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云起时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_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维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充满了野心,很想做官,很想出人头地,21岁中进士,觉得生命此后就是飞黄腾达,没有想到后面还有些什么东西在等着他——其实我们所有人都不知道什么在等着我们。等着王维的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也不仅是在等他,而是等着很多人。大家逃难,仓皇奔逃,王维很悲惨,没有逃出去,在洛阳被安禄山逮捕了,几经磨难和周折才被弟弟王缙保住性命,王维才有了一条活路。放出来之后,王维到了陕西的辋川,开始去写完全山水的东西。
  《终南别业》则可以看到年轻时代对生命怀抱着巨大的浪漫与热情,不断在这个热情当中燃烧自己的王维,忽然转向了,转到了“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中年以后喜欢修道——这个道可以是老庄,可以是佛教——居住在终南山边,不再问政事。“兴来每独往”,高兴的时候就一个人在山里面走一走,感觉到的美好,也只有自己知道。我们看到原来的“相逢意气为君饮”,现在忽然变成“胜事空自知”。
  这个巨大的转变,其实是生命两个不同的阶段。年轻的时候喜欢朋友,跟朋友分享生命的浪漫。而“中岁”以后有一种很大的孤独,自己回来寻找生命的修行。这首诗描写的是王维中年以后的生命经验,与《少年行》形成非常明显的对比。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最漂亮的句子出来了,我常常觉得王维在这一时期的诗,到最后只剩这两句就够了,其他都不重要。为什么这么说?他在山里走,领悟到很多,他领悟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不能够跟别人讲。那他领悟了什么,其实就是这两句。有一天没事,他就跟着谁一直走,到了那个水没有路可走的地方,坐下来,看到云飘起来了。一个很安静的诗人坐在山水里,发现水与云是同一个东西。
  “穷”是什么?竹林七贤中的阮籍,每天要找一条路走,走到没有路了就哭,叫穷途而哭。穷是绝望的意思,穷是生命里面最悲哀的时刻。不只是物质的穷,也是心境上的穷。“行到水穷处”,走到生命的绝望之处,如果那个时候坐下来,就会发现有另外一个东西慢慢升起来,“坐看云起时”。在他经历最大的哀伤与绝望的时候,忽然看到生命有另一个转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果有庙的话,一定把这两句放在那里做最重要的签王。所有人的生命领悟不过如此,这两句送给所有在绝望当中的朋友都是最好的礼物。你的绝望刚好是你的转机,可是我们不知道。我们常常认为到了“水穷处”,只有大哭;我们没有发现水穷之处,就是云起之时。水穷之处是一个空间,云起之时是一个时间。在空间的绝望之处,看到时间的转机,生命还没有停止,所以还有新的可能、新的追求。年轻的时候写“纷纷射杀五单于”的王维,这个时候看到了生命的另外一个状态,也许他要与原来所有敌对的东西和好,与他自己认为是绝望的那个部分和好。这是王维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给王维一个“诗佛”的称号,是因为他留下了很多的禅宗的机锋。
  后来很多画家喜欢画山水画,画完就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是讲山水,不是讲风景,是在讲心情。宋朝画家李唐有张小册页就是《坐看云起》,王维的诗句称为宋朝以后画家用得最多的题目,因为提醒人们去观察自然,从自然中去领悟自己的生命状态。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在山里面走的时候,偶然碰到一个在山中砍树的樵夫,“偶然”是说不是有意的。我们生命里面很多有意安排的东西,王维这一时期住在终南山里,在山水当中人不必有意,全部是天意。今天碰到谁,走到哪里与谁谈话都不必在意,谈完了也就走开。这个时候生命对王维来讲,没有了“相逢意气为君饮”,“相逢意气为君饮”是热情,这个时候是安静。
  我觉得安静是更大的热情,更饱满的热情。很多人觉得安静是因为热情幻灭,但也许是因为热情到了更饱满的状态以后,开始平静无波。王维看到一个完全不认识的樵夫,跟他谈谈话,谈到都忘了回家。这样子是不是也是一种“相逢意气为君饮”?不到中年,大概很难了解这种人生态度。以前一拍胸脯,马一绑,就上楼喝酒了,那时年少时代的意气风发,现在是“谈笑无还期”,大家又谈又笑,一面说一面走,忘了回家了。
  你的生命本来应该与这些人在一起,与这些最自在的田野当中的生命在一起。他不是知识分子,也不是做官的人,没有太多心机。王维在这里有很多感慨,因为他在政治上受过巨大的惊恐与压迫。他在这里“偶然值林叟”,谈谈笑笑可以忘了回家,因为这就是家。长安的繁华早就成为过去。
  编辑/时光
其他文献
据英国媒体6月23日报道,近日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发生了一个“灵异现象”,一尊古埃及小型人像雕塑竟然在展览柜中多次自动旋转180度。这再次令人联想到诡异的法老诅咒。  博物馆工作人员坎贝尔·普赖斯介绍说,有一天当他发现那尊原本脸朝前的雕像突然背对参观者时,他感到很奇怪,因为只有他一人持有展览柜的钥匙,别人不可能去转动雕像。他把雕像摆正以后,第二天同样的一幕又发生了。后来,通过查看监控录像拍摄的画面,
