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排练实践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策略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ang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声乐作品有独唱、齐唱、对唱、重唱、小组唱等多种表演形式。在音乐表演专业的学习中,能够掌握多种演唱形式,是对学生歌唱能力与表演能力的综合训练。声乐排练实践课是音乐表演专业综合实训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艺术学院的课程教学活动为例,在声乐排练实践课的实践教学中,通过对有效进行声乐作品排练具体方法与步骤的总结,分析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声乐作品;排练实践;方法步骤;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19)08-0035-02
  声乐排练实践是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综合实训的必修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训练,提高学生个人歌唱能力的同时,要求学生要具备准确的和声概念,学习并掌握对唱、重唱、表演唱等多种舞台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表演实践能力。锻炼学生在排练实践中掌握Solo(即兴演唱)的音乐技能,培养其具备独立创作音乐的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形成良好的综合专业素养。本人作为这门课程的专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学生现阶段的专业能力进行课堂设计,通过反复实践,找到相对有效的训练方法以提高声乐排练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建立“标准”提高学习兴趣
  在此提到的“标准”,是要在课程教学初期,向学生介绍声乐排练实践的训练内容与目的,以及通过训练未来将要达到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传统的学习教育中, 教师往往会渲染学习的困难性与艰苦性,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斗志, 却忽略了对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的宣传, 使学生无法体会学习本身的快乐。[1]声乐排练实践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需要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在内容方面,要包含多种表演形式和多种演唱风格,开拓学生眼界;在质量方面,要选择具有高水准的,特别是有较好歌唱能力体现的舞台表演,让学生充分感受歌唱的魅力。通过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
  二、声乐作品的选择
  影响声乐训练效果的因素有不少,其中对于声乐作品的选择就是其中之一。声乐训练其实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式学习过程,所以学生在每一个阶段的训练与表演,都需要依托不同的声乐作品,而一个正确且适合的声乐作品选择中无疑能起到非常巨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在整个声乐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能否选择到合适的声乐作品非常关键。[2]
  声乐排练实践课是大班制教学,每周3节课,每节课45分钟,上课人数平均为30人左右。为了确保教学计划的有效进行,以及兼顾到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程训练,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现有的专业素养,选择适合的声乐作品进行排练实践活动。在此之前,要对所有学生进行专业能力测试,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音域、音色、音乐风格、音乐表现力等方面的情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把握好声乐作品选择的标准,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扬长避短,这有利于教师对声乐作品的正确选择。
  三、声乐作品的排练
  (一)合理的作品分组
  声乐排练实践课的上课人数较多,在选择了合适的声乐作品之后,要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排练。为了确保学生的参与度,按照声乐作品里的声部要求,根据学生歌唱能力,一般每个作品会分配4人或6人,有女生小组唱、男生小组唱、男女对唱、重唱等多种组合形式。这种表演形式的排练离不开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断反思和总结以改善其中的不足,因此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分组原则,就是要保证每一个分组里的学生专业程度要相当,即采取歌唱能力较强的学生与歌唱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交叉分组。一方面是为了在排练过程中,达到相互学习与鼓励、相互督促及共同进步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也是组合成员间“默契感”建立的一个过程,这有利于提高声乐作品的排练效率。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面对多组进行排练的情况,教师还要做好各组时间上的分配,一般采用小组间轮换排练指导的形式。要告知学生声乐排练实践课主要是进行声部间的合排,因此要求学生在课前就要将自己演唱的声部内容熟练掌握,教师主要是根据作品要求对学生做声部间声音的配合,例如对声音大小、强弱,音色明暗以及情感表达进行排练指导。每节课每个作品都进行合理的分段训练,不求进度,多注重排练的质量。
