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o_oai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讲讲您的家庭故事吧。”在酒泉市肃州区西洞镇滚坝村,我们与蒋凤萍坐在一起聊天,虽已进入冬日时节,但午后的阳光依旧明媚透亮地洒向屋内,加上烧得正旺的炉火,整个房间充满了温暖。
  过了一会儿,客厅门帘被掀开了,一位慈祥的老人走了进来。“这是我的婆婆。”她一边笑着向我们介绍,一边赶紧上前搀扶老人家。两个人坐在沙发上,将彼此的手紧紧拉在一起,然后,蒋凤萍开始向我们讲述她与这个家的故事。
  其乐融融的婚后生活
  “那是1986年,我与丈夫结婚,组建起了家庭。”回忆起往事,蒋凤萍的心绪被带回到那段曾经的岁月。当年,一个是淳朴能吃苦的农家女孩,一位是勤劳上进的踏实小伙,因在同一个工程队打工而彼此相遇,互相吸引走到了一起。“自从嫁过来后,就一直和公公婆婆住在土房子里,家里还要赡养70多岁的奶奶,虽然日子过得比较辛苦,但我们夫妻俩无论做什么都商量,彼此感情很好。”蒋凤萍说道,“那时公公身体不好,婆婆又要帮我照看两个孩子,所以我就负责种地,家里经营着11亩土地,还养了牛和羊,不过丈夫能吃苦,头脑灵活,思想意识也比较超前,为了能给家里多带来一些收入,他看准市场行情,借钱买了农用车,进城搞起了运输,家里还修了新房子呢。”想起曾经的那段时光,蒋凤萍的面容上浮起淡淡的微笑,不难想象,当年这对勤劳吃苦的夫妻一定总是在互相打气,为了未来而努力奋斗。一家老少的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以后我当你们的姑娘
  但是这种平静且幸福的家庭生活在2005年10月的一天被打破了。丈夫所在建筑工地的工友打来电话,噩耗传来——丈夫突发脑出血,正送往医院抢救!那天晚上,蒋凤萍一夜未眠,时间一点点过去,她在医院抢救室外心焦无比,来回踱步。然而,命运的指针却悄悄从生命脆弱的缝隙间划落,抢救无效,丈夫最终离开了爱他的妻子和这个他放心不下的大家庭。那一刻,蒋凤萍觉得天都塌下了,满面泪水的她难以接受这个痛苦的现实。“那时候公公70多岁,婆婆60多岁,大儿子17岁,小儿子13岁,虽然丈夫去世了,但上有老下有小,我要撑起这个担子,我不能垮下啊……”蒋凤萍一边说,一边用手擦拭着眼泪。那年离别时,蒋凤萍哭着趴在丈夫身边许下诺言:“你安心地走吧,这个家你就交给我……”
  料理完丈夫的丧事,清理了一下家里的欠债,蒋凤萍毅然扛起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家。
  她说:“那时我就心想,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孝敬两位老人,把我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我对公公婆婆说:‘以后我就当你们的姑娘,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蒋凤萍一家

  面对家庭重担,为了增加经济收入,蒋凤萍将自家的承包地种上蔬菜等作物,借钱买了一部旧农用三轮摩托车,每天凌晨两点多,一个人骑摩托车到离村子20多公里外的蔬菜批发市场卖菜。年迈的婆婆担心她一个人出门不安全,说:“闺女,天这么黑,你走在路上害怕不害怕?”她总是安慰婆婆:“妈,我胆子大,不害怕。”婆婆每次都半夜起来把她送出家门,直到看到她出了村口看不到身影了才回家。虽然她夜以继日地忙碌,生活艰苦,但她认为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后来,常年生病的公公因受到失子之痛的打击而瘫痪在床。于是,蒋凤萍就每天亲自给他喂饭,背着公公去大小便,及时换洗衣物,耐心地照顾他的起居,但是公公一病不起,还是带着悲痛离开了他们。
  婆婆就是我的主心骨
  “后来,在镇政府和村干部的关心下,我把两个孩子相继送到了部队,之后就一直和婆婆相依为命。”蒋凤萍感慨道,“2008年,大儿子在部队考上士官,孩子成材了,那时我对家里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两个人相伴一起生活,更似亲生母女一般,无论大事小事,蒋凤英都会和婆婆商量着办,对老人十分尊重。婆婆年龄大了,遇到天气变化经常腿疼,蒋凤萍就急忙用自行车带着婆婆去看病,回来后还把热乎乎的饭菜送到婆婆面前;衣服脏了,她赶紧让婆婆脱下,然后洗得干干净净;每逢过年过节,她都会给婆婆买衣服和喜欢吃的东西;闲暇时候,她就陪婆婆说说话,唠唠家常;农忙时,她从来都没有睡到过天亮,中午也没睡过午觉,就这样艰难地度过了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婆婆心疼她,怕她太辛苦,总是在她劳作完回来的时候已帮她烧好开水,择好蔬菜。
  孝老爱亲代代传承
  俗话说:“自古以来,婆媳之间都有一道沟。”但蒋凤英却与婆婆有着深厚的感情。“有时候,觉得这辈子什么样的苦都经历了,但我们一直互相照顾关心。其实,这些年里,婆婆才是我的主心骨,在她的身上我得到了很多勇气和决心,她真的非常坚强。”蒋凤萍对我们说。婆婆坐在一边拉着她的手,说:“她是一个好儿媳,心细、善良、脾气好,这些年受了太多的难,多亏了她才有我们家的今天,我常对孙子说:‘你妈不容易,要好好孝敬她。’”
  如今,两个儿子都已经退伍回家,各自有了未来的规划,蒋凤萍的心里也有了许多欣慰。
  2013年,小儿子先结婚了,儿媳妇工作认真、心地善良,而且对奶奶十分孝顺,每天都是乐呵呵的样子。她常對大家说:“我婆婆是天下最善良的人,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奶奶,将来我也会像婆婆一样照顾好每一个亲人。”
  最近一段时间,蒋凤萍正在为大儿子的婚事做准备,一切都很顺利,村里人都羡慕她:“你真是好福气,儿子媳妇都懂事孝顺,现在什么都不用你操心了!”我们聊到这里时,蒋凤萍笑了:“这大概是老天对我的另一种眷顾吧。”与曾经的那段苦日子相比,她更多了几分历经磨难后的从容与乐观。30多年的风风雨雨,她用善良坚强与无私的关爱,为这个家庭遮风避雨,将孝老爱亲的家庭美德一代代传承下去。2015年,蒋凤英家庭分别被授予全省“最美孝老爱亲家庭”称号,2016年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她笑了,关于未来,蒋凤萍充满了信心。
其他文献
