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8710310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物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人已创造出誉满世界的“中国速度”,然而在经济加速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非但没有加速反有减速之迹象,道德建设滞后,以致社会充满浮躁,社会价值观迷失,拜金主义泛滥,享乐主义盛行,物欲吞噬了人们的灵魂,挤占了人们的精神家园,在竞争加剧的现代社会,到处弥漫着焦躁的空气,身为教师的我们当然逃离不了这样的藩篱,然而我们深知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它是“人类幸福和自我完善”相结合的职业,教师肩负着育人使命,教师的工作一定意义上关乎着国运兴衰,不敢想象教师精神家园的缺失将会导引社会走向哪里?因此教师精神家园的建构在物质高速运转的当下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大文豪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所言:物质的繁荣,我们需要;意识的崇高,我们坚持。
  现代人的心灵犹如流放的囚犯,在物质世界里迷失了方向,生命赖以支撑的精神世界遭受到社会变革期文化、经济大潮的冲击,生命被裹挟着失去最基本的坚守,千年文明铸就的精神基石正在经受历史的淬火。然而回望来路哪一个中国人不是在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文化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那些伴我们成长的文明在今天需要被重拾、需要回归。而堪称人类智慧菁华的《弟子规》正像一位五千岁的老人,向后世子孙们娓娓讲述着祖先源远流长的文明。
  五千年文明需要传承,五千年文明所倡导的行为方式,是理想状态下适合人类幸福生活下去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模式。一个人的幸福成功,要以道德品行作为根基,而道德品行最好的教材就是《弟子规》。
  方东美研究所副所长钟茂森博士说:《弟子规》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放在天平秤一下,它的重量和《四库全书》平等,一样的。为什么?因为四书、五经、十三经都是枝叶花果,若没有《弟子规》做人生教育的根本,是很难落实的。时至今日我们早已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历久弥新,它是我们人生幸福的金钥匙。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不正是让国人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吗?中华民族,古来崇尚教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在传承中华文明、重塑学子灵魂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儒学根本的《弟子规》能为信仰迷茫、公德失范,精神贫瘠,乏善可陈的世人提供归依和精神食粮,试想教师都不晓得《弟子规》的内容,试想教师都不明白《弟子规》对匡正的要义,试想教师都不能用《弟子规》去修正自己的人生航向,又何谈用它去开解学生迷津,塑造健全人格,引领生命成长。
  著名的特级教师程翔先生有一个观点,语文教师必须是“文化人”,难道语文教师没有“文化”?事实上,教师们原也有“文化”,但终日忙于“职业性”的教学工作,很难充电,无以为继,长此以往,变得没有“文化”了,大多教师一轮一轮地带领学生复习,生命都淹没在题海中了,精神上的疲乏无力、职业性的倦怠充斥周身,哪里还有“文化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先生说:语文教师要做文化人,主要不是职业的需要,而是一种精神的坚守,一种生命的境界。那么注重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师首先需要成为文化人,而语文教师之外的教师除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外也承担着关注人的处境与命运的责任,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心灵获得安慰的地方,是精神寄托之所。故教师者皆需荡涤自己的灵魂,守得一方净土为文化之传承前仆后继,欣欣然而担此要任。
  上海市北郊中学校长、上海市十大读书成才标兵郑杰先生在《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中谈到:教师要有精神空间。他说:“教育有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呢?一定有的,否则教育的继承性就要受到怀疑。那永恒的东西就是‘人性’,人区别于其他生物体的显然在于人的精神世界,包含有理想、信念、美感、思索、情感、道德,等等。学校作为人类文明的聚集地便以精神世界充实而富有价值,教师的价值在学校中就是以传递人类精神的火种而体现出来的。教师坚守人类精神家园的责任巨大,既要在科学与技术领域中成为学生的导师,又要成为人类精神的守望者,而且教师的一切学识又是以精神的底子作为基础的。这样,教师自觉充实自己的精神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当此世下,能荡涤教师灵魂的最好读物莫过于《弟子规》,当我们从阅读、研读《弟子规》渐进入“文化人”的行列中,当我们的迷茫困顿在诵读领悟中消失,当我们的真情热爱被《弟子规》点燃,我们教育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被激发,我们的职业倦怠才会遁形。我们才能成为新世纪下合格的教师、称职的教师、幸福的教师。
  当人们在充满压力和诱惑的外部世界中拼搏,内心满是焦虑和空虚的时候需要腾挪出一块园地来安放《弟子规》,教师尤其需要保留一块这样的“园地”。试想《弟子规》的伦理纲常、普世价值都不被传承文明的教师认可,这个社会将是多么可怕且可悲?
