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shǔ)之表象,数(shù)之本质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8o8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有幸观摩江苏宁雅瑛老师执教“千以内数的认识”宁雅瑛老师的课上设计了大量颇为有趣的操作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摆数、数数和拨数等过程中操作、观察、比较和归纳,以形象的“数(shǔ)”聚焦抽象的“数(shù)”,逐步形成数的意识,建立数的概念,理解数的意义,感受数的应用,进而形成数感。
  一、不同之“和”
  【教学片段1】摆数
  师:现在有多少小动物?
  生:324。
  师:324这个数你能用学具盒中的材料表示出来吗?4人一组,动手摆一摆。
  学具盒中有:小棒、计数器、小方块等。
  学生分组操作,全班交流。
  生:我是用小方块摆的,我先摆3个百,2个十,再摆4个一,这就是324。
  生:我用小棒来表示的,我也是用了3个百,2个十和4个一。
  生:我是用计数器来表示的,我先在百位上拨3粒珠子,十位上拨2粒珠子,最后在个位上拨4粒珠子。
  师:同学们用计数器、小棒和小方块都表示出了324,为什么?
  生:因为只要表示出3个百,2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就是324。
  小结:明确了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就知道这个数是几百几十几了。
  【赏析】在学习“千以内数的认识”之前,学生已经经历了1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数的认识、百以内数的认识,而且也都有借助计数器、小棒等学具进行辅助学习。本节课上,宁老师选用多种素材请学生通过摆一摆的操作活动表示出324,可谓一举多得。其一,调动了学生已有的认数经验,即在不同阶段使用的表达数的方式,如小棒、方块、计数器等,用熟悉的素材来表示新的数,无形中促进了数知识的迁移。其二,小棒、方块等在表示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再次建立了相应计数单位的表象,比如一捆小棒就表示十,一大捆小棒就表示百等;而计数器不仅帮助学生回顾了已学的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且初步渗透了位值思想。其三,由小棒和方块再到计数器,不同层次的表征方式持续刺激学生去深刻感悟数的组成,从而达成对数的意义的抽象理解。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动多种感官获取最直接的感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理性思辨,得出不同的摆法,其实讲述着同一个数学道理,即学生口中的“3个百,2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就是324”。
  二、变化之“本”
  【教学片段2】数数
  要求1:一十一十地数,从350数到460。
  学生先在计数器上表示出350,然后按要求尝试。
  师:390再加10,是多少呢?
  生: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变成400。
  师生继续边拨边数。
  要求2:一个一个地数,从989数到999。
  学生先在计数器上表示出989,然后按要求尝试。
  师:一个一个地数,是在哪一位上添珠呢?
  生:个位。
  师:989,再在个位上添上1颗珠,是多少呢?
  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得到990。
  师生继续边拨边数。
  要求3:999,如果再添上1颗是多少呢?
  师: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呢?
  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就向百位进一,百位也满十了,要再向前一位进一。
  师:这时的计数器还够表示吗?
  生:不够,要添上一个数位“千”。
  师追问:千在哪儿呢?
  生:百位的左面,从右往左数第四位。
  师:不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计数单位——千。
  要求4:学生从表示100的方块开始,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
  要求5:学生看着数轴数,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
  (从左往右依次出现)
  师追问:学到现在我们认识了哪些计数单位?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生:我们已经认识了个、十、百这些计数单位,今天又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千。
  生: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每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赏析】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数一数”能让这种抽象概念以直观又有序的方式呈现出来,从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再到一百一百地数,学生的经验在自然生长,对千以内的数也有了初步感知。对于“千”,学生应该早已接触,基于生活经验或是源于课外读物,但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当进行到“数到999,再添上1,是多少”时,学生借助已有的数数经验和知识结构,自然会产生用新的计数单位表示的需求。这个过程,学生进行的是理性的思考和推理,从而触摸到了计数单位形成的本质“十进制计数法”。最巧妙的是宁老师并没有浅尝辄止,她借助方块和数轴这两个数学化的载体让学生一百一百地数,趁势突出了10个百是一千,从而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充分理解计数单位“千”的实际意义。整个环节,教师的追问和提领,帮助学生在感性认知与理性演绎中对“千”的认识从表象走向本质。
  三、相同之“质”
  【教学片段3】拨数
  出示:
  师:仔细观察,这几个计数器分别表示的是哪些数?
  生:分別是998,980,908和800。
  问题1:(指第一个计数器的个位)这8颗珠表示什么?另几个计数器上的8颗珠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分别表示8个一,8个十和8个百。
  师追问:同样是8颗珠子,怎么表示的含义不一样?
  生:因为珠子所在的位置,也就是数位不一样,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珠子的个数和所在的数位都非常重要。
  问题2:在哪个计数器上,如果再拨2颗珠就能到1000了?
  生:在第4个计数器的百位上再拨2颗珠,就变成了10个百,10个百就是1000。
  生:在第1个计数器的个位上再拨2颗珠,满十进一到十位。十位又满十,再进一到百位,百位也满十,再进一到千位,千位上有1颗珠子,就是1000。
  生:在第2个计数器的十位上拨2颗珠,十位满十进一到百位,百位本来就有9颗珠子,所以百位也满十,再进一到千位,得到1000。
  师追问:我们通过在不同数位上再拨2颗珠都得到了1000,要得到1000的关键是什么?
