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展示中国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601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举办公署开放日活动,记者早有耳闻。如2011年12月15日,为庆祝澳门回归12周年,公署和澳门基金会联合举办了公署藏品暨苏士澍书法作品主题开放日活动;又如2012年7月17日,公署举办了以“外交和国情”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来自澳门多所中学的学生参观公署,了解外交知识。在2012年岁末,记者有幸亲临公署,亲眼见证了庆祝澳门回归十三周年的开放日活动。
  用文化艺术作为载体宣传中国
  2012年12月11日,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举行“庆回归、迎新年”招待酒会暨中国当代13位优秀女艺术家澳门联展开幕式。
  开幕式当晚,公署处处洋溢着喜庆和节日的气氛。上了三层大厅,环形的墙上,张挂着多幅女艺术家的画作,无论是画作本身,还是后期的裝裱和悬挂,都做得精致、到位,美轮美奂。这些画作有的透着一种漂亮的令人心疼的脆弱;有的看似漫不经心,却给观众很大的视觉冲击;有的用影像的方式,让忠实的镜头与无限的3D合谋创造出奇幻瑰丽的想象世界;有的那么写实,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回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那些戴着红领巾的生涩少女承载着一代人的群体记忆,只要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看到这样的作品就会被深深打动而瞬间回到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十三位艺术家的画作,别开生面地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当代女性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那一晚的三楼展览厅和多功能厅迎来了一百多位宾客,有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立法会主席刘焯华、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张裕,此外还有澳门基金会代表、澳门各界的知名人士,以及各国驻港澳两地领团的人士。胡正跃特派员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即将过去的2012年,对中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功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党和国家的发展蓝图。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积极的、负责任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胡特派员赞赏澳门特区政通人和,对外交往不断扩大,成绩可喜可贺。他还特别指出,为庆祝澳门回归13周年,外交公署特别邀请中国当代13位优秀女艺术家来澳门举行联展。他说,女艺术家们的作品不拘一格,多姿多彩,折射出当代中国女性丰富的精神世界,为大家带来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来自海内外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肤色的嘉宾们欣赏着画作,交谈着、品味着,无论是故交还是新知,在这一刻都被美丽的画作吸引了。我想这也许就是开放日的意义吧:让更多的人走进公署,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艺术,并进一步了解中国人当代的生活状态。
  在活动之后记者对胡正跃特派员的专访中,他给出了答案。他说,在澳门做外交工作和别的地方是不一样的,这里是一国两制下的涉澳外交,除了常规的国与国之间的涉澳外交工作外,公署也把做当地的方方面面的外交宣介工作纳入到总体外交视野里来。这种工作有好多形式,其中之一就是公署开放日,根据需要不定期举行。他说,公署每一年都会很慎重地确定活动次数、做什么主题。文化艺术是比较好的载体,公署曾邀请扬州国画院院长做扬州文化和对外交往的讲座,是面向澳门各界青年包括大学生的,活动非常成功。
  说到这次为什么会选择举办13位女画家的画展,胡特派员表示,一方面,需要让澳门同胞了解中国当代女画家的创作情况,另一方面,也给女画家一个平台展示她们的作品。当然更多的是通过展览为外交工作服务。此次除了邀请特区领导层外,主要邀请了39个国家驻香港、澳门的41位领事。参加招待会的领事与艺术家们进行了很好的交流,使得招待会内容更加丰富,色彩更加亮丽,形式更加活泼,气氛更加和谐。开放日连续四天有活动,向社会各界开放,让他们走进公署,既参观画展又参观公署。澳门当地的电视、报纸等也都予以关注,并给予广泛报道,为公署的开放日做了很好的宣传,扩大了这次活动的影响力。
  胡特派员说,这是一个外交与艺术相结合的成功尝试,是“1+1>2”的形式。因为有画展,这次庆祝澳门回归13周年的招待会效应被放大,活动还得到了澳门基金会的支持,给予了资金方面的赞助。最后胡特派员表示,外交宣介除了要宣传外交形势、政策、国际法、热点问题外,还应更多地寻找一些文化载体,因为这种形式更易于被大家接受、分享和共同探讨,也有利于提升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处处可见中华文化之韵
  凡是去过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的人,都会被它浓浓的文化韵味所吸引,有时又会觉得它像一个展示中国文化的博物馆。
