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校本课程化的实践探索

来源 :高考·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可以将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校本课程看作是一项新的教学改革实践。《课程标准》的实施为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下本课程化提供了具体的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对课外阅读校本课程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提出了有效的实施策略,以期能够为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下本课程化的有效展开和高中语文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校本课程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教育学段学生所需达到的阅读效果和阅读的数量做了明确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各地区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选择了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实施语文课外阅读。通过多年的效果评估和教学实践,很多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于课外阅读效果课程化这一模式表示出高度的认可和肯定。对于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开发校本课程是一项具有明显教育价值和意义的工作。
  一、课外阅读校本课程化的内涵
  所谓的课外阅读校本课程化指的就是,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在校本课程中持续纳入课外阅读作品的一个过程,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开发课外阅读材料;其次是设计课外阅读程;再次评估教学效果;最后是构建学科化课外阅读课程。总的来说,也可以将课外阅读校本课程化理解为基于课程标准前提下,通过校本课程的模式达成学生课外阅读学习目标的过程。
  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开发课外阅读校本课程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有相关研究人员对于近些年来我国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实践进行了整理总结,得出结论,当前开发校本课程存在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首先是理论基础较为薄弱,过于注重技术理性;其次就是校本意蕴缺乏,但是在校本课程中纳入课外阅读,就能够使得校本课程缺乏意蕴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假如说在开发这类课程过程中,运用当前校本课程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能够使得理论基础薄弱这些问题得到解决。
  对于校本课程课外阅读教学来说,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高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升學压力较大,假如说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如此紧张的三年中阅读超过150万字的文本材料,显然有着较大的难度。所以,即便名为课外阅读,但是作为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也需要精心设计其中的部分内容,尤其是课外阅读校本课程化在实现之后,就能够促使课程设计更加容易。
  评估也是课外阅读教学校本课程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外阅读获取了怎样的效果都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课外阅读教学在后续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也需要这些评估结果作为客观的依据。学科化构建是校本课程纳入课外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虽然和课内阅读教学一样,课外阅读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学科化构建课外阅读校本课程,首先应当将语文学科校本课程的特点表现出来,比如说深入感悟阅读材料主题,深刻积累多元文化,全面辨析文本材料观点,情感多样化的运用阅读手段和方法,选择各种体裁的文本材料等等。
  二、课外阅读校本课程化的实施
  (一)感悟人物式的读写结合课
  所谓感悟人物式的读写结合课指的就是基于结合写作和阅读的前提下,对学生运用和感悟语言的能力进行培养。假如说校本课程运用这类型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读写结合的核心在于以写促读、以读促写。所以在实施此类课时,教育工作者不能只将重心关注于强教写、强调读两方面,应当引导学生们在学中对读进行深化,在读中对写进行思考。比如说,卡西莫多在《巴黎圣母院》的这一人物形象是创作者雨果基于对照美丑原则所创造的,虽然其有着丑陋的外表,但是却有着崇高的内心,有着很强烈的反差。学生在对这一文章进行阅读过程中,重点要体会虚伪是战胜不了真诚的,邪恶永远会败在善良脚下,这也是艺术的力量。假如说教育工作者只是让学生们对是非对比进行写作,可能不会起到太好的效果。这是由于学生们的写作基本上都是对真实生活的一种反应,并非艺术真实。
  第二,作品中人物形象是读写结合的另一核心要素。也就是教育工作者在实施这一课程类型过程中,要重点感悟人物。《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们阅读的一个作品就是《红楼梦》,在这一文学作品中,作者对于一些民俗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描绘。比如说,通过对妙玉生活的阐述,作者单独论述描写了古代的茶文化。所以,假如说工作者能够在考虑学生阅读的前提下,引导他们进行“妙玉喝茶讲究多”这样的文章写作,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得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妙玉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的茶文化。《课程标准》中也提倡学生们阅读《三国演义》,教师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对诸葛亮的智慧进行把握,可以引导学生们在结合阅读之后,尝试写一篇“空城计的成功要素”。通过结合读写,能够让学生们对诸葛亮的形象有更加深刻的把握和感悟,进而体会各类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塑造的方法。
