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培养聋生的的数学能力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q1982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实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自己是教数学的。主要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只要教会聋生必备的计算技能就可以了,聋生的思想教育与自己牵涉不大,素质教育更是学校的事。是班主任的事。平时关心的、鼓励的、喜欢的都是成绩较为突出的学生,“分数”成了师生追求的唯一目标,成了学校衡量教师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部分聋生在考试时靠死记硬背,分数不低,题目稍微灵活一点就不行了;在低段时各科成绩还不错。但到高段时成绩就一落千丈;在校是个学习尖子,但一出校门就没有用武之地。这正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播,而忽视能力的培养造成的。所以,在校学习期间应该研究和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重视培养和发展聋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培养聋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聋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能力,是将来生活和学习的必须工具。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为此,我从学生认识十以内各数开始。始终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准备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课上教学生动手数数张数;再数数图片中有几个圆形、三角形等,强化数感训练;再动手操作分一分、摆一摆学具,帮助学生建立表象,掌握十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熟练地口算十以内的加减法。在教学9+2的进位加法时.先出示盒子里9个皮球,外面2个皮球,启发学生想:“怎样摆放就可以一眼看出一共有几个皮球?”学生回答:“把外面的皮球拿一个放到罩面.那么盒子罩就有了10个皮球,再加外面一个,共11个皮球。”我对学生说:“这种算法叫凑十法。”这样,强化数感训练,表象建立了。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就提高了。接着,强化算法教学理解算法过程。在巩固训练时。我出示不同的退位减法算式。分别指导学生谈解题思路,计算过程。通过说题训练,学生学习方法活了,计算的能力也提高了。
  
  二、培养聋生的观察能力
  
  激发学生观察兴趣。一是对比观察:所谓对比观察是将两个图形或者两个数量关系的题,通过对照比较,从而发现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例如,聋生受整数比较大小的习惯方法的影响,由5>3而联想到1/5>1/3,那我就出示1/5和3/5的图形,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后,很快就明白了。二是联系观察。所谓联系观察是将两个以上的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观察,指出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找出其规律的一种观察方法。
  
  三、培养聋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聋校数学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之一;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有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等,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1 比较能力的培养。比较是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徕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聋校数学中不少概念的建立,除了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表面现象外,对概念本质属性的揭示。往往是在与旧知识进行比较中获得的。例如,在学习了归一闯题的应用题之后,教材安排了求归总问题的应用题。紧接着教材练习中就出现对比练习。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对两道应用题的比较上。聋校《数学》第十册两道例题是这样的:
  例: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要用多少元?例6: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首先让学生观察线段图,了解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回答出:两题的第一个条件是相同的。第二个条件也相同,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一样,使学生明确;第一题是求买5个书架要用多少元,第二题是求用200元钱能买多少个书架,第一题先求出单价。用单价乘以数量就算出5个书架用多少元。第二题是把单价求出后,用总价除以单价就等于要买多少个书架。通过这样比较,学生对两种应用题的认识更加清晰,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就是把事物或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属性。综合是把事物或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属性联系起来,成一个整体。我把分析和综合广泛应用于聋校数学教学活动中。例如:一道口算题42÷3=?,先摆小棒,引导学生把42分成30和12,把30分成3个10。然后把1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根。把1个十和4合起来就是14,就是我们要求的商。在此基础上出示完整的口算步骤。教学笔算时。先从口算引入,先让学生说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得多少,再向学生说明除法还可以用竖式计算,从而列出一个除法竖式。通过这样的教学,既使学生理解口算和笔算的算理’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3 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抽象是把各种对象或现象间共同的本质属性提出来,并把非本质属性分离出去的过程。概括是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问共同的本质的属性联合起来的过程。在数学中。任何一个数、一个算式、一种概念和性质等知识,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抽象概括都必须建立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因此,在特教学校的数学教学中,要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贯穿在数学工作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出社会有用的人才。
其他文献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主体性与创新性又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是主体性体现的最高层次,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也就谈不到在学习中创新的问题.本文从教学的角度谈一谈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问题。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积极主观能动性。    一、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  
期刊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一、把握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
期刊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未来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人,这种人本主义理念与小学语文学科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强化学生的生活意识,增添丰富的生活色彩,要让孩子们在快乐感受生活的氛围中成为生活的富有者,成为会生活的人。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让其焕发活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乐园,让他们尽情地感受学习的快乐、生活的快乐。美
期刊
高三的数学复习开始,高三的复习与高一、高二的数学学习是截然不同的,因此要对它进行充分的考察、分析指定一个合理的备考方案。    一、研究《考试说明》,分析高考试题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是对《考试说明》要求的具体化。只有研究《考试说明》同时分析高考试题,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才能体会平时教学与命题的专家们在理解《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
期刊
写作,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作文水平很差的学生语文成绩是优秀的;相反,我们也很少看到作文得心应手而语文成绩却不令人满意的学生。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写出成功的文章决非易事。市面上的《作文速成》之类的书把作文技艺吹得神乎其神,仿佛写作水平的提高只在一夜之间,其实我们只要稍动脑筋就知道这只是天方夜谭,果真如此,想做文学家恐怕也不
期刊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置悬念,刻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巧设“疑问”悬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好奇心,巧设疑问
期刊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
期刊
多年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从应试的角度而言,语文学习往往占时间多却没有应有的成绩;从素质教育而言,所谓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学生一般都不具备。语文成了典型的鸡肋。其实,决定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观,只要我们真正树立起素质教育的教学观,语文自身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会得到彰显,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大幅度提高。这个能力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的能力,也包括学习其他学科的能力。就目前语文教学的实际而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实践应用。”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通过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生活经验数学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存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赋予数学生活气息,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    心理学表明,当学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地发展,以形成丰而富独特的综合素质。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可以说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寻有效的创新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巧妙激疑问难。诱发创造个性    《课程标准》中指出:“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