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法。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最常用的方式,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自我成长。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不断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一、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展开小组讨论最为基本的条件是必须有值得讨论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最有价值、最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挑选出来。这些问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问题的开放性
小组讨论中问题的设计要有极大的包容性,对问题的解答应有多种可能,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开启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对问题的回答展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和风格。特别对语文教学来说,许多问题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切忌把问题设计得过于宽泛,没有边际,让学生无所适从。如教学小学五年级人教版《回顾·拓展一》这一课,在回顾本单元课文时,我设计了课前小组合作以表格形式记录自己收获的环节。表格中的“主要内容”“表达方式”“好词佳句”“个人收获”等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开放性和选择性的积累。在汇报时,学生能从不同的侧重点诉说自己的感受或讲述自己的收获,展现出各自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2. 问题的的启发性
问题设计要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感,并进而有所言。好的课堂讨论往往能超越教师的预设,提出有独创性和超越性的见解,成为创新的源泉。如教学小学五年级人教版中的《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课,在拓展升华处我设计了“如果你们给这条青藏铁路命名,你想给它起个什么名字?为什么这样命名?”一石击起千层浪,问题成为激发学生创新和思考的源泉,涌现了诸如“科学之路”“奉献之路”等新名字,同时我从学生的解说中听到这些命名的依据又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3. 问题的适度性
问题应该和课堂的重点、难点相契合,必须和整个教学的内容密切相关,问题设计应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接近。如在《回顾·拓展》一课,了解西部地区可从很多不同的方面入手,我有意识从“回顾”入手,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从“西部风光”“西部宗教文化”“西部自然资源”“西部交通状况”等方面查找资料,使得回顾与拓展呈现一定的认识梯度,课内与课外紧密相连。奥苏贝尔指出:“在教学中,学习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新的学习内容能否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的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因此教学前要及时唤起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特别是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讨论的问题必须难易适度,能较好地联系学生的知识储备,以达到联系、激励、创新的目的,使课堂教学富有生命力。
二、抓住恰当的讨论时机
好的问题是讨论的起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如何适时地提出问题,恰到好处地让学生展开讨论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般来说,有下列情形可视为进行讨论的有效时机:
1. 于课文的重点处
课文的重点之处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或深刻的意义,学生自主探究难免以偏概全或不能深入地理解、感悟。因此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能使学生读深读透。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坚强决心与顽强毅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我设计了以模拟采访的小组学习方式,以精心设计的采访提纲,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导航,渗透学法的指导。学生学得主动,乐于交流,在模拟的表演中进一步体会到建设者对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深受教育。
2. 于课文的空白处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课文结尾都是引人回味的,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小木偶的故事》等课文。教师可设下悬念,让学生续写或续编故事。虽然续写大作家的作品,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学生兴致高昂,小组同学之间优势互补,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最后再让学生写下来。“思”“读”“写”三结合,可谓“一石三鸟”。
3. 于课文的矛盾处
很多课文在文字上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其实是作者独具匠心的点睛之笔。学生由于认知范围、阅历的局限,有时未能理解作者的匠心。这时教师便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体验,感悟作者构思的巧妙。
4. 于思维的求异处
求异即不限于传统或一般的答案或方法,常提出与众不同的的设想、结论。抓住求异点,让学生展开讨论,大胆想象,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抓准契机,选取关键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他们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探究的乐趣。
三、教给讨论方法,培养讨论能力
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并适时地教给学生一些讨论的方法和策略,最终让学生在长期的合作学习中培养自学能力。
1. 指导分组
跟“谁”讨论直接影响到讨论的结果。不同的分组形式会产生不同的讨论结果,而且也会影响到讨论的效率。分组可根据“同质分组”与“异质分组”进行。所谓“同质分组”就是把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思维品质相近的学生编排在一个组内,让课堂讨论更有层次性、针对性;“异质分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思维品质的差异,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通过组内成员明确分工、组间的相互协调,实现对问题全面的认识。组内成员有人负责组织讨论,有人负责同学观点的记录、整理,有人负责汇报本组讨论的结果,还有成员观察了解其他组的讨论进展。这种分工要每周轮换,让每个学生都担当不同的角色,面对不同的挑战。
2. 方法引路
讨论以“个体”为基础。合作讨论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个体的独立思考会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由最初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在此时展开讨论,收效是最大的。如教学《回顾·拓展》应在学生反复朗读、感悟本单元课文之后,教师可组织各个小组动手制作各具特色的表格,并引导他们对这些表格及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解释,使学生真的有所感、有所悟。
讨论以教师引领为动力。在开始合作学习时,经常会出现学生思维受阻或是讨论交流层次浅、表面化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引领,深化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节研讨课中的小组模拟采访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关注对方,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倾听他人的论点,做到“耳到”“心到”,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回应他人等。
