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zh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也是一门在教学上极具挑战的学科。近些年来,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备受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关键还是依靠课堂。在下文中,笔者将分别从三个方面以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为例进行方法论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案例分析
  如何做好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直接关乎着高中化学教学效益的提升。笔者多年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将自身的体验和经验进行积累。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氧化还原反应的课堂教学为例进行教学论述,谈谈笔者对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我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教学实施中也是这一道理。任何一堂课的实施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够为教学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更是如此。因此,笔者认为要上好一堂高中化学课,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就首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一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在课前的教学备课要明确目标,一个是学生要及时地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预习。教师的备课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学生的预习是为了在课堂学习之中更好地融入课堂之中。因此,这两者缺一不可,下面笔者就以学生预习氧化还原反应为例进行论述。
  预习其实就是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预设性的学习,借助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很好地了解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标,并且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白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中会涉及到的重要考点。因此,笔者认为在预习这一环节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开展预习学习。
  教学实施:
  教师在预习环节可以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部分的考纲包含有:
  1.掌握化学反应的几种基本类型。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含义。
  3.掌握常见的几种反应。
  4.学会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以及数目。
  此外,在预习阶段教师还可以预先将该部分一些重要知识点指出来,如: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计算电子转移的数目,学会判断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等。
  教学反思:
  通过在课前准备阶段的这种预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更好地了解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部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这样在预习之中学生就能够有方向地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进入到课堂学习的环节之中。
  二、课堂教学巧设计
  课前的准备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依然值得重视。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一定要注意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巧妙地借助设计来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巧设计主要是指要设计出教学情境,要借助多媒体设备设计出声、像、形兼具的课件来辅助教学。下面笔者就以创设情境来引出还原剂、氧化剂的教学为例进行论述。
  教学案例:
  教师问:在初中阶段,大家学过哪些基本的反应类型?
  学生1: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学生2: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教师指着多媒体中出现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问:Fe2O3+3CO■2Fe+3CO2,这个反应是什么反应类型?
  学生讨论,发现该反应并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反应,于是断定在化学之中还存在别的反应类型。
  教师又问:那么大家再根据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特点结合初中的学习来分析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3:都有氧这个元素的存在,如C+O2■CO2,CuO+H2■Cu+H2O。
  教师问:那么,这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呢?
  学生讨论,两者皆有,且有得氧就一定有失氧。
  最后,讨论得出结论:一个化学反应中有得氧必有失氧,有失氧必有得氧,得氧为氧化反应,失氧为还原反应。得氧的物质是还原剂,失氧的物质叫氧化剂。
  教学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步步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创设出这样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其中,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并最终得出氧化剂、还原剂的定义。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多种方式开展课后复习
  任何的一个教学过程都分为三个基本步骤——预习、学习、复习。高中化学的学习也一样离不开复习环节的实施。
  通过复习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相关的知识结构和脉络体系。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习题的训练来帮助学生巩固提高所学知识,发现自身学习之中的盲点,从而更好地巩固学习所学知识,并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实施:
  在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部分的学习之后,复习可以这样进行:
  1.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该部分的内容主要包含了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教师出题学生做:找出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如CuO+CO■Cu+CO2;CO2+C■2CO
  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两种方式开展复习,学生就可以分别从理论的层面和训练的层面对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的知识深化认识和了解。教学的效果将得到巩固,化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也将得到提高。
  四、小结
  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法探究是一个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上文中,笔者所言只是自身的一些浅见,希望对别的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余泓遐.上好一堂课要切实解决的几个问题——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例谈,化学教育[J].2010年第4期
  [2]祝莹.利用演示实验搞好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J].2013年第3期
  [3]吴兴怀.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探微,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J].2013年第4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故事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材料。故事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能给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语言学习材料,因此,将故事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已经成为英语教师的普遍做法。笔者所在的教研组选择了Oxford 5A M1U1 Period4开展了故事教学的研究课活动。笔者将结合这节研究课来探讨故事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故事前,激发兴趣,激活旧知  在故事教学中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设置一个恰当的导入环节把学生
期刊
先来了解几个人物——  康熙皇帝能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  宰相赵普将《论语》烂熟于胸;  钱穆九岁能背诵《三国演义》;  巴金能够背诵200篇的《古文观止》;  茅盾能够背诵全本的《红楼梦》;  ……  可见,无论是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还是风华绝代的才子巨匠都要经历艰苦卓绝的积累过程。  古语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现在的语文学习教育何尝不是如此?  引导学生在积累中背诵,在背诵中
期刊
语文课堂上好的过渡语言,不仅能够使教学重点难点等各个环节融为一体,而且兼顾对学生在课堂上生成内容的评价与引导,往往具有穿针引线画龙点睛之功效。一节精彩高效的语文课,很重要的一环,便是通过环节过渡语的设计,达到在课堂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使课堂教学行云流水,不露痕迹。  过渡的作用。所谓的过渡,可以简单地称为“衔接”或“转承”,是指教学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插入相关联的语句。它是教学各环节及知识点、
期刊
【摘 要】分层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差异而实施的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把“显性”和“隐性”分层有机的结合起来,尊重个体,分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显隐分层教学的内涵入手,探讨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学;显性分层;隐性分层;动力  初中英语处于小学和高中英语学习的衔接阶段,对于英语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改革多渠道,自主创新教育不可少。本文作者驾驭新课程改革之舟,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在发散思维中启发想象和强化学生的自信心三个方面论述了初中语文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材;创新;发散;自信  改革春风意气昂扬,自主创新蒸蒸日上。随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奋斗在前沿阵地上的园丁们锐意进取,奋发图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努
期刊
【摘 要】新的教育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前置——巧引——置疑——换位——拓展”这种模式,可能是三维立体教学一种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生本;前置;巧引;置疑;换位;拓展  新的教育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学过程不仅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发展。而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三维立体的教学目标。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新的课
期刊
现在与很多物理教师交流,都感慨学生对物理是越学越厌学,物理是越教越难教。下面来谈谈自己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兴趣,解决学生厌学教师难教的方法,还请有识之士不吝赐教,算是抛砖引玉吧。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中物理课基本上每节课都有实验,而农村学校由于实验器材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做实验,而是讲实验,时间长了,学生兴趣索然,更不用说还要去做那些枯燥无味的物理题了。  一、自制教具,学生倍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它不仅能促进学生主体发展,而且也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难度,而经过自身的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
期刊
【摘 要】数学问题是数学内涵要义的生动反映,更是学生学习素养培养提升的重要载体。高中数学教师要将学生自主合作、创新思维以及动手实践等方面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作为有效性教学理念运用的重要内容,借助数学问题特性,创新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有效性教学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素养培养的双向互动过程。众所周知,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期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对于某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主动去探索,去思考,去想办法解决在这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从而获得知识。如今,我们的现代教育也同样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今的高中学生也渐渐地在学习的同时爱上了追赶流行和时尚,时常是穿着紧跟潮流的衣服,戴着耳机,手拿ipod,哼着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意思的英文歌曲。在教学的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