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咏叹调之比较阅读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i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韩寒的《青春就是一场远行》和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进行比较阅读,分别从作者的写作历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品本身等方面深入剖析,解读作品间的相似之处和独特之处,有利于指导我们进行文学欣赏或文学创作。
  关键词:青春 比较阅读 文学欣赏 文学创作
  “青春”话题永不老。近年来,《致青春》《谁的青春不迷茫》《小时代》等充满青春气息的影视剧,陆续在全国各大影院或电视台上映,这使得更多的人群关注到“青春”。其实,这个话题从未落幕,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它都历久弥新。
  文学作品方面,韩寒在2013年出版的作品集《我所理解的生活》中的《青春就是一场远行》和余华在198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都讲述了青春里的“远行”。看似相近的标题,让人不得不产生比较阅读的趣味。
  比较阅读,是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阅读方法,就是读者将内容或形式相近或相对的作品对照着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相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和鉴别,这样可以让人的感知更加充分、深刻,同时了解差异,把握特点,提高读者的鉴赏力。通过比较阅读之后,我们发现,以上两部作品在创作背景、主题立意或描述手法等多个方面,既有其相似之处,也有其独特之处。文学作品来源于作者的生活,但是不完全等同于生活,要更深刻地认知和理解作品,我们首先要分别了解两位作者的写作历程。
  韩寒,“80后”作家、职业赛车手、导演,1999年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获得者,2000年高一退学,后陆续出版长篇小说、散文集和杂文集等数十部作品,2003年开始职业赛车生涯,2014年开始导演电影,擅长将自我体验经由文字展现在公众面前。余华,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当时正是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创作期,小说创作者们不只是关心“写什么”,而是更致力于探索“怎么写”,后来这部分作品被统称为“先锋实验小说”,余华则是该队伍中的领军人物,著有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其作品被多个国家翻译出版。时代背景不同,自然涌现出了满足于那个时代所需求的作家,也就产生了风格各异的文学作品。每一份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时代烙印,韩寒的作品和余华的作品自然也不例外。
  其次,让我们看一看这两部作品产生的背景。《青春就是一场远行》,是根据韩寒在湖南卫视2012年“成人礼盛典”的现场演讲《十八岁的选择——远行》整理而来。韩寒因在同时代的年轻人中独树一帜,当时已经声名鹊起,受到年輕读者的特别青睐,作为激励年轻人积极向上的对象,被邀请至电视台与观众进行亲切的面对面交流。《十八岁出门远行》则是余华的成名作。1986年,还名不见经传的余华被临时邀请参加《北京文学》的青年作者改稿班,遂以晚报新闻上的抢苹果事件为蓝本,写了这篇小说,继而被提前刊发在1987年第1期的《北京文学》上。因时代需求的变化,同一主题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会存在差异性,正是这样的差异性,才满足了不同时代阅读群体的需求。
  第三,我们从文学作品本身找到它们的相似点与不同之处。
  相似点方面,它们的引子一致,都是从“远行”开始了自我的青春,“远行”成了一道不能不逾越的门槛,它代表了从未成年世界通往成年世界的必经之处,越过了这道门槛,宣告了青春时代正式到来。两篇作品的主旨无一例外地写了青春的迷茫,作品主题和心理描写的指向完全一致,都写的是十八岁成人后的青春年华,都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而通过自我心理营造出熟悉的人或物,以寻求一种安全感,给予自己继续探寻生活的勇气和希望。同时,这两篇作品有很多不同之处。
  其一,立意不同。《青春就是一场远行》强调远行不重要,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兴趣和伙伴,青春就是要在不断寻找一切你感兴趣的东西的过程中解除你的困惑,它更注重于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强调了从自我发现、自我调适到自我解决。它提出了大家都可能面对的问题,也探讨了问题,最后还用“我”的自身经历去化解疑虑。《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在刚刚迈向成人世界时,面临着与外在的矛盾冲突,在成长中遇到挫折,从欣喜、惊奇、激动到失望、悲观、迷惘的心路历程,虽然与自我期待不同,但仍有收获。它的笔墨更偏重于向外探寻,在向外部世界寻而未果之后,方开始自我疗愈之旅。
