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峰值在何时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0tmd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餐后血糖监测很重要?
  是的,餐后血糖监测很重要。经常参加糖尿病教育活动或者认真阅读《糖尿病之友》杂志的“糖友”肯定都知道,餐后血糖的监测非常重要,可是您知道它为什么这么重要吗?
  与空腹血糖不同,餐后血糖能更好地反映胰岛B细胞的功能。可以为那些每次体检空腹血糖不高就误以为自己是健康人的“糖友”敲响警钟,帮助他们提前预防。趁着疾病还没冲入大本营,提前深挖战壕、广积粮,增加和疾病抗争的砝码。
  对于已经知道自己患病,天天和疾病作斗争的老“糖友”,餐后血糖监测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进食量是否合适、药物作用是否明显等。所以,餐后血糖的监测对于“糖友”真的很重要。
  餐后峰值2小时?
  不是的,餐后血糖峰值并不一定出现在餐后2小时。但是,为什么医生或者杂志都要求“糖友”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呢?
  这是因为在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这个规定出现之前,人们经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糖友”正常进食后,他们的血糖峰值都出现在餐后2~3小时,以2小时前后居多。所以,大家就统一规定餐后血糖监测的时间点定在餐后2小时。
  我的峰值在何时?
  读到这里,平时脑子就转得快的“糖友”肯定会这样想,“那我的餐后血糖峰值出现在什么时候呢?要是搞清楚了这个,那我以后就改在峰值出现的时候测血糖,这样不是能更好地反映我的血糖控制情况吗?”可惜这是不可能的。
  “糖友”的想法虽然没错,可惜没人知道您下次餐后血糖峰值出现在何时,除非您在身上背个动态血糖监测仪,或是吃完饭一放下筷子就开始不停地拿针扎手指头测血糖。对于普通“糖友”来说,这两种方法都不现实。
  为什么连医生都不知道“糖友”的餐后血糖峰值出现在什么时候呢?这是因为每个人的餐后血糖峰值出现的时间都不相同。即便是同一个人,每顿饭之后的血糖峰值出现的时间也不同。餐后血糖峰值出现的时间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正常人进餐后,大概餐后1小时左右血糖就可达到峰值,如果喝糖水的话,差不多餐后45分钟血糖的峰值就会出现。“糖友”也一样,喝糖水峰值出现得会早一些,正常吃饭峰值出现的时间就会延后。如果哪位“糖友”突然心血来潮,这一顿只吃玉米面饼子卷大葱或者就着白菜叶子吃豆面饽饽,那他的餐后血糖峰值就会出现得更晚(而且峰值不会很高,血糖曲线较平缓)。
  但我们并不提倡“糖友”采取这种饮食方式。粗粮虽好,但饮食规律的改变要循序渐进,由少到多。并且鱼、肉、蛋等高热量食物可为“糖友”提供不可或缺的营养,所以要适量食用,不可忌食。
  除了饮食结构,“糖友”的胰岛功能也会影响餐后血糖峰值出现的时间。所以,峰值出现在何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糖友”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并且多参加体育锻炼,帮助胰岛功能的恢复。■
其他文献
泡椒肉末烤茄子  文/宋新 摄影/周晓东  原料:长茄子300克,瘦肉末100克,泡椒50克,孜然粒3克,葱、姜、酱油、料酒、盐适量,食用油10克。  做法:1.茄子从中剖开,面上切花刀;煎锅烧热刷少量油,茄子切面朝上加盐和孜然粒,煎烤至底部变软。  2.茄子翻面后继续煎烤至表面金黄,盛出放入盘中;锅中放入油爆香葱、姜,下入肉馅煸炒至变色后,加入泡椒继续煸炒,最后把炒好的泡椒肉末浇在煎烤好的茄子
期刊
肥胖不仅会增加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还会增加患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于是有了一句古话:千金难买老来瘦。可国外医学专家对600万老人进行调查发现:超重10%~20%者死亡率最低,而瘦人组在5年内的死亡率最高,达到87%。可见,老年人过胖或过瘦都不利于身体健康,不胖不瘦最合理。  什么叫不胖不瘦  很多人可能会说,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质指数,来判断胖瘦。的确,体质指数能反映胖瘦,但有时也会欺骗我们。如有的人
期刊
历代养生家都强调饮食养生贵在节制,“一日之忌,暮无饱食”也就是“宜早不宜晚”,早起外出不宜空腹,晚上进食不宜太迟。  清代石成金《传家宝》中说:“早食因宜早,而晚食更不宜迟。人之饮食下喉,全赖脾胃转运,方得消化,若食后随即睡卧,脾胃未免不甚运动,饮食自然停滞于胃脘间,或呕酸嗳酸,或脾泻水泄,辗转二三次,即成面黄体虚,中脘不消,而脾胃大伤矣。晚食宜申酉前,向夜须防滞胸膈,即是此意,大约午饭宜在午前,
