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拉斐尔前派绘画作品中的奥菲利娅形象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ps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菲利娅是出自《哈姆莱特》中的人物形象,其形象中所包含的悲剧、忧郁的气质被各时期的画家在不同画面中表达,其中拉斐尔前派对这一形象表现最多。拉斐尔前派致力于回到文艺复兴早期,对中世纪文化着迷,反对教条化,主张自然美学的观点,但是由于拉斐尔前派代表人物的思想不能与其所在的时代背景相符合,从而产生伤感怀旧的情绪。
  奥菲利娅是西方绘画史上被反复绘画的题材,其人物形象中所含的感伤忧郁气质符合拉斐尔前派的作画风格。基于不同画家的表现,本文分析了奥菲利娅是以何种面貌展示给观众的。
  一、米莱斯《奥菲利娅》人物形象分析
  最为世人广知的奥菲利娅是米莱斯的《奥菲利娅》,这幅画以精美细致的画风和唯美忧伤的氛围吸引着大众的眼球,画面表现的也是奥菲利娅刚刚跌入水中的那一刻。画面上,奥菲利娅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双手摊开,精心编织的花环散落在她的手边,嘴微微张开,就如原著中所说嘴里唱着断断续续的古老歌谣,脸上没有惊恐慌张,反而是一种解脱和从容的神情。这一细节隐讳的表达出奥菲利娅的疯癫,但又让观众不会对此产生恐惧和反感,反而透露出一种唯美并带有忧伤的气质。
  这一时期,米莱斯还坚持着拉斐尔前派的作画原则,有鲜明肯定的形体、细致的细节和清晰明亮的色彩。此画中的植物和鲜花十分写实,甚至可以用来当作植物种类的图鉴。值得注意的是,这幅奥菲利娅为什么给人以这么平静的感受,重点就在于它的构图。可以看到河岸和奥菲利娅在画面中形成了三条横线,是一个平行线构图,这样的构图就能给人平静缓慢的感受。为了不让画面看起来过于单调,米莱斯还在画面中穿插了一些竖线条,如前景里竖向生长的植物、奥菲利娅微举的双手和背景中立着的柳树。这些竖线条打破了构图的单调,保留了整体的平静感觉。
  二、罗塞蒂笔下奥菲利娅形象分析
  1864年,但丁·加百利·罗塞蒂创作了《The First Madness of Ophelia》,表现的是原著第四幕第五场中,奥菲利娅已经疯癫后跑到皇宫中向国王、王后和她的哥哥赠花。画面正中是奥菲利娅,她头上戴着花环,手中本要赠与国王、王后的鲜花都散落在地上,两眼无神仿佛在喃喃自语,画面左边是奥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他握住奥菲利娅的手,并怜惜地看着自己的妹妹,画面右边是国王与王后,王后背对观众用手掩面,表现出羞愧之情,国王则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笔者认为,这幅画独特之处就在于国王的神情,从原著中可以知道,国王利用雷欧提斯失去妹妹的悲痛之情,让他和哈姆莱特决斗,想借他人之手除去哈姆莱特。这幅作品通过雷欧提斯和王后的衬托把国王阴险狡诈的性格凸显出来。
  1858年,罗塞蒂还创作了《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表现的是原著第三幕第一场中,哈姆莱特在城堡中会见奥菲利娅的场景。这时的哈姆莱特为了给父亲报仇故意装疯,而奥菲利娅的父亲和王后想看看是不是奥菲利娅的美貌使得哈姆莱特疯癫。这幅画就表现了这样两个各怀心事的人见面的场景,画中的奥菲利娅别过脸,手中拿着哈姆莱特之前给她的定情信物,想要退还给他,哈姆莱特纠结难过但是只能装疯,人们也能清楚地看到画面中哈姆莱特痛苦的表情。
  三、亚瑟·休斯笔下奥菲利娅形象分析
  另一位受到罗塞蒂影响的拉斐尔前派画家——亚瑟·修斯,他有两幅以奥菲利娅为题材的画作,第一幅画于他十九岁的时候,采用的是一个拱形的画面,奥菲利娅在画面的中央,坐在一棵横垂的柳树上,怀中抱着一束花,忧伤地看着水中的倒影。在这幅画中,奥菲利娅不再是一位疯癫的皇室女子,表现出来的是一位满怀心事的邻家女孩,坐在树上欣赏着美景。整个画面色调明快,还有阳光洒在画面上,乍一看充满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但是画面左下角的阴影中飞出来一只蝙蝠,蝙蝠象征了死亡和重生,在这里预示了奥菲利娅即将面临死亡。在这幅画的外框上,刻着的是王后葛鲁特在剧中描述奥菲利娅死亡的台词,这也可以帮助观众理解画中奥菲利娅的命运。
  另一幅关于奥菲利娅的作品别名是《And will he not come again》,讲述的是原著中第四幕第七场,奥菲利娅采摘柳条编成花环的场景,画中奥菲利娅怀抱着鲜花,侧身回眸。这里的奥菲利娅也没有表现得精神失常,更多的是对于爱情想要挽回的一种心情,她希望哈姆莱特能回来找她。可是,这时的哈姆莱特已经被复仇蒙住了双眼,这更增加了这幅画的悲伤情绪。
  亚瑟·修斯这两幅表现奥菲利娅的作品与之前罗塞蒂的表现有所不同,相比之下,罗塞蒂更加注重原著的还原,亚瑟·修斯淡化了原著加于奥菲利娅的疯癫形象,重新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四、沃特豪斯笔下奥菲利娅形象分析
