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翻译家林语堂

来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2800487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介绍了林语堂的生平、译著和林氏的译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实际探讨了林氏在翻译实践上的卓越贡献及其译学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其他文献
<正> 一、简略的历史回顾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什么?这在我国是一个长期争论的老问题。建国三十余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已是几起几落。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我国工科院校在教学计划中曾明确规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工程师”。1956—1957年间还曾在毕业设计答辩后宣布授与毕业生以“工程师”学位。1958年后,对这种做法进行过批判,认为培养目标为“工程师”助长了学生“成名成家”的个人主义思想,工科院校应该培养“有政治觉悟,有科技文化知识的劳动者”。
<正> 高等院校的实验室是学校的三大建设之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是一项应该做好的重要工作。一般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专业范围宽,科研课题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内容复杂,任务繁重。怎样做好这项工作,有许多值得注意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根据实际工作的体会,愿提出几点肤浅的看法,与兄弟院校从事实验室工作的同志共同探索。
经历了“冬天提前来临”的.2005年,在2006年中,中国报业开始警醒。用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的话说,这是因为2005年对于整个报业而言是个“拐点”,这个“拐点”导致了整个报业集体意
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不再是传统的“象牙塔”。随着日益增多的交流活动,高校公共关系建设也凸显其重要性。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的接待工作如何促进高校的生产力的
阅读是学生习得语言的重要途径。当前阅读教学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学生读书感悟少,教师提问分析多;教师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在阅读训练中,只注重文本的精读,不注重泛读;教学过程中
期刊
<正>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独立工作能力较差的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造成负担过重和能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涉及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规章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种因素。轻视习题课,削弱习题课,习题课质量不高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7月1日凌晨,当人们还沉睡在梦乡,东方天际刚刚露出黎明的曙光,西藏日报社印刷厂新落成的车间里灯火通明,崭新的上海高斯印刷机飞速运转,一份份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彩色人民日报从出报
晚清的翻译小说经常因为不忠实于原文而备受批评,但实际上评价翻译作品时,不应只是对原文和译文进行静态和孤立的对比,而是要考虑到译文背后的制约因素,以及译文对译入语社会文化
本文试从加强生态消费的教育与宣传,培育当代大学生生态消费理念与意识;大学校园环境、各种规章制度及各类校园活动等生态化;及倡导勤俭节约、兼顾个人消费与环境之间关系、兼顾
<正>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现有在校本、专科生一百一十余万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今后还会逐年增加。如何把他们培养成又红又专、身体健康的高质量人才,能为祖国建设健康地工作四、五十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校学生的年龄一般为17—23岁,正处于青年中期,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主席普罗科普教授认为:“儿童、青少年是为今后一-生健康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