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聚会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m36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月23日上午,雪后初晴,银装素裹,滴水成冰。可在金沙湾大酒店的二楼餐厅里,却温暖如春,喜气洋洋,连云港电大85级文秘(1)班入学30年的聚会正在这里进行。30年的同学情,就是一杯香醇浓郁的陈年美酒,千杯万盏也不醉。
  在金沙湾大酒店,我们嘘寒问暖,拾掇起记忆中的花絮,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对我们而言,三年的电大生活,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虽然有些苦涩,但值得回味,因为我品尝到了它原汁原味的醇正。
  30年前的我们,大多30岁以下,大多参加工作,大多结婚生子,大多有过数次参加高考榜上无名的沮丧与失落,求学无门的烦恼一直如影相随。但我们又是幸运的,是连云港电大的招生,圆了我们魂牵梦绕的大学梦。我们从此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人生的奋斗之舟开始扬帆远航。
  当我们懵懂之时,是连云港电大浓厚的人文氛围,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传授了我们的知识,使我们知道了“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真谛和努力、诚实、思考、力行的重要意义,给了我们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块普通的黑板,如果倾注了炽热的心血,就会成为一盏明灯,照亮你的人生道路;一支平凡的粉笔,就会成为一支魔棒,指点你命运的方向。而这个人,就是为人师表、言传深教的电大老师。是他们春蚕的品格和红烛的精神,将做人、求知的方法无私地传授给了我们。其中诲人不倦、满腹经纶的罗世农老师,学富五车、教海扬帆的沈立东老师,英俊活泼、执着追求的李庆新老师,就是电大老师中的佼佼者。他们的讲课很精彩,他们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幽默风趣,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的熏陶,至今都受益匪浅。
  三年的电大学习,紧张又充实,疲劳又快乐。我们大都能够做好学习、工作、家庭“三不误”。多数同学回到家中是边哄孩子边学习,烦恼但快乐着,也许这就是伟大的父爱和母爱。我记得当时一家报纸刊登了这样一张漫画,是一个青年人背着孩子在读书,这是那个年代青年人追求文化、渴望知识的一个缩影,也是我们三年电大学习情况的真实写照。
  电大学习,没有顽强的毅力和科学的方法谈何容易。面对生疏的教材,只有采用“压缩饼干式”的就餐方法,再去发挥“骆驼的快速消化”功能。在期末复习期间,而对大量的作业和模拟试卷,更是废寝忘食,挑灯夜战,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琼浆。我们班是一个刻苦学习、崇尚奋斗的集体,大家你追我赶,争当三好学生蔚然成风。连云港电大文凭的取得并不轻松,入学考试经过严格的全国统一考试,再加上六个学期的全国统一期末考试,相当于参加七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可以说披荆斩棘、披星戴月,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鲜红的毕业证书,凝聚着同学们辛勤的学习汗水,电大的文凭含金量很高。“南大北大不如电大”,老校长的一句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当年毕业的电大生大多具有真才实学却是不争的事实,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连云港电大,是一方灿烂的星空,是一片智慧的沃土,是一座攀登的人梯。她记载了莘莘学子求知的历程;她留下了辛勤耕耘者的足迹。力量在这里迸发,青春在这里闪光,梦想在这里实现。连云港电大是一条河,她始终承载着教书育人的一叶扁舟,把一代又一代电大学生送往梦想的彼岸。30年前,我们刚刚懂点世事,都是幼苗,禁不起人生的风吹雨打。但在母校的精心培育下,我们如凤凰浴火,涅槃重生,大都成为参天大树,有用之才。连云港电大,使我们增添了许多的文化知识,而知识又改变我们的命运;连云港电大,使我们懂得“爱拼才会赢”的内涵,人生的天空才天高云淡,充满阳光。