期刊
历经近一年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位于北京房山的唐代大墓墓志22日正式开启。经过文物专家鉴定,该墓为唐幽州节度使刘济夫妻合葬墓。专家称,这是迄今为止北京发现的最大唐代墓,考古价值在北京绝无仅有。  墓主刘济曾任卢龙幽州节度使,战功卓著,是地方军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干部。据史料记载,他生于公元757年,卒于公元810年,享年53岁,是被儿子下毒致死的。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的这座唐代墓葬,深5米
期刊
“四坝文化是河西走廊的一种独特的考古学文化”,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郎树德曾多次去民乐做过调研考察,他表示,甘肃民乐境内的四坝文化有其独特的特征,而民乐县拿着该文化资源来“兰洽会”展示并开学术研讨座谈会,“这是传承华夏文明保护历史文化的大好事。”  据了解,四坝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的一种早期青铜器时代文化,东起山丹,因最早发现于民乐、山丹两县境内的四坝滩,1956年被考古
期刊
否卦的上一卦为泰卦,体现了天地交而万物通;否卦的卦画与泰卦相反,正好是天在上,地在下。表面上看是各得其位,但是乾卦为天为阳,具有向上的性质,坤卦为地为阴,具有向下的性质,天与地目标不同,两卦之间相互反对,不能同心同德,就像君王与民众不一条心,怎么会亨通呢?所以,否者,闭也。否闭之世,人道不通,天下无利。是小人得势,君子被斥的形象。  卦辞: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
期刊
大学》是儒家四书中的一种,也是四书之首,《大学》对儒家思想具有纲要性的意义。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并进一步提倡学者学习儒家知识应从学习《大学》开始,“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理学家关于大学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关于“知止”的研究对于当代国人修身安心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  《
期刊
人的很多疾病都因没有顺应自然界的规律,《黄帝内经》中最重要的一条养生秘诀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谓“法于阴阳”,即按照自然界的规律起居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变化采取不同方式养生,而“和于术数”则是让我们坚持正确的方法调养和锻炼。  ◎法于阴阳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中医认为,自然界是人
期刊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之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之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道德经》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道德经》的这一章字字都是精华,需要我们用心领悟“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真正能够通道的人,真正善于融合道的人,四个字为标
期刊
人间百善孝为先,  泪祭父母已成仙。  恳请地藏早超度,  吾下地狱亦心甘。  我母生于辛亥年,平民出身,育我六人,一生艰辛。  站在母亲墓前,追忆往事,历历尚在目前。而慈母溘然辞世,距今已有廿祀,令吾东壁。风木之悲,蓼莪之痛,不以时移而少杀。  城内陋居,父薪母持,衣食无忧,一家融融。然昊天不吊,上玄降祸,宵小恶言,危及先贤,父性刚烈,惟一死辨其清白。  青松摧折,哀断女萝之心,丹节孤高,岂无终
期刊
在唐朝后期的官场,李勉绝对是个气场十足的人。官职虽然不高,但所到之处,雾霾尽散,上下肃然。肃宗皇帝深有感触地说:“我有李勉,朝廷才见尊重了。”  ◎底气与正气  李勉曾就任开封府尉,上任第一天,就贴出告示:“凡受贿者,须在3天内自首,过日者舁榇相见。”“舁榇”者,抬着棺材也。不料府上有一个官员,吃拿卡要的事没少干,而且重要的是,他的靠山很硬,根基很深,对李勉非常不屑,不仅不屑,还要给他点下马威。他
期刊
书法里有很多东西大概不是一下子就懂的,它的美也让人有着无尽的回味。  古人用很形象的方式想象在神话时期的文字创造。相传,公元前3000年左右,伏羲从鸟的足迹、狗的足迹和龙马的背上看到了一种花纹,然后创造出了所谓的“河图洛书”,也就是易经里的八卦,又衍生出六十四卦,作为文字的开始,最开始文字也许只是一种符号,经过黄帝时期的史官仓颉整理出了真正比较形象的文字,伏羲和仓颉都不只是个人,而是一个时代在创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