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带给新时期青年更多的创新与创业机会,使得新青年能够走进新时代,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实现自我价值,高职院校双创人才的培养必然要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而实现,地方应用型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地方创新创业条件,围绕高职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科技化的人才培养,联动当地的政府与有关部门,为高职學生创新发展、创业就业拓展空间,本着人才输出的原则实现人才高效培养计划。
关键词:互联网;地方应用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方式比较有针对性,划分不同的学科种类,促使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专业类别选择,学生的技能与操作能力通常比较强,但由于当前社会对学历比较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上存在一定的阻碍,仅通过线下渠道让学生去社会竞争,他们面对的将是残酷的竞争环境,且难以凸显出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优势,通过互联网双创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不仅有效的激励学生创业发展,还创新了学生们的就业模式,使得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更为凸显。
1.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互联网可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在教学中,结合市场的实际专业行情,进行有关的互联网案例分析,实现虚拟场景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就业发展更有思路,他们能够结合自身的喜好与学习效果,进行就业能力的自我评估,在进入社会后,学生们基于互联网接收的社会新理念,可快速转换从高职院校到社会的角色,尽快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并能够找到自我价值的发挥空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精准的定位自己的工作模式。
1.2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互动中,学生们虽然掌握了专业知识,但他们普遍上都只存在利用专业知识进行主流工作的思想,也就是进入企业默默无闻地一步步重新学习工作内容、累积社会经验,泯然于众人的思想,温饱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或者说高职生的就业理想多半比较平庸,缺乏自我认知与自我争取意识,而很少有创业思想,也缺乏创新发展的机遇,在互联网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不敢做,提前为学生开通了创新创业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得到相应部门的扶持、得到学校的技术支持,带有更多的期盼展望未来,使得高职院校的学子对社会的贡献力更强,同时也使得地方获得高职学生的专业支持,而提升地方企业经营的规模化效益、专业化、科学化效益,进而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能力,填补了专业人才的空缺。
2.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2.1理论教育内容不切实际
地方应用型高职院校虽然陆续开展了双创人才培养计划,并开设了就业相应的课程,但在课程指导中,施行的还是理论模式,课程内容比较不切实际,如有的课程教学生如何面试,如何进行人际沟通,但这些内容十分老套,比较刻意,早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实际面试、工作模式,还停留在课堂教学上,学生们在实际的面试中,只能从网络上自己找资料,自我学习,课程上所学的内容几乎用不到,甚至会耽误学生,有的课程融合了一些虚无问题,如西餐交际,学生们虽然觉得比较有意思,但在实际生活与职业活动中,有关的交际规矩根本用不上,有的高职学校还在教学生如公司开会的座次安排、出行时老板开车与同事开车下,老板和自己的不同座次等,偏离双创人才培养的主路径,教材比较老旧,教师教学的形式也不再适应时代,教学的内容无法对学生创新创业起到启示作用。
2.2学生创新思维不活跃
高职生大多能够参考别人的创新创业案例进行思考,而很少能够主动进行创新创业的自我思考,对于自身的能力价值等缺乏自我认同感,在双创人才培育中,反而导致一些高职学生心理压力比较大,由于缺乏对自我能力的挖掘意识,学生们普遍只能附和别人的想法,想法千篇一律,缺乏可行性,部分在互联网平台展开创业准备的学生,更由于对互联网中存在的风险不了解,缺乏同类经营的竞争能力,而形成了明显的劣势,导致学生们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思想不够活跃,积极性与信心不足。
3.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3.1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应构建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教育模式,搭建比较全面的培养体系,教师应言传身教,最好选择本身就经历过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的人才进行教学,同时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多参与论坛、沙龙等,掌握实际的社会活动规律,教育中围绕当前的社会状况进行双创人才培育思考,不拘泥于教材,而是能够自主编创教材与课件,在进行双创人才培育中,可构建虚拟实践场景,进行情境、案例、任务、合作等不同模式的互动,体验多种角色,给学生的创新创业带来灵感。
3.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可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班级中上网购物、上网查阅资料、上网营销的学生有多少,并鼓励学生进行问卷备注,说明学生们比较有经验的网络活动是哪些,从学生的网络习惯与喜好着手,进行双创人才的问题思考,如有的学生每天“蹲直播”那么教师可通过农产品直播营销、地方特色网络直播营销的方式,鼓励学生写一篇自己的感想,去调集有关的资料信息,课后与同类喜欢直播的学生进行分享互动,如通过直播的形式对养殖地进行现场直播,让客户看到养殖的规模、干净程度,并现场试用、试吃产品,与有关的农业部门领导等联系,短时间出境宣传等,形成了系列农业营销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赵曾.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3):23-24.