  沿着旋转楼梯走上二层,首先就会看到一驾古色古香的铜车马。这是秦始皇陵大型陪葬铜车马模型,原型为1980年出土于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坟丘西侧的二号铜车马。跪坐的铜御者神态恭敬,四匹马神态各异。据说铜车马的设计制作与现代工程结构有着惊人的相似。
  与它相对应摆放的则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编钟。编钟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用丁字型的木槌和长型的棒分别敲打铜钟,就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公署这套编钟是1978年在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的仿制品。
  在二楼的一角还摆放着近百件典雅的紫砂壶。它是我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具有很高的历史人文价值。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公署的这些紫砂壶均出自名师之手。
  上到三楼,进入到大荷花厅,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正面墙上的大幅彩荷图,它是著名画家安云霁先生的作品。安云霁是张大千先生的再传弟子,是近年中国画坛上一位对传统题材进行现代转换而富有成果的画家。左侧墙上悬挂的六幅墨荷图也是他的作品,这六幅作品分别以“涤莲”、“舒卷”、“香远”、“随风”、“益清”、“玉立”为主题,从不同方面体现了荷花的高尚品质。右侧墙上的六幅篆书则是著名书法家苏士澍先生的作品。苏士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会长,师从当代书坛泰斗启功先生。这六幅书法作品是唐宋时期咏莲佳作,分别是宋代黄庭坚的《鄂州南楼书事》、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唐代贺知章的《采莲曲》、唐代白居易的《采莲曲》、宋代姜夔的《湖上寓居杂咏其九》、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   此外,公署的另外几个厅也雅味颇浓,它们是牡丹厅(厅里有一幅“十年耕耘共建一国两制伟业,情系濠江同谱涉澳外交篇章”的题词,系外交部杨洁篪部长于澳门回归十周年专门为公署所创。另有书法作品系苏士澍先生所作,内容为前国务院副总理、前外交部长钱其琛的诗句“风平浪静,波澜不兴”,体现了澳门回归的平静与顺利。)、月季厅(该厅墙上所挂的月季花绘画作品系当代著名书画家宗继光先生所作。其中的诗句——“谁道花无百日红,分明月季伴春风。本应天上芳姿艳,万里江山色与同”——为宗继光的好友潘衍习先生所作。)、小荷花厅(小荷花厅里有大型苏绣荷花图。它取材于宋代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诗句,配以背景灯光,给人以一种生动圣洁之感。)、梅花厅(其内有大型梅花图,系著名国画家王成喜先生于1999年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而作。另有苏士澍先生专门为公署所作的书法作品,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毛泽东的诗词《卜算子咏梅》。还有当代杰出的国画家黄胄先生所画的骆驼图。)、回归厅(之所以命名为“回归厅”,系因该厅放有公署重要藏品——过渡时期中葡联合联络小组外交部驻澳门代表处的谈判用桌。该桌自1989年2月15日开始启用,至今已20多年。它经历了中葡谈判的外交风云,见证了澳门回归祖国的历程。)
  有文人情怀的特派员
  说起来跟胡正跃特派员还是有些缘份的,多年前他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时,我曾作为《世界知识》主管东南亚问题的记者对他进行过专访。作为一位主管亚洲工作的高级外交官,他不仅对东南亚的情况了如指掌,更对这个地区充满着深深的感情。谈起该地区的很多合作,他都能从初创讲到最新的动态发展情况,再讲到国内外对此问题的关注和他本人的認识、理解。胡司长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儒雅而又非常有激情。
  之后,再看到胡正跃的名字,是我有一年出访朝鲜时去部里跑签,在本应由胡正跃部长助理签字的位置,被人写上“出差,不在国内”。那时得知他已不再是亚洲司司长,而是升为部长助理了,但依旧主管亚洲事务。
  2012年春天,出版社领导向我推荐一篇文章,说是现任驻澳门特派员公署特派员所写。我的第一反应,既然是领导写的,应该是分析宏大外交事件或者把脉国际风云的文章。但却很出乎我的预料,文章写的只是外交中的一件文化小事,但透过这件小事,却写出了文化在外交中的作用。特派员文笔细腻,情感真挚,无论是写事写人都非常生动。而且一些细节记得很清楚,其时的所思所感也一并而出。之后特派员文思泉涌,接连写了十几篇,且篇篇精彩。如“书画本无界,友谊大文章——诗书画长卷《宁静》赠印尼总统”、“六十六年情怀故国——怀念任雨农先生”、“与西哈努克一家交往的点点滴滴”、“故乡荷塘——与画家黄永玉的交往”,等等。在这些并不是鸿篇巨制的文章中,胡特派员写出了他外交生涯中一些印象深刻、也是以微见著的外交经历。
  在特派员的文章“忆前驻越南大使两三事”中,他写了几位他的前辈外交家,他们都曾经是驻越南大使。胡特派员饱含着深情,用发自肺腑的语言,写出了对前辈们的景仰和敬佩。他在给我的短信中这样写道:要让人们了解这些往事。其实特派员自身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曾长期在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工作,现在又转赴澳门,可以说,他把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都用在了中国对亚洲的外交工作上。
  “正襟读史人生乐,跃马临流意境舒。”这是教育家、作家和书法家任雨农先生送给胡特派员的一幅楹联,这或许正是他所追求的人生意境呢!
