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确立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家国情怀在五大素养中最具人文特色、最能贴近人性,历史教学改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转变成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探寻家国情怀素养的内涵以及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我国于2014年提出家国情怀素养的概念,2017年正式确立历史学科中的五大核心素养。《普通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版)》指出:“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客观真实的历史史料,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和国家管理层的国家顶层设计,通过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历史事件、历史史料料和历史人物传记等来了解国家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中国人民从古至今在社会生活中遗留下的精彩财富与物质财富。这是家国情怀的具体要求,也是历史素养的具体体现。”可见,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近些年来,家国情怀及其素养的培养、教育一直都是我国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一些学者研究家国情怀的内涵,此类论文较多,代表性的有张斌、段周燕的《家国情怀的当代培育》、杨清虎的《“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现代价值》。另外,有一部分学者关注到了家国情怀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有梁佳斌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查泽雷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还有一些学者研究地方史,乡土史在历史教学中对培养家国情怀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论文有刘清华的《“乡土历史”增色历史家国情怀教育功能》、吴珍珍的《丰富历史教学手段,唤醒学生“家国情怀”》。
  更多的学者将研究目标放在了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方式上。李德藻在《历史学科的特征与教学创新》一文中提出,在历史教学中,为实现更好的家国情怀素养培养教育,就需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来体现家国情怀中对人的关注。于薇薇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提出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可行性,认为科学的定位教学目标、师生关系的转变、丰富相关教学资源、互动性的课堂教学、注重评价功能的发挥这几项策略是切实可行的。梁佳斌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阐述了家国情怀教育的时代内涵及对高中历史的现实意义,并从课程标准角度阐述了对家国情怀教育的具体要求,分析了家国情怀教育对国家和个人的意义,最后从教学实施的深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两个方面阐释了具体实施家国情怀教育的方法。因此,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笔者结合高中历史的教材内容,提出几点具体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家国情怀素养的概念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是实践“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主要方式,其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面提到了在现代社会中,家国情怀实际上就是能够做到家庭的发展与国家的利益之间的和谐统一,而家国情怀素养实际上指的就是具备处理好家庭和国家之家(利益)关系的一种能力、一种思想境界。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并实施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阶段就要以历史课堂教学为契机,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开展一些关于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方面的教育活动。家国情怀素养是中华传统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了一定家国情怀素养的人,往往都会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襟和意识。
  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目标就是引导青少年学生认识到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树立国家意识,青少年学生拥有了良好的家国情怀素养,其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就会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也会有所提高。在家国情怀素养中,个人对家庭和国家的自豪感、责任感是公民整体素质的一种表现,是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情感。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学生可以有效树立国荣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史、古代辉煌的科技、政治制度发展史以及改革开放的探索与成就等进行探究和分析。同时,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更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居安思危的意识。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
  (一)深刻掌握整个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者不要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历史课程仅仅是参加高考的科目。很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为,历史只需要熟记知识点,应付考试即可,并且在高中沉重的学业压力下,历史早就被部分学生及教师当成副科。所以,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全新的家国情怀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历史虽然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应该允许学生提出疑问,勇于相互探讨。通过探讨,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历史事件,也可以拓寬视野。教师应把课堂交给学生而不是一味的灌输,知识点可以教授给学生,但是价值观念是学生自己形成的。受到新课改的影响,历史教学的标准也不断变化,但是整体的爱国情怀教育始终不变。
  (二)丰富相关教学资源
  首先要有良好的师资,对已有的历史教师进行深造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师要时刻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端正教学理念,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其次,除了历史教材,还要不断丰富历史教学资源,如教育博物馆、历史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地方志和地方特色文化等,让学生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下都能感受到历史与生活息息相关。学校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将其作为最好的教学资料。
  (三)对教材中家国情怀的相关素材进行整合
  整个高中历史课都贯穿着家国情怀。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从必修1到选修3,从政治经济到文化,从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到儒家文化,从抗战胜利到改革开放,这些历史教学内容都表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将这些内容进行充分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进行有效串联,以此让学生能够进行知识迁移,从而不断加深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四)创新历史教学的模式
  学校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资源。例如,在红色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如井冈山,历史教师可以提前将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对比其和教科书的差异。实地走访调查才会让学生油然心生无比的敬仰和崇敬。