  其二,文体不同。《青春就是一场远行》,最早出现在演讲现场,所以它的陈述更松散,用较随意的方式口述了当年的经历,所以即便整理过后,也只能算是叙事散文。看似“形散而神不散”,作者讲述了青春时期较完整的历程,并较为完美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而《十八岁出门远行》描述了一个十八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生活片段,是很明确地具备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的短篇小说。深究之,两者在情节描述和人物刻画方面不同。
  其三,表达方式不同。文体的不同,要求相对应的表达方式自然是不同的。《青春就是一场远行》来源于演讲,为了吸引受众者,韩寒平实地叙述了“我”的成长经历,在探讨共同的问题之后得出结论:“不停寻找自己所热爱的一切。”《十八岁出门远行》,则以近乎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叙述了“我”在不同环境中的遭遇,并描写了沿途的风光与人物,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抒发自我感受,采用了夸张、对比、比喻、拟人等多样化的写作手法突出主题。
  其四,叙事方式不同。从远行出发开始,《青春就是一场远行》在整体上是按照顺序叙述的,在驶向北京的火车上插叙了一部分回忆的片段,接着讲述自己在北京的种种经历,最后得出大家都想知道的答案。《十八岁出门远行》开篇就叙述了“我”在途中的种种,到了小说的最后,才陈述“我”在父亲的叮咛下欣喜离家。倒叙的叙述方式,增强了受伤后的心理与刚刚离家时的心理的反差效果,使读者的心理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其五,语言风格不同。一般来说,作者的写作手法决定了作品的风格,而这两篇作品除了作者的写作手法之外,还要考虑到前文提到的作品产生的背景。
  余华多次承认自己深受捷克小说家卡夫卡的影响,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代表者之一的卡夫卡,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余华用了象征手法写《十八岁出门远行》,在该作品中,作者用了反常理的方式自言自语地描绘事物形态,力在寻求更为贴近精神世界的语言表达方式。例如:“晚霞存在于屁股上”,雅俗共同结合在一个短句中,让人啼笑皆非;司机在亲见属于自己的苹果被搬离后,竟然无动于衷……诸如此类。越稀奇古怪,越接近真相本身,这些为小说的情节发展做了应有的铺垫。
  从语言角度来说,《青春就是一场远行》当然更偏向于口语化,平静地娓娓道来;从受众角度出发,它更具有感召力,也更强调互动性。从现场观众的反应看来,它是相当成功的,直白朴实,不追求华丽的辞藻与文绉绉的说白,只求观众听懂了并且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两篇作品都由“远行”开始,描绘了青春的伤感、迷惘和追寻,虽是同一主题,因受到不同的时代特征的影响,不同的作者会根据受众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立意、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叙事方式和不同的语言风格等,创作出主题相似,而风格各异的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 韩寒.青春[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2] 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
  [3] 韩寒.语文[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
  [4] 章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
  作 者:李 连,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语文教育、家庭教育和学生管理。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曹雪芹为《红楼梦》女性拟作了许多诗词,大都是对人物性格的反映和人物命运的揭示,薛宝钗的《咏白海棠》就是其中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该诗在描摹海棠优美姿态的同时,将薛宝钗自身的性格特点寓于花之中,由此突出了薛宝钗是一个表面含蓄温婉实则内心骄傲、城府极深的人。整首诗歌所表现出的丰富的外延与内涵,使诗作呈现出一种张力的美。  关键词:新批评 《红楼梦》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红楼梦》诗词大都
期刊
