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1567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地发展,以形成丰而富独特的综合素质。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可以说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寻有效的创新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巧妙激疑问难。诱发创造个性
  
  《课程标准》中指出:“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切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起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探索规律,给学生更多的想象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疑问是思维的火种,他可以促进思维展开、蔓延,设置疑问、解决疑问是训练思维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我们要善于激疑,以启发他们的思维,使之茅塞顿开。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有时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隐含疑点处质疑,投石击浪,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提倡自主学习.促进创新思维
  
  培养自主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人手,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
  其次,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再次,在创新精神上做学生的开路先锋。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教师要从我做起,做好自我批评,为学生做好示范。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主体性才会得到体现,学生才敢想敢做。
  
  三、充分解放学生.发挥学生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过程的支配者。学生学习最简单的方法是多读、多看、多写。要学生能够多读、多看、多写。就要让学生解放自己的口、手、脑。
  解放学生的口。要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教学中就应解放学生的口,加强说的训练,多问为什么,给学生说的机会;教师精讲,把说的机会和时间让给学生,并且要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解放学生的手。就是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勤于动手。语文教学中的动手,要求学生不仅会写字,还要把字写对、写美观。在其它方面,动手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之一。学生只有在动手的基础上动脑,才能培养自己的独特思维,才会有更多的创新成果。
  解放学生的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就会尝到克服困难的满足与愉悦,感受成功的快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强求学生必须按自己的思维去想,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让学生充分解放自己。自己能够自主地处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能够自主地处理学习与玩的关系,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方向上前进。
  
  四、创设教学情境.发展创新思维
  
  可利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进行教学活动,为了’止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讨论,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见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挂图或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更好地进入新的教学情境。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努力地学习。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等,选择适宜的教法,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五、课堂内外延伸,提供创新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和课文中所学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课本以外的生活,是我们学习的广阔天地,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只有重视课内外结合,才能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
  有意识地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也只有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他们才能进入充分的自由创造的境界。在自己组织的活动中,他们感到一种摆脱功利的自由愉悦,满足了自由表达的欲望和自我实现的喜悦。教师可以当参谋,出注意,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不要去直接介入。让学生在大语文的世界里自由翱翔,真正体味语文的无限趣味。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应用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也迅猛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还有许多,如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总而言之,我们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地选择运用。通过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指引和诱导,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进而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让我们时刻铭记江总书记的话“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思维的沃土、一块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
其他文献
兴趣是学生学习与成功的动机源和催化剂。我们常看到,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都乐于去做,而且积极主动。做为老师,上课首先要上得有趣,才能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要使学生学习好数学,首先使学生喜欢数学;要使学生喜欢数学,就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巧创激情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是激发学生学习
期刊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主体性与创新性又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是主体性体现的最高层次,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也就谈不到在学习中创新的问题.本文从教学的角度谈一谈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问题。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积极主观能动性。    一、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  
期刊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一、把握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
期刊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未来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人,这种人本主义理念与小学语文学科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强化学生的生活意识,增添丰富的生活色彩,要让孩子们在快乐感受生活的氛围中成为生活的富有者,成为会生活的人。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让其焕发活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乐园,让他们尽情地感受学习的快乐、生活的快乐。美
期刊
高三的数学复习开始,高三的复习与高一、高二的数学学习是截然不同的,因此要对它进行充分的考察、分析指定一个合理的备考方案。    一、研究《考试说明》,分析高考试题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是对《考试说明》要求的具体化。只有研究《考试说明》同时分析高考试题,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才能体会平时教学与命题的专家们在理解《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
期刊
写作,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作文水平很差的学生语文成绩是优秀的;相反,我们也很少看到作文得心应手而语文成绩却不令人满意的学生。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写出成功的文章决非易事。市面上的《作文速成》之类的书把作文技艺吹得神乎其神,仿佛写作水平的提高只在一夜之间,其实我们只要稍动脑筋就知道这只是天方夜谭,果真如此,想做文学家恐怕也不
期刊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置悬念,刻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巧设“疑问”悬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好奇心,巧设疑问
期刊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
期刊
多年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从应试的角度而言,语文学习往往占时间多却没有应有的成绩;从素质教育而言,所谓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学生一般都不具备。语文成了典型的鸡肋。其实,决定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观,只要我们真正树立起素质教育的教学观,语文自身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会得到彰显,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大幅度提高。这个能力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的能力,也包括学习其他学科的能力。就目前语文教学的实际而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实践应用。”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通过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生活经验数学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存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赋予数学生活气息,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    心理学表明,当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