讨论以自我需求为归宿。多数的合作讨论是教师安排的,说到底还是指令性的。能不能将“要我合作”变为“我要合作”,使合作讨论成为学生学习的自觉行为呢?如在组织教学结构类似的文章《富饶的西沙群岛》《桂林山水》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学习结构雷同的章节。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一、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展开小组讨论最为基本的条件是必须有值得讨论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最有价值、最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挑选出来。这些问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问题的开放性
小组讨论中问题的设计要有极大的包容性,对问题的解答应有多种可能,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开启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对问题的回答展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和风格。特别对语文教学来说,许多问题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切忌把问题设计得过于宽泛,没有边际,让学生无所适从。如教学小学五年级人教版《回顾·拓展一》这一课,在回顾本单元课文时,我设计了课前小组合作以表格形式记录自己收获的环节。表格中的“主要内容”“表达方式”“好词佳句”“个人收获”等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开放性和选择性的积累。在汇报时,学生能从不同的侧重点诉说自己的感受或讲述自己的收获,展现出各自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2. 问题的的启发性
问题设计要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感,并进而有所言。好的课堂讨论往往能超越教师的预设,提出有独创性和超越性的见解,成为创新的源泉。如教学小学五年级人教版中的《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课,在拓展升华处我设计了“如果你们给这条青藏铁路命名,你想给它起个什么名字?为什么这样命名?”一石击起千层浪,问题成为激发学生创新和思考的源泉,涌现了诸如“科学之路”“奉献之路”等新名字,同时我从学生的解说中听到这些命名的依据又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3. 问题的适度性
问题应该和课堂的重点、难点相契合,必须和整个教学的内容密切相关,问题设计应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接近。如在《回顾·拓展》一课,了解西部地区可从很多不同的方面入手,我有意识从“回顾”入手,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从“西部风光”“西部宗教文化”“西部自然资源”“西部交通状况”等方面查找资料,使得回顾与拓展呈现一定的认识梯度,课内与课外紧密相连。奥苏贝尔指出:“在教学中,学习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新的学习内容能否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的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因此教学前要及时唤起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特别是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讨论的问题必须难易适度,能较好地联系学生的知识储备,以达到联系、激励、创新的目的,使课堂教学富有生命力。
二、抓住恰当的讨论时机
好的问题是讨论的起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如何适时地提出问题,恰到好处地让学生展开讨论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般来说,有下列情形可视为进行讨论的有效时机:
1. 于课文的重点处
课文的重点之处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或深刻的意义,学生自主探究难免以偏概全或不能深入地理解、感悟。因此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能使学生读深读透。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坚强决心与顽强毅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我设计了以模拟采访的小组学习方式,以精心设计的采访提纲,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导航,渗透学法的指导。学生学得主动,乐于交流,在模拟的表演中进一步体会到建设者对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深受教育。
2. 于课文的空白处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课文结尾都是引人回味的,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小木偶的故事》等课文。教师可设下悬念,让学生续写或续编故事。虽然续写大作家的作品,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学生兴致高昂,小组同学之间优势互补,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最后再让学生写下来。“思”“读”“写”三结合,可谓“一石三鸟”。
3. 于课文的矛盾处
很多课文在文字上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其实是作者独具匠心的点睛之笔。学生由于认知范围、阅历的局限,有时未能理解作者的匠心。这时教师便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体验,感悟作者构思的巧妙。
4. 于思维的求异处
求异即不限于传统或一般的答案或方法,常提出与众不同的的设想、结论。抓住求异点,让学生展开讨论,大胆想象,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抓准契机,选取关键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他们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探究的乐趣。
三、教给讨论方法,培养讨论能力
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并适时地教给学生一些讨论的方法和策略,最终让学生在长期的合作学习中培养自学能力。
1. 指导分组
跟“谁”讨论直接影响到讨论的结果。不同的分组形式会产生不同的讨论结果,而且也会影响到讨论的效率。分组可根据“同质分组”与“异质分组”进行。所谓“同质分组”就是把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思维品质相近的学生编排在一个组内,让课堂讨论更有层次性、针对性;“异质分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思维品质的差异,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通过组内成员明确分工、组间的相互协调,实现对问题全面的认识。组内成员有人负责组织讨论,有人负责同学观点的记录、整理,有人负责汇报本组讨论的结果,还有成员观察了解其他组的讨论进展。这种分工要每周轮换,让每个学生都担当不同的角色,面对不同的挑战。
2. 方法引路
讨论以“个体”为基础。合作讨论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个体的独立思考会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由最初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在此时展开讨论,收效是最大的。如教学《回顾·拓展》应在学生反复朗读、感悟本单元课文之后,教师可组织各个小组动手制作各具特色的表格,并引导他们对这些表格及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解释,使学生真的有所感、有所悟。
讨论以教师引领为动力。在开始合作学习时,经常会出现学生思维受阻或是讨论交流层次浅、表面化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引领,深化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节研讨课中的小组模拟采访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关注对方,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倾听他人的论点,做到“耳到”“心到”,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回应他人等。
讨论以自我需求为归宿。多数的合作讨论是教师安排的,说到底还是指令性的。能不能将“要我合作”变为“我要合作”,使合作讨论成为学生学习的自觉行为呢?如在组织教学结构类似的文章《富饶的西沙群岛》《桂林山水》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学习结构雷同的章节。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