  学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传递给学生更新、更丰富的历史资源。如今,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使得历史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为学生提供了除了课本、文字以外更多的课程资源,也使得课堂教学手段丰富多彩,这种教学手段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前,历史教师可以放一段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通过视频中了解鸦片对清政府的危害,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因为历史都是过去的事实,学生会觉得陌生枯燥。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不断强化对历史内容的记忆,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节省课堂学习时间,拉近学生与历史的关系。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控制视频播放时间,分清主次,切不可依赖视频,也不可混淆重难点。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避免学生在视频中分散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使用历史图片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向学生展示红军战士过草地时的艰辛以及漫天大雪时军人的坚定意志,提醒学生不忘红军的牺牲与付出,帮助学生建立深厚的爱国情感。
  三、结语
  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是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学科教学角度来看,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和形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本文结合高中历史教材和笔者的高中实践经验,认为在高考指挥棒下,高中生对历史学习趋于功利化,历史教师也往往过于看重分数,导致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难以有效落实在历史教学中。目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存在较多的问题。笔者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经教学实践证明的可行对策,以顺应新课改理念的要求。总之,新时代,如何让学生在高考环境下提升历史素养和家国情怀,这是教师在历史教育中的奋斗目标。
其他文献
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点睛之笔,渗透在人们的生活点滴中,对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活动等方面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对中国梦文化运用最为娴熟的,莫过于明代戏剧大家汤显祖,其代表作品“临川四梦”,堪称为中国梦文化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基于中国梦文化的历史追溯,以汤显祖“临川四梦”中有关梦的话语和场景描写作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临川四梦”中的传统梦文化,结合汤显祖的人生经历和创作
期刊
奥菲利娅是出自《哈姆莱特》中的人物形象,其形象中所包含的悲剧、忧郁的气质被各时期的画家在不同画面中表达,其中拉斐尔前派对这一形象表现最多。拉斐尔前派致力于回到文艺复兴早期,对中世纪文化着迷,反对教条化,主张自然美学的观点,但是由于拉斐尔前派代表人物的思想不能与其所在的时代背景相符合,从而产生伤感怀旧的情绪。  奥菲利娅是西方绘画史上被反复绘画的题材,其人物形象中所含的感伤忧郁气质符合拉斐尔前派的作
期刊
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对特定的文学现象进行的深入分析。在英美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批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英美文学中多元化文学批评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文学批评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了英美文学中文学批评的多元化表现类型,最后分析了英美文学中多元化文学批判的特点,以期推动英文文学的发展。  文学批评是立足于文学实践开展的一种文学鉴赏活动,其涵盖的范围也较为广泛
期刊
一、创伤理论  最早关于创伤理论的研究出现在18世纪初,是指由于外力作用造成的身体损伤。美国心理学会把心理创伤定义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即“遭受过强烈的精神创伤或经历了重大生活事件后发生的延迟性精神病理性反应的一类应激障碍”。创伤症状十分复杂,常见的症状有:麻木,指失去对工作、婚姻的热情;警惕,指过度担心未知的或不存在的危险;遗忘,指忘记创伤经历;重现,指创伤事件在梦中反复出现;焦虑、沮丧、深感恐惧;
期刊
美声唱法是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随着我国艺术领域声乐教学的发展,美声唱法也得到一定发展。但我国高校美声唱法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为此高校应当调整教学思路。本文就其教学思路进行有效分析。  美声唱法源于欧洲,传到我国的时间较短,其在我国的流行度还较低,大对数人对其概念的认知较为模糊。这导致我国专业的美声唱法教学人员也较为欠缺,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提升较慢,未培养出具备一定创新意识的学
期刊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开设书法课程,这样不仅能有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还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对书法的练习,可以培养书法基础知识和写作技巧,同时能够提高书法写作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提高艺术修养。高职书法教学意义重大,因此结合高职书法教学现状,笔者提出了制定三维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要系统完备、加强师资建设、重视实践教学等有效对策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当前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复合型人才逐渐成为社会实现良好发展的趋势。这就需要对人才的创新性思维进行培养,而古代文学作为对创新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学科,对人才创新性思维的有效培养具有显著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古代文学创新性思维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古代文学作品赏析中创新性思维的应用。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需求也呈现增多趋势。古代文学课程作为高校教学中具有较为重要
期刊
谷崎润一郎在硝烟弥漫的战时仍奋笔不辍撰写的《细雪》被认为是他所构建的“理想世界”,而谷崎的这个理想世界并没有远离现实,采取了与现实保持一致的方向。《细雪》所构建的理想世界蕴含着强烈的现实性。在《细雪》这部作品中,与现实世界不相容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共存,在此“理想世界”中现实性和非现实性融合。本文通过剖析作品中对立的古典与现代、虚构与现实、洁净与污秽这些矛盾书写,揭示矛盾背后所隐含的思想内涵和
期刊
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越来越多教师开始高度关注学生写作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工作。多文本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寫作水平。因此,语文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多文本阅读训练教学,科学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内容,加深学生对不同文本的理解,从而为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提供有效帮助。本文将进一步对多文本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展开分析与探讨。  多文本阅
期刊
毕业生教育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奔赴新征途的起点。本文以沈阳师范大学毕业生离校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引导,确保毕业生安全、文明、有序离校,以锐意进取的面貌、自信昂扬的姿态踏上新的人生历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毕业在即。毕业离校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奔赴新征途的起点。毕业生教育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