  约翰·威廉·沃特豪斯是英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后受到拉斐尔前派的影响,用色鲜明且多以古典神话和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作为题材。他创作的奥菲利娅作品中,最出名的当属荷塘边的《奥菲利娅》,画中奥菲利娅侧身坐在横垂的柳树上,微微仰头双手梳理着瀑布般的长发,头上装饰着鲜红的罂粟花,除了象征着死亡,还衬托出奥菲利娅的疯癫。细看奥菲利娅的服饰,袖口和裙摆镶着名贵的珠宝,腰上围着一条宝石带子,表现出她贵族的身份。微微隆起的小腹象征奥菲利娅不再是个少女,暗示了她与哈姆莱特的爱情。这也是这幅作品的独特之处,之前的奥菲利娅展现的都是少女为爱疯狂,但这里展现的是一位成熟女性对着倒影自怜,这种疯癫已经不浮于表面,不是仅仅在表情上流露出恍惚,而是心里悲伤的体现。
  另一幅草地上的《奥菲利娅》,奥菲利娅横躺在草地上,一手抓着头发,另一手抓着一束鲜花,看似是一个很舒服自在的姿势,可是在那时的背景下,是不会有淑女做出这样的举动的,也从侧面展现出奥菲利娅的疯癫。1910年,沃特豪斯创作了《A study of Ophelia》,这是他最后一幅以奥菲利娅为题材的作品,这是奥菲利娅采花时的场景,她把自己采的花用裙子兜起来,这次奥菲利娅正面着观众,眼里露出有些恐惧的眼神,没有了前两幅画的悠然。
  五、结论
  总的来看,奥菲利娅被表现的最多的时间段是1848-1910这一时间段,这一时间段也是拉斐尔前派由盛转衰的阶段。拉斐尔前派可以说是英国画坛上第一个艺术运动团体,反对学院派机械化、教条化的教学。但是,当时拉斐尔前派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只有一位美术评论家罗斯金站出来声援了他们,认为这是在时代之上的一种进步。拉斐尔前派的三个代表人物,都是有自身想法的热血青年,当艺术家的想法不能和社会同步时,难免会产生困惑和失望,这也就促成了拉斐尔前派的艺术风格蒙上了伤感忧郁的面纱。为了表达这种怀旧伤感的情绪,拉斐尔前派在各种文学著作和《圣经》故事中寻找着这一类题材,奥菲利娅自然不会被错过。
  表面上来看,奥菲利娅表达的伤感情绪就是因为恋人的抛弃和父亲的离去。实际上,人们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在那个时代女子和男子相恋后,就算男子抛弃了女子,女子也不能再有別的恋情,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忠。所以,奥菲利娅的死除了恋人和父亲的因素,这个社会和时代也沾上了她的鲜血。说到时代造成的悲剧,拉斐尔前派的画家感同身受,虽然在后来拉斐尔前派被称作英国画坛的圆桌骑士,成为英国艺术的亮点。但当时大多数人的不理解还是让拉斐尔前派的画家有一种郁郁不得志的感受。奥菲利娅作为一个文学人物形象,具有独特的感伤悲剧气质,每个画家都表现出不同的奥菲利娅,奥菲利娅的形象也从还原文学形象变为悲剧哀伤气质的象征符号。
其他文献
老舍经典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通过对一个底层人力车夫形象变化的塑造,描绘旧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挣扎,控诉北洋军阀割据的老北京,统治阶级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无情盘剥。通过对祥子及其简单的人物关系网的人物形象细节刻录,小说展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动荡时代。  一、人物生活历史背景  20世纪20年代末期,中国正经历新旧军阀权力割据战争,北京作为北洋军阀争斗的中心地带,小农经济、轻工业难以维持,农民纷纷破产
期刊
路易斯·厄德里克是美国当代印第安文学中的重要作家,也是印第安文艺复兴第二次浪潮中的重要作家。《爱药》是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为作者赢得了很多奖项,也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当代美国印第安长篇小说。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爱药》,主要从叙事内容、叙事视角、叙事语言以及叙事时间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路易斯·厄德里克是美国当代创作最盛、得奖最多而且声望最高的印第安女作家之一。她的创作涉及小说、诗歌、儿童文学
期刊
潘镜丞导演的《快枪手》(2010)可以说是一部被遮蔽的作品,在豆瓣上评分的人数寥寥无几,知网上也没有关于这部电影的相关研究。文艺评论是一种审美评论,但在当今审美消费主义的趋势下,一部分文艺评论拒绝表现思想和社会责任,缺少应有的反思和批判,批评日益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  影片《快枪手》以抗日战争时期张学良实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为历史背景,快枪手马林因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对张学良感到十分不满而回到靠
期刊
