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理论深入人心,本文从解放时间、解放思维、解放空间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力求在语文课堂上使儿童成为研究者、思想者、旅行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语文课堂更加高效。
关键词: 小学生 语文课堂 教学方法
陶行知先生认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求知欲、好奇心,同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伏下来想想”、“眼睛闭起来想想”,使学生养成“静思”、“独思”的好习惯。
一、解放时间,让儿童成为一个研究者
在阅读教学中,总是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教师讲得太多,学生想得太少。教师占据课堂的话语权。久而久之,学生在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式时,只能就文论文,很难真正体味到其中的妙处。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常常会提供一些词语和句式让学生比较,以此帮助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感,看似多给了学生学习的途径,实则肢解了文章,学生不会沉下心来,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在脱离了课文的整体语境下比较,仅能判断出哪个词或句式用得较为准确,至于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来表情达意,则茫茫然,学生的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
面对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笔者认为,教师不妨放开手去,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好好地品味文本,用自己的思考解读作者的思想,引导他们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课堂上会收获更多。以下这个课例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出示: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师:好好品味这段话,你能发现哪些词语和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发生联系了呢?
生:接连不断。
师:读着这个词语,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见了水滴一滴一滴总是滴在石头的同一个地方。
生:锲而不舍。
师:你知道“锲”是什么意思吗?
师:老师告诉大家,“锲”是雕刻的意思,想想看,那整个词连起来是什么意思呢?“舍”是停下的意思。
生:水滴昼夜不息,天天都在雕琢这块石头,终于把石块滴穿了。
师:就是这个意思。你能用课文中的现象来解释,非常好!
……
师:你还找到其他词语了吗?也可以是半个句子。默默地读一读。
生: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
师:可见时间之——
生:长。
生: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
师:也就是说水滴——
生:目标专一。
师:同学们看,正是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生:滴穿石块。
师: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
生:奇观。
在这样一个课例中,教师让学生抓住体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关键词句谈体会。理解词义,想象情境,谈谈感想,以不同方式品读课文,不仅让学生把握了语言的准确性,而且感知了语言的形象性。我们欣喜地看见,教师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小小的研究者对待的。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就这短短的一个文本进行反复研究,抓词抠句,说感受,谈体会。从上例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教育的一般目的来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自动、自学、自得的“治学”能力。
二、解放思维,让儿童成为一个思想者
语文课不仅是习得课本上的知识,感受作者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从文本生发开去,根植于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同时,让孩子的思想通过文字展现出来。教学《秋游》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断:
师:天上的白云真是千变万化。生活里,我们也总是用上“有时……有时……这样的句式。你看,小妹妹的脸真会变化,有时(?摇?摇),有时(?摇?摇)。谁会说一说呢?
生:小妹妹的脸真会变化,有时哭,有时笑。
师:真是一个好玩的小妹妹。谁能说得更好一些?
生:小妹妹的脸真会变化,有时开心地笑,有时伤心地哭。
师:用上了这些词语,小妹妹的脸真的生动起来了。
生:小妹妹的脸真会变化,有时下起了毛毛雨,有时又是晴朗的太阳。
师:你说得太有意思了,太有趣了。我们一起读一读。
孩子们的回答多么有意思。正是教师给了学生一个宽泛的题材,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积累,让妹妹的“哭”和“笑”同时出现,使人不觉得唐突。教师之所以不断要求学生改进,是因为他们回答的答案都是已知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得到老师的专门指导,那么他只能停留在原处,不会得到进步。在教师引导后,学生的回答多么精彩,这样与众不同的回答就是一个小思想者应有的表现。
要做一个小思想者,不仅表现在句子训练上,更表现在对于文本的质疑能力上。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抓住课文的重点,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答方式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我们不妨将课堂大胆地交给孩子来组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解放空间,让儿童成为一个旅行者
教育不是死读书,而是要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的能力,陶行知向我们发出了“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的呼声,需要教师有正确的儿童观和对待儿童的态度。课堂上,不需要儿童每天一本正经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上课,应该让他们走向广阔的天地。教师应该努力把自己当成他们中的一员,以“赤子之心”了解儿童,认识和发现儿童的本身的才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活的语文课堂。
春光明媚的时候,我们行进在校园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路两旁的草儿稍稍泛青,杨柳刚刚吐绿。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一阵吟诗声: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正是在这大自然的环境中,二年级的学生把古诗的韵味全都展现出来了。学生在自由地、尽情地理解心中的古诗。如果没有这次大自然中的语文课,学生在怎能从内心深处展现出自我的诗情画意呢?我又怎么能享受到这样的美妙呢?