  要拯救世风,教师责无旁贷,教师是化育人的职业,欲化人先自化,让教师们从“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的《弟子规》起自化。让已经被异化、正在被异化、或将会被异化的我们从诚敬地学习《弟子规》开始,亲近这位须发苍苍的五千岁老人。“礼者,理也”,“礼者,履也”。《弟子规》是让我们履行实践的,是让我们拿来做的。正如“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化用海德格尔的话说,我们要“弟子规式地栖居着”。或许很多人会疑惑,在现代的忙碌生活中,《弟子规》中所述的道德生活准则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可能相比于我们的房贷、医药费、孩子的学费,还有每位教师的工作现实、生活梦想,《弟子规》中所述的道德生活准则变成了一件奢侈品。但是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我们教师们率先相信《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诠释的要义是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就真的可以言而有则,行而有法,动而有道。
  《弟子规》可谓 “大道至简”。正如泰戈尔在《民族主义》中所言:“对事物的简单了解在一个短暂充分的时间内可以做到,但是要通过多少世纪的培养和自我克制才能获得它们的精神”。我们每个人都来自于历史,最后也将归于历史,成为历史的过客,每一代人都肩负着民族强盛、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生生不息。教师在构建共同的文化根基、共同的时代精神和共同的价值目标所构成的共有的精神家园时,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就让我们把自己交付给《弟子规》,循着圣哲先贤的苦心,于敦伦尽分中渐入圣贤之域,既完成自化也化育他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每一个中国人生命深处蛰伏着的孝悌仁爱在《弟子规》的点燃下成燎原之势。让我们从现实的纠葛中拥有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力量,让《弟子规》帶着我们完成化茧成蝶的美丽。
其他文献
辛劳本身也就是开花和舞蹈。  ——叶芝  笼·扁担  吃过晚饭,夏夜的月,将院子照得一片清亮。  父亲牵动绳子,搬掉一块青石,渗坑里的水面轻轻浮起他两天前压进去的一捆荆条。他抽出一根弯了弯,筷子粗的枝条看上去柔软而富有韧性,弹出一串细碎、晶亮的水珠。然后,他转身从洞门墙壁的木橛上取下四个绑着绳子的笼襻。那是四根等长的比拇指略粗的树枝,被绳子曲成半圆形,如一张张拉满的弓。它们在墙上挂了两个多月,已经
期刊
1  程坚甫的诗作,从体裁看,有诗有词,诗占大多数;词中小令、长调均有,诗则五言七言皆备,律诗绝句咸工,此外亦有古风体的。总的来说,程坚甫诗的成就高于词的成就,律诗的造诣深于他的绝句,七言又比五言谙熟。比如我们对照一下他现存的唯一一首五言绝句:  偶成  浅酌复低唱,岁月易消磨。  莫为头颅惜,今年白更多﹗  和他的差不多同一时期又是相近题材的一首七言律诗:  黄昏有感  古巷萧然车迹稀,黄昏风雨
期刊
有个人说我的小说看着太心痛了,他再也不想见到我了。你是旧社会的老太爷?听了卖艺的凄凉身世,含着眼泪喊:来人啊,快把她赶走!可怜死了,我心都碎了!  洋洋洒洒写了个大稿,马上就给编辑寄了出去,人都写瘫了。编辑回复说,也太过分了吧,才七百字。  等菜等菜喃喃自语:怎样才能写出一个伟大的作品?桌对面传来一句:先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虽然没有写出一个伟大的作品,还是很高兴地收下了一个让我以后写出伟大作品的
期刊
一  洗布山在我家乡广东台山市,并没有特别之处,连闻名海内外的碉楼也没一座,却因为出了写旧体诗的程坚甫,近年渐渐为人所知。  洗布山在台城郊区。2005年11月初,秋的末尾,本该天高云淡,可是,白天被铅一般的云团遮盖,天空成了一床严严密密的雪被。太阳隔着“雪被”照着,浅淡的光线,软软的小风,带着阴骘的热度,并没有丝毫秋的萧散和干爽。  一行三人——邑中年过八旬的著名诗人陈中美先生,我,还有一位中年
期刊
推荐语:伍方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通往巴别塔的钥匙》是一篇科幻或未来题材的短篇小说,它借用巴别塔的古老寓言和原型符号,试图在人——神、天——人、人——人、人——机多重关系的宏大框架中,探索自然与人文都遭受重创的人类文明的未来出路。有趣味和深意的是,作者在能源衰竭与核战废墟的反乌托邦背景下,为他钟爱的男女主人公找到的“通往巴别塔的钥匙”,是一种劫后重生却重返源头的乌托邦,或更具体地说,一种失乐
期刊
【摘 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却越来越多,是什么阻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本文就从内因和外因上分析导致学困生的原因。并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分层教学和教育者加强自身修四个方面入手,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众所周知,在这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英语做为国际性通用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英语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然而,让广大农村初中
期刊
A  学妹,我们之间曾有过公园之约。刚刚散步回来,小橙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这话是最近和她微信频频热聊的学兄岑凯发来的。小橙看了心一跳,这句话带着遥远,模糊的气息;又带着一点真相,也就是仿佛而且确凿的意味向她扑面而来。这事有点大,小橙心里有点小惊,她没有立即回复学兄。小橙端坐在书房里,她要捋一捋,之所以要捋一捋是因为所谓的公园之约如果确凿,那应该发生在1982年2月之前,因为她在那一年的2月毕业之后
期刊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一种突出现象,即由于已经受到或正在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其中包括来自学生家庭生活境遇的影响,学生们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许多“先入为主”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会对所学知识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反应,结果出现了一些片面的、似是而非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乃至表现出对教学的“逆反心理”。表面上看这些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究其真实原因,其实是受社会影响的结果。教学过程只是提供了使
期刊
【摘 要】学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与考生形成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学校是教育服务产品的提供者,考生是购买者,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考生接受,双方的买卖合同关系即成立。  【关键词】招生录取;学历教育;法律规范  招生录取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法律权利,发生争议如何解决,国家应从哪些方面规范招生录取权利,违法招生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本文试图对以上问题作些探讨。  一、招生录取权的法律性质  招生录取权是
期刊
【摘 要】忠诚于党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最重要的内容,是每一位革命军人必备的最重要的素质。政工干部肩负着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对保持军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至关重要。牢固树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意识是政工干部发展进步成长成才的基础。  【关键词】政工干部;军魂意识;核心价值观;成长成才  作为政工干部,牢固树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