  (二)音准、节奏、旋律的规范
  音准、节奏、旋律作为声乐作品的基本要素,也是演唱者与声乐学习者在歌唱表演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三要素,它决定着一个作品是否给人带来一种悦耳的体验以及作品表演的完整性。在声乐排练实践课的作品排练中,对声乐作品会进行独唱、合唱、重唱、轮唱等多种表演形式上的设计,大部分的唱段会涉及多人合作演唱的方式,这就对每一位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能否很好地掌握作品中的音准、节奏和旋律。因此,在排练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这三要素进行规范,这也是整个声乐作品排练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声乐排练实践课上,教师检查每位同学对自己声部的掌握情况,指出学生的音准、节奏或旋律上的错误,让小组内掌握较好的学生帮助掌握较差的学生,相互督促,进行规范练习,并要求学生在当节课解决其具体问题。
  (三)和声思维的建立
  和声思维是指在音乐活动中以和声理论为指导,对有具体音高的乐谱和音响从纵向角度进行分析、理解的过程。[3]在声乐排练实践课上的具体教学活动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和声思维的建立,特别是在多人参与、多声部的声乐作品排练中,各个旋律声部都形成各自的音程、和弦关系,进而产生和声效果。这不是一个人或者其中一个声部唱好就可以的,它必须是多个声部共同合作来完成的。所以,从一开始的声音训练中就要向学生强调并引导其和声思维的形成。
  针对我们课堂上声乐作品的排练,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旋律上方三度或下方三度的和声概念,三度音程是和声训练初期最容易唱准并产生优美和声效果的一个音程关系。这区别于传统的合唱作品排练,在此本人将基于主旋律的上方三度或下方三度旋律称其为“副旋律”。在具体的排练中,学生要清楚自己所在声部的音高位置,演唱时主旋律声部和副旋律声部要相互聆听其旋律的进行,感受和声形成的效果,进而提高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舞台表演的训练
  舞台表演是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声乐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音乐表演专业的学习中,歌唱能力与表演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以往“重技巧,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式,會导致学生舞台表演能力上的欠缺。声乐排练实践课在每一学期末会进行一场专业演出汇报,旨在将学生这一学期的学习效果进行展示,也是教师教学成果的一种展示。因此,在声乐作品排练的过程中,舞台表演的训练也尤为重要,它决定着一个声乐作品最后的舞台实践的完整性。
  在声乐排练实践课上的舞台表演训练,主要是要求学生根据声乐作品,在歌唱时,自然、协调、合理地进行舞台表演设计。比如对唱、重唱、小组唱的表演行进中,演唱者要具有个人唱段展示时的个人表现力,组合成员之间要有眼神的交流、舞台上的走位以及和观众适时的互动等,对于还处在学习阶段的学生,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以及帮助学生进行“特意”的舞台表演设计。
  播放一些表演性较强的演唱视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建立学生的表演意识。起初可从模仿出发,选择一些合适的表演方式运用到课堂的表演训练中。多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也可走出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舞台实践的机会与平台,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加强心理素质,积累表演经验,进而提高其舞台表演的能力。
  结 语
  声乐排练实践课的训练对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歌唱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以上是本人在教授这门课程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方法与步骤。根据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教师须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不断地做教学反思,把握好两者的内在关联,努力钻研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双钢琴演奏是一种独特的钢琴演奏方式,常见于二次创作的作品或是组曲的演奏之中。它虽不同于简单独奏与简单合奏,但它的技巧来源,也与这些钢琴演奏方式相联系。演奏者以突出音乐作品的意境美,表达作品深意为主线,利用高超的优化合作技术对作品进行演奏,将作品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本文将就双钢琴演奏方式的演奏原理以及双钢琴演奏方式在不同作品中的技术运用进行分析,着重阐述双钢琴演奏的技术性。  [关键词]双
