的台词,来比照自己读的现状。这种做法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听读能力,而且有些知识和信息记在脑子里对写作也有很大帮助。
2.说与写能力的训练。
(1)激发兴趣。我先找来一些作文基础好又对写作有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文学社”取名为“嫩芽”。这部分同学在班里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很快“文学社”的人数增加到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二。遇到同学的好习作,我反复修改,并鼓励同学积极参加各类各级的作文竞赛。几年来,我班共有二十几位同学的作文获国家、省、市、县级大奖。
(2)积累素材。写作光有兴趣还不够,还必须拥有生动活泼的材料。我让同学订了一个本子,将每日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上一段,不需要过多的加工,反映生活的真实即可。每天同学将本子交上来,我阅读后做一批语,并挑选较好的在班上“发表”。大家共同欣赏、共同讨论,达到了让学生写一篇、听多篇的目的。这一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也锻炼了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和把握材料的能力。
二、注重检测教学环节,进行作文能力的检验与提高
1.利用作扑克牌进行小组赛和对抗赛。将每张牌写上一个人的名字,将学生分成若干组,组名也在牌上。每天抽牌,被抽到的同学到讲台上,由他再抽一张牌,牌上的名字即是提问的同学,这个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后,按座位顺序产生第二个第三个提问的同学。提问的内容为上节课的写作技巧或即兴作文。
由讲台上的同学回答,完成80%即为合格,不合格者课下完成老师出示的问题。这种做法叫做“擂台赛”。“对抗赛的做法是学生抽出组别,然后两组同学互相问答,评出优胜小组。这两种形式都有积分,并与年终评模选优挂钩。这种检测方式改变了死板的问卷式的考试的弊端将知识及时检测、补救,把学生从集中复习的巨大压力中解放出来。
2.限时写作,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限定写作时间也是检验写作能力的一个方法。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投入到社会快节奏的生产与生活中去,很少有人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大多是写应用文章,尤其需要具有准确快捷的写作能力。我让学生写作时注意限时,开始有的同学写不完或写不工整,两个月的训练之后,所有的学生都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此外,我还将作文能力的培养与班级建设融为一体,达到了以语文学科整体素质的形成带动学生其他学科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目的。
三、多手段参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写作故事,升华兴趣。通过听讲故事、复述故事、阅读故事,学生大脑里的故事量有一定的增加,学生对故事的感悟能力也逐渐增强,而且对故事的梗概、对故事里的人物个性、人物语言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随着作文训练的推进,学生的作文能力逐渐得以提升。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将自己听到过的故事、复述过的故事,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写作时,注意语言要符合故事的要求,语言要朴实,通俗易懂,口语化。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安排学生自己写好后,先自己读一遍让别人听,不满意,再修改,改后再读给同桌听,或读给其它同学听,听一下他们的意见,直至大部分人满意为止。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作文能力,首先必须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素质教育主阵地。我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媒体的独特优势进行单独或综合运用。如:小黑板出示目标能上能下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卡片检测有收藏性和真观性的特点;有些文章的挂图可帮助同学理解课文内容和背景;投影仪的使用可使“题组训练”清晰地呈现在胶片上,远比老师读思考题效果好。经验证明,大胆全面,有效地实施“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节奏加快,密度和容量增大,这已成为培养学生作文能力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语文教学 听说读写 优化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使大多数同学在单位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并形成扎实、稳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搞好作文教学的基础所在。我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效。
一、优化训练方式,扎实地进行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时,我在注意运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式,将训练融入整个学习过程。因为作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
1.听与读能力的训练。
(1)对于重点篇目,我总是在该单元教学的前一周布置同学听范读录音。(原声或师读),然后让学生下去做读的练习。在讲课之前的两三天利用抽牌方式选定该课录音人选。这种带着“压力”的“苦读”远比一般练读投入得多。学生一般经过十几遍、几十遍的反复才能将录音灌制得“字正腔圆”。经过一个学年的训练,同学都能上机两至三次。这种先听、后读、再听、再读的循环上机训练使同学业们的听、读能力在短时间内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读、写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不断有好作品出现。
(2)在课下指导学生听广播看电视规范学生听读能力。教师事先看好广播电视报,让同学们关注一下对听读有益的节目。通过听著名播音员的经典之作和影视人物的台词,来比照自己读的现状。这种做法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听读能力,而且有些知识和信息记在脑子里对写作也有很大帮助。
2.说与写能力的训练。
(1)激发兴趣。我先找来一些作文基础好又对写作有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文学社”取名为“嫩芽”。这部分同学在班里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很快“文学社”的人数增加到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二。遇到同学的好习作,我反复修改,并鼓励同学积极参加各类各级的作文竞赛。几年来,我班共有二十几位同学的作文获国家、省、市、县级大奖。
(2)积累素材。写作光有兴趣还不够,还必须拥有生动活泼的材料。我让同学订了一个本子,将每日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上一段,不需要过多的加工,反映生活的真实即可。每天同学将本子交上来,我阅读后做一批语,并挑选较好的在班上“发表”。大家共同欣赏、共同讨论,达到了让学生写一篇、听多篇的目的。这一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也锻炼了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和把握材料的能力。
二、注重检测教学环节,进行作文能力的检验与提高
1.利用作扑克牌进行小组赛和对抗赛。将每张牌写上一个人的名字,将学生分成若干组,组名也在牌上。每天抽牌,被抽到的同学到讲台上,由他再抽一张牌,牌上的名字即是提问的同学,这个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后,按座位顺序产生第二个第三个提问的同学。提问的内容为上节课的写作技巧或即兴作文。
由讲台上的同学回答,完成80%即为合格,不合格者课下完成老师出示的问题。这种做法叫做“擂台赛”。“对抗赛的做法是学生抽出组别,然后两组同学互相问答,评出优胜小组。这两种形式都有积分,并与年终评模选优挂钩。这种检测方式改变了死板的问卷式的考试的弊端将知识及时检测、补救,把学生从集中复习的巨大压力中解放出来。
2.限时写作,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限定写作时间也是检验写作能力的一个方法。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投入到社会快节奏的生产与生活中去,很少有人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大多是写应用文章,尤其需要具有准确快捷的写作能力。我让学生写作时注意限时,开始有的同学写不完或写不工整,两个月的训练之后,所有的学生都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此外,我还将作文能力的培养与班级建设融为一体,达到了以语文学科整体素质的形成带动学生其他学科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目的。
三、多手段参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写作故事,升华兴趣。通过听讲故事、复述故事、阅读故事,学生大脑里的故事量有一定的增加,学生对故事的感悟能力也逐渐增强,而且对故事的梗概、对故事里的人物个性、人物语言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随着作文训练的推进,学生的作文能力逐渐得以提升。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将自己听到过的故事、复述过的故事,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写作时,注意语言要符合故事的要求,语言要朴实,通俗易懂,口语化。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安排学生自己写好后,先自己读一遍让别人听,不满意,再修改,改后再读给同桌听,或读给其它同学听,听一下他们的意见,直至大部分人满意为止。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作文能力,首先必须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素质教育主阵地。我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媒体的独特优势进行单独或综合运用。如:小黑板出示目标能上能下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卡片检测有收藏性和真观性的特点;有些文章的挂图可帮助同学理解课文内容和背景;投影仪的使用可使“题组训练”清晰地呈现在胶片上,远比老师读思考题效果好。经验证明,大胆全面,有效地实施“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节奏加快,密度和容量增大,这已成为培养学生作文能力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