《生命册》塑造了一位从乡到城的知识分子形象,他的小名叫“丢”。在他一步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他丢掉了乡下人的身份,丢掉了爱情,丢掉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尊严和道德,最后丢掉了对家乡的归属。作者通过这个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于城乡关系的思考,探求从乡到城的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继《羊的门》《城的灯》之后,李佩甫在2012年出版了他的“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生命册》。在《生命册》描写的众多人物中,李佩甫重
期刊
陈子龙不仅是明清交替时期一位不屈的抗清勇士,而且在当时的文坛上颇有名望。他的诗歌创作大都面对现实有感而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陈子龙的诗歌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热诚关注,回荡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体现出诗人的高尚人格。  明清之际,是一个历史大动荡、社会大变动的时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这一时期的诗歌多侧面地展示了明清易代之际的社会历史,集中体现了特定时代的群体情感,是明代诗坛上写实尚真、忧时托志
期刊
托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1931-1989)是20世纪奥地利现当代文学中比较特立独行的一位作家,他在德语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伯恩哈德于1975年开始陆续发表五部自传体小说。作品描述了他童年及青少年的生活,重点书写了他的家庭生活印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创伤和病痛的早年经历。他也曾提及他的童年及少年的经历对他的人生和作品创作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已有研读者开始在他的自传体小说作品中
期刊
意识流手法跳脱出传统外部形象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式,通过对内心世界的自由联想式的展现,使文本内容不再单是“作家本人的想法”,而是更加直接地指向“人物的观念、感受和思索”。与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夫等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不同的是,福克纳除了展现出人物的“精神混乱”以外,更是着力于将美国南方社会的现实状况暴露在文本之中,以此达到“救赎”的目的。  “意识流”是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意识
期刊
周作人作为中国现代散文最早的开拓者之一,其作品中有不少可以称为经典之作。在他的散文中,虽然被冲淡闲适所覆盖,但人们仍然可以体会到苦与乐交织的情感,这也是周作人成为大家的原因之一。读周作人的散文,人们需要慢慢读,细细品,才能真正体会到“淡”与“苦”的感情色彩。  一、周作人散文中“淡”的形成  每每提到周作人的散文,首先想到的总是冲淡平和,仿佛微微泛着波纹的湖面,给人以闲适之感,但细读之余又能体会到
期刊
“言意”理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这一理论问题在中古时期就被提出,随后形成了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之后,后世提出的“言意”理论在全面性、理论性上没有形成超越。它最初是从思辨的角度来阐述言意关系,而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言不尽意论被引入文论中,一直到唐宋这一论题依然流行,成为古代文论批评的最重要审美原则之一。  首先是言不尽意论。《庄子·天道》曾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
期刊
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点睛之笔,渗透在人们的生活点滴中,对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活动等方面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对中国梦文化运用最为娴熟的,莫过于明代戏剧大家汤显祖,其代表作品“临川四梦”,堪称为中国梦文化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基于中国梦文化的历史追溯,以汤显祖“临川四梦”中有关梦的话语和场景描写作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临川四梦”中的传统梦文化,结合汤显祖的人生经历和创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