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宫保和殿后的云龙石雕是皇家威严的见证者与载体。在研究云龙石雕雕刻造型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本文分析了云龙石雕的艺术魅力、思想理念、历史意义以及中国人民对大尺度造物的美学体验。
在紫禁城保和殿后,有一块雕刻云龙与海水山岩的大石雕,与前三殿同时建于明代,到了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凿去原来的雕刻内容,重新雕刻成流传至今的流云骊龙图案,图案上有九条口系宝珠的游龙,飞舞在海水山崖和流云之中,动态自如,生机勃勃。人们流连忘返,不但为其精湛的雕刻艺术而赞美,更为这块巨石之大而震惊,也为这块巨石如何运输而费解,这就是云龙石雕。
经过对云龙石雕的研究,笔者探索了人们对大尺度造物的美学体验。诺伯特·维纳在《控制论》中提到“一旦其数量级越过某个门槛,就会不可避免地涌现出目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大是一种涌现美,但又不得不承认,审美也并非没有标准。当然还有设计上的美感,如比例符合一般审美的数学比例,但具体到审美体验,云龙石雕围绕“大”展开的美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历史之宏大
只有人们了解云龙石雕的历史,再看云龙石雕时,云龙石雕才变得立体饱满。离开保和殿,跨出云台门,云台门外辞别了外朝三大殿的奢华和肃穆。站在三大殿的台阶上,向北眺望,面前是保和殿的后广场,广场正北就是乾清门,经过乾清门可以从外朝去往内廷。走过保和殿是一个长长的台阶,台阶中间有一块故宫中最大的石雕——云龙石雕。如果说三大殿是一首跌宕起伏、雄伟激昂的音乐,那么末尾一定有一个最强的音符,带给听众最深的震撼;如果说三大殿是一幅浓墨重彩、气势恢宏的丹青长卷,那么在画作挥就之时必少不了神来之笔将作品的艺术造诣提升至新的巅峰。这最强的音符、最重的一笔就是云龙石雕。
在谈云龙石雕围绕“大”展开的美感之前,要先定义“大”。“大”的放大功能,如被放大了的等级制度。在云龙石雕里,被放大的就是皇家的威严和气派。云龙石雕是一块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200多吨的石雕巨制。云龙石雕一定是在紫禁城建成之前运到故宫的,石雕的雕刻就在保和殿后进行,否则它是无法经过紫禁城的重重宫门,如果要搬运,就难免要拆除部分建筑。
二、技艺之伟大
古代对大尺度造物的美学体验有迹可循。比如,《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对萧何营建壮丽的未央宫而不满,说:“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回答:“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秦汉宫阙气势恢宏,汉赋喜欢运用夸张和铺排手法,如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古代对大尺度造物的审美还涉及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礼仪文化与排场文化,讲究排场、注重东道主的礼仪。站在三大殿的台阶上,向下望去,云龙石雕至今已历经悠悠六百年的岁月。石雕用浮雕手法刻出游龙、翔凤等图案,通过松散有度的离散关系有效降低对视觉造成的压力,留白无形,赋予的想象空间却有形。其中雕刻韵味和浮雕的离散关系所带有的浓重艺术氛围和仪式感,是清晰明了的。五座宝山和九条盘龙的数字也正和皇帝的九五之尊相吻合。
