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借三助:少儿水墨“剪影式创作”助导要略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o200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剪影是对事物外轮廓的描绘。其特点是将物象简化并平面化,保留其最有意味的东西,并加以夸张造型,极具艺术感染力。剪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的岩画。远古时期的彩陶纹饰中常出现这种平面性的剪影造型,它抓住物象的特征,并把特征夸张到极致。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上的人物造型也接近剪影式造型。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水墨画中有“水墨写清影”一说。在此基础上,如何将“剪影式创作”引入水墨表现之中,成为笔者在儿童美术创作教学中的新探索。
  一、借影造型,助形象创意
  1.巧概括,抓特征
  中国水墨画注重写意,写意是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描绘对象的意味、神态的一种画法。这种神韵是通过事物的关键形态特征来体现的,符合中国画“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剪影式造型能瞬间将表现对象化繁为简,并将对象夸张化、概括化、抽象化。特别是在人物造型中,剪影式造型的方法能让学生快速地画出人物的动态。如以《篮球场上的身影》为主题的水墨表现课就采用了剪影式造型的方法。一个打篮球的动态人物造型对于造型能力并不强的小学生来说是困难的,不免动作生硬、造型死板。笔者尝试采用剪影式造型的方式教学,大大降低了造型的难度,学生能快速画出生动的人物动态造型(图1)。
  2.重取舍,创新形
  我们将事物的形状分为外形和内形,外形是指人物或事物的外轮廓剪影,内形则是描绘人物或事物结构特征、细节或装饰的线和形。中国画非常讲究线和形的疏密关系,如“密不透风,疏可跑马”讲的就是国画中画面疏密节奏的处理。也就是说,我们在绘画时,不是将所有见到的东西和所有的细节都画下来,而是要经过详略的处理,让画面产生节奏感。剪影式造型能够快速地帮助我们处理画面的节奏感。如《老街遗韵》一课,老街的建筑比較复杂,学生无从下手。笔者采用剪影式造型布局画面,让学生先忽略细节,只画剪影,再根据画面的需要,选择一处或几处尽可能详细地塑造内形。需要略写的地方,只留剪影式外形,使画面详略得当,疏密对比有节奏性,大片的剪影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如图2这张学生作品,先用剪影式布局,作者把近景的柱子只留剪影式描绘,再去详写后面的远景,产生画面节奏的韵味。
  3.主没骨,辅勾勒
  “没骨”不事先勾勒形状,而是用色或用墨直接作画,以落墨成形的方法绘画,“笔才一二,象已应焉”。这种画法也可以理解为剪影式的造型方法。如《时尚的妈妈》一课,笔者引导学生尝试采用没骨法打底,再用线条勾勒与装饰。如三年级小朋友这幅作品,先没骨画形,再加上线条,比传统的先勾后染法在处理线条虚实时更能体现灵动感,更有韵味(图3)。
  二、借技造肌,助美感创生
  1.剪影蒙版法
  蒙版法,经常出现在电脑图像设计制作中,指的是将画面中不需要操作处理的部分进行遮挡保护。绘画时用笔画出的都是正形,而剪影式的蒙版可以使我们很容易得到事物的负形。比如我们在处理底色时,希望表现对象的形象能预留出来,这时我们就需要制作一个剪影式的蒙版作为保护,再用喷绘、涂抹、压印等方法处理底色。蒙版制作的材料可以是纸、锡纸、布等。如在教学《画童谣》这一课时,笔者吸取民间剪纸中的剪影法,将童谣中描绘的形象剪下,放在刷有底色的宣纸上喷绘。在喷绘中注意纸的边缘有些翘起,即在喷绘时产生有虚实的边界(图4)。
  2.剪影拼贴法
  剪影拼贴法,是画面重构的一种方法,运用墨韵或在有肌理的纸上做剪影,也可以将画作中的部分形象沾水撕下或剪下来作拼贴。我们可以根据画面采用不同的手法。传统的水墨文化与拼贴艺术相结合,是对传统水墨语言很好的补充。如在指导《荷塘掠影》(图5)时,荷叶和水纹是两幅不同的画,荷叶采用的是揉纸法制作水墨肌理,水纹是用水面吸附法制作的肌理,用沾水撕纸的方法撕下水纹和荷叶,再进行画面重组,使同一画面有不同的肌理,使数幅内容不同又相互呼应的作品在同一画面中重构与融合,拓宽了水墨画的表现力。
  3.剪影转印法