  (二)辨析情感式的辩论演讲课
  所谓辨析情感式的辩论演讲课指的就是将阅读课的主题定为学生们通过对文本材料进行阅读之后所产生的情感,以演讲辩论的模式对课外阅读效果进行提升的一种校本课程类型,其关键点在于学生们能否有效地把握阅读材料中的情感。相较于读写结合课程类型,这一课程类型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的把握情感。在此类课程中,以情感为媒介,可以将课外阅读实践中纳入文本的作者。因此,假如说感悟人物类的校本课程比较适合小说文体,那么辨析情感类课程更适合抒情类的一些文章。
  在当前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苏轼的作品,而在语文教材中《赤壁赋》这一篇文章备受瞩目,所以高中生课外阅读也应当深入研读这一作品,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通常情况下都会将此作品划分成“月下泛舟、吊古伤今、阐述哲理”三部分,将作者苏轼旷达、乐观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假如将课程媒介定位于旷达、乐观情感,通过引导学生们展开逆向推理,就能够使得学生的阅读量得以大幅拓展,进而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此篇作品中所蕴藏的情感。因为苏轼的很多诗词作品都带有这样的情感,比如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情感是此类校本课程演讲辩论的核心,学生们一方面要对情感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讲解,同时也要讲出在哪些作品中会有这些情感。因此,这些课程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的阅读质量得以增强,相应的也会对阅读数量进行拓展,这类课程以情感为媒介,有效连接了课内外阅读。
  (三)拓展内容式的地域特色课
  所谓的拓展内容式的地域特色课程指的就是校本课程通过发展和演变进行分析的结果。实际上也可以将课外阅读的校本课程看作是开发校本课程,所以基于实践的视角来看,开发校本课程的活动类型可以是以校为本,开发课程方面的活动包括补充课程、整合课程、改变课程和选择课程等等,也可以是对校本课程所实施的开发活动,也可以看作是课程方面的独立创新。
  不管怎样去看待校本课程开发,都和课程和学校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为了充分将“校本”这一特点在课程中体现出来,就应当在课程中纳入地域文化。在开发校本课程中融入地域文化,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拓展课外阅读的内容,比如说《芍药花开》、《大爱无疆》,这些作品在本课程中的融入也是对这一观点证明的客观事实。实际上,校本课程中融入地域文化,可以将这一地区的民族文化和民俗纳入其中,比如《延安府志》记载了陕北的伞头秧歌,这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秧歌又有了很多的新剧目,比如说《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等,假如说学生们在课外阅读看到和伞头秧歌相关的阅读材料,那么它们一定会从“雄鸡雄鸡高呀么高声叫,叫的太阳红又红”这样的歌词中深刻体会到大生产运动的宏伟之处。
  (四)热点时政式的实用文体课
  传统文学作品并不是选择课外阅读材料的唯一,实际上,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可以是一些和时政热点相关的实用文体。虽然当前课程标准并没有实用文体这类相关的例子,但是之前的课程标准却从某些方面谈及实用文体的教学,所以开发校本课程之中也可以将热点时政这些实用文体纳入其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做了报告,受到了全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所有各大媒体也对本次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讲话进行了深入报导。许多优秀新闻作品也涌现出来,比如说人民日报所刊发的文章《引领新时代的坚强领导核心》等等,像这样的新闻作品是非常多的,实际上都可以在开发校本课程中纳入这样的新闻类实用文体,这样势必会使得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的发展形势,相应的也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认知和研究实用文体,因此,基于这一层面来看,通过将热点时政式的实用文体可纳入到校本课程之中,很大程度上能夠弥补教材在使用文体方面的缺失这一问题。
  (五)教学改革式的微型阅读课
  校本课程总的来说仍然是一种课程,其教学势必也会涉及到教学改革问题。基于某一视角来看,每一个校本课程都和教学改革有所关联,对于课外阅读的内容来说,在进行讲解过程中,显然和教材中的选文有着很大差异,但是却能够以微课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之中出现,并且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普遍关注,只是关注的重点是在课外阅读方面,对于热点时政式的实用文体课是比较适用的。假如说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融入和时政相关的新闻报道或者文本,一方面能够使得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能力得以提升,相应的也能够使得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激发。
  结束语
  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在开发课程资源中,也可以纳入学生的学习生活,而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生活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就是课外阅读,如此说,研究高中语文阅读校本课程理所当然是一种有理论依据的研究尝试。应当通过感悟人物式的读写结合课、辨析情感式的辩论演讲课、拓展内容式的地域特色课、热点时政式的实用文体课、教学改革式的微型阅读课等模式实施课外阅读校本课程化。
  参考文献
  [1]胡艳梅.实践性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中学语文,2020(32):15-16.
