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教学在英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q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护理专业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适应多元文化背景,有效地和病人进行沟通,并提供相宜的护理措施,以满足病人的需要。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试讨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跨文化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实际运用,探讨通过英语课堂教学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意义。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护理专业
  作者简介:马菡(1976-),女,江苏常州人,泸州医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杜开群(1979-),女,四川泸县人,泸州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四川 泸州 64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泸州医学院教改课题项目“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批文号:201104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230-02
  一、跨文化交际教学在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1.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和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形成交际障碍。
  2.高职护理英语教学中引入跨文化交际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指出: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同时《基本要求》强调:打好语言基础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要遵循“实用为主”的原则,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因此,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1972)曾提出过交际能力的四个要素,即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后两个因素直接与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等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恰当的语言。现实性主要是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语言。这都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换言之,文化成为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可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人、环境、健康、护理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人是生物、心理、社会的统一体,与自然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包括独特的家庭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习惯、信仰、价值观等。建立互信的护患关系,满足病患需求是护理实践的关键。随着护理专业的国际化,护患在交际中的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双方对中介语的应用能力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对异域文化的敏感度和容忍度,即了解对方思维习惯、认知模式、合作态度等的程度如何,当然也包括对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了解。因此,在高职护理专业中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尤为重要。在我国现有教学条件和环境下,英语教学中引入跨文化交际因素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这既适应了现代护理的新要求,又使得英语教学在真正意义上达到了《基本要求》的要求。
  因此,在护理专业的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把跨文化教育列为教学一个重要环节。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传授文化知识,注重英语的功能、交际和语用,让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导致护患交流中沟通障碍的常见因素
  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划分使得沟通障碍相应地分为语言类沟通障碍和非语言类沟通障碍。又由于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信息传递和反馈过程,因而文化因素成为影响有效沟通的重要原因之一。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的文化背景,准确理解患者的语言与非语言信息;要根据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沟通手段,恰当地传递和反馈信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都会妨碍护患间的相互理解,不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多元文化的护患沟通中常常产生如下跨文化交际障碍:语义理解障碍、体态语言障碍、时空习俗障碍和沟通内容选择障碍等等。这些障碍都会造成护患关系的紧张和不和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进行跨文化教学,尽量帮助学生有效消除此类障碍。
  三、跨文化教学在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看出高职护理专业的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英语与汉语中体现文化差异的内容加进去,使学生在用英语与患者交流时能够主动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得体、有效地与其沟通,完成护理任务。
  1.在语言讲解中渗透文化差异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更附载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对语言层面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必须加以引导,使学习置于文化背景之下。
  如birthday suit这一短语。学生们了解“生日”的含义,并能将其与庆祝、礼物等联系在一起,往往将其望文生义理解为“生日盛装”、“新衣服”、“好衣服”等。课堂讲解时可以结合护理学生专业,让学生联想人出生时的情景,从护士的角度用词、短语或句进行描述。随后引入短语的含义,即complete nakedness(赤身裸体)。告诉学生短语源于人出生时一丝不挂的情景,是英语中一种幽默、委婉的表达法。这样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化背景的了解,从而在今后护理工作中避免交际障碍,妥善地同病人交流,提供有效服务。
  另外,相同的语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有不同的注释。如病患对护士提供帮助时,中国人回答“不需要”可能表示他不需要帮助,也可能是习惯上的客气却期待其帮助。而美国人回答“No”则往往表示真的拒绝帮助。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根据文化因素准确地判断语言的真正含义,使学生意识到中国属于高情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国家,人们没说出的内容可能是他们真正想表达的内容;而英语国家大多数则体现出了一种低情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人们在沟通中主要依赖意义传递过程中使用的词汇。   2.在口语训练中渗透文化差异
  因受文化的影响,中西方人在语言表达习惯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学生口语学习中应加以注意,特别要结合其工作特性,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西方人独立、自主、自我的文化个性。为表示关心,护士习惯对病人说“Drink plenty of water”或“Put on more clothes”等。但在西方文化中,这类话语带有“保护”或“命令”的含义,会让他们感到自己无用或自己的权利受到他人的干涉,从而产生不满甚至抵触情绪。在英语课堂上,引入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学习使学生们掌握其文化特点,在护理过程中可以用“I do hope you will be feeling better soon.Look after yourself.Have you been to the doctor?”等语句来表示对他的关心和提醒。
  3.非语言沟通中导入跨文化交际意识
  非语言沟通主要表现为体态语的运用。不同文化环境中同一种体态可表示不同的意义。因此在英语课堂上,可以采用实践法,创设语言环境,带领学生进行情景演习,将口语训练和文化感受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差异。如在与病患交流时目光的处理。在我国,讲话时盯着对方的眼睛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此护生在和患者交流时往往看着医嘱、体温计或盯着输液瓶,以避开患者目光。然而在西方国家,谈话时目光对视(eye contact)表示真诚和关注,给人以信任感。不断向患者传达相关的健康信息是护士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情景演习教育可以使护生在和患者沟通时有意识地注意眼神的交流,从而获得患者信任。
  四、跨文化教学在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由于进入高职院校被一些人视为“失败”,这种歧视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其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在心理上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和不平衡性;在学习上缺乏学习兴趣、动机。