[2]张晓武.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中国商论,2019,(03):244-245.
[3]马玲.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2):77-80.
基金项目: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8jg14
关键词:互联网;地方应用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方式比较有针对性,划分不同的学科种类,促使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专业类别选择,学生的技能与操作能力通常比较强,但由于当前社会对学历比较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上存在一定的阻碍,仅通过线下渠道让学生去社会竞争,他们面对的将是残酷的竞争环境,且难以凸显出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优势,通过互联网双创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不仅有效的激励学生创业发展,还创新了学生们的就业模式,使得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更为凸显。
1.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互联网可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在教学中,结合市场的实际专业行情,进行有关的互联网案例分析,实现虚拟场景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就业发展更有思路,他们能够结合自身的喜好与学习效果,进行就业能力的自我评估,在进入社会后,学生们基于互联网接收的社会新理念,可快速转换从高职院校到社会的角色,尽快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并能够找到自我价值的发挥空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精准的定位自己的工作模式。
1.2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互动中,学生们虽然掌握了专业知识,但他们普遍上都只存在利用专业知识进行主流工作的思想,也就是进入企业默默无闻地一步步重新学习工作内容、累积社会经验,泯然于众人的思想,温饱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或者说高职生的就业理想多半比较平庸,缺乏自我认知与自我争取意识,而很少有创业思想,也缺乏创新发展的机遇,在互联网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不敢做,提前为学生开通了创新创业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得到相应部门的扶持、得到学校的技术支持,带有更多的期盼展望未来,使得高职院校的学子对社会的贡献力更强,同时也使得地方获得高职学生的专业支持,而提升地方企业经营的规模化效益、专业化、科学化效益,进而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能力,填补了专业人才的空缺。
2.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2.1理论教育内容不切实际
地方应用型高职院校虽然陆续开展了双创人才培养计划,并开设了就业相应的课程,但在课程指导中,施行的还是理论模式,课程内容比较不切实际,如有的课程教学生如何面试,如何进行人际沟通,但这些内容十分老套,比较刻意,早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实际面试、工作模式,还停留在课堂教学上,学生们在实际的面试中,只能从网络上自己找资料,自我学习,课程上所学的内容几乎用不到,甚至会耽误学生,有的课程融合了一些虚无问题,如西餐交际,学生们虽然觉得比较有意思,但在实际生活与职业活动中,有关的交际规矩根本用不上,有的高职学校还在教学生如公司开会的座次安排、出行时老板开车与同事开车下,老板和自己的不同座次等,偏离双创人才培养的主路径,教材比较老旧,教师教学的形式也不再适应时代,教学的内容无法对学生创新创业起到启示作用。
2.2学生创新思维不活跃
高职生大多能够参考别人的创新创业案例进行思考,而很少能够主动进行创新创业的自我思考,对于自身的能力价值等缺乏自我认同感,在双创人才培育中,反而导致一些高职学生心理压力比较大,由于缺乏对自我能力的挖掘意识,学生们普遍只能附和别人的想法,想法千篇一律,缺乏可行性,部分在互联网平台展开创业准备的学生,更由于对互联网中存在的风险不了解,缺乏同类经营的竞争能力,而形成了明显的劣势,导致学生们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思想不够活跃,积极性与信心不足。
3.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3.1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应构建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教育模式,搭建比较全面的培养体系,教师应言传身教,最好选择本身就经历过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的人才进行教学,同时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多参与论坛、沙龙等,掌握实际的社会活动规律,教育中围绕当前的社会状况进行双创人才培育思考,不拘泥于教材,而是能够自主编创教材与课件,在进行双创人才培育中,可构建虚拟实践场景,进行情境、案例、任务、合作等不同模式的互动,体验多种角色,给学生的创新创业带来灵感。
3.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可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班级中上网购物、上网查阅资料、上网营销的学生有多少,并鼓励学生进行问卷备注,说明学生们比较有经验的网络活动是哪些,从学生的网络习惯与喜好着手,进行双创人才的问题思考,如有的学生每天“蹲直播”那么教师可通过农产品直播营销、地方特色网络直播营销的方式,鼓励学生写一篇自己的感想,去调集有关的资料信息,课后与同类喜欢直播的学生进行分享互动,如通过直播的形式对养殖地进行现场直播,让客户看到养殖的规模、干净程度,并现场试用、试吃产品,与有关的农业部门领导等联系,短时间出境宣传等,形成了系列农业营销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赵曾.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3):23-24.
[2]张晓武.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中国商论,2019,(03):244-245.
[3]马玲.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2):77-80.
基金项目: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8jg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