  [2]徐建.高中语文课外阅读开展及有效指导策略探讨[J].求知导刊,2020(44):67-68.
  [3]虎晓琴.关于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的思考[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作者简介:蒙文浩.性别:男,出生:1969年12月;籍贯: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学历:本科职务:教师职称:一级;研究方向:从事——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与研究;作者单位:庄浪县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是一门集抽象与严谨于一身的学科,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在新课标的背景下,物理教学也发生了天翻复地的变化。高中物理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体系上都有着显而易见的突破与创新,为满足新课改的具体要求,贴近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要求物理任课教师应完成教学角色的转变,注重改革创新,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并将形成的教学策
期刊
摘 要:古诗词在高等中学学龄阶段语文教学当中,占有的比重较大,是高等中学语文教学区别于初等中学语文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虽然古诗词教学在高等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当中,具有较长的实践经验,但是相比于其他单元的语文教学而言,古诗词语文教学具有教学难度较高学生理解能力较差的问题。只有优化迭代现有的古诗词高等中學语文教学模式,才能够让语文教学形象生动,更利于学生的学习,从而提升高等古诗词全阶段学生的高考成绩,养
期刊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适应学生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品质与能力,而高中数学例题中便具有着丰富的知识背景和思想方法,不单单是解题方法的教授,也是数学思想的传授。同时高中数学例题教学也是能够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掌握知识规律、培养学习习惯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例题教学  引言:目前新高考制度改革已经在我国多个省市推行,而高考制度的改革对于高中教学来说影响颇深,对于高中教学的方
期刊
摘 要: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高考试题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材料作文成为了一种基础性的作文命题形式,这给学生的写作造成了较大的阻碍,导致很多学生因审题、立意问题而降低了写作质量。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须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侧重培养学生作文审题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质量。本文就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中审题与习作的教学策略进行系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稳步推进的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须围绕著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了让学生满怀激情的学习语文,如鱼得水地运用语文,满怀兴趣地享受语文,从而热爱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基因。语文教师要采取措施积极构建诗意化课堂,通过营造诗意课堂的情境氛围,调动诗意课堂的情感因素,提升诗意课堂的理性思维,为学生营造爱学、乐学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新
期刊
摘 要:地理是五大自然学科之一,是一门研究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其所在生活环境的学科,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而高中生即将面临高考,所以让学生在此时学好地理知识至关重要。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积极探究有效的生活化地理教学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将复杂的地理知识简单化学习,真正学会与学好课本中的地理知识。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学生发展;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
期刊
摘 要:移动互联网和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得现代社会迈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时代各类信息传播正在展现出“微”的特点,微博、微信以及各类自媒体平台以短小精悍的内容,以及小体量的信息内容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这种信息传递方式正在悄然转变人的阅读习惯和接收信息的习惯,对人生活方方面面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教育领域中,基于信息技术出现的新型教学方式也转变了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其中基于信息技术出现的微课以自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当前的高中数学教育除了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了解之外,更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当前教育的关键。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文化以及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能力,为全面加强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  引言:随着时代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高中教育取得了不少成就,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期刊
摘 要: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关键内容,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过程要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实践经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动手和动脑的学习活动中来,依托探究性活动强化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高其知识应用能力,突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生物学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通过挖掘和劳动相契合的知识点,培育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以此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从而促进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前辈们所留下的教学经验,结合现阶段教师们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探究,为在高中担任数学教学任务的老师提供一个依据和方法。以数学的思维能力為重点,依据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特征,深入探究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中的问题所在,针对相关教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让高中生从学会数学变为学好数学,为高中生日后的学习提供思维能力的基础,让他们在未来更好的学习。  关键词:思维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