在盘龙的四周,还装饰着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如缠枝莲纹,缠枝莲花纹旁,流云九龙与莲花造型相互结合,赋予云龙石雕皇族的威严和气派。从石雕的雕刻纹理来看,矩形长、宽、高标准,但元素差异,装饰纹样手法考究。浮雕的多样性不仅在于形状,更多地在于它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以互成性的雕刻而言,对留白处的操作反过来也能成就景色的形态,九条盘龙张牙舞爪,高高突出于巨石表面,仿佛下一刻就要破石而出,陽光下浑然一体的云龙石雕散发着夺目的光泽。这是一整块艾叶青石,光泽为白里透青,纹理细腻,质地坚硬,是古建筑中的高级石料,人们所熟知的天坛的台面就铺满艾叶青石。云龙石雕将精神层面的皇家威严投射到石雕的自然纹理上。这份庄严尊贵的精神主导石雕结构及形态,更显云龙石雕的古朴和精美。
如此精美宏大的艺术品自然深受游客的喜爱。在故宫,云龙石雕已成为游客必看的作品之一,吸引着观光者和摄影爱好者,使其久久不能离去,时光荏苒三百年,当时的乾隆帝也对这块石雕十分重视。史料记载,乾隆帝特意命工部凿平石雕上原有的图案,重新雕刻流云盘龙,也就是人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那是一项极为浩大的工程,费银一万七千余两,而经过那次工程后,大石雕的重量也从原来的239吨缩减为现在的174吨,如今,人们已经无法得知云龙石雕原来的样子。人们为耗费在云龙石雕上的人力、物力而生出敬畏之心,600年前做出如此庞大且精美的石雕,无论如何都是让今人难以想象的。
三、文明之壮大
以当时239吨的成品重量,其毛坯至少为300吨,与一架波音747最大起飞重量相当,难以想象如此巨大的石头在没有现代机械的600年前是如何搬运并在故宫安家落户的。回到曾发生定都北京、郑和下西洋、编撰《永乐大典》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永乐年间,公元1399年,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经过三年的浴血搏杀,终于攻入南京,从侄子朱允炆中夺取了大明江山,定国号为永乐。江山初定,他登基后的大手笔之一就是在北京修建一所前所未有的宫殿,这就是今日的故宫。为了营造出他心中无与伦比的宫殿,天下的材料和能工巧匠被动员起来,产自川、粤、浙的楠木,山东临清的城砖,苏州烧制的金砖,或从水路、或从陆路向京师(指北京)集结。整个中国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繁忙的开采、制造和运输的景象。然而,那块艾叶青巨石距离北京却没有那么遥远,它就在距离京师90千米外的房山县大石窝。明朝修建故宫时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石料开采地点就选在大石窝,这里有着悠久的石作文化历史,石材的开采、雕刻、利用可追溯到汉代。紫禁城内的石阶、护栏等石料都来自大石窝,不止如此,隋、唐、辽、金、元、明、清七个朝代宫殿、园林的工程都选用大石窝的石材,时至今日,故宫维修的各种石材仍要从大石窝选取。因此,民间有“先有大石窝,后有北京城”的传说,以当时的生产力及运输条件,这实在是一项巨大而艰苦的工程。石匠们往往要透过一层层岩石开凿下去,一直挖到十几丈深,才能发现符合要求的石坯,难以想象,开采、雕刻和运输云龙石雕是怎样浩大的工程。这从侧面说明了为故宫搜集巨型石材所克服的重重困难。
先人十分睿智地借助冰运送石雕,先让万名民工修路填坑,人们牵着骡马走在先前勘察好的路上,这是一条平整的路,一切阻碍的树木或凹地已经被清除或填补。然后采用施旱船的方法,每隔一里地挖一口井,等到隆冬滴水成冰的日子,从井里取水,泼成冰道,再用两万民工、千余骡子,用滚木的方法齐力向前拖拽。这样在冰面上拖拽的摩擦力就小得多。即使这样,还是整整用了28天时间,耗银11万两,才把这块巨石拉进紫禁城里,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四、结语
就中国来说,并非国人以大为美,这里的大要抽象地理解。大小是在一种相对的比较中产生的,完全失去比例平衡,本身就毫无美感之说。比如,中国人赋予泰山和华山深厚雄壮的历史文化,更觉其美,抱着欣赏美、愉悦自身的心态去欣赏泰山和华山。600年来,云龙石雕见证时代的变迁,多少王侯将相的丰功伟绩早已无存,只有故宫和无数故宫的珍宝依然散发着永恒的光辉,令人叹服于先人的勤劳与智慧。
(北京化工大学)
