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教学创新中学生的主体性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ghts_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主体性与创新性又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是主体性体现的最高层次,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也就谈不到在学习中创新的问题.本文从教学的角度谈一谈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问题。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积极主观能动性。
  
  一、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
  
  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体现在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习,体现在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水平和需要有选择的学习,体现在学生能独立自主的参加学习的全过程,会调节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更体现在不墨守成规。创造性的学习上,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的发挥,要靠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热爱教学,善于教学,教师要从学生需要出发,最大限度的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差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潜能都得到发挥,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正是在教师主导设计的各种教学活动中,使主体性得以发挥,可以说教师的主导是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发挥的关键。
  
  二、调动学生的兴趣促使内因变化。使学生爱学习
  
  弘扬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关键是要改善学生的主体结构,主体结构中的内在因素,具有激活,驱动,强化和调节的作用。学生主动学习的本质是学习活动出于自我的需要,这一方面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教师设计的教育目标,教育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关。有的教师对全班学生采用一刀切的教学目标,一些学生感到学的太浅,而有些学生则感到困难,这又怎能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为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应分别处于他们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认知前提,安排好新旧知识的连结,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调动学生自身的兴趣。
  例:在讲初一代数,正数与负数一节中。教师不必急于给出负数定义及有关知识,可以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甲同学有10元钱,我可以记作10,那么乙同学欠别人10元钱,应怎样记?”这样就可把新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积极主动的去想解决的方法,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对这节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学要联系实际,应特别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相合.课堂上师生民主平等,互相尊重,教师给学生以成功机会,使学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得到满足,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内在需求。在教学中要用多种方法和形式,使静态教学内容动态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也会使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对学习产生内在的需求。
  
  三、帮助学生掌握良好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习
  
  学生不仅要爱学习而且要会学习,才能在学习中体现其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那种将知识通过讲解直接传授给学生的做法(必要的讲解是需要的)而是为他们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自己主动而独立的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这种活动既指外部活动,更包括内部的思维活动,内外活动双向转化,按照认知心理学派的理论,学生参加学习活动过程,就是主动建构的过程。不断用旧的、已有的知识同化新知识,确立新的更高质量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建构的本身就是创造。这不仅要求教师提供的教学活动具有建构性,并且要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以符合不同学生的需要,而且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恰当指导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这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尤其重要。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去学习,认知技能比较缺乏,不善于对知识深加工,不善于建立知识间的本质联系,因此他们在学习中需要得到指导和帮助。
  
  四、合作互助。团结提高
  
  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表现在他们各自的个体上。而且也体现在群体中。我们应当鼓励同学们间的合作互助,集思广益,靠集体力量来主动积极获取知识。我国现阶段的教学,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不仅太少,而且形式单一,主要运用小组讨论,其实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多,如“任务分工式”,“切块拼接式”,“作业互助式”等等。就是小组讨论,也有多种做法和形式,如“问题讨论式”,“循序讨论式”,“滚雪球讨论式”等等。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有五个要素:即积极互赖,个体责任,面对面的积极互动,社交技能,小组加工。而在教学实际中,“合作学习”往往体现不出这几个要素.因而合作学习效果也受到一定影响。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要对学生进行社交技能的培训,提高它们的台作能力。要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和合作态度的培养,使他们能在学习中积极合作,在合作中去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用枯燥的传统方式指导学生写作,大部分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心理障碍,不少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望而生畏;有的本来有点兴趣,可一动起笔来,写上几句又不知再说些什么。为了改变现状,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老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  写
期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尽快地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呢?下面谈谈我个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动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机械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尤其是如何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一直以来是教育改革的热点。做为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民主教学氛围。提供创新环境    心理学家研究明:“良好的心境可以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期刊
一说起习作,学生都有怕的感觉,提不起一点兴趣。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把学生从怕习作的泥坑中拖出来,勇敢地自由自在地翱翔于习作的领域中呢?我想,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一、挖掘生活情趣。诱发习作兴趣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叶圣陶先生的这番话十分精辟地阐明了习作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但是,小学生对生活不熟悉,生活经验不丰富,所经历的事少之又少,这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中学语文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
期刊
人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的,生动良好的课堂情境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学生的智慧进发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发生的。因为情境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人,情境能促进学生感悟。当前的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为了学生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轻松愉快地生成新知。如果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这时,教学的最佳时候就呈现出来。那么,在新课程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制约了学生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笔者拟从课堂教学实践中谈谈美育教育实施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盲目追求升学率,语文学科性质被抹杀,教师满堂灌,学生食而不化,死记硬背。很多经典的作品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实施语文课改迫在眉睫。其实,语文教学是与生活相联系,与美育
期刊
“一个没有刨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今这个新时代,每个人必须具备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以及应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和分析工作、生活乃至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因此学好数学、运用好数学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为此,数学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历史的重担,通过创新教育培养一批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开拓创新的新型人才。就我
期刊
兴趣是学生学习与成功的动机源和催化剂。我们常看到,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都乐于去做,而且积极主动。做为老师,上课首先要上得有趣,才能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要使学生学习好数学,首先使学生喜欢数学;要使学生喜欢数学,就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巧创激情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是激发学生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