  在剪影造型中,增加肌理是处理细节的一种方法,是构筑画面的重要绘画语言,是个性展示的重要特征,也能使画面呈现丰富的视觉效果、不同的肌理效果,使人感受到不同的审美意蕴。我们身边的许多材料都有自身的纹理,比如石头的纹理、树叶的经脉、各种各样纹理的布、皱巴巴的纸等,通过涂墨或涂色再转印后就可得到不同的肌理。在创作指导《两只猫》(图6)时,对两只猫的表现就是采用了玻璃转印和纸板转印法,类似于水印版画。当然制作肌理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这里不一一阐述,留着让孩子们去发现、探索、实验。
  三、借形造境,助画面创建
  1.多种视角,形式自由活泼
  同一幅作品可以通过任意视觉角度加以表现,只要达到完美的剪影造形,将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组合,创造建构画面。这种造形方式,不讲体积、不讲空间、不讲比例,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造型的独特。如在《多视角观察》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先观察各种事物的不同角度,画出完美剪影造型,再将不同视角的剪影造型组合成完整的画作。如图7《喂鸡的老人》这幅学生作品,老人是平视的视角,而栅栏和鸡是俯视的。将不同角度看到的物像组合起来,显得生动有趣。多角度的剪影造型不讲物体前后关系、内外关系,物象之间就是有遮挡也能完整地看到后面或里面的物象。如图八学生作品《开新车》,把外部视角与内部视角结合,用“透视”的眼光表现画作,充满了童趣。用这样的平面式、散点式、“透明式”的画面形式表现水墨画,形式自由活泼,可探索出具有儿童趣味以及乡土气息浓郁的水墨画新风格。
  2.打破时空,多维空间组合
  在民间剪纸、壁画等这些艺术作品中,经常在同一画作中,表现不同时间、不同空间里的事物。如库淑兰奶奶的剪纸,在同一幅画面中体现不同的时间、人物所做的不同的事。剪影式造型是平面的,因此可以不用考虑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不但打破了时间、空间、比例关系的限制,而且便于用绘画的审美法则规划布局。如在教学《新奇的一天》水墨剪影创作中,引导学生想象新奇的一天会经历怎样新奇的事,见到怎样新奇的事物,并在画面中打破时空规律按画面需要重构,创造出一种天马行空的、超现实的风格(图9)。
  3.块面建构,搭建构成画面
  在绘画创作中运用剪影式造型可以辅助建构画面构图。构图是为了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或美感效果,在一定空间内安排和处理事物或人物的关系和位置,在传统中国画中称为“经营位置”“布局”或“章法”。剪影式造型(单个物象的剪影或成组物象的剪影)把纷繁复杂的表现内容理解为一个个的块面,便于在画面中安排与组合,可以迅速地在画面中建构起形与形的关系。如在创作《节日里的人们》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在草稿上用浓淡不同墨块涂出剪影造型(单个事物或成组事物),按照形式美的构图法则快速构建画面中的黑白灰块面关系。在创作时再在这些块面中补充内容(图10、图11)。这种构图方式离开了自然景物的特定位置,用形象的主次、对称、均衡的形式法则统一画面,迅速建立画面美感。
  四、结语
  剪影式造型大大降低了造型的难度,能快速地抓住事物的特征,更有意味地表现事物的形态。在少儿水墨画创作中吸取岩画、画像砖画像石、剪纸、皮影、壁画等这些艺术的表现方式,及各种材质的使用,让剪影式造型的水墨画更具有观赏性、装饰性。剪影式造型的多视角、多空间的组合,有助于表现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样的水墨画创新是趣味性的、实验性的、迁移性的,对在水墨画创作中开发学生的思维、融会贯通地思考问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晓红.《立足乡土美术资源,创新美育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
  [2]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03.
  [3]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01.
  [4]冯增木.《中国画特殊技法详解》[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
  [5]常锐伦.《绘画构图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12.