其他文献
两年多前,2010年3月号的《福布斯》杂志曾刊登一篇《中国:超级大国完成时》的文章,根据当时皮尤研究中心的统计,有44%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全球头号经济强国,而认为美国是全球头号经济强国的人数比例只有27%。但《大西洋月刊》记者法洛斯认为,中国还称不上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因为在中国,还有很多人连自来水都用不上,并且中国大陆还没出现过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也没有一个全球性的品牌。  如今,法洛斯的“
期刊
近期,法国人出镜率颇高。先是法国经济被批评为“定时炸弹”,再是“戴高乐”号核航母高调出没叙利亚附近海域,现在著名杂志《观点》(Le Point)又在中国“名气大增”。《观点》刊登的一篇题为《在法华人的狡猾成功》的文章,不但激起在法华人首次反种族歧视的诉讼行动,还把自己推上了中国舆论的风口浪尖。如何面对经济危机背景下法国人对中国人的“羡慕嫉妒恨”值得各方深思。  法式“幽默”幽默了谁  这篇饱受质疑
期刊
1991年底苏联发生剧变以来,我国对苏联剧变原因的研究日益深入,出版了不少论著。但随着研究的深化人们发现,对勃列日涅夫时期与苏联兴亡关系的研究,远不像对斯大林、赫鲁晓夫与戈尔巴乔夫时期研究那么重视和深入,似乎这个时期与苏联社会主义兴亡的关系不很密切。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长期以来,勃列日涅夫时期给人们的表象是稳定。一些人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最为稳妥的改革。但是人
期刊
2012年11月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行连任后的首场记者会,宣布最近几个月将在对伊朗关系上“实现突破”,“如果伊朗显示出诚意,美国将不会被外交上的繁文缛节所束缚”。11月30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会见一些美国和中东地区学者以及外交官时说,只要伊朗愿意,美国对举行伊朗核问题双边对话持开放态度,奥巴马政府已做好与伊朗举行双边对话的准备。这些表态和信号是否意味着美国对伊朗政策将做重大调整,其背后
期刊
《世界知识》2010年第10期刊登了著名作家祖慰的《移民文化超常原创力的解码》一文,作者对犹太人的智慧密码感悟出“文化基因双螺旋”。笔者旅居欧洲四分之一世纪 ,对此有另一种理解。    契约、法律、法治三点一线  在犹太人的观念中,犹太人先祖亚伯拉罕与上帝订立了契约,契约就像日月星辰的运行一样,犹太人永远遵守。他们不把戒律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欢乐,因为遵守戒律的人与上帝永存。人会失信,所以人与
期刊
今年2月16日,也就是本期杂志发行之日,正好是朝鲜已故领导人金正日的生日。朝鲜把这一天定为“光明星节”。早从1月底开始,朝鲜就已经有条不紊地开始了纪念筹备活动。如果金正日还在世,为他庆祝生日的筹备活动差不多也是从这一时间开始。  在金正日去世的整整两个月间,朝鲜给外界的印象是颇为稳定。一切都笼罩在悲痛的气氛之中,而一切又平静地按照既有程序和路径朝前走。金正恩活跃地指导着朝鲜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
期刊
题记:基辛格博士因其与中国的渊源而著称于世,他也是最有资格来评价中美关系40余年跌宕起伏的人。无法预知中美未来是否还会出现基辛格这样的人物,但40年来作为学者、作为信使、作为政府官员的他永远难以复制。2012年年初,90岁高龄的基辛格出版了《论中国》一书,引起了中美政界与学界的高度重视,国内媒体陆续发表了一些读后感,笔者以为这些文章均未能在基辛格对中国和新中国领导人的溢美之中细述其哲思,故撰此文。
期刊
转型四国面临重重困难  突尼斯、埃及、也门、利比亚四国政权更迭后,已相继建立民选政权。在政治上都实行了多元化、多党制、议会民主选举;伊斯兰势力崛起,先后在上述四国赢得政权或取得议会重要席位。但在经济上则发展缓慢、民生艰难,政府都拿不出较为务实的发展规划。在治安上,这些国家仍动荡不已,管理混乱,教派、族群械斗增加。在理念上,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主义泛滥,民族主义抬头,动辄上街游行示威,高唱“革
期刊
“今晚,我要谢谢内华达人民。你们再一次用选票给我信心,鼓励我走向白宫……四年前,奥巴马也来到内华达,承诺有所作为,但他当选后却置若罔闻……总统先生,内华达对你的作为已经受够了!”2月4日晚上,美国总统选举共和党参选人米特·罗姆尼在造势集会上这样表达着胜利的喜悦。自艾奥瓦州初选改判、初选转战南方以来,风云乍现,但佛州和内华达州的胜利,已基本可以断言罗姆尼斩获提名几成定局。罗姆尼本人也掉转枪口,直接围
期刊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执政以来,在对外关系上屡被指责“毫无长远战略,更无长期目标”,但今年1月13日内阁重组后却接二连三地推出新举措。继1月14日外务大臣玄叶光一郎视察北方四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后,据日本《产经新闻》1月19日报道,野田佳彦又确定将提出名为“太平洋宪章”的新构想。该报道称,野田的这一构想是要废除鸠山内阁提出的“东亚共同体”计划,让日本与美国担负起领导未来亚太地区的责任。据称,野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