  三年电大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还收获了情同手足的同学之情。那时我们不分职务高低,不问收入多少,不管年龄大小。那种兄弟姐妹畅叙友情的氛围,令人难忘。每当有的同学在工作中取得成就,生活里增添喜事之时,大家相约送去祝福。而有的同学在事业上遭受挫折,生活中处于逆境、失去亲人之时,大家又一齐前去慰问,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这种纯天然、无污染的同学之情,显得无比珍贵。而师生因为常来常往的缘故,亦师亦友,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眼前一张张似曾相识的面孔聚集在一起,勾起了尘封已久的校园往事,一切都是那么记忆犹新。30年来同学们虽然各自的工作岗位不同,各自经历的人生道路不一,聚少离多,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我们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同学,时刻在惦记着自己的同学,经常在祝福着自己的同学。30年的师生情感还是那么情浓似酒,就像中秋的桂花,芳香四溢,沁人心脾。85岁的班主任罗世农老师,精神矍铄,老当益壮。精力充沛、豪放坦荡的沈立东老师“过去的事忘不掉,现在的事记不住”的讲话,流露了对连云港电大30年师生一往情深的眷恋。同时幽默地说“适当的同学聚会是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可以使人心情愉悦,健康长寿”。两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久已干渴的心。老班长亚平同学的欢迎词,热情洋溢,情深意长,字字句句都是“悠悠同学情”。礼国同学“做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声有色,生活要有滋有味”的人生见解,发人深省,在同学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杯與杯的更迭,歌与歌的碰撞,3个多小时的联欢会高潮迭起,大家仍感意犹未尽。摄像机和照相机为我们拍下了珍贵的历史镜头,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
  虽然时光的渡船把我们运到一处又一处彼岸,天各一方,但我们心心相印;虽然那时的同学已各奔东西,但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力拼搏;虽然那时的时光已经不在,但电大的记忆却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人生易老天难老”,如今我们已经霜染白发,面带皱纹。如果说岁月可以带走曾经年轻的容颜,但永远带不走我们30年亲如兄弟的同学之情。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去商场闲逛,在一处卖饰品的摊位见了几只做工精细的不锈钢饭盒挂件。不足两厘米长的饭盒不仅雕有花纹,还刻有“小时候一起带过的饭盒”字样。摊主见我有心把玩,摘下一只向我演示饭盒的别致,轻轻按动侧面一个米粒般大小的按钮,盒盖竟开了。真心喜欢,问了问价钱,四十一件,若实在诚心,可以便宜两块。因为嫌贵,思来想去终是没买。  读小学时候,学校是在村子最南边的。说是最南边,其实,离我家也不过两百米距离。因为冬天雪
期刊
“儿——捡粪”,那个“儿”字,像山歌开唱前,那悠长、悠长的一声铺垫。  那鸟,是打陶渊明那桃花源飞来的吧?落英缤纷、芳草鲜美之世外桃源,盛产花木,盛产山泉,盛产没有污染的空气,鸟儿们食山果,饮甘露,因此每一次亮嗓,必是一缕拂面的清新。悦的,又岂止是耳朵,每一个毛孔都齐刷刷打开,只为这一声天籁。  “儿——捡粪”,空灵,清澈,不带一丝杂质,即使那吆喝声里带了个粪字,我敢打赌,也绝不会让你皱了眉头,作
