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学生把阅读获得的语言能力转化为有思想的语言文字,不断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对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在实行目标递进的作文教学方法的过程,谈几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校本研究方面的体会。
一、敢于给学生作文满分,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
很久以来,教师和学生中有这样的说法: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对作文的害怕心理,而学生害怕作文心理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教师对作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够明确,要求偏高。有的教师以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要求学生的作文,有的教师对字词句段篇全面衡量,认为学生作文写得再好也不该给满分。这些做法,让学生觉得自己写得再好也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导致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
(二)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处理信息,进行积累创造,从而使学生未能掌握作文的方法。明确了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校本研究中,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实行目标递进。由书写是否整洁,格式是否规范,到文字是否正确,标点是否有误,再到语句是否通顺流畅,语义是否准确,最后再对作文的中心、选材、立意进行要求。并且,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根据原有的作文能力区别对待,应该各有不同的要求。每次作文时,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批语中看到自己的作文在哪一方面进步了,每次作文时全班都有满分作文出现。学生拿到作文,一看是满分,写作文的自信心增加了,由原来的害怕作文渐渐地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批改中要适当地给学生满分,及时地发现优点,适时地予以鼓励。这样,能使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消除学生对作文的害怕心理,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阅读和交流,丰富写作素材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好诗词、名句的积累工作,这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增加课外阅读量,进行知识拓展,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鼓励学生抽出时间看电视、听广播,从广播电视中社会生活、自然风情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社会经验,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形成作文材料。大量的课内外阅读,能为学生储备丰富的词汇,积累广泛的信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能力,为学生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写好日记,也是积累素材的一条途径。日记可以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可以要求学生及时记下自己当天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感,日记要不拘形式,不论内容。让学生有充分的表达权力,尽情书写自己的心里话,既可以写真、善、美,也可以写假、恶、丑。学生在日记中所写的见闻、感受,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的应用素材,为作文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素材在作文中升华
通过训练,学生的作文就逐渐能做到语句通顺,书写正确,内容丰富,能把握文章的中心,这个目标仅仅是作文的基本要求。接下来,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使学生把从生活实践中搜集起来的作文素材创造性地运用到作文中去,使素材在作文中得到升华。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对搜集起来的作文素材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将新旧素材联系起来,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出系统的素材知识,理清素材在作文中使用的思路。在仿写的训练中,要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使已有的作文素材得到进一步的锤炼与整合,形成一种新的作文素材。同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不要拿已有的评定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要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主观感受,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观点体会就会有所不同。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是随着学生的身心发展、阅历的丰富、教师的引导而变化、提升的,是随着目标的递进实现而得到巩固、加强的。长期坚持训练,就会使学生写出文从句顺、积极向上、富有个性的作文,达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目的,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敢于给学生作文满分,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
很久以来,教师和学生中有这样的说法: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对作文的害怕心理,而学生害怕作文心理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教师对作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够明确,要求偏高。有的教师以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要求学生的作文,有的教师对字词句段篇全面衡量,认为学生作文写得再好也不该给满分。这些做法,让学生觉得自己写得再好也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导致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
(二)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处理信息,进行积累创造,从而使学生未能掌握作文的方法。明确了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校本研究中,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实行目标递进。由书写是否整洁,格式是否规范,到文字是否正确,标点是否有误,再到语句是否通顺流畅,语义是否准确,最后再对作文的中心、选材、立意进行要求。并且,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根据原有的作文能力区别对待,应该各有不同的要求。每次作文时,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批语中看到自己的作文在哪一方面进步了,每次作文时全班都有满分作文出现。学生拿到作文,一看是满分,写作文的自信心增加了,由原来的害怕作文渐渐地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批改中要适当地给学生满分,及时地发现优点,适时地予以鼓励。这样,能使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消除学生对作文的害怕心理,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阅读和交流,丰富写作素材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好诗词、名句的积累工作,这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增加课外阅读量,进行知识拓展,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鼓励学生抽出时间看电视、听广播,从广播电视中社会生活、自然风情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社会经验,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形成作文材料。大量的课内外阅读,能为学生储备丰富的词汇,积累广泛的信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能力,为学生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写好日记,也是积累素材的一条途径。日记可以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可以要求学生及时记下自己当天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感,日记要不拘形式,不论内容。让学生有充分的表达权力,尽情书写自己的心里话,既可以写真、善、美,也可以写假、恶、丑。学生在日记中所写的见闻、感受,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的应用素材,为作文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素材在作文中升华
通过训练,学生的作文就逐渐能做到语句通顺,书写正确,内容丰富,能把握文章的中心,这个目标仅仅是作文的基本要求。接下来,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使学生把从生活实践中搜集起来的作文素材创造性地运用到作文中去,使素材在作文中得到升华。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对搜集起来的作文素材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将新旧素材联系起来,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出系统的素材知识,理清素材在作文中使用的思路。在仿写的训练中,要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使已有的作文素材得到进一步的锤炼与整合,形成一种新的作文素材。同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不要拿已有的评定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要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主观感受,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观点体会就会有所不同。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是随着学生的身心发展、阅历的丰富、教师的引导而变化、提升的,是随着目标的递进实现而得到巩固、加强的。长期坚持训练,就会使学生写出文从句顺、积极向上、富有个性的作文,达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目的,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