让学生成为旅行者,避免了课堂的说教色彩。让学生投进大自然的怀抱,他们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在野外,让孩子听听风声、雨声或是虫鸣,看看原野、溪流、天空;闻闻花朵、泥土、阳光的芬芳;打水漂,堆雪人,搞野炊……“旅途中”听听孩子说说所见、所闻、所感,不也是语言训练的好时机吗?正是一举多得。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与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和“轻负高质”的精神是完全吻合的,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喜欢上语文课。
参考文献:
[1]沈灌群,毛礼锐.中国教育家评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关键词: 小学生 语文课堂 教学方法
陶行知先生认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求知欲、好奇心,同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伏下来想想”、“眼睛闭起来想想”,使学生养成“静思”、“独思”的好习惯。
一、解放时间,让儿童成为一个研究者
在阅读教学中,总是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教师讲得太多,学生想得太少。教师占据课堂的话语权。久而久之,学生在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式时,只能就文论文,很难真正体味到其中的妙处。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常常会提供一些词语和句式让学生比较,以此帮助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感,看似多给了学生学习的途径,实则肢解了文章,学生不会沉下心来,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在脱离了课文的整体语境下比较,仅能判断出哪个词或句式用得较为准确,至于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来表情达意,则茫茫然,学生的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
面对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笔者认为,教师不妨放开手去,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好好地品味文本,用自己的思考解读作者的思想,引导他们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课堂上会收获更多。以下这个课例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出示: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师:好好品味这段话,你能发现哪些词语和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发生联系了呢?
生:接连不断。
师:读着这个词语,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见了水滴一滴一滴总是滴在石头的同一个地方。
生:锲而不舍。
师:你知道“锲”是什么意思吗?
师:老师告诉大家,“锲”是雕刻的意思,想想看,那整个词连起来是什么意思呢?“舍”是停下的意思。
生:水滴昼夜不息,天天都在雕琢这块石头,终于把石块滴穿了。
师:就是这个意思。你能用课文中的现象来解释,非常好!
……
师:你还找到其他词语了吗?也可以是半个句子。默默地读一读。
生: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
师:可见时间之——
生:长。
生: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
师:也就是说水滴——
生:目标专一。
师:同学们看,正是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生:滴穿石块。
师: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
生:奇观。
在这样一个课例中,教师让学生抓住体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关键词句谈体会。理解词义,想象情境,谈谈感想,以不同方式品读课文,不仅让学生把握了语言的准确性,而且感知了语言的形象性。我们欣喜地看见,教师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小小的研究者对待的。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就这短短的一个文本进行反复研究,抓词抠句,说感受,谈体会。从上例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教育的一般目的来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自动、自学、自得的“治学”能力。
二、解放思维,让儿童成为一个思想者
语文课不仅是习得课本上的知识,感受作者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从文本生发开去,根植于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同时,让孩子的思想通过文字展现出来。教学《秋游》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断:
师:天上的白云真是千变万化。生活里,我们也总是用上“有时……有时……这样的句式。你看,小妹妹的脸真会变化,有时(?摇?摇),有时(?摇?摇)。谁会说一说呢?
生:小妹妹的脸真会变化,有时哭,有时笑。
师:真是一个好玩的小妹妹。谁能说得更好一些?
生:小妹妹的脸真会变化,有时开心地笑,有时伤心地哭。
师:用上了这些词语,小妹妹的脸真的生动起来了。
生:小妹妹的脸真会变化,有时下起了毛毛雨,有时又是晴朗的太阳。
师:你说得太有意思了,太有趣了。我们一起读一读。
孩子们的回答多么有意思。正是教师给了学生一个宽泛的题材,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积累,让妹妹的“哭”和“笑”同时出现,使人不觉得唐突。教师之所以不断要求学生改进,是因为他们回答的答案都是已知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得到老师的专门指导,那么他只能停留在原处,不会得到进步。在教师引导后,学生的回答多么精彩,这样与众不同的回答就是一个小思想者应有的表现。
要做一个小思想者,不仅表现在句子训练上,更表现在对于文本的质疑能力上。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抓住课文的重点,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答方式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我们不妨将课堂大胆地交给孩子来组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解放空间,让儿童成为一个旅行者
教育不是死读书,而是要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的能力,陶行知向我们发出了“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的呼声,需要教师有正确的儿童观和对待儿童的态度。课堂上,不需要儿童每天一本正经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上课,应该让他们走向广阔的天地。教师应该努力把自己当成他们中的一员,以“赤子之心”了解儿童,认识和发现儿童的本身的才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活的语文课堂。
春光明媚的时候,我们行进在校园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路两旁的草儿稍稍泛青,杨柳刚刚吐绿。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一阵吟诗声: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正是在这大自然的环境中,二年级的学生把古诗的韵味全都展现出来了。学生在自由地、尽情地理解心中的古诗。如果没有这次大自然中的语文课,学生在怎能从内心深处展现出自我的诗情画意呢?我又怎么能享受到这样的美妙呢?
让学生成为旅行者,避免了课堂的说教色彩。让学生投进大自然的怀抱,他们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在野外,让孩子听听风声、雨声或是虫鸣,看看原野、溪流、天空;闻闻花朵、泥土、阳光的芬芳;打水漂,堆雪人,搞野炊……“旅途中”听听孩子说说所见、所闻、所感,不也是语言训练的好时机吗?正是一举多得。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与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和“轻负高质”的精神是完全吻合的,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喜欢上语文课。
参考文献:
[1]沈灌群,毛礼锐.中国教育家评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