  高职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可以使英语成为高职学生求知和探索的重要工具。不仅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淡化那些基础薄弱学生的畏难情绪,从简单的日常交际语言入门学习英语,从而缓解他们学习时的紧张心理。同时还可以通过介绍西方民俗风情等,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提高其学习热情。使学生得到一定的中外文化的熏陶,具备多元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减少其语用错误。
  护理工作是一项神圣且技术性、沟通性强的工作。医护人员服务的对象是有情感的社会人。只有加深对各国文化的了解,才能更好的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用适宜的方法,有针对性的、最大限度的满足有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护理需要,促进疾病的康复。特别是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跨文化教学可以使他们在掌握语言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遵循外国的生活习惯及风俗,有利于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能促进涉外护理教学的发展。
  五、结束语
  在护理工作中,文化意识的培养使护士能够尊重文化间的差异导致的生活习俗不同而区别对待每一位患者,有利于护理人员与患者成功地进行交流,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切、舒适的服务。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否成功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进行交流,甚至顺利地通过涉外注册护士考试,成为合格的涉外护理人才,依赖于在校期间的学习和训练。因此,高职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中应该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护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参考文献:
  [1]朱玉婷.涉外护理必须注意护理技能以外的素质培养[J].护理教育,2005,(23):64-65.
  [2]李继坪.护理人际关系与沟通教程[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3.
  [3]Stephen P.Robbins,Timothy A Judge.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32.
  [4]欧飞兵.基于体验视角的高职高专英语文化教学探微[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93-94.
  [5]时晨,张淑玲,高磊.浅谈在护理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学[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8):1238-1240.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摘要:介绍了现代大学班主任团队导师制基本理念和构成框架,阐述了团队导师制的目标、具体方案以及实施一年来的效果和学生的反馈。现代大学班主任团队导师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旨在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大学教育;班主任团队;导师制  作者简介:陈明惠(1981-),女,福建南靖人,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讲师;宋成利(1968-),男,山东成武人,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流动党员管理与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联动,以达到教育管理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高职学生;流动党员;管理;教育  作者简介:叶吉波(1971-),男,浙江苍南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党总支书记,讲师。(浙江 温州 325035)  基金项目:本文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思政一类课题“高职院校学生流动党员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WZYS201
期刊
摘要: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步,已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启动、正规和深化三个发展阶段。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二本院校理工科院系如何有效解决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  关键词:二本院校;科技创新;大学生  作者简介:周海霞(1984-),女,重庆人,重庆三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助教。(重
期刊
摘要:在引进国外计算机系统结构经典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研究热点和研究重点,采用双语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研究生分组讨论和课程报告,从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助教制度、促进国际交流五个方面进行课程建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开拓了创新思路,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双语教学;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裴颂文(1981-),男,湖南邵东
期刊
摘要:“模拟电子技术”是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难教、难学的现象。针对这种教师讲不清,学生听不懂的现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灵活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模式;实践  作者简介:栗红霞(1978-),女,河南杞县人,黄河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付瑞玲(1986-),女,河南
期刊
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相关政府部门纷纷出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制度与政策,积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大学生“准就业”机制就是其中有效的尝试,但是“准就业”机制也有其自身的问题与不足。从回顾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发展过程出发,分析了“准就业”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大学生就业体制的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准就业;就业体制  作者简介:孔晓明(1976-),男
期刊
摘要:人才引进是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捷径,是各高校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地方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科学规划,构建高效务实的人才引进机制,同时做好人才的使用与培养工作。  关键词:地方高校;人才引进;思考  作者简介:许世华(1976-),男,湖北荆州人,右江民族医学院教务处,副研究员;王宁莉(1976-),女,湖北荆州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主管护师。(广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生产一线,为了减少其不安全行为,预防人因事故的发生,亟待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安全素质。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调研了重点行业的高职学生职业安全意识、职业安全心理、职业安全技能、安全行为、应急能力、职业危害识别六个方面的职业安全素质情况,揭示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成因,为各类专业开展职业安全素质教育提供了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的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高等教育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校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化平台,解决高校、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三方所遇到的问题,对民办高校改进高等教育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更具有重要的意义。拟通过对海口经济学院教育信息化平台的研究找出民办高校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信息化平台  
期刊
摘要:以促进工科学生就业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主要以学生竞赛和其他第二课堂作为载体,利用班主任身份开展了部分的教学研究工作,对教师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和就业导向性培养方式进行了系列研究。针对目前大学扩招带来的学生教育质量下降,利用就业导向提出了关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方案。为工科教育模式的扩展提供了一个思路。  关键词:全程指导;就业压力;工科教育模式  作者简介:梁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