作者简介:王香怡(1997-),女,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设计学。
在紫禁城保和殿后,有一块雕刻云龙与海水山岩的大石雕,与前三殿同时建于明代,到了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凿去原来的雕刻内容,重新雕刻成流传至今的流云骊龙图案,图案上有九条口系宝珠的游龙,飞舞在海水山崖和流云之中,动态自如,生机勃勃。人们流连忘返,不但为其精湛的雕刻艺术而赞美,更为这块巨石之大而震惊,也为这块巨石如何运输而费解,这就是云龙石雕。
经过对云龙石雕的研究,笔者探索了人们对大尺度造物的美学体验。诺伯特·维纳在《控制论》中提到“一旦其数量级越过某个门槛,就会不可避免地涌现出目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大是一种涌现美,但又不得不承认,审美也并非没有标准。当然还有设计上的美感,如比例符合一般审美的数学比例,但具体到审美体验,云龙石雕围绕“大”展开的美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历史之宏大
只有人们了解云龙石雕的历史,再看云龙石雕时,云龙石雕才变得立体饱满。离开保和殿,跨出云台门,云台门外辞别了外朝三大殿的奢华和肃穆。站在三大殿的台阶上,向北眺望,面前是保和殿的后广场,广场正北就是乾清门,经过乾清门可以从外朝去往内廷。走过保和殿是一个长长的台阶,台阶中间有一块故宫中最大的石雕——云龙石雕。如果说三大殿是一首跌宕起伏、雄伟激昂的音乐,那么末尾一定有一个最强的音符,带给听众最深的震撼;如果说三大殿是一幅浓墨重彩、气势恢宏的丹青长卷,那么在画作挥就之时必少不了神来之笔将作品的艺术造诣提升至新的巅峰。这最强的音符、最重的一笔就是云龙石雕。
在谈云龙石雕围绕“大”展开的美感之前,要先定义“大”。“大”的放大功能,如被放大了的等级制度。在云龙石雕里,被放大的就是皇家的威严和气派。云龙石雕是一块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200多吨的石雕巨制。云龙石雕一定是在紫禁城建成之前运到故宫的,石雕的雕刻就在保和殿后进行,否则它是无法经过紫禁城的重重宫门,如果要搬运,就难免要拆除部分建筑。
二、技艺之伟大
古代对大尺度造物的美学体验有迹可循。比如,《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对萧何营建壮丽的未央宫而不满,说:“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回答:“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秦汉宫阙气势恢宏,汉赋喜欢运用夸张和铺排手法,如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古代对大尺度造物的审美还涉及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礼仪文化与排场文化,讲究排场、注重东道主的礼仪。站在三大殿的台阶上,向下望去,云龙石雕至今已历经悠悠六百年的岁月。石雕用浮雕手法刻出游龙、翔凤等图案,通过松散有度的离散关系有效降低对视觉造成的压力,留白无形,赋予的想象空间却有形。其中雕刻韵味和浮雕的离散关系所带有的浓重艺术氛围和仪式感,是清晰明了的。五座宝山和九条盘龙的数字也正和皇帝的九五之尊相吻合。
在盘龙的四周,还装饰着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如缠枝莲纹,缠枝莲花纹旁,流云九龙与莲花造型相互结合,赋予云龙石雕皇族的威严和气派。从石雕的雕刻纹理来看,矩形长、宽、高标准,但元素差异,装饰纹样手法考究。浮雕的多样性不仅在于形状,更多地在于它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以互成性的雕刻而言,对留白处的操作反过来也能成就景色的形态,九条盘龙张牙舞爪,高高突出于巨石表面,仿佛下一刻就要破石而出,陽光下浑然一体的云龙石雕散发着夺目的光泽。这是一整块艾叶青石,光泽为白里透青,纹理细腻,质地坚硬,是古建筑中的高级石料,人们所熟知的天坛的台面就铺满艾叶青石。云龙石雕将精神层面的皇家威严投射到石雕的自然纹理上。这份庄严尊贵的精神主导石雕结构及形态,更显云龙石雕的古朴和精美。