  (缙云县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丽水)
其他文献
作品描述:张伯英行书《苍官青士左右树 神君仙人高下花》七言联轴,纸本,尺寸129.5×30.5×2,每幅约3.6平尺,1938年作。  作者简介:张伯英(1871—1949),江苏铜山人,祖籍浙江绍兴。谱名启让,字勺圃、少圃、少溥,别署云龙山民、榆庄老农,晚号东涯老人、老勺、勺叟,室名远山楼,小来禽馆。近代书法大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学者。书画大师齐白石和启功的老师。出身望族,幼承庭训,弱冠诗文、
期刊
摘 要:提问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能够促成高效又精彩的课堂,但很多提问笼统、模糊、不明确,无法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基于此,笔者用联系生活寻找共通点、就旧知解决新问题和多角度探究高认知问题等方式探究课堂的温度、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Problem Question 提问艺术  核心素养,近几年作为一个教育界热门的词汇屡见不
期刊
笔墨书写时代,色彩描绘生活。从5月底开始,“翰墨皖浙”第25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各分赛区省级评审会陆续展开。  5月25日,“翰墨皖浙”温州分赛区省级评审会在温州市越秀学校成功举办。评审会评委团由浙江外国语学院美术·文化创意研究所所长洪复旦、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剑武、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余巨力和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李崇高组成,参与评选的作品超过2000幅。  5月
期刊
一、教学目标  (一)能仔细观察、发现长横的基本特点,能对汉字中的相关点画进行准确的形态识别、判断,并能用完整的语言进行描绘、表达。  (二)了解书写工具与材料性能和使用方法,能用正确姿势和习惯进行书写;能控制起笔时笔尖入纸的角度、铺毫的力度,行笔的长度与速度,收笔时做到提笔聚锋出纸,使笔毫恢复原状。  (三)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标准和创作少字数作品的方法;理解长横在汉字结构中的基本作用、使用规律
期刊
作品描述:国画大师张大千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艺术大家,徐悲鸿先生曾赞称:“五百年来第一人”。他一生創作了大量佳作。仕女图是张大千一个重要的创作题材,所取得的成就也为宋元以来所少见。艺术特点和成功之处在于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刻画出人物复杂多变的面部表情和内心世界。他笔下的仕女既有古代仕女画的遗风,又有着时代气息,姿态风韵,颇有个性。有论者言:比起张大千的山水和花鸟画,他的仕女画显得更加生动真实。  三十年代
期刊
2010年12月12日出生于東阳市,就读于东阳外国语小学。从小爱好广泛,尤其是书画,幼儿园大班开始,就跟随东阳市文静书法培训学校的张老师学习书法,至今已四年之久。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已初步掌握颜体楷书,二王行书,及曹全碑帖隶书,大字小字硬软笔都在不断进步中。每次学校举办的书画大赛也没落下,均是受益匪浅,常有感而发:诗书笔墨醉心房,乐此不彼日夜忙。人勤业精神奇笔,祈盼来年誉四方。有梦想的女孩,加
期刊
美术教学是孕育生命的过程——两个环节很重要,一是“发芽”,产生新的生命;“发芽的种子”就是整合的课程。而现用的美术课程按隐性单元散点分布,没有连贯序列。不同的老师又凭借经验来使用教材,与课程精神不匹配。这需要一个系统的、完善的整合课程。二是“拔节”,如竹笋一节一节地生长。这需要抓关键点,就是知识的连接点,通过指导学习方法,迁移知识,达到拔节。这就是有机整合,适性拔节。课程一体化的实施过程,旨在与国
期刊
作品描述:盛宣怀行书“声无细闻,虽远犹近;劳而不伐,有实若虚”八言巨联轴,尺寸201.5×35cm×2,红色底洒金笺本。  作者简介:盛宣怀(1844—1916),江苏常州人。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清末大臣(官至从一品),官办商人、买办,洋務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秀才出
期刊
丽水市美术教师作品選登
期刊
林若熹  1963年出生。1988年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2002年暨南大学毕业获文艺学博士。曾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台湾艺术大学专任客座教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9年《春夏秋冬》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1993年《黄金时代》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1994《夕阳》获“第三届中国画展”二等奖;2001年《幽香》入选文化部等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展”及《百年中国画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