  生:首先考虑要使百位能满十进一就能得到1000了。
  生:百位上满十进一得到1000,而其他数位上不能有别的珠子。
  小结:拨珠时要思考每个数位上已有的珠子和相邻计数单位的十进制关系。
  【赏析】当学生的记数方法从累数制发展到位值制时,计数器是极好的载体。而位值作用只有在与其他位置产生联系和区别时才能凸显。宁老师设计的“读数拨珠”的活动,形数结合,珠动而数出,指向学生的思维涌动,学生对计数单位和位值思想的认知得到了内化和提升。首先用计数器呈现了4个数,请学生读数,然后问题聚焦到“同样是8颗珠子,怎么表示的含义不一样?”通过类比观察,学生加深了对计数单位意义的本质认识: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接着宁老师抛出挑战性问题“在哪个计数器上,如果再拨2颗珠就能到1000了?”这是个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并行的数学活动,将对数的本质理解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一,“再拨2颗”,2颗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值也不同,学生在动手拨之前先进行推理和计算,并且是基于计数单位的计算。如800,再拨2颗珠子,学生思考的是8个百加2个百等于10个百,10个百就是1000。其二,连续的“满十进一”思维操作,促进了学生对“十进制计数法”的建构。如998,再拨2颗珠在个位,满十进一到十位,十位又满十进一到百位,百位也满十进一到千位,这时千位上有1颗珠,就是1000。如此体验,学生对满十进一的认知就不是单一地停留在某一个数位,而是一次完整的经历和感悟。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摇?摇?摇?摇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作为小学第二学段的语文教材起始册,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册教材既延续了第一学段的编写体系,又呈现了第二学段的特点,在每个单元中,都精选了程度适宜、文质兼美的课文,以此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熏陶。  第二、第七单元的课文分别围绕“金色的秋天”和“大自然的礼物”这两个主题进行编排。下面,笔者以第二、第七单元为例,谈谈基于课程统整的思考和单元群组的教学。  一、
期刊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当前,受诸多因素影响,乡村教师队伍面临职业吸引力不强、学科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发展相对滞后等情况,针对“乡村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这一话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探索与尝试。  一、做实师德师风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
期刊
告别学生时代已经进入第31个年头,许多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忘,然而,回眸读书记忆经行处,却是历历在目,飘着书香,暖我心扉。  小人书,萌芽阅读兴趣  相对于枯燥抽象的语言文字,儿童更乐意亲近色彩纷呈的光影世界,这是由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形象思维所决定的。带领我走进阅读殿堂的,就是一本本画着黑白图画的“小人书”。童年时,每逢除夕领到了压岁钱,或者平时积攒了一定的零用钱,我的“小人书”本数就会增加,木箱
期刊
孙绍振教授说过:“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但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文本中真正有表达价值的教学内容往往不是一望而知的内容,而是需要教师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提炼出看似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这种一无所知的东西指的是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表达之美。现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挖掘文本的表达之美。  一、从编者意图中去探寻表达的角度之美
期刊
在香港培侨小学,我们了解到该校开展的一系列以感恩为主题的德育课程,该课程曾获得“香港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下面,我们分享一些对他们课程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一、课程設计与活动观察  “父母与我”校本课程的时间为两个星期,主要有以下八个活动(部分活动为同时开展)。  1. 我家之最。这是学生完成的一份家庭作业。首先要求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家庭合照粘贴在学校发给的纸质“回忆相架”中,然后请学生根据问题
期刊
学生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思考、实践、讨论、概括总结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习主动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谈谈几点看法。  一、巧设导入,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精巧的导入,能引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  1.
期刊
在日常教学中,观察、体验、操作、画图等方法是我们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空间想象过程较为抽象,结果也难以呈现,使得我们很难将想象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于是“如何让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教学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量?如何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成为了我们思考的主要问题。  带着挑战与思考,笔者对“观察物体(三)”进行了分析,根据学生的学情对教学材料进行有效的整合。  一、
期刊
【教学目标】  1. 能说出喜欢的动物。  2. 发现动物的可爱,喜欢和动物交朋友。  3. 分享“我”与动物的故事。  4. 感受动物对人类的智慧启迪。  【教学重点】  能说出喜欢动物的理由,发现动物的可爱。  【教学难点】  分享“我”与动物的故事,了解动物对人类的智慧启迪。  【教学准备】  1. 课件。  2. 人类仿生案例。  3. 课前和家长进行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给学生创造观察动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实际课堂中,许多教师陌生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整节课的活动记录及研究性报告的撰写,其实学生的研究性报告往往就在课堂的活动过程中生成。笔者以一节综合实践活动“1亿有多大”为内容,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指导学生对整个课堂的活动进行记录,即时生成了
期刊
“情”即情感,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基本条件。“思”是思想与思维,学生要能“思”、善“思”,方能事半功倍。“情思”教学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数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由于其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时常让学生倍感头疼,学习起来也较为吃力。那么如何让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把学习数学作为一种富有乐趣的活动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要将“情”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