摘 要:契诃夫《套中人》中别里科夫的结局曾令好多读者大惑不解:为何华连卡“哈哈”一笑便结束了别里科夫的恋爱,且令其迅即死亡?本文从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社会、时代等角度,剖析了别里科夫“闪恋”速死的原因。别里科夫阴郁孤僻,保守顽固,而华连卡活泼开朗,开放激进。华连卡是新潮人物,别里科夫却与新生力量格格不入,对变革十分恐惧,对时代绝望至极,故而他的恋爱如电光石火,转瞬即逝,人生也随之走到了尽头。  关键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对自居易《长恨歌》的主旨作进一步探究。面对爱情说与讽喻说二说轩轾的局面,本文试图通过辨析《长恨歌》“风情”特点,对诗歌进行分节梳理,以寻找诗歌中隐藏的李、杨感情升华的线索,并结合自居易自身的“湘灵情结”,对诗歌主题进行更为准确的概括。  关键词:“风情” 感情升华 湘灵情结  会昌六年(846),皇帝李忱写下一首追悼之诗,遥奠于洛阳去世的老臣白居易。李忱在诗中写道:“缀玉联珠六十年,
期刊
摘 要:莱辛的小说《四门城》中的女主人公玛莎通过漫游伦敦的街道,以女性书写创造了一个抵抗的空间,也通过作为治疗的文学达到了自我康复。玛莎在游历伦敦时,访问的不是通常人们会去的特拉法尔加广场等著名历史文化地标,而是城市中的异质空间,达成了对城市空间的“他者”解读。此外,玛莎的伦敦游记强调了以感知为主导的个人经历在城市书写中的重要性,摒弃了宏大叙事,改写了都市历史。最终,在玛莎的都市漫游中,她通过书写
期刊
摘 要:长篇小说《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 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采用历史纪实与小说书写相结合的方式,书写了康巴藏区一个部落近两百年的历史变迁,起到以史鉴今的作用。本文从作品历史纪实的特征着手,分析作品的文学审美特征,表现边缘群体在流离状态下对身份文化认同的追求,以及多元环境下本民族文化现代性反思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以史纪实 干预性叙述 多重离散状态 身份认同  阿来的长篇小说《瞻对:终于融
期刊
摘要:《背影》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在早期创作的一部回忆性抒情散文,被不少译者译成了英文,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文化的交流。本文运用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原则,对《背影》的四个经典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张译对原文风格的保留最大化;杨戴夫妇译语篇衔接的连贯性最好;徐译虽忠实原文译文特色却并不出众;David译在遣词造句、文化思维转换和交际意图传递上更易为读者所理解、接受。  关键词:《背影
期刊
摘 要:传统观念中向来以古为雅,文学作品也往往是越有历史的底蕴越为大众所追捧和推崇,但如何处理好现实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如何使现实写作在兼具文学性的同时也越来越近距离地反映现实,成为当前中国文坛所面临的窘境。余华作为当前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位坚持现实写作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越来越贴近现实,同时也越来越具有当代性。那么他的现实创作风格经历了哪些变化,他的写作是如何离现实越来越近、越来越反映当代现实的?
期刊
摘 要:《无名的裘德》作为托马斯·哈代撰写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与《德伯家的苔丝》并称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但它也是哈代最受争议的作品,由于反社会传统,导致该书出版后遭到批评界的强烈指责。也正因为如此,哈代被迫退出小说创作领域,转而投向诗歌创作。在小说《无名的裘德》中,作者以极为悲怆的笔触来描写女性,因塑造了一位极具反叛个性的女性人物形象,因而受到了女性主义批判者的非议。本文对哈代及其作品《无名
期刊
摘 要:吴仕民的《铁网铜钩》呈现了鄱阳湖畔的民俗风情图,在这片神奇的水域孕育着随水而生的渔民的宗族文化,“直面困难,少做退让”的他们坚守着各自的文化传统,并形成了独特的宗族暴力观。文本以朱、赵两家的暴力叙事为主线,探讨在传统与文明的对立冲突中宗族暴力观的演变。本文将对比鄱阳湖畔新、旧两代人的暴力观,解读宗族暴力方式蜕变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宗族暴力 《铁网铜钩》 暴力叙事  鄱阳湖辉映天地万象,
期刊
摘 要: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新作《上帝救助孩子》中,成功地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生动地再现了种族歧视、暴力文化对美国黑人造成的身体创伤和心灵创伤。本文通过从魔幻性的人物塑造、独特的叙事方式及象征隐喻和夸张荒诞的手法这三个方面分析本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从而深入了解当代美国黑人的生活困境及其探求自我的心路历程,并重温了莫里森高超的艺术创作手法。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 《上帝救助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