教育的根本要义在于人文化成、以文化人。素质教育,说到底,就是用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首先是中国文化——把做人的基础打好。其中的关键,就是文化、传统和经典熏陶。中国的教育理论,就是要去理解、呈现和解释中国人现实发展状态的历史成因及其社会、文化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中国的人文化成理想及其成就之道。因此,教育理论研究者也好,教育实践工作者也罢,要成就一番大业,最好从涵泳中国文化经典、体认教育传统
《中国教师》:您认为当前韩国一些大学在招生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困境?  金:韩国的大学在招生过程中主要面临两个困境。第一个是生源急剧减少。虽然韩国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晚婚且只生育一个孩子或者不生孩子。因此从整体上来说,全国的生源都在减少,尤其对于一些偏远城市的大学来说,生源更少。第二个困境便是财政问题。韩国的大学也很重视其在世界上的排名情况,因此大学倾向于招聘更多的来自英美国家
当今的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我为主体,主动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目前,高中课程教学大多仍然沿用传统的方式,政治也不例外,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政治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便更好地
只戴一顶帽子,是优秀大学的典型特征。在大学探索“我是谁”和“我支持什么”的征程中,这是一切的起点——可能也是终点。西方大学从建立之初至今,一直恪守三条基本原则: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在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在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中,此三者一直被看做大学之为大学的根本,此三原则是大学不同于他者的“帽子”。正是因为只戴着这样一顶“帽子”,大学才会感到最具活力;大学不再需要
编者按: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国际顶尖教育学院联盟(IALEI)年会暨“高等学校招生政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来自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研究院、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教育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研究院、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教育学院、南非开普敦大学
文本解读是教师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关于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过程,是阅读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解读文本的准确与否、深入与否,都会直接影响着教学设计的优劣和课堂效率的高低。笔者从四个角度谈谈对文本解读“有效性”的看法,供大家商榷。  一、文本价值的教学选择  一般而言,选入中学课本作为教材的文本,其内容是丰富的,其教育教学价值是多样的。面对“丰富”和“多样”的文本,
刘恩山,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理科工作委员会会员,东亚科学教育学会(EASE)执委(前任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分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研制项目负责人。  《中国教师》:刘教授,您好!2011年版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注重重要概念的教学,并在内容标准中具体描述了50个重要概念,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首次就普及学前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并强调要明确政府职责,提出“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完善成本分担制度,规范幼儿园办学标准、收费制度,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以及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前教育一直在走美国模式。中国幼儿园通常是指为3—6岁儿童提供保教服务的
意象,本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美学范畴。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意象即对象的感性形象和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意象的“意”是包孕在“象”中的,是融入水中的盐,无形而有味。在一个意象中,我们看得见的是“象”,而品得出的是“意”,通常情况下意象多是隐喻性质的。近年来,在国内外有关教师教育及教师发展的一些研究中,“意象”一词(对应的英文词为image)被
一  现在的孩子真的是“缺钙”,缺的是精神之钙。阿亮便是这缺钙的孩子中的一个。  阿亮——朋友的儿子,一个11岁的帅小伙,好动、爱笑但也特会撒谎。  有一次,他奉母命如约来我家补习写作文。我想应该抓住这个机会给他的心灵补补“钙”。关于上周砸碎玻璃的事儿,他一直还没承认哩。看准这个切口,我们之间的“补习”开始了。  看着他的大眼睛,我说:“写作文前,先请你为一个小男孩支支招。这个小男孩叫陈彩。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