期刊
[摘 要]结合实践经验,对管乐演奏中出现的过度紧张现象进行适当分析,阐述管乐演奏“放松”与“紧张”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管乐演奏过分紧张的主要生理表现进行总结,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克服方法。此外,从心理层面入手,对管乐演奏者过度紧张的克服方法加以探讨,目的在于最大限度避免演奏者出现过分紧张现象,提高演奏水平。  [关键词]管乐器;管乐演奏;过度紧张;过度放松  管乐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
期刊
听着舞台上的歌声,一个早在流行的歌舞曲中熟悉了的词儿挥之不去地始终在脑际盘旋:  康巴汉子!  听了他的震魂摄魄、大气磅礴的交响曲《生命》,读了他的部分作品的曲谱,再听他的这场“声乐作品音乐会”—— 无论是歌曲的旋律,还是和声与伴奏织体,都那么自然、流畅、亲切,丝毫感觉不到雕琢的痕迹。它又使我想起了一位老朋友——怪才赵晓生的一篇文章的惊人骇俗的标题——“莫扎特不会作曲” !如今,这个词儿又不由得跳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原始音乐素材的选择、改编作品的整体效果和改编作品难度的把握三个方面,对多声部视唱作品的改编进行论述。并以《尼尔:机械纪元(NieR:Automata)遊園施設》多声部改编作品为例,举实例进行多声部视唱作品改编探究。在选择素材方面主要选择不同音乐体裁的多声部或和声丰富的单声部作品。改编作品的整体效果方面倾向于音乐风格、和声与原作品保持统一。改编作品难度的把握方面,既要保证难度适宜,又
期刊
[摘 要]“海州五大宫调”是我国明清俗曲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原汁原味的民间乡土音乐。这种传统的民间音乐正在被人们所遗忘,甚至消失。所以“海州五大宫调”进课堂是一件艰难并快乐着的事情,对开发地方课程,落实课标精神,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海州五大宫调”进课堂的实施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海州五大宫调;课堂;实施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期刊
[摘 要]  贝多芬的32首奏鸣曲,在奏鸣曲的发展历程中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本文以其《第一钢琴奏鸣曲》(Op2 No1)中的第四乐章为例,从曲式结构、和声思维及创作特点上详细剖析这首作品。帮助音乐理论的学习者与爱好者能更深入地了解与研究本首作品,同时也为作品演奏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贝多芬;奏鸣曲;曲式分析;创作特点  [中图分类号]J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
期刊
[摘 要]  《d小调幻想曲》(k397/385g)是莫扎特一首未完成的作品。这首作品在技巧上呈现“简单”,在音乐上却极具戏剧性和浪漫性。笔者在这里对作品进行音乐分析,诠释其未完成的缘由。  [关键词]莫扎特;《d小调幻想曲》;作品分析;未完成  [中图分类号]J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19)08-0108-02  1781年,25岁的莫扎特定居维也纳。他与冯
期刊
[摘 要]目的:让交响乐团以音乐为纽带,成为沟通我国各区域文化的桥梁,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方法:实践调查法。对象: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对城市文化建设中交响乐团的地位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城市文化建设中交响乐团的经营和管理原则,并对交响乐团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结论:创新经营和创新管理,能够为乐团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  [关键词]城市文化建设;交响乐团;推广路径;活动
期刊
[摘 要]历史决定了民族性格,民族性格影响其精神文化的形成,精神文化形态正是民族文化的内核。20世纪俄罗斯音乐形态是俄罗斯民族历史文化的外在表现,而俄罗斯的民族音乐也深受其民族文化的影响,以此为载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俄罗斯音乐思想是综合性的,其美学思想继承传统民俗的审美特征,并加入欧洲音乐元素,地域文化、传统时代相结合,美学理念都在20世纪作品中完美体现,其民族特征的保留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以此
期刊
[摘 要]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这些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生活,从劳动、祭祀、狩猎等活动中演变而来,根据地域、生活习性、传统文化等因素差异,发展出多种独特的舞蹈风格。民族民间舞蹈已经在各类艺术院校的舞蹈学科中普及,并且覆盖舞蹈学科的中专教育、本科教育及研究生教育。本文以延边大学舞蹈表演专业本科的民族民间舞教学为例,探讨在高校教育中提升民族民间舞教学质量、弘扬民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