期刊
“嘎嘎、嘎嘎”,一阵阵响亮的嘎嘎声从远处传来,透过四周苍茫的山峦,划破了宁静的天际。  我不禁抬头凝望,啊!蔚蓝与白云相间的天空中,黑压压一片,前边,是组成人字形的队列,后边拖着长长的尾巴的队形,自北向南,呼啦啦地飞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当队伍飞临头顶上空时,我看清了,清一色黑亮的羽毛、油光翠绿的头冠,肚皮底下泛着一撮白。这是传说中的水鸭吗?没错,是水鸭,成百上千只。不,或许有上万只。在这秋冬之
期刊
一年前去过那家小院,小院里花草的气息从不同的季节飘散出来。  去往乡村的路途其实有些远,也坎坷,先穿越邻县的高速路,再盘旋到寿宁县高海拔的山路,一路翠竹林立,云雾缥缈,很快就忘却了身后的红尘。路愈往山巅,愈陡峭,愈感觉那座院落的离世与神秘。  车子到达乡村后,双脚像兔子着落到青草地,我感觉又回到了出发地——家乡。朴实的村民从村街店铺里探出头,向朋友问候着与我家乡相仿的方言,有一两句拗耳,只稍慢下语
期刊
那时,国家恢复高考不久,我们农家孩子是把高考当作是摆脱贫困、离开农村的唯一出路,决定着年轻人今后是穿草鞋还是穿皮鞋的大问题。因而,个个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准备高考的紧张学习当中。我在县城中学读书,每个星期回家一次。  记得很清楚,1982年5月7日星期五下午上完课,我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回家,一跨进门槛,迎面就看到慈祥而勤劳的妈妈坐在八仙桌旁的椅子上,当时我心里感觉一丝纳闷,以往回家都是看到妈
期刊
黑姑姑不是我的亲姑姑,是我同族中六爷爷的女儿,人如其名:“瓯子”。又黑又矮还略显富态,一双眼睛真和一对瓯子差不多,厚厚的嘴唇,圆圆的脸,略显有点儿大的头上包一块或灰或黑的头巾,有时搭一块月白色的手帕。身高估计也就一米四多一点儿,极易使人想起拔火罐儿时使用的“瓯罐子”,很不起眼。  我早早就没了母亲,走到哪里都感到胆怯、理儿缺,尤其见到黑姑姑那双瓯子眼睛,更是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其实我小时候也很少受
期刊
大黄是条牙狗(公狗)。  我小时候喜欢养狗。狗崽子不好要,好不容易南北二屯淘弄一个,也不好养活。冬天要回来的小狗没母狗领着,怕冷,得搁屋里。晚上,小狗叫唤个没完没了。后半夜,屋里冷了,小狗哪暖乎往哪钻,灶坑和炕洞子里如果还有没着过的火星子,把毛烧焦或者燎着了,弄得满屋子的糊巴味。第二天早上起来,小狗崽儿浑身戗毛戗刺的,毛也烧焦了,不那么招人喜欢了,挨着谁谁就踢上一脚。小狗从孩子们心中的宠儿又实实在
期刊
三十多年前,刚走出校门参加工作的我还是一个文青。那时的文青是一个时尚的符号,走到哪里都捧着或夹着一本世界著名诗人的诗集。即便是乘公交,也煞有介事地将诗集摊在膝盖上,故意将封面朝上,生怕周边的人发现不了似的。单位里一群和我差不多年纪住在单身宿舍的年轻人,“臭味相投”地凑到了一起,无数个有着皎洁月光的夜晚,三三两两如约来到竖着篮球架的操场上,谈论着舒婷、北岛……  有一天,我们中的一个人从广播里听到了
期刊
老贾者,贾平凹也。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现在人们谈起老贾,都知道他是散文大家、小说大家,书法也有很高造诣,但鲜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诗人。  大概是1987年暑假的一天,我兜里揣着父母给的几元钱,兴冲冲跑到涟水新华书店,看了半天,最终買了一本老贾的诗集《空白》,棕色封面、金色烫字,定价0.90元,印刷4000册。那时我还不知道《空白》的作者是何许人,对现代诗不甚了了,只是喜欢汉字的这种排列方式,尤其扉
期刊
我的满叔成吉雀是个老缝纫。  满叔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经常头戴鸭舌帽,身披军大衣,白皙的皮肤刻满深深的皱纹,看上去只有五六十岁,比实际年龄要少得多。满叔为何看上去不显老?爹给他总结两条,一是吃的是“轻松饭”,从不下地到泥里水里滚;二是话不多,心态好,见人一脸笑,从不生气,拿着一把短尺和一把粗大剪刀挨家挨户做“上门功夫”。“吃千家饭,睡百家床”,也不挑肥拣瘦,交点钱挣点工分养家糊口。那时,没有缝纫机
期刊