如此精美宏大的艺术品自然深受游客的喜爱。在故宫,云龙石雕已成为游客必看的作品之一,吸引着观光者和摄影爱好者,使其久久不能离去,时光荏苒三百年,当时的乾隆帝也对这块石雕十分重视。史料记载,乾隆帝特意命工部凿平石雕上原有的图案,重新雕刻流云盘龙,也就是人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那是一项极为浩大的工程,费银一万七千余两,而经过那次工程后,大石雕的重量也从原来的239吨缩减为现在的174吨,如今,人们已经无法得知云龙石雕原来的样子。人们为耗费在云龙石雕上的人力、物力而生出敬畏之心,600年前做出如此庞大且精美的石雕,无论如何都是让今人难以想象的。
三、文明之壮大
以当时239吨的成品重量,其毛坯至少为300吨,与一架波音747最大起飞重量相当,难以想象如此巨大的石头在没有现代机械的600年前是如何搬运并在故宫安家落户的。回到曾发生定都北京、郑和下西洋、编撰《永乐大典》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永乐年间,公元1399年,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经过三年的浴血搏杀,终于攻入南京,从侄子朱允炆中夺取了大明江山,定国号为永乐。江山初定,他登基后的大手笔之一就是在北京修建一所前所未有的宫殿,这就是今日的故宫。为了营造出他心中无与伦比的宫殿,天下的材料和能工巧匠被动员起来,产自川、粤、浙的楠木,山东临清的城砖,苏州烧制的金砖,或从水路、或从陆路向京师(指北京)集结。整个中国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繁忙的开采、制造和运输的景象。然而,那块艾叶青巨石距离北京却没有那么遥远,它就在距离京师90千米外的房山县大石窝。明朝修建故宫时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石料开采地点就选在大石窝,这里有着悠久的石作文化历史,石材的开采、雕刻、利用可追溯到汉代。紫禁城内的石阶、护栏等石料都来自大石窝,不止如此,隋、唐、辽、金、元、明、清七个朝代宫殿、园林的工程都选用大石窝的石材,时至今日,故宫维修的各种石材仍要从大石窝选取。因此,民间有“先有大石窝,后有北京城”的传说,以当时的生产力及运输条件,这实在是一项巨大而艰苦的工程。石匠们往往要透过一层层岩石开凿下去,一直挖到十几丈深,才能发现符合要求的石坯,难以想象,开采、雕刻和运输云龙石雕是怎样浩大的工程。这从侧面说明了为故宫搜集巨型石材所克服的重重困难。
先人十分睿智地借助冰运送石雕,先让万名民工修路填坑,人们牵着骡马走在先前勘察好的路上,这是一条平整的路,一切阻碍的树木或凹地已经被清除或填补。然后采用施旱船的方法,每隔一里地挖一口井,等到隆冬滴水成冰的日子,从井里取水,泼成冰道,再用两万民工、千余骡子,用滚木的方法齐力向前拖拽。这样在冰面上拖拽的摩擦力就小得多。即使这样,还是整整用了28天时间,耗银11万两,才把这块巨石拉进紫禁城里,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四、结语
就中国来说,并非国人以大为美,这里的大要抽象地理解。大小是在一种相对的比较中产生的,完全失去比例平衡,本身就毫无美感之说。比如,中国人赋予泰山和华山深厚雄壮的历史文化,更觉其美,抱着欣赏美、愉悦自身的心态去欣赏泰山和华山。600年来,云龙石雕见证时代的变迁,多少王侯将相的丰功伟绩早已无存,只有故宫和无数故宫的珍宝依然散发着永恒的光辉,令人叹服于先人的勤劳与智慧。
(北京化工大学)
作者简介:王香怡(1997-),女,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设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