期刊
上期专题《医“怨”将向何处去》,我们探讨了当前医患矛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给予解读。正如文中所言:医患矛盾是把双刃剑,医生和患者都是受害者。本文作者从一名医生的视角,再现当前医疗体制下医生的生存困境,并在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后,就医患矛盾中表现突出的看病贵问题进行剖析,并试图给出答案……  我曾经以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职业不可亵渎,有一种职业不可忽视,有一种职业不能受挫
期刊
你有过腹痛的经历吗?突然发作,持续加重,或钝痛或绞痛或如刀割一般,部位在中上腹部,或放射到腰背部,另外还有恶心、呕吐、腹胀以及发热、白细胞升高,严重时甚至休克。这种情况是急性胆石症?急性胃肠炎?急性心梗?胃溃疡穿孔?还是急性肠梗阻?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和糖尿病关系密切,但又容易被患者朋友忽略的另一种疾病——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  上面列举的都是临床常见的几类急腹症,本文涉及的急性胰腺
期刊
脉压差大怎么办?相信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上了岁数的“糖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血压高了不用怕,咱有降压药啊。可如果只是收缩压高,而舒张压不高怎么办?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顾名思义,脉压差大就是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超过正常的临床现象(正常人脉压差为30~40毫米汞柱,大于60毫米汞柱为脉压差增大,小于20毫米汞柱为脉压差减小)。有些“糖友”因为脉压差太大,心脏跳动的时候,身体好像也在跟着跳。那么
期刊
上肢力量锻炼的益处  上肢力量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密切相关。人体的上肢主要承担提拉、搬运以及精细活动等任务。由于上肢不承重,没有应力的刺激,因此,如果希望上肢骨骼强壮,增强骨密度,力量锻炼几乎成为唯一的给骨骼增加压力、促进骨质沉积的方法。此外,强壮的肌肉有助于保护关节不受损伤,并且能够维持身体的灵活性与平衡能力,即使年龄不断增长,也可以保持自理能力。  上肢力量锻炼方法  上肢力量锻炼的方法比较
期刊
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肥胖一直是个让人难以绕开的话题。由于肥胖,胰岛素抵抗严重,口服药治疗效果不佳,胰岛素用量节节攀升;由于肥胖,高血压、冠心病、血脂紊乱、脑卒中、肿瘤等日益迫近……对于此类患者,如何治疗呢?是坚持传统的口服药二甲双胍还是运用胰岛素?是尝试新的GLP-1受体激动剂还是外科手术?  任何一种治疗方案都不是完美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同样的体重超标,不同的病情病程,同样的用药
期刊
很多患者朋友在新诊断糖尿病后,可能更关注如何控制血糖,如何进行监测。实际上,由于血糖升高,临床上还会出现很多与之相关但又容易被忽略的病症,如夏季常发的皮肤真菌感染。  有些新诊断糖尿病的患者朋友,本身就是因为皮肤真菌感染长久不愈,检查后才发现是患有糖尿病的。  由于高血糖在确诊糖尿病之前可能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长期没有进行血糖控制,确诊后,皮肤感染很容易找上门,且愈合比较困难,临床表现严重。发生皮
期刊
可以显著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的危险因素很多,如高血压、血脂紊乱、糖代谢异常、吸烟、超重或肥胖等。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在冠心病的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多数预防措施都需要一定的经济费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上述预防措施的推广应用。  经过统计,与其他防治手段相比,下面我们讲到的6项措施可称为